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基地图片> 三七皂苷类分布在皮部 木部,被染红的部分是A表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求答案和原因

三七皂苷类分布在皮部 木部,被染红的部分是A表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求答案和原因

本文目录一览被染红的部分是A表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求答案和原因2,三七属于什么科植物三七总皂苷哪个部位含量最高3,请教37皂角苷有哪些功效对人体有哪类好处4,三七哪个部分含三七各个部分成分5,哪些植物或中药提取油中含三萜皂甙比较多……

本文目录一览

1,被染红的部分是A表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求答案和原因

C.木質部(這主要功能是讓水通過)

三七皂苷类分布在皮部 木部

2,三七属于什么科植物三七总皂苷哪个部位含量最高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皂苷最高的部位,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9%以上,以Rb族皂苷为主,具有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等药理作用。每年6-8月份采摘晒干,其质脆易碎,气微,性凉味甘微苦,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含有人参多种皂甙、平清热肝、降压功效高,可防治血压和咽炎。

三七皂苷类分布在皮部 木部

3,请教37皂角苷有哪些功效对人体有哪类好处

三七总皂甙(三七总皂苷),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添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
三七总皂甙(三七总皂苷),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添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

三七皂苷类分布在皮部 木部

4,三七哪个部分含三七各个部分成分

三七的化学成分分为两大类: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化学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多糖、淀粉、蛋白质等;无机化学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钴、钼、铯等微量元素。三七含有70余种皂苷成分,77种以β-榄香烯为代表的挥发油,17种以三七素为代表的氨基酸以及三七多糖、三七黄酮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皂苷(saponins)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是人参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活性物质。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三七皂苷进行研究,限于当时研究条件的制约,研究进展缓慢,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分离手段及测试仪器的广泛应用,三七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才取得显著的进展。迄今共分得70多种单体皂苷,其中最多的是Rg1、Rb1、R1、Rd四种单体皂苷。三七的不同部位,所含的三七皂苷成分各不相同,地下部分以人参三醇型皂苷为主,地上部分仅含人参二醇型皂苷。三七主根皂苷成分研究:三七主根是三七的主要药用部位,含总苷为7%左右。单体皂苷以人参皂苷Rg1、Rb1、Rd和三七皂苷R1为主,4种单体皂苷约占总皂苷的80%左右。其中,含量最高的是Rg1,含量一般为3-4%;其次是Rb1,含量一般为2-3%;Rd和R1含量一般为0.5%。4种皂苷含量的比例大致为Rg1占50%、Rb1占30%、Rd和三七皂苷R1各占10%。由于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等的不同,三七主根的皂苷含量会有差异。三七根茎(剪口)皂成成分:三七根茎中的皂苷种类和各单体皂苷的比例与主根很相似,总皂苷含量和单体皂苷含量均比主根高。根茎中的总皂苷含量一般在10%左右,Rg1一般可达到4-5%,Rbl一般为3-4%,Rd和Rl得率为1.0%左右。三七根茎是目前加工企业用于提取三七皂苷的主要原料。三七茎叶皂苷成分:三七地上部分皂苷主要是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总皂苷含量为4%左右,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b3、Rb1、Rc、Fc等。三七花蕾皂苷成分:三七花蕾中主要含2O(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有研究报道三七花的总皂苷含量高达19%,是三七中皂苷含量最高的部位。三七花的皂苷种类与茎叶的很类似。其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b3、Rbl、Rb2、Rc、Rd、Fe绞股蓝皂苷lX等。三七果实及种子中皂苷成分:三七果实和种子中含有的皂苷均为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主要皂苷成分为人参皂苷Rb3、Rbl、RC、Rd、绞股蓝皂苷lX及三七皂苷Fa及Fc。三七果梗皂苷成分的研究:魏均娴等从三七果梗中分得12种单体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bl、Bb3、Rc、Re;三七皂苷Rl、Fa、Fb及Fe;绞股蓝皂苷Lx、XV和XVll,量微的一种皂苷尚待鉴定。三七果梗主要皂苷成分与花类似,只含量有所差异,提示果梗皂苷可代花皂苷使用。三七皂苷多为白色粉末,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甲醇和乙醇,不溶于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地上部分由三七花/三七红籽、三七茎叶组成:主要含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族皂苷),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催眠等作用。地下部分由三七剪口、三七主根、三七支根和三七须根组成。:主要含20(S)-原人参三醇型皂苷(Rg族皂苷),对中枢有兴奋作用,能提高脑力和体力活动,表现出抗疲劳等。三七中总皂苷成分有活血作用,抑制血栓的形成,促进血栓溶解,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三七根部中总皂苷含量大约7-8%,含量最高的部位为根茎(剪口),含量10%以上。

