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知识> 人参归脾丸三七粉崩漏,归脾丸可以治蹦漏吗

人参归脾丸三七粉崩漏,归脾丸可以治蹦漏吗

归脾丸可以治蹦漏吗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芍药,炒黑黄柏,再服用归脾汤可愈可以的。归脾丸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治疗脾不统血之证,故是

1,归脾丸可以治蹦漏吗

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芍药,炒黑黄柏,再服用归脾汤可愈

可以的。归脾丸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治疗脾不统血之证,故是可治崩漏证的。

人参归脾丸三七粉崩漏

2,归脾丸三七粉能同吃吗

可以在一天吃,但是不要一起吃,间隔半小时吃,这样两个药物之间就不会出现相互反应了。。

人参归脾丸三七粉崩漏

3,三七粉有什么功效

可以在一天吃,但是不要一起吃,间隔半小时吃,这样两个药物之间就不会出现相互反应了。。

人参归脾丸三七粉崩漏

4,归脾丸治疗妇女血崩漏要吃多长时间

你好! 这个都是医生或者民间的配方不知道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我也是崩漏,但是现在比以前好多了,看了一年的中医,以前得吃中药才止血,有时候吃了中药也止不住血,后来我就死马当活马医了,只要能止血就好了,最近的几个月不需要吃止血药了,算是能自动的干净了,但是现在我每次干净后会去吃调理肠胃的中药,崩漏真的是说不出的痛,希望您也早点好,归脾丸的药也在吃,记得了就吃,总之崩漏这个毛病真的不好看。

5,为什么月经量少和崩漏都能吃人参归脾丸两者之间不排斥吗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气血不足,月经量少,可以服用。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崩漏带下也可服用。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并不冲突。

6,中药三七

功效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又名田七、金不换、血参、参三七。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胃、肝、大肠经。能散瘀止痛,消肿定痛。

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中是祛瘀不留痕的唯一药品,活血要药。

鉴别

三七分冬七与春七。

在夏末秋初结籽前挖的称春七,饱满厚实,品质最好。在结籽后挖的称冬七,质松,品质差些。

三七要三到七年才挖来入药,其表面有瘤状物习称“狮子头”。

三七表面呈光亮灰色或者灰绿色习称“铁皮”,表面灰黄色习称“铜皮”,断面灰白色与灰绿色习称“铁骨”。

7,人参归脾丸可以治疗崩漏吗

处方】 党参 80g 白术(炒) 160g 炙黄芪 80g 炙甘草 40g 茯苓 160g 远志(制) 160g 酸枣仁(炒) 80g 龙眼肉 160g 当归 160g 木香 40g 大枣(去核) 40g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微苦、辛。【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用法与用量】 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3

8,归脾丸治崩漏吗

归脾丸治心脾两虚引起的崩漏。关键要对症,抓住要点。不是心脾两虚是无效的。如果是热性的崩漏用上反而会起反作用。
崩漏治疗   教学视频指出,崩漏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隐白穴,或者,在隐白穴点刺放血,效果很好。   中药可以采用胶姜汤进行治疗: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更年期崩漏,可以采用温经汤: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温经汤主之。   建议咨询针灸师、中医师。

9,崩漏吃什么药止血

中药治疗 中药需要在加工下才有效果的
治疗月经崩漏也不能靠单纯的止血药治疗,最好还是选择纯中药来调理,建议服用清宫阿胶膏
崩漏下血是指非月经期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常发生在青春期和更年期,治疗崩漏下血的中成药有: (1)云南白药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2~4克,血止停用。 (2)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漏下不止战血止后调治。 (3)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吞服。用于血热者。 (4)三七粉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3克,血止停用。对血瘀者更直。 (5)震灵丹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止血。 (6)野山人参粉血多时,2~4小时1次,首次剂量1克,以后0.5克温水吞服。用于暴崩血脱者。

10,崩漏能吃当归吗

不能,当归是活血的吧
无论寒热虚实的崩漏皆可以用之,古人很智慧,直接以“当归”命名。血热用当归,佐以生地,茜草,赤芍之类;血虚甚用归身,血瘀重用归尾;夹气虚于黄芪 党参合用。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几乎通治月经病(毋庸置疑,自己查方解和运用)。

崩漏其实是两种症状,就是崩和漏:漏下指女性非行经时,经血淋漓不断;崩中指经血忽然暴注大下不止。崩中来势急迫,病情重危。漏下来势较轻。崩与漏会相互转化,久漏必气虚,终必成崩。

