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七与田三七的区别,旱三七有什么用处
发布时间:2022-05-31 07:48
编辑:网络
点击:470
旱三七有什么用处正品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的根,别名有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山七、金不换等。(三七是传统的贵重药材)功效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中医认为是一味止血而不留瘀,……
1,旱三七有什么用处
正品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的根,别名有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山七、金不换等。(三七是传统的贵重药材) 功效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中医认为是一味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伤血的良药。因此,很多的药膳、药材中都含有三七,在生活、医学中应用较广。(也是云南白药的一种成分的)
2,田七和山七有什么区别
田七和三七为同一种植物,田七的学名为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李时珍誉之为“金不换”。并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三七被称为“血管的清道夫”,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现代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PNS)于大鼠体外或家兔体内,均能显著抑制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扩展资料:
三七的生理特性:
1、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2、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参考资料来源:
搜狗百科-三七
3,旱三七和三七药性一样么
大黄瓜又叫旱黄瓜和水黄瓜,最初叫“胡瓜”,我们说的黄瓜多指本土产的细长、苗条、翠绿、顶花带刺的大黄瓜。体型短胖的小黄瓜是从国外引进的,表面光滑无刺,也叫“荷兰小黄瓜”、“迷你黄瓜”。 据清朝乾隆年间的《本草求真》记载,黄瓜“气味甘寒,服后可清热利水”。黄瓜的叶和蔓性味微寒,具有清热、除湿、滑肠、镇痛等功效;黄瓜的果肉具有清热利尿的解毒功效。另外,黄瓜比较味苦的成分为葫芦素,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不是,旱三七的学名是景天三七,为景天科植物,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全草药用,止血、止痛、散瘀消肿;水取或泡酒服治各种出血;鲜品揭烂外敷疮疖痈肿;目前南通等地有关医疗科研单位,使用该植物水煎液及注射液来治疗多种内出血疾患,有显著疗效。 全草含景天庚糖、蔗糖、果糖、蛋白质;根含鞣质和黄碱甙等。
【别名】土三七、旱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
【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横根费菜S. kamtschaticum Fisch.,以根或全草入药。春秋采挖根部,洗净晒干。全草随用随采,或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酸,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安神镇痛。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心悸,烦躁失眠;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 0.3~1两,或鲜品2~3两捣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三七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4,发型的四六分与三七分的区别在哪里
46的话是从眼角上的那条线为46,,,37是眼珠上的那条线为37
脸型长额头高的话分37,这样显得脸会不那么长,脸型圆的话可以分46四六分的话跟中分就没什么区别了,而且看上去比较像汉奸,三七分或者二八分的话都行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但是要根据人的脸型、头发的多少和喜好来划这条线
当然,三七分四六分也不是一条绝对的直线
你可以划得圆润点,也可以只来一点点
这要随意了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差别很小,只是四六分接近中分。
但是要根据人的脸型、头发的多少和喜好来划这条线,三七分、四六分也不是一条绝对的直线,你可以划得圆润点,也可以只来一点点,这要看哪种适合你的脸型了。
发型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涉及广泛,须掌握多门学科,影响发型设计主要有:头型、脸型、五官、身材、年龄,其次有职业、肤色、着装、个性嗜好、季节、发质、适用性和时代性。
扩展资料:
圆脸型
应增加发顶的高度,使脸型稍稍拉长,给人以协调、自然的美感。在梳妆时要避免面颊两侧的头发隆起,否则会使颧骨部位显得更宽。宜侧分头缝,梳理垂直向下的发型,直发的纵向线条可以在视觉上减弱圆脸的宽度。
方脸型
这种脸型的梳妆要点是以圆破方,以柔克刚,使脸型的不足得到弥补。可将头发编成发辫盘在脑后,使人们的视觉由于线条的圆润而减弱对脸部方正线条的注意。前额不宜留齐整的刘海,也不宜全部暴露额部,可以用不对称的刘海破掉宽直的前额边缘线,同时又可增加纵长感。两耳边的头发不要有太大的变化,避免留齐至腮帮的直短发。
菱形脸
整个脸型的上半部为正三角形形状,下半部为倒三角形形状。用发型矫正这种脸型时,上半部可按正三角脸型的方法处理,下半部则按倒三角脸型的方法处理。一般将额上部的头发拉宽,额下部的头发逐步紧缩,靠近颧骨处可设计一种大弯形的卷曲或波浪式的发束,以遮盖其凸出的缺点。
三角形脸型
根据发型与脸型的比例关系,梳理时要将耳朵以上部分的发丝蓬松起来,用喷发胶或定型剂可以达到这种效果,这样能增加额部的宽度,从而使两腮的宽度相应的减弱。
倒三角形脸型
在梳理时要注意扬长避短,便可达到整洁、美观、大方的效果。适合选择侧分头缝的不对称发式,露出饱满的前额,发梢处可略微粗乱一些,这样能将年轻女性纯情、甜美、可爱等特点直率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发型