5,哪些植物或中药提取油中含三萜皂甙比较多

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菌类、蕨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它们以游离形式或者以与糖结合成苷或成酯的形式存在。游离三萜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大戟科、楝科、卫矛科、茜草科、橄榄科、唇形科等植物;三萜苷类在豆科、五加科、桔梗科、远志科、葫芦科、毛茛科、石竹科、伞形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分布较多;一些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甘草、三七、桔梗、远志、柴胡、茯苓、川楝皮、甘遂和泽泻等都含有三萜类化合物。本人学中药化学的,回答的专业吧,呵呵,楼主把分给我吧,呵呵。
是含有中药

6,环内木质部较环外内质部皮部大解释一下

所谓皮质就是皮层吧! 植物基本组织的主要成分,在根与茎指表皮与中柱之间的部分。最内部是内皮与中柱相接,主要是由薄壁组织构成,其组成细胞略长,纵行排列,多数含叶绿体可行光合作用,有时也含淀粉粒、结晶体,是暂时的贮存组织,有时也含有乳管等分泌组织(大戟科),在草本双子叶植物,周边部位分布有厚壁组织、厚角组织、纤维等机械组织(宁麻、榆),又茎呈多角柱状的,主要是在角处集中机械组织(紫苏科)。而纤维则多作为下皮在表皮下方成层。进行次生生长的植物(树木)皮层分化为木栓形成层,暂时是活组织,但不久即作为树皮而剥离。根的皮层比茎简单,缺乏厚角组织,周边部分化成厚壁细胞,外侧的细胞层也有木栓化的。   植物茎与根的表皮层与维管组织之间由非特化细胞构成的组织。皮层细胞可包含贮存的碳水化合物或树脂、胶乳、香精油、丹宁等物质。在根部及一些草本植物茎中,皮层的最内层分化出一层细胞——内皮层(但在木本植物少见)。除了面向茎轴和根、茎表面的细胞外,内皮层细胞壁被木质化和木栓化的卡氏带(casparian strip)所围绕。有卡氏带的内皮层可调节外部组织与根部维管柱之间的水流量。某些显花植物在距茎枝顶端2.5~5公分(1~2吋)相当於内皮层处含有淀粉鞘。   皮层常发展成一种通气组织,含有充气的空隙,由皮层细胞壁分离、撕裂或融合而形成。草本植物、幼龄木本植物及仙人掌等肉质植物的茎部皮层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碳固定)行光合作用。然後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成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贮存在可食的根、鳞茎及块茎内的皮层。

7,防己的鉴别是什么

性状鉴别 ①粉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少弯曲,弯曲处有横沟而呈结节状的瘤块样,长10~15厘米,直径1~3厘米。未刮去栓皮者表面灰棕色,粗糙而多细皱,多数可见明显横向突起的皮孔,已刮除栓皮者,表面灰白色,较平滑,可见深色的横沟纹。切开面浅棕白色,粉质,维管束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横断面平坦,有明显的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质重而坚脆,易折断。气无,味苦。以去净栓皮,干燥,粗细均匀,质重,粉性大,纤维少者为仕。 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集散于汉口,故名汉防已。 ②广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体稍弯曲,弯曲处有深横沟,长8~15厘米,直径1.5~4.5厘米。未刮栓皮者,表面棕色,粗糙,且多纵皱纹;有的只刮掉部分栓皮,露出灰黄色的皮层;栓皮全部刮掉者,表面灰黄色,较光滑。切开面灰白色或浅棕黄色,缺乏粉质,可见纵向及横向或弯曲排列的维管束,顺着维管束的方向,易呈刺片状剥下。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可见细而较密的放射状纹。气微香,味微苦而涩。以块大、粗细均匀、质重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 ③木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屈曲不直。长约15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黑褐色,有深陷而扭曲的沟纹,可见横长的皮孔状物及除去支根的痕迹。质较坚硬,呈木质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部极薄,木部几全部木化,可见放射状狭窄的导管群穿过。气无,味微苦。 产于河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仅草药中使用,参见黑皮青木香条。 ④汉中防己为异叶马兜铃的根,呈圆柱形而弯曲。长8~15厘米,直径2~3厘米。通常均已除去外皮而呈浅棕黄色,残留的栓皮呈灰褐色,较平坦。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皮部较厚,木部可见放射状的导管群,导管群在中央方向多联合成1束,向外方2歧或3歧分叉。气微香,味苦。 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