此病在临床上有六种类型:1、暴崩致脱;2、气血两虚;3、脾肾两虚;4、肝肾阴虚;5、血热妄行;6、气滞血瘀。而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润肠的功效,所以适应气血两虚和气滞血瘀两种症状。

中成药治疗:

  1、归脾丸、十全大补九或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漏下不止战血止后调治。

  2、震灵丹,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止血。

  3、三七粉,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3克,血止停用。对血瘀者更直。

  4、云南白药,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2~4克,血止停用。

  5、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吞服。用于血热者。

  6、血多时,可用吉林人参粉1克、三七粉1克,2小时1次,吞服,血量明显减少,全身情况好转后逐渐延长服药时间和减量。

崩漏可分为血热、肾虚、脾虚、血瘀4种。一般来说,脾虚、血瘀证的都可用当归,如治疗脾虚崩漏的固本止崩汤,血瘀崩漏的四物合失笑散均有当归。
崩漏也能吃当归,瘀血引起的血不归经,当归就可以使用,中医讲究的是辨证。
血瘀引起的崩漏可以吃当归。

11,史上最全的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详解

大家都知道三七粉是非常好的药材,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它的优点和禁忌。

1.三七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三七粉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其活血、止血和补血功能有关,三七粉中的三七素、和槲皮苷等物质是止血成分,而其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则是活血化瘀的物质。

(1)三七粉的活血作用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Rg1及人参三醇型皂苷,通过提高血小板cAMP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2)三七粉的止血作用

三七粉止血是通过多方面使用实现的。三七根的温浸液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并使血小板数量增加而有止血作用。

三七能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促进凝血酶的生成,使局部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数目。三七配伍乌贼骨和白芨散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补血作用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除了活血止血外,还有补血的作用,三七总皂苷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作用,PNS对X线照射所致大鼠外周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有保护效应。三七总皂苷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白细胞指数。Rb1、Rg1可以提高人红细胞膜蛋白α螺旋的比例,即增加膜蛋白的有序性,从而改善红细胞功能。

2.三七对血管系统的作用

(1)三七粉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三七总皂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秦氏等研究了三七总皂苷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且能逆转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早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已经发生的病理变化。

(2)三七粉抗心律失常作用

PNS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氯化钡和乌贼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三七二醇皂苷也有类似效应。PNS能非竞争性地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加速心律作用,且此作用不为阿托品所抑制,提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不是通过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或兴奋M-胆碱受体,而是与心肌的直接抑制有关

(3)三七粉对血管的作用

三七粉能够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皮损伤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而高血脂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脱落或者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低浓度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有一定防治作用。

(4 )三七粉降血压作用

PNS及Rg1型皂苷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目前普片认为PNS是钙通道阻滞剂,其扩血管的机理可能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Ca?内流。

那么三七粉有什么服用禁忌呢?

1.首先对三七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三七粉,但对三七过敏的人很少;

2.不可过量,用于日常保健,每天3-5克三七粉,用温水分2次送服;

3.10岁一下儿童不宜长期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0岁以下儿童自身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发育;

4.孕期不宜服用三七粉,这和不能服用很多西药同理。

5.现代医家认为,在服用三七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由于三七活血化瘀力强,故血虚无淤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

