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乌鲁木齐野生虫草,乌市哪里有卖真的冬虫夏草

乌鲁木齐野生虫草,乌市哪里有卖真的冬虫夏草

乌市哪里有卖真的冬虫夏草有一个青海人在卖,他从老家拿来的正品货,价格便宜,1克150元,电话13239945535冯先生【三世源冬虫夏草】专注于冬虫夏草及其系列产品的选材、生产、研发、销售与连锁经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更多,网站:http……

1,乌市哪里有卖真的冬虫夏草

有一个青海人在卖,他从老家拿来的正品货,价格便宜,1克150元,电话13239945535冯先生

【三世源冬虫夏草】专注于冬虫夏草及其系列产品的选材、生产、研发、销售与连锁经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更多,网站:http://www.ssyyst.com/热线: 400-0303-123 招商加盟:0591-28379333

乌鲁木齐野生虫草

2,关东第一草和野生虫草的区别

关东第一草主要生长在我国北方的高寒地区,长白山 黑河等地。是一种药用、食用两用的真菌,其药用功能主要表现在润肺、对肾功能有修复和恢复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用菌。野生北虫草生长周期需要5-6年之久。我国科研人员研究成功的人工栽培北虫草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工栽培的关东第一草药用功效与野生北虫草的功效相差无几,有些表现还好于野生北虫草。人工栽培虫草经济效益明显,一年可种3次,不仅大大减少了栽培时间,种植户也可取得不少收益。能滋补人体,而且能有效地抑制肿瘤和病毒,并具有多种药理功能,是传统冬虫夏草的最理想代用品

乌鲁木齐野生虫草

3,新疆大巴扎的冬虫夏草是真的吗

贵的是真的
新疆草、百分百的是假货、正宗冬虫夏草出产地是青藏高原、正宗野生冬虫夏草在青藏高原也为数不多、外地还会有大把的便宜等你拿呀!!!
有真的
差不多的!地方很大!卖的东西也很多!大巴扎的一是就是一个大集市!
得看你自己命好不咯 不好的话 你连回都回不来 死在某个下水道里
有些是真的(除非你命超好,否则~~~~~~~) 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 我就在大巴扎 你可以来问我 我的店铺是1号楼门面1012室

乌鲁木齐野生虫草

4,今年乌鲁木齐虫草的价格

别的城市我就不太清楚,青海产地这边的价格,今年的新草,算是基本确定了。大多数地方采挖都已经结束,我们家的晾干都好多天了,今年的价格比去年涨了点。具体如下:

6至8根/克:11.5万/公斤,115元/克
5至6根/克:13万/公斤,130元/克
4.2至5根/克:16万/公斤,160元/克
3.5至4.2根/克:18万/公斤,180元/克
2.5至3.5至/克:20万/公斤,200元/克
2.2至2.5根/克:25万/公斤,250元/克
1.8至2.2根/克极品:28万/公斤,280元/克

比较虫草的价格,新鲜度和干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去年或者更久以前的虫草,营养成分随着时间流失了一部分,放的越久流失越多。再就是虫草在我们青藏高原这边,干度可达到100%,但是到了其他城市,会因为空气湿度的原因增重5%-15%,水分越多,也就买的越贵了。今年我们家挖的都还剩一些,你感兴趣的话,看我头像吧,上面有怜惜方法

5,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

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青海大学牧科院副研究员、多年从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绍说,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通俗地讲,就是蝙蝠科许多种别的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转变为幼虫,在此前后,冬虫夏草菌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幼虫体内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在来年的5-7月天气转暖时,自幼虫头部长出黄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就形成我们平时见到的冬虫夏草。因此,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为真菌类子囊菌纲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虫在鳞翅目蝙蝠科昆虫绿蝙蝠蛾的幼虫体内萌发于头部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复合体。均为野生。生长于海拔2000米~30000米以上的高山无树林的向阳草坡,喜生于疏松干燥、腐植质多的土壤中。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冬虫草含有虫草多糖,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约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中包含18种氨基酸,此外,尚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抗菌活性物质、生物碱、新型免疫抑制剂、超氧化物歧化酶、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等。 冬虫夏草是一种很珍贵的药材。 现在知道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了吧。

6,乌鲁木齐哪里有卖冬虫夏草 有没有什么地方专门批发这个的 比如什么

乌鲁木齐没有专门的冬虫夏草市场。基本上都是沿街的店面,你可以到二道桥那边看看,那边店铺多些!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待初夏子座出土、孢子末发散时挖取,晒至6~7 成干,随后去除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

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不过现在好多都是人工培植的。

7,新疆冬虫夏草有哪些功效怎么食用用量多少

补肺肾,性平,其中多糖成分也有提高抵抗力的作用。食用方法为煮汤或磨粉冲服,一般做汤一锅放几根就行,没特定要求,磨粉一般1-6g/日,看你有多少和舍不舍得吃了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待初夏子座出土、孢子末发散时挖取,晒至6~7 成干,随后去除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