8,桃花鱼天花粉的

栝楼的根是中药天花粉. 别名 [编辑本段] 瓜蒌、药瓜、栝楼蛋、果裸、王菩、地楼、泽巨、泽冶、王白、天瓜、泽姑、黄瓜、天圆子、柿瓜、狗苦瓜、野苦瓜、杜瓜、大肚瓜、鸭屎瓜、山金匏、大圆瓜、吊瓜。 类属 [编辑本段] 葫芦科栝楼属 植株形态 [编辑本段] 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肥大,圆柱形。茎多分枝,卷须细长。单叶互生,具长柄。雌雄异株,花白色,雄花成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金黄色。种子多数,扁长椭圆形。花期7月至8月,果熟期9月至10月。 分布 [编辑本段] 产苏南、苏北各地,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脚、石缝、田野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至长江流域各地 成分及药用价值 [编辑本段] 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括楼实),果皮(中药名括楼皮)、种子(中药名括楼仁),都供药用,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 果实入药称全栝楼、栝楼皮,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味甘、性寒。有润肺祛谈、利气宽胸作用。治疗咳嗽痰粘,胸闷作痛。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炮制要点 [编辑本段] 当果实表面有白粉,变成淡黄色时,分批采摘,悬通风处晾干,即成全栝楼;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瓜和瓤和种子,晒干即成栝楼皮;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种后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块根,去净泥沙,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长,大的可纵剖成2-4瓣,晒干或烘干,即成天花粉。
(1)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盔帽形,直径6~48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紧密。石细胞黄绿色,长方形,椭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纺锤形,直径27~72μm,壁较厚,纹孔细密。 (2) 取本品粉末2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及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醋酸-水(8:2:2: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1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各是什么 2黄酮类的化学成分

【4】【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在中药中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尤为重要。】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1,致泻作用(番泻叶中的番泻苷类化合物)2,抗菌作用(大黄中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3,止血作用(茜草中的茜草素类成分)4,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丹参中丹参醌类)5,驱赶捕食者,一些昆虫(如气步甲)会喷射以苯醌为有效物质的液体防御捕食者。6,其他作用(驱虫,解痉,利尿,利胆,镇咳,平喘等)【3】【 定义: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分子中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通式(C5H8)6 。三萜类(triterpene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有的游离存在于植物体,称为三萜皂苷元 (Triterpenoid sapogenins);有的以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称为三萜皂苷 (Triterpenoid saponins)。】【2】【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也即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1】【生物碱(alkaloid)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有些不含碱性而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这一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掌握某些生物碱特殊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液体生物碱:烟碱、槟榔碱、毒藜碱。具挥发性的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具升华性的生物碱:咖啡因具甜味的生物碱:甜菜碱有颜色的生物碱:小檗碱、蛇根碱、小檗红碱。另外需注意生物碱的旋光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pH值、生物碱存在状态等。同时生物碱的旋光性影响其生理活性,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强于右旋体。
树皮含杜仲胶6~10%,根皮约含10~12%,树叶含杜仲胶2%~4%。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另外。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及β-胡萝卜素等,还含有很多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醛糖、绿原酸。 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经研究发现杜仲的皮、叶、枝条、果实和花中含有的成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杜仲-药用部分木脂素类 (lignans) 杜仲膏 包括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这一主要降压成分、丁香脂醇二葡萄糖昔、橄榄脂素、吉尼波西狄克酸甲脂(geniposidic acid methylester)、儿茶素-(7,8-b,c)-4α-(3,4-二羟苯基)-α-(3h)吡喃糖、儿茶素-(7,8-b,c) -4β-(3,4-二羟苯基)-α-(3h)吡喃糖等,迄今为止,从杜仲中已分离出木脂素类化合物27种,其中许多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penylpropanoids) 包括香豆酸(coumaric)、咖啡酸乙酯(caffeic acid ethylester)、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松柏苷(syringin)。迄今为止,杜仲中发现苯丙素类化合物有11种。 环烯醚萜类 (iridoids) 杜仲醇(encommiol)、杜仲醇苷(encommio-side)、京尼平(genipin)、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 acid)、京尼平苷(geniposide)、桃叶珊瑚苷(aucubin)、筋骨草苷(ajugoside)、哈帕苷丁酸酯(harpagide acetate)、雷扑妥苷(reptoside)、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10-乙酰鸡屎藤苷、表杜仲醇。到目前为止,从杜仲中分离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共15个。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的高低是判断杜仲生药及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杜仲黄酮类化合物的报道多见于含量测定和分离提取工艺的研究。经研究发现杜仲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紫云英苷(astragalin)、陆地锦苷(hirsutin)、芦丁(rutin)。 杜仲胶 (gutta-percha)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