5,中药田七和三七有什么区别长期服用有无副作用
三七即田七,主产地是云南,由以云南文山的最好;你购买的话建议购买20头的;你父亲的情况可以试试服用15天,过后如果没有效果就不要用了。三七就是田七,叫法不同。
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副作用很小,不明显
田七又名「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被发现和采用,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村,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贵》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本草纲目》中还说,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并说,「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下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血多,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
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药书说田七「功同人参」确非虚妄之词。谷甾醇和胡萝卜甙能降血脂,而黄酮类化合物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功能。无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预防冠心病和滋补强壮作用。
田七要根据使用目的来决定用法。服法不同,功效迥异。一般说,生田七能使血管收缩,是治跌打刀伤的特效药,确可达到药到血止的效果。把田七粉,用酒调成糊状,敷於疮疽上,可起到散血消肿作用。内服田七要根据病情作不同的服法:散血、止血、止痛应服生田七;补血、补身则服熟田七。
熟田七的制法是把生田七切成片,用盐水浸透,晒乾后研成细粉即成。也有将生田七置小碗中,碗内置清水,水量以田七能吸乾为度,再蒸软、切片,用油炸成黄色,酥而不焦,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田七。两种方法均可。熟田七有补气、活血、补血、去瘀、生新作用,用熟田七炖鸡,是妇女产后服食的上佳补品。在广西的名菜谱上,这叫「田七炖鸡」。用熟田七配以北芪、党参、杞子、杜仲等药材浸酒,就是「田七大补酒」,早晚适量饮用能补血补气,舒筋活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健康,是药酒中之上品。近年,用田七配制成的「田七牙膏」对防治牙疾有良好作用。
田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强的,传说有一屠工杀猪得一大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田七粉敷伤口,匆忙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於正在凝结的猪血里。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因此,届间鉴别田七真伪的方法,常用凝血块用试验,能化为血水的是真田七,否则是假田七。
购买田七,以颗大、坚实、滑身、无枝爪者为优。田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种三年以上才能收。种植年代越长,个头越大,质量越好。因此,田七的大小等级以每市斤有多少头(个)为准。如四十头,指每市斤有三十一至四十个,六十头指每市斤有四十一至六十个,百二头指每市斤有八十一至一百二十个;民间分级则没有这麼严,百二头,一般指每市斤不超过一百三十个,八十头指每市斤不超过八十五个。总之,头数越多,表明田七越小,头数越少,则田七越大。二十头、四十头的田七一般要种七年以上,那是田七中的佼佼者了。参考文献南国三七网(www.ng37.com)。
田七的加工也要得法,挖取回来后,洗净剪下须根(须根晒乾也可入药),置阳光下曝晒,边晒边搓,直至根块全部乾透,用牙咬也不留痕迹为止。如加工到最后阶段,换用小木板揉搓,它的表面就更加光滑圆整。如遇阴雨天气,则用炭火烤乾,火力以摄氏三十至三十五度为宜,也要经常翻动,边烤边搓,中间不能停火,以免温度降低,出现「回汗」现象。大量的田七贮存要放置乾燥、通风处,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少量的放密封瓶中即可长期存用。
6,96110与110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一:110: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报警电话号码。96110:举报中心受理的重大违法犯罪线索。
区别二:大陆地区的110电话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等。96110与其受理范围有差别。区别三:110:该号码属于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96110:此类型电话收费标准依据具体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某些号码可能会收取较高的通讯费用,扩展资料:
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防骗咨询、涉诈举报等工作。反诈中心强调,群众接到96110拨打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反诈中心强调,群众接到96110拨打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96110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防骗咨询、涉诈举报等工作。反诈中心强调,群众接到96110拨打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2019年11月8日,北京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正式启用。https://baike.sogou.com/v193663448.htm?fromTitle=9611096110与110的区别是:
1、96110是处理非紧急类的热线,如咨询、投诉、建议等情况可拨打96110热线。但遇到抢劫、盗窃、火灾等紧急情况请迅速拨打110报警。?