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不过现在好多都是人工培植的。

8,秋黄草可以防癌吗

野生黄草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野生黄草的治病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常服用一些野生黄草,可以帮助我们大家有效的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于预防和缓解一些脾胃疾病以及糖尿病、肿瘤等这些病症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另外,野生黄草还可以用于风湿症状的治疗和缓解,效果也是非常独特的。
黄草又名香艾,艾蒿,炙草,艾绒, 艾草等。 其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 有小毒。 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 对于吐血,经寒不调,少腹冷痛,经 多,妊辰下血,衄血,小便发黄,恶 寒发热等症有治疗的作用。 另外,黄草还有清热解毒,抗癌的功 效。 对于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有 缓解的作用。 而黄草中含有的溪黄草素对女性宫颈 癌有很好抵抗作用。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杜甫 南使宜天马, 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 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 仍残老骕驦。 哀鸣思战斗, 迥立向苍苍。 寄剡中友人 马戴 故人今在剡, 秋草意如何? 岭暮云霞杂, 潮回岛屿多。 沃洲僧几访, 天姥客谁过。 岁晚偏相忆, 风生隔楚波。 长沙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依韵和刘十秋霖 梅尧臣 秋草更绿秋林衰, 长安游客未成衣。 凄凄斗欲变寒色, 一夜独语看灯辉。
秋黄草可以防癌吗? 写回答 共3个回答 3条回答 N爱人缘 LV.72019-11-16 秋黄草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华南热带至马来西亚、爪哇、加里曼丹。目前在我国贵州等地也有生长。中医认为,癌症患者食用秋黄草对抗肿瘤有相当的功效。
秋黄草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华南热带至马来西亚、爪哇、加里曼丹。目前在我国贵州等地也有生长。中医认为,癌症患者食用秋黄草对抗肿瘤有相当的功效。

9,这个中国有点野

本文授权转载自

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本文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影像中国”

与 星球研究所 联合制作

6500万年前

统治地球上亿年的霸主恐龙

被一颗小行星砸出了三界之外

(即白垩纪晚期灭绝事件,下图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艺术想象,源自短片@

How Dinosaurs Went Extinct》)

它的身后

留下了一大片没有大型陆栖动物的空白土地

从荒漠到海洋、从高山到峡谷

从密林到草原、从湿地到河湖

栖息地类型极为丰富的中国

就是其中之一

(现今的中国地形,图片源自@123RF,修正@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对于长期被恐龙压制的哺乳动物而言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它们必须抓紧时间展开圈地运动

从4个方向全面占领中国

它们很厉害吗?

1

东北极寒地带

东北地区

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区域

这里的冬季酷寒而漫长

还曾创造-58℃的历史极端低温

堪称中国的“寒极”

(东北极寒地带,依据@郜二虎等《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之后区划亦同,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想要在此生活

必须拥有强大的抗寒能力

哺乳动物们给出了解决方案

即厚厚的皮毛

它们皮肤下方贮存脂肪、上方生长毛发

毛发会在外围制造一层空气层

足以隔热保温

毛发为哺乳动物所独有

其中毛皮最丰厚者又被称为“毛皮兽”

毛茸茸的外表

让它们和蛇等爬行动物显著区别开来

非常容易被识别

(毛茸茸的狗獾huān,猹chá的原型,摄影师@谢建国)

以紫貂为例

它体长约40厘米

毛长却可以达到4.7厘米

相当于一个身高170厘米的人

浑身长满20厘米毛发

冬天出门当然毫无压力

(貂皮大衣的“原料”之一,因过度捕杀数量大为减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图拍摄于长白山,摄影师@王峥)

紫貂占据了大兴安岭、长白山的密林

以鼠类、鸟类、植物果实为食

(紫貂,摄影师@陈建伟)

对于爬树也不在话下

穿着厚厚“毛皮大衣”

依然可以轻巧地“自挂东南枝”

(紫貂,摄影师@王峥)

毛发的颜色还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

以防御天敌

也可以按季节更换

有夏装、有冬装

例如伶鼬夏天“身穿”棕红色皮毛

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

(夏季伶鼬,摄影师@Keven Law/维基百科)

到了冬季

则会换成一身雪白

(冬季的伶鼬,拍摄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摄影师@武耀祥)

雪兔也同样如此

但或许是“白色颜料用尽”

兔耳朵尖依然是黑色

(雪兔,摄影师@谢建国)

此外

哺乳动物拥有强大的循环系统

以人为例

普通人一生中心脏博动达26 亿次

从心室所博出的血流有15万吨

可以装满80个标准游泳池

足见能量之强

强大的循环系统加上厚厚的皮毛

让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为了更好地抵御寒冷

东北的动物体型往往还比别处更加庞大

以东北虎为例

它的体重可以达到华南虎的两倍

(东北虎,拍摄于东北虎林园,摄影师@谢建国)

