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文山三七> 三七粉与当归,当归和三七粉能同时服用嘛

三七粉与当归,当归和三七粉能同时服用嘛

当归和三七粉能同时服用嘛当归和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粉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当归、三七两药可以同用。盘龙云海三七粉,由真实优质的三七主根研磨……

1,当归和三七粉能同时服用嘛

当归和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粉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当归、三七两药可以同用。盘龙云海三七粉,由真实优质的三七主根研磨而成,汾细适中,质地细腻均匀,感觉无杂质,最大程度保留了三七本身的药效成分。

三七粉与当归

2,三七粉可以和当归粉一起吃吗

你好,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的,当归和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粉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当归、三七两药可以同用
当归和盘龙云海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粉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当归、三七两药可以同用

三七粉与当归

3,当归和三七同服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治病就是好处了,没有相反的药,就没有什么坏处,再说,都是中草药。枸杞,桑葚,滋补肾阴,山药,绞股蓝补气,当归首乌补血养阴,三七止血的,菊花清肝火的。当然这是针对这个药方而说的作用。
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治疗各类血症当归和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粉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当归、三七两药可以同用 三七粉和当归的用法1、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三七粉与当归

4,三七粉与当归粉可以同用吗

中医认为三七粉与当归粉可以同用。当归和三七在药性上同属于温性药都具备甘苦,在归经上都入肝,心,脾胃经。在药的功能上,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三七的功能散淤止血,消肿止痛。 1.两药用以跌打损伤,扭伤,两药可以合用,则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2.两药治疗月经不调,瘀血经闭,痛经,当归,益气补血,活血通经止痛。三七活血化瘀,从而增加活血痛经疗效. 3.产后浴血腹痛,恶露不尽,可用三七,当归,川芎等,以散瘀止痛。 4.用以疮疡后期因气血不和,气血虚弱,不愈合,两药可以合用增加益气和血,功能从而加速瘀血的活化作用,促进疮疡的早期愈合。 5.临床治疗血证方面,两药合用增加补血生血的功能。如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血证,内有瘀血不生的贫血.现代医学研究三七有造血功能,当归有补血活血和血功能,两药合用补血而不留淤闭。 6.临床医疗冠心病,心卛失常等疾病长配合使用。以增加补血化瘀作用. 7.治疗脑血管病,脑血酸形成,脑出血,临床根据病情相应调解两药用量,要分清两药使用量的孰轻孰重。 8.三七,当归两药合用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粉剂各等量,每次1.0克。空腹服每日三次.疗程一个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两药合用治疗慢性淤血型,肝炎,脂肪肝也一定疗效.

5,200克三七加300克当归有什么疗效

药量太大能要人命
当归加三七主要有如下八大功效: 1、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月经不调、瘀血经闭、痛经:当归 益气补血 活血通经止痛 三七粉活血化瘀,从而增加活血痛经疗效 3、产后浴血腹痛、恶露不尽:可用三七粉 当归 川芎等 以散瘀止痛 4、疮疡后期因气血不和,气血虚弱,不愈合:可用三七粉、当归两药可以合用增加益气和血。功能从而加速瘀血的活化作用,促进疮疡的早期愈合 5、临床治疗血证方面,两药合用增加补血生血的功能。如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血证,内有瘀血不生的贫血.现代医学研究三七粉有造血功能,当归有补血活血和血功能两药合用补血而不留淤闭。 6、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卛失常等疾病 三七粉、当归长配合使用以增加补血化瘀作用 7、治疗心脑血管病、脑血酸形成、脑出血 临床根据病情相应调解两药用量,要分清两药使用量的孰轻孰重 8、三七粉,当归两药合用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粉剂各等量,每次1克空腹服每日三次,疗程一个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两药合用治疗慢性淤血型,肝炎,脂肪肝也一定疗效
煮这么多,浓缩了再服五克左右就好。当归换成西洋参更好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当归:滑肠通便、养血、活血镇痛;三七:三七比较特殊,既能化瘀又能止血,特别适用于出血较多又因为有瘀血的现象,比如瘀血所致月经过多,三七既能冶本散瘀除病因,又能冶标以止血。血瘀必有痛痛现象,活血(破血)必耗血,所以三七、当归活血时,当归又补血
活血行血,不过剂量太大了