2、110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报警电话号码。大陆地区的110电话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等。该号码属于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3、拨号的号码不一样
扩展资料:
报警注意三项要点
1、一定要在就近的地方,抓紧时间报警,越快越好。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及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
2、报警时要按民警的提示讲清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如何;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打110还要提供报警人的所在位置、姓名和联系方式。
3、无特殊情况,报警后应在报警地等候,并与民警和110及时取得联系。有案发现场的,要注意保护,不要随意翻动。除了营救伤员,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附注:12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其监护人应教育孩子勿乱拨打110、119、120等类似电话戏弄服务人员以此取乐。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110答:不一样,96110是处理非紧急类的热线,如咨询、投诉、建议等情况可拨打96110热线。但遇到抢劫、盗窃、火灾等紧急情况请迅速拨打110报警。?
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证遗失补正、户口迁移、机动车上牌以及办理护照和签证等情况都可以拨打96110咨询,话务工作人员将会告诉您办理相关公安业务的时间、地点和需携带的资料等,真正让您少跑腿,办事事半功倍。?区别一:
110: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报警电话号码。
96110:举报中心受理的重大违法犯罪线索。
区别二:
大陆地区的110电话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等。
96110与其受理范围有差别。
区别三:
110:该号码属于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96110:此类型电话收费标准依据具体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某些号码可能会收取较高的通讯费用,
扩展资料
110报警服务台以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为宗旨,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
因此在以下情况下都可以拨打110:
1、正在进行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如:杀人、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盗窃、贩毒、偷窃等。
2、正在进行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或紧急治安事件。
如:扰乱商店、市场、车站、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公共秩序、赌博、卖淫嫖娼、吸毒、结伙斗殴等。
3、火灾、交通事故。
4、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
5、举报各种犯罪行为及犯罪嫌疑人。
6、需要有人民警察到现场才能处置的事件。
7、人民群众的各种求助。
8、发生微小责任事故时。
9、突遇危难无力解决时。
10、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时。
11、遇到人身攻击时可以求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10-百度百科公安机关明确“110”受理范围-人民网
7,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与派生词怎么区分如宠儿坐化雄性鱼子
复合词是词根与词根的组合;派生词是词根与词缀的组合。
一、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复合词(词根+词根):宠儿:“儿”表示实义“孩子”。坐化:“化”表示实义“死去”。雄性:“性”表示实义“性别”。鱼子:“子”表示实义“鱼的子”。机械手:“手”表示实义“机械的手”。
二、词缀是词语机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派生词(词根+词缀):刀子、瓶子、板子中的“子”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
扩展资料
复合词和派生词
复合词主要分为复合副词、复合动词、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构成,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
派生词是构词研究划分出的一类词,它由词根和词缀附加的方式构成。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附加法不是主要的构词方式,与合成词中的复合词相比,派生词所占比例不大,在构词中,派生词以词缀附加词根的方式区别于合成词中的其他词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合词
百度百科-派生词在汉语中,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组成,例如“人、手、车、坦克、枇杷”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根据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又分为派生词和复合词。
区别:
1、派生词的意义是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例如“阿妈、读者、石头”等;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构成,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例如“美人、饭香、山川”等。
2、派生词指的是词根+词缀(如:现代化 “化”就是词缀)复合词指的是词根+词根(如:地震、水杯)。
3、复合词有很多类型,陈述(神交,手软)、支配(打针,看病)、偏正(花园,人心)、补充(说服,摧毁)、联合(重复,解释),重叠(爸爸)。
而派生词汉语一般就三种:前缀+词根(老板,阿妈),词根+后缀(鬼子,感化);词根+叠音后缀(绿油油,红彤彤)。
扩展资料:
与合成词中的复合词相比,派生词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研究汉语构词无法回避的。