6.土三七、菊三七等也有活血的功效,但是有毒性,误食会造成肝中毒。

12,崩漏怎麽治

以下疗法为中医疗法

(一)起居调养法 病人要解除思想顾虑,正确看待本病,避免情绪紧张、焦躁和不良刺激,因为急火内攻更会使血流妄行,病情加重;出血期间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切勿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严禁房事,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并使用干净的卫生纸垫或卫生纸,不宜坐浴;居住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冬天要温暖,夏天要防潮;急性大量出血时,应尽快去医院治疗。 (二)饮食调养法 长期或大量出血,易造成贫血,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牛、鸡肉及动物肝类,菠菜,芹菜,油菜,桃,李,杏,红枣,桔子,橙子等。属热证者,还可选食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等;属血淤者,可适当配用酒及食醋等;血热者忌吃辛辣、葱、姜、蒜、芥末、茴香、花椒等动火食物www.med126.com;虚寒者忌吃生冷果瓜及寒凉之品。此外,还可适当食用食疗方: (1)豆腐2块,米醋100克,煮熟,饭前服食;或将木耳炒香,加适量水煮汤,白糖调服。适用于血热型崩漏(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色鲜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2)黄芪30克,核桃肉2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服食。或用牛肉250克,当归20克,生姜15克,加水煮熟,调味后吃肉喝汤。适用于脾肾虚型崩漏(经来无期,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薄,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腰酸腿软,纳差,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而细)。 (3)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鸡蛋2个,加适量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或将鲤鱼500克,开膛去杂物,洗净,切成鱼片,放入锅内,加入黄酒煮熟吃;鱼骨烤干研成细末,晨起用黄酒冲服。适用于血淤型崩漏(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淤斑,脉弦涩)。 (三)药物调养法 1.单方验方 (1)槐花18克,焙焦研成细末,用黄酒送服。 (2)红鸡冠花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3)美人蕉花9克,晒干研成细末,黄酒送服。每日两次。 (4)贯众3克,炒后研成细末,醋调服,每日3次。 (5)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6)丝瓜络炭15克,棕榈炭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7)崩漏出现虚脱时,可用人参12克,浓煎取汁,一次服完。或用人参12克,熟附片10克,浓煎汁,一次灌服。 2.中成药方 (1)云南白药,每次0.3~0.5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 (2)固经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3)宫泰冲剂,每次2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开水化服。 (5)崩漏出现虚脱时,可用参三七粉3克,温水一次吞服,每日2次。或宫血宁,每次1~2粒,每日3次。 (四)针灸调养法 (1)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出血量的作用。 (2)体针:关元、三阴交、隐白穴,崩漏初起,量多色暗者,加刺血海、水泉;伴头晕耳鸣、午后潮热者,加刺太冲、太溪;漏下日久,神疲乏力者,灸脾俞、足三里;失血过多,汗出肢冷或昏厥者,重灸百会、气海。 (3)耳针:子宫穴、内分泌、皮质下,针刺,留针15~20分钟。 (4)耳穴压丸法:取子宫穴、内分泌、卵巢穴、肾穴、肾上腺及神门穴。每日取穴4个,用针柄测得所选耳穴的敏感点,并稍加压,使之留下压痕,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5×0.5厘米的胶布上,敷于所选穴位上,边敷边按摩,直至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每日按压3~5次,两耳交替按压。 (5)灸法:取精盐适量,填满脐孔,放上姜片,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稍感灼痛即压灭,再换1壮(即一个艾炷)。每次灸6~8壮,每日或隔日灸一次,3~5次为一疗程。 (五)按摩调养法 (1)仰卧,自行用指腹揉按气海穴数次。 (2)坐起,用拇指按揉双侧三阴交、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腑卧,由家人用双手拇指捏按患者背部的肾俞穴1分钟,以有沉胀感为宜。 (4)俯卧,由家人用双手按压患者命门穴至有沉胀感,并向小腹传导,然后双手顺势下移至八髎穴处,以中等力度揉按2分钟。 (六)药熨调养法 川芎15克,当归30克,炒延胡索、炒五灵脂、小茴香、肉苁蓉、白芍、白术、白芷、苍术、乌药、陈皮、半夏各9克,柴胡6克,黄连、炒吴茱萸各3克,共研粗末,瓶贮备用。取适量药末用黄酒炒热,放于布袋,热熨脐孔及四周,熨后将药末敷于脐孔,外以胶布固定,每天1次。