6,体虚血虚适合吃哪类中药补气比如灵芝人参或者当归

人参主要补气 灵芝可改善心脑血管状况 当归主要补血 如果体虚血虚的的话建议你服用阿胶 因为阿胶是有黑驴皮熬制而成 有益气补血的双重功效 身体虚弱 学起不足的话 阿胶是最好的补品 我以前身体状况也比较虚弱 因为经常加班熬夜 饮食不规律 所以经常有贫血等症状 同事就是给我推荐的阿胶 我现在一直吃的是在淘宝上买的鹤王的阿胶 价格不是很贵 但是补血补气的效果非常好 服用不到1月 气色明显好多了 也比以前有精神了 现在经常喝 而且不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有同样的补血补气功效 所以给你推荐一下 你可以去看看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用 祝你健康
鸡肉、猪血,易怒,面颊升火、石斛,龟板等。 补阴虚食品:团鱼,为功能减退,可经常交替选服,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白扁豆、生梨等,脉弱等、阳虚、气虚、赤豆等、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大枣、鲫鱼:乌骨鸡、易出汗,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鸭肉、黑鱼、黄芪、党参等。 补气虚食品:牛肉、燕窝、百合,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 补血虚食品、银耳、冬虫夏草。 1、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珍珠粉、鲤鱼、鹌鹑、麦冬、玉竹、舌质淡、量少色淡‘: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滋阴、养阴等法、养血、生血之法、黄鳝、虾、蘑菇等
灵芝可以,另外补身首选人参,但是看你是否体寒,体寒的话人参最适合你。
灵芝所有体质人都适合! 当归主要是补血为主。 人参,一般是气虚的比较严重的体质人用,用多了上火。如果真想补气的话,可以用生黄芪,感觉劲儿不够了用,就用炙黄芪,如果劲儿还不够的话,用人参。