汉语派生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经过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的发展,现代汉语的派生词结构更加多样和复杂,尤其是现当代一些类词缀的发展使汉语派生词与复合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派生词的产生原因实质上也是词缀产生的原因,从来源看汉语的词缀有自源词缀和他源词缀,前者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和部分口语词缀的引进,后者则以来源于其他语言的词缀为主,在语言接触中一些外族语言的词缀也进入了汉语的构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合词首先需要明确现代汉语里是没有派生词这个概念的,“派生词”是英语里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里,从结构来看,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一类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合成词有可据其内部结构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
1、复合式: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又可分为五种类型:
a、联合型:有两个意义相近、相同、相关 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例如:关闭、买卖、动静
b、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人流、冰箱、火红、笔直
c、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提高、压缩、车辆、花束
d、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联的事物。例如:站岗、司机、动员、失业、达标
e、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地震、民主、海啸、月亮
2、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例如:姐姐、哥哥、爹爹、仅仅、刚刚
3、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a、前加式(前缀+词根)例如:
老——老虎、老鼠、老乡;小——小王、小李;第——第五、第六;阿——阿爸、阿妈、阿姨
b、后加式(词根+词缀)例如:
——子:刀子、瓶子、板子、父子
——儿:鸟儿、花儿、盖儿、歌儿
——头:石头、木头、来头、苦头
——性:硬性、弹性
——者:学者、作者、读者
——化:现代化、绿化、规范化
——于:用于、在于、善于
此外还有由词根和一个叠印后缀组成的三音节合成词。例如:
红彤彤、沉甸甸、绿油油、干巴巴、乐悠悠、笑嘻嘻复合词是词根与词根的组合,派生词是词根与词缀的组合。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如“电脑”中的“电、脑”。而词缀是词语机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如“刀子、木头”里的”子、头“。
宠儿(复合,偏正,“儿”不同于“刀儿”里的“儿”,这里的“儿”表示实义“孩子”)
坐化(复合,偏正,“坐着化去”)
雄性(复合,偏正,“性”有“性别”的实义,不同于“党性、积极性“中的类词缀”性“)
鱼子(复合,偏正,”鱼的子“)
机械手(复合,偏正,”机械的手“)
8,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形象思维是通过直观或直觉把握事物的,这就自然地决定了这种思维方式把握的是事物的整体,而非局部人们用直观或直觉去感知一个事物的局部而舍掉其它部分是相当困难的。当我们想象桌子的形状时我们的大脑中出现的总是整个桌子,既不只是桌子面,也不只是桌子腿;同样,我们想象桌子面或桌子腿的形状时,它们总是同整个桌子合为一体的,难分难舍。因而,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相反,语言思维的工具是语言,这就给具体分析带来了方便。人们在运用“桌子”、“桌子面”、“桌子腿”等语词概念进行思考的时候,它们都是完全独 立、互不牵制的。因而,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分析性。
形象思维的整体性和语言思维的分析性各给中西文化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中国学者的著作,大多是非常综合的,一部《论语》,囊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心理学思想、伦理学思想等内容。而西方的学术著作,一般是分门别类的,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是《工具论》,心理学著作是《论灵魂》,美学、艺术理论方面的著作则以《修辞学》、《诗学》为代表,此外还有《政治学》、《雅典政制》等政治学方面的著作。在物质文化方面,以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具有鲜明的完整性,而西方的建筑则颇具错落有致 、不拘一格的情趣。
语言思维的分析性与精确性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加精确,必然要求具体分析;只有具体分析,才能更加精确。它们表现在艺术创造上,是求真与再现。西方的艺术家们为了把人体画得更逼真,往往在人体解剖学上下功夫,他们力图再现艺术创造的对象。古希腊、罗马艺术家们的雕塑品,使当代艺术大师们叹为观止;达·芬奇的画蛋的求真态度,已成为妇孺知的美谈。这种真的、再现的艺术是符合西方之审美观的。亚里士多德就说过:“维妙维肖的图象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西方艺术的特色,就在于这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真实感。
形象思维的整体性与模糊性表现在中国人的美学观上是求似与超脱。中国的艺术家们不在求真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种“超真”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特色就在这里,几条线、几点墨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无独有偶,司空图早在《诗品》里就说过:“离形求似”,可见这是一个传统。无论是中国的画,还是诗,总能给人一个无限想象的天地,使人们回味无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苕溪渔陷从话》前集,卷十五)苏东坡对王维的定评,一语道破了中国艺术的特色。其实,在中国艺术史上,何独王维的诗是如此呢?“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这不正是一幅用饱醮忧愁的笔墨描绘出的图画吗?又何独王维的画是如此呢?敦煌壁画 中的佛像,那种既大智大悟,又天真纯净;既莞尔而笑,又庄严静思的神态,不正是一首绝妙 的诗吗?这都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结出的硕果。