以上内容来自http://51tcm.net/zybj/nvbj/2016110263420.html

症状严重的话建议就医,希望您在康复~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交替出现,故称崩漏。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属于西医的功能性 子宫出血范畴,致病因素虽有血热、气虚、血瘀、肝郁化火、脾肾两虚、肝肾亏损、冲任不足等方面,但终归不外乎肾失封藏,冲任不固。 中医讲究的辨证施治,由于不知道你是什么症状,所以将**崩漏**的五种类型列出,方便你对症用药: ** 1、脾肾阳虚型**    症状: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止,或时多时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晦黯或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搪,夜尿多,舌 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滑。   治法:健脾补肾,固冲止血。   方药:举元煎加味。党参30 克,黄芪30 克,白术15 克,炙甘草6 克,补骨脂15 克,艾叶12 克,川续断15 克,首乌30 克,阿胶15 克(另溶),金樱子30 克。 随证减法:形寒肢冷加肉桂1.5 克(焗服)、熟附子10 克以温补肾阳。经量多,色暗红夹血块,加益母草30 克、田七末3 克(冲)、炒蒲黄10 克以祛瘀止血。下腹疼痛加台乌药12 克、延胡索12 克以理气止痛。出血量多,可另炖高丽参10 克以大补元气,加赤石脂20 克、乌贼骨15 克以收涩止血。 ** 2、肝肾阴虚型** 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疼,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固冲止血。   方药:二至丸加味。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8 克、岗稔根30 克、干地20 克、白芍15 克,金樱子30 克,首乌30 克,阿胶12 克(另溶),五味子9 克,煅牡蛎30 克。 随证减法:伴小腹疼痛夹血块加益母草30 克、生蒲黄10 克、香附12 克以理气活血,止痛止血。流血量多,加茜草根15 克、地榆15 克以凉血止血。 **3、气阴两虚型**   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如注,或时多时少,经色鲜红,质稠,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白,口淡口于,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收涩止血。   方药:安冲汤加减。太子参20 克,白术15 克,黄芪20 克,干地20 克,白芍15 克,首乌30 克,阿胶15 克(另溶),岗稔根30 克,煅牡蛎30 克,乌贼骨12 克。   随证减法:出血量多,可另炖吉林参5 克、西洋参5 克以益气养阴。夹瘀见下腹疼痛、血块多,加益母草30 克、血余炭10 克、田七末3 克(冲服)以祛瘀止血。兼肾虚,见腰酸可加金樱子30 克、川续断15 克、补骨脂15克以补肾益气。阴虚血热可加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5 克,以滋肾养阴。 ** 4、血热型 **   症状:月经先期,量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经色深红,质稠,发热恶寒,口干口苦,小腹疼痛,小便黄短,大便于结,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安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黄芩12 克,黄柏10 克,生地20 克,丹皮15 克,白芍15 克,地榆15克,茜根15 克,沙参15 克,败酱草30 克,益母草30 克,大黄9 克,枳壳12 克。    随证减法:经色暗红夹血块加生蒲黄10 克、五灵脂10 克、茜根15 克以祛瘀止血。下腹痛甚加香附12 克、延胡索12 克以理气止痛。 ** 5、血瘀型 **  症状: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色紫黑挟血块,小腹胀痛,面色晦黯,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蒲黄10 克,五灵脂10 克,桃仁12 克,红花6 克,当归12 克,川芎9克,赤芍15 克,熟地20 克,益母草30 克,香附12 克。    随证减法:出血量多,去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 克(冲服),按辨证或兼以健脾补肾,或兼以滋养肝肾,或兼以清热凉血。若经期延长加血余炭10 克、乌贼骨12 克以祛瘀收涩止血。 ** 中成药治疗:**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13,中医治疗崩漏

崩漏的中医治疗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崩漏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西医学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中医治疗上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虚证”、“实证”。

下面介绍下“崩漏实证”: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是实证的主要症状;在治疗上主要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常用方剂如下(仅供参考):

生地15g 玄参15g 赤芍10g 丹皮12g 栀子炭15g 黄芩炭10g

金银花炭15g 黄柏炭12g 地榆炭15g 茜草炭10g 艾叶炭10g

藕节炭15g 三七粉冲服3g 川断12g 益母草10g 甘草5g

以上中药水煎服,日服两次。饮食禁忌:辛辣、油腻、生冷。

辨证论治: 1.胞宫血热证:经来无期,阴道突然大量流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红或紫红粘稠,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便秘尿黄,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清热凉血止血。清热固经汤加减。 2.瘀阻胞宫证: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紫暗或挟有瘀块,少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舌质黯红或有斑点,脉涩。化瘀止血。逐瘀止崩汤加减。 3.肝郁气滞证:经期紊乱,阴道下血如崩,或淋漓不尽,精神抑郁,性急易怒,经前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苔薄黄,脉弦。疏肝理气,逍遥散加生地、枸杞子、山茱萸、益母草。 4.脾不统血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面色?白或虚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胖嫩或有齿印,脉细弱或芤。补脾摄血。固本止崩汤去当归,加升麻、山药、三七。 5.肝肾阴虚证: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或有盗汗,舌质红,苔少而黄干或无苔,脉细数。滋补肝肾。左归丸去牛膝,加丹皮、女贞子、续断、益母草。 6.脾肾阳虚证: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精神萎靡,头晕目眩,畏寒肢冷,面色白或晦黯,腰膝酸软,或有浮肿,尿频而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温补脾肾。右归丸去肉桂,当归,加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益母草。 7.心脾气血两虚证:下血如崩似漏,精神倦怠,气短懒言,四肢无力,心悸失眠,不思饮食,面色淡白,舌淡嫩,脉细缓。补益心脾气血。归脾汤加枸杞、山药、山茱萸。 (一)辨证论治: 1·胞宫血热证: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红或红,质粘稠,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易怒,便秘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清热凉血止血。清热固经汤加炒蒲黄、血余炭、益母草等。 2·瘀阻胞宫证:经血淋漓不尽,或突然下血量多,色晴或黑,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沉涩或弦紧。活血化瘀。逐瘀止崩汤加炒蒲黄、茜草炭等。 3·胞宫湿热证:经血淋漓,或骤然量多如崩,血色深红或紫暗,质粘稠,带下量多气腥臭,小腹胀痛,或有发热,渴不欲饮,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止血。三妙红藤汤加减。 4·气不摄血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面白虚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质淡,脉虚大或细弱。补气摄血。固本止崩汤加淮山、升麻、茜草炭等。 5.肾阴虚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失眠盗汗,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滋补肾阴。左归丸去牛膝,加女贞子、旱莲草等。 6·肾阳虚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淡红,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晄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部尤甚。温补肾阳。右归丸去附子、肉桂,加黄芪、巴戟天、仙灵脾等。