7,三七粉煲汤一个月可以吃几次

如果是炖鸡炖排骨每周都可以吃!如果是炖海马就一个月以上!
每天都可以吃
三七炖鸡:子母鸡 1 只(1500g), 宰后洗净去内脏, 在腹腔内填入三七末 10g, 小火炖 2 小时以上,佐膳,有益气养血的作用 三七红参鸡肉汤 功效:安神益智、活血通窍,对老年痴呆、健忘、失眠、多梦有疗效。 材料:三七15克,红参10克,当归20克,鸡肉150克,生姜2片,红枣4颗。 做法: (1)三七、红参、红枣分别洗净,三七打碎,红参切片,红枣去核。 (2)鸡肉洗净,切块。 (3)将适量清水和全部材料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约煮2小时,以盐调味,分两次食用。 三七粉炖螃蟹 功效:极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方法:三七粉(20克左右)与适量螃蟹(清刷干净)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肉同食,极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三七粉炖鸡蛋:  原料和制作方法:鸡蛋一个,蜂蜜30ml,三七粉3g,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暖气等。 三七粉蒸鸡: 功用:养心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特点:鸡肉酥软、鲜香滑润,并具有强身补血之功效; 原料:母鸡一只(约1000克)、三七粉20克、料酒10克、姜10克、葱10克、味精1克、食盐3克 制作过程: 1. 鸡宰后去毛、内脏和爪,洗净剁成小块装入盆中,将10克,三七磨粉备用,余下的三七上笼蒸软切成薄片; 2. 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待用; 3. 将三七片放入盆中,姜葱放在鸡上面,注入清水适量,加入料酒、盐,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姜葱,调入味精,再把三七粉撒入盆中拌匀即成。 三七红枣炖乌鸡 功效:化瘀镇痛、止血生肌,对妇女产后伤口愈合有疗效。 材料:(三七15克,乌鸡1只(约600克),红枣10颗,生姜2片。 做法: (1)三七、红枣分别洗净,三七打碎,红枣去核。 (2)乌鸡剖洗干净,去除内脏,切成大块。 (3)将全部材料放入炖锅内,注入适量凉开水,加盖隔水约炖3小时,以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三七红参鸡肉汤 功效:安神益智、活血通窍,对老年痴呆、健忘、失眠、多梦有疗效。 材料:三七15克,红参10克,当归20克,鸡肉150克,生姜2片,红枣4颗。 做法: (1)三七、红参、红枣分别洗净,三七打碎,红参切片,红枣去核。 (2)鸡肉洗净,切块。 (3)将适量清水和全部材料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约煮2小时,以盐调味,分两次食用。 枸杞三七鸡 功效:滋补肝肾,化瘀止血。 原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肥母鸡1只,猪瘦肉100克,小白菜心250克,面粉150克,味精,胡椒粉,葱白,生姜,食盐,黄酒各适量。 做法: (1)将母鸡宰杀洗净;枸杞用温水洗净;三七4克研成粉末,6克切成片;猪肉切丝;小白菜洗净放在沸水中烫一下;葱白、生姜洗净,葱分别切末、段,生姜切成大块,余下捣成姜汁。 (2)将全鸡在沸水中煮一下,捞出洗净,沥干水分,把枸杞、三七片、生姜片、葱段放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深碗内,加胡椒粉、黄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腹上,用湿棉纸封严碗口,在蒸锅内旺火蒸2小时。 (3)同时将肉泥加食盐、胡椒粉、黄酒、姜汁、葱花和少许清水,切碎的小白菜和匀成馅,面粉和好揪成20份,包成小饺子。待鸡蒸熟时加味精调味,饺子煮熟捞入装有鸡肉的碗即成。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

8,中药三七和当归的药效

当 归 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当归的根。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1.补血调经:用于血虚及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如四物汤、(<内久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 2.活血通络:用于散瘀消肿,产后瘀痛等证,常配红花,赤芍,三七,丹参,乳香,没药等;跌打损伤,可配连翘银花赤芍红花皂刺炙山甲等;风湿痹痛,可与桂枝,羌活,独活,威灵仙,片姜黄,红花,薏米,川断,附子等;血虚腹痛,疮痈肿痛及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如(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生化汤、蠲痹汤、仙方活命饮)。 3.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等,常配麻仁,生地,熟地,桃仁,肉苁蓉,郁李仁,瓜蒌仁,大黄等,如(润肠丸)。 近代研究: 对子宫具“双向性”作用。其挥发油部分能抑制子宫肌而使子宫弛缓,水溶性、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兴奋子宫肌而使收缩加强。 药效鉴别: 当归为重要而有良效的补血药,兼有活血作用,在补血药中颇有特色。为血中气药。 临证应用: (<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治劳倦内伤,血虚气弱,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以及妇女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等。 化学成分: 含藁本内酯、正十二烷醇、香柠檬内酯等。 用量用法: 3——10g,水煎服。 【注】 归头:偏于止血而上行。归身:偏于养血而守中。归尾:甘补辛散,温润活血,偏于破血而下行。 酒当归:使当归的作用趋势“向上”、“向外”增强活血化瘀,止痛通络之功。1.血虚体亏。2.月经不调。3.跌打损伤。 土炒当归: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适用于血虚又便溏者。 三 七 附:竹三七 为五加科草本植物三七的根。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1.化瘀止血: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血丹);治疗外伤出血,可用末敷伤口。 2.活血定痛:用于瘀血阻滞及跌打损伤的疼痛。 药效鉴别: 三七“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要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化瘀血而不伤新血,故为止血的良药;又是伤科的要药。 应用与配伍 1.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尤以有瘀者为宜b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药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诚为血证良药。单味内服外用即可奏效。以治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亦可配花蕊石、血余炭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血丹。 2.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本品能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伤科要药。可单味内服或外敷,或配活血行气药同用。 此外,近年来以其化瘀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血瘀型慢性肝炎。又有以本品注射液肌注,并制成栓剂阴道用药来治疗子宫脱垂者。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三七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三七素有极强的止血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三七在降低血压情况下尚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的工作量,这对治疗冠心病有利。黄酮甙为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休克作用。 3.抗炎、免疫作用:三七及总皂甙对多种实验性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三七总皂甙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液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 4.其他:三七总皂甙有抗缺氧作用,能改善缺氧动物软脑膜的微循环,推迟脑循环衰竭时间,对缺氧时脑皮质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三七及叶、花总皂甙均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此外,三七尚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利尿、抗氧化、抗衰老、抗实验性肝损伤、抗溃疡以及促进蛋白合成等作用。 化学成分: 含皂甙,有三七皂甙A、三七皂甙B及三七皂甙B1、B2、C、E等。 用量用法: 3——10g,水煎服。或研末吞服。 使用注意: 血虚无瘀者忌用。不良反应为颜面高度红肿,尤以双眼泡为甚。 1.《本草从新》:“能损瘀血,无瘀者勿用。” 2.《得配本草》:“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七” 3.《广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注】 别名“人参三七”、“田七”、“旱三七”。 【附】 竹三七(五加科草本植物大叶三七或同属的根茎)。苦,微甘,温。归肝、脾经。 ① 祛瘀止血:用于肺劳咯血,劳伤吐血,衄血,崩漏,倒经,外伤出血等。 ② 活血定痛:用于跌打伤痛,产后瘀痛,经闭腹痛,寒湿痹痛,痈肿疼痛等症。 ③ 滋补强壮:用于病后虚弱,倦怠乏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还可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等症。 用量用法: 5——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三七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当归 性味归经 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9,三七和当归药用价值的区别