至于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什么中国在古代占优势,西方在近代占优势呢?这个问题迷惑过不少人,包括爱因斯坦这样卓越的科学家也感到惊奇。我以为,这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来的不同的优势。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两点:第一,确切地讲,科学不等于技术,前者是指一种以理论为主的学术体系,后者主要是指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创造;第二,科技也是由技术创造向科学理论发展的,古代的科技形态以技术创造为特征,近代以科学理论为主要特征。既然古代科技形态的显著特征即技术创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显然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会大显身手,而西方人的语言思维就相对逊色了。所以,中国能够成为四大发明的故乡四大发明基本上是技术创造。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主要也是技术 方面的,《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对明代手工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对中草 药的功能与用途研究的记录。另外,中国学者在理论体系和学术概念上的潜在性、模糊性、玄奥性表现在哲学、美学等方面是别具一格的,但与生性精确的近现代科学理论背道而驰。这或许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一落千丈的一个深刻原因。而以语言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西方科学家,却正是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故能在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许多领域中独占鳌头。牛顿的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体系在近代科技史上显示出了语言思维在这方面的优势。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中国的科技形态基于人类的原始经验,而西方的科技形态则是对人类原始经验的转折。原始思维研究证明,原始人具有超乎寻常的直觉能力和经验积累。我认为,中国的方块汉字和形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种原始经验,从而形成了中国的科技形态;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原始经验的联系,使之另外开辟出一块天地,从而形成了西方的科技形态。西方科技在现代社会的优势已为人们所共睹。其实,中国的传统科技,尤其中医学,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人类思维之树上的两朵奇葩,互有优劣,各具独特风貌,在历史上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因此,不能笼统地划分谁好谁坏,贬低一方,抬高一方。那种贬低方块汉字和形象思维、抬高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的论调,事实证明是站不住脚的。
二、哲学与宗教
哲学与宗教是文化的更深的层面,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又反映了各个文明的不同风貌。在我看来,哲学和宗教的含义,是一个需要重新界定的前提性问题。这两个概念都来自西方,所以,一般人观念中的哲学与宗教,都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可谓之狭义的哲学与宗教。以这种狭义的哲学与宗教来考量中国的学术思想,严格地说,中国既没有哲学,也没有宗教。如果一定要以这个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来分析中国学术思想,我们当然可以找到类似于西方的哲学和宗教。依此,或许可以这样说:西方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分离,印度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合一,而中国思想的特质在于以哲学代替宗教。各国的宗教都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就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问题,不需要宗教来扮演这一角色。中国哲学通过两条途径来安顿人生,一是自然,二是人自身,它们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由于它们都为人生而设,所以都具有人文主义特点。就此而言,我们又可以说中国哲 学的特质是人文主义。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从 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 ,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 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 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 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 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不 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 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 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 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 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 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 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 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 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 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 存 。” 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 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等等。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为了更好 地发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以来,语言 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枚独立学科”, 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 言学一直是遥遥领先的。而中国人的思对语言的依赖性小,此相应,中国对语言研究就不那么重视。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一直没有得到独立发展。孔子早就提倡:“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的音韵学就是文学和经学的附庸,人们只是为了写好诗赋和第才去研究它。学者们 甚至把文字、音韵、训诂贬称为“小学”。直到十九世纪末,马建忠才照搬西方的语言理论, 写 成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此后,中国的语言学才逐渐独立发展起来。
中西思维的这种不同特点,还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气质。中国哲学史上的三大流 派儒道佛都强调内心的反省、体验与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