多是气虚气不摄血所致,可以用固冲汤加味治疗

中药生化汤加黄芪

大蓟一棵 全草去根 煎水 两碗熬一碗 一次不行再用一次 一般两次 痊愈 可以联系我QQ 1159838680 属于偏方

第九节 崩漏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届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本病属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一、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或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

二、脾虚

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三、血热

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四、血瘀

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辨证论治]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塞流之药可酌用十灰散、云南白药、紫地宁血散等。

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崩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采用补肾、健脾、清热、理气、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塞流、澄源两法常常是同步进行的。

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历代诸家都认为崩漏之后应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之康复。近代研究指出,补益肾气,重建月经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彻底的治疗。“经水出诸肾”,肾气盛,月事才能以时下,对青春期、育龄期的虚证患者,补肾调经则更为重要。当然复旧也需兼顾澄源。

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一、肾虚型

(一)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左归丸(《景岳全书》)去川牛膝,加早莲草、炒地榆。

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方中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滋肾阴而填精血;山药、菟丝子补肾阳而益精气,寓阳生阴长之意;龟板胶、旱莲草、炒地榆育阴凉血止血。全方共奏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之效。

若阴虚有热者,酌加生地、麦冬、地骨皮。

本型也可用育阴汤(《百灵妇科》)。

熟地、山药、续断、桑寄生、山茱萸、海螵蛸、龟板、牡蛎、白芍、阿胶、炒地榆

熟地、山茱萸、续断、桑寄生补肾益精;龟板、牡蛎、海螵蛸育肾阴、固冲任,涩精止血;山药补脾阴,白芍敛肝阴,阿胶养血滋阴也能止血,地榆凉血止血。全方既滋肾益阴,又固冲止血。

(二)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大补元煎。酌加补骨脂、鹿角胶、艾叶炭。

二、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

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摄血;龙骨、牡蛎、海螵蛸固摄冲任;山茱萸、白芍益肾养血,酸收止血;五倍子、棕炭涩血止血;茜草根活血止血,血止而不留瘀。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固冲止血之效。

若出血量多者,酌加人参、升麻;久漏不止者,酌加藕节、炒蒲黄。

若阴道大量出血,兼肢冷汗出,昏仆不知人,脉微细欲绝者,为气随血脱之危候,急宜补气固脱,方用独参汤(《景岳全书》)。

人参25g,水煎取浓汁,顿服,余药再煎顿服。

或用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救治,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以固脱。

人参、麦冬、五味子

若症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又为亡阳之候,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人参、附子、生姜、大枣

三、血热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邪热内炽,津液耗损,故口渴喜饮;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邪热上扰,故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

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板、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地榆清热凉血止血;藕节、棕炭涩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若肝郁化火者,兼见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醋炒香附、蒲黄炭、血余炭以调气理血止血。

四、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逐瘀止崩汤(《安徽中医验方选集》)。

当归、川芎、三七、没药、五灵脂、丹皮炭、炒丹参、炒艾叶、阿胶(蒲黄炒)、龙骨、牡蛎、乌贼骨

方中没药、五灵脂活血祛瘀止痛;三七、丹皮炭、炒丹参活血化瘀止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阿胶、炒艾叶养血止血;乌贼骨、龙骨、牡蛎固涩止血。

人参9克,桑叶10克,黄芪30克,三七10克,生地9克,炮姜9克,炙甘草10克,水煎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