药名: 三七 别名: 山漆、金不换、血参、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性味: 味甘;微苦;性湿 归经: 归肝;胃;心;肺;大肠经 功效: 止血;散血;定痛 主治: 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1-3g;或入丸、散。外用:适理,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功效分类: 止血药;祛瘀药 各家论述: 1.《纲目》: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麒麟竭、紫矿相同。......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2.《本草新编》: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血补气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 3.《本草求真》:三七,世人仅知功能上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疼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4.《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寝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效尤捷。疮疡初起肿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5.《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6.《纲目拾遗》:《金沙江志》,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百草镜》云,人参三七,味微甘,颇似人参,人口生津,切开,内沥青色,外皮细而绿。又一种出云南昭通者,能乱人参,色味无异,且油熟明透,但少芦耳,然回味太甜。盆御乘云,近时市品三七之外,有水三七,有白芷三七,有竹节三七,其形状功效,皆未见其有考核者。按人参三七,形如荸荠,尖圆不等,色青黄,有皮,味甘苦,绝类人参,故名。昭参无皮,形如手指,绝无圆小者,间有短扁形者,亦颇类白芨样。 药名: 当归 别名: 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 味甘;辛;苦;性温 归经: 归肝;心;脾经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主治: 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用药禁忌: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畏葛蒲、海藻、牡蒙。 2.《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3.《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4.《本草汇言》: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功效分类: 补血药;调经药;止痛药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2.《主治秘诀》云: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须以酒浸,可以溃坚,凡血受病须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黄连、当归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 3.李杲: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4.《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5.《韩氏医通》: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配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6.《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7.《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诸病虚冷者,阳无所附也,宜用之。温疟寒热,不在皮肤外肌肉内,而洗在皮肤中,观夫皮肤之中,营气之所会也,温疟延久,营气中虚,寒热交争,汗出洗洗,用血药养营,则营和而与卫调矣,营卫和调,何温疟之不可止乎。 8.《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若血滞而为痢者,正所当用,其要在动、滑两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具当以此为君。9.《本草正义》: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