在最寒冷的时刻

哺乳动物们提前储备好食物减少活动

或者干脆选择冬眠

(花鼠,冬眠的松鼠科成员之一,因背部的五道条纹,又被称为五道眉,摄影师@徐永春)

直到来年大地返青、春暖花开

狍子、马鹿、驼鹿各个蠢蠢欲动

东北已经是哺乳动物的地盘了

(狍子,所谓东北四大神兽之一的傻狍子,另外三种分别为扯犊子、滚犊子、猫驴子。拍摄于内蒙古白音敖包,摄影师@徐永春)

占领了东北极寒之地

还有一片超级广袤的荒原在等着它们

2

西部广袤荒原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和荒漠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大部分被草原、荒漠占据

只有祁连山、天山等少量森林环境

形成荒原中的绿岛

这里气候普遍较为恶劣

或是干旱荒芜、或是高寒缺氧

(西部荒原,包含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蒙新区和青藏区,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但是哺乳动物发展出了完美的繁殖能力

它们为胚胎提供安全的母体

用乳汁喂养幼崽

(哺乳动物因此得名)

加上对后代完善的保护行为

使得幼崽的成活率大为提高

不用像其他脊椎动物那样一次生数十百千个

另一方面

哺乳动物还演化出不同的专长

其中一支“祖传”打洞技术

即啮齿类

它包括以鼠兔为代表的兔形目

和以旱獭(音tǎ)为代表的啮齿目

两者都以醒目且终生生长的门齿为特征

(What are you 弄啥勒? 喜马拉雅旱獭,摄影师@彭建生)

一个啮齿类家族的洞穴可以长达8米

以鼠兔和人类的身长换算

相当于人类居住在80米长的隧道中

在你眼中是一片荒野的地方

却有无数个啮齿类家族门户相对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地下城”

(乔治·B·夏勒博士发现的一处黑唇鼠兔洞穴系统,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洞穴既可保暖

又能藏身

(天山脚下的旱獭,当不速之客到来时,迅速进洞;摄影师@祖力亚尔-塔力甫)

还是一家“兔”、一家“獭”相依相偎的家园

(在洞口张望的黑唇鼠兔,拍摄于青海,摄影师@谢建国)

啮齿类是高效能的广谱摄食者

它们以洞穴为中心

用门齿啃咬植被、果实

适应能力几乎没有极限

全球所有现生哺乳动物种类中

啮齿类占比超过40%

是哺乳动物中演化最成功的一支

从荒漠到湿地

从草原到山区

广袤的西部荒原上遍布洞穴

四处吱吱作响,特别繁盛

如沙鼠

仅靠种子、果实为食

无需饮水即能生活和繁殖

(沙鼠,拍摄于内蒙古,摄影师@徐永春)

跳鼠

后肢特长、前肢极小

一路蹦蹦跳跳

(跳鼠,拍摄于内蒙古查干淖尔,摄影师@张小玲)

黄鼠

喜食植物最鲜嫩的部分

直立起来宛如动画作品中的主角

(黄鼠,拍摄于新疆,摄影师@刘钢)

中国的西部荒原

还是全球鼠兔的演化中心

全球34种鼠兔中有29种分布在中国

(川西鼠兔,拍摄于青海,摄影师@Staffan Widstrand)

啮齿类之外

哺乳动物的另外一支则“专攻”奔跑技能

它们的四肢更加修长、步幅更大

趾端还覆盖厚实坚硬的蹄

可以防止奔跑中损伤

所以被称为有蹄类

这是一片有蹄类的广阔天地

在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地带

藏野驴的时速轻松达到60千米

“飞一般的感觉”绝非虚言

(藏野驴,摄影师@陈建华)

它们喜欢群体生活

经常上百匹结成一群

在荒原上狂奔猛跑

但偶尔也会“驴打滚”

(驴打滚,拍摄于扎布耶盐湖,摄影师@柳叶刀)

中国的有蹄类多达70种

个个都是奔跑健将

包括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拍摄于青海湖,摄影师@徐永春)

藏羚羊

(藏羚羊,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岩羊

(岩羊,摄影师@邹滔)

藏原羚

(藏原羚,摄于曲麻莱,摄影师@仇梦晗)

藏原羚尤以妖娆的大白屁股著称

比白臀鹿还要妖娆

(藏原羚,摄影师@姜曦)

还有优雅的鹅喉羚

(鹅喉羚,拍摄于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刘钢)

王者风范的北山羊

(北山羊,拍摄于乌鲁木齐一号冰川区,摄影师@刘钢)

火红的赤斑羚

(赤斑羚,拍摄于卡久寺,摄影师@贾纪谦)

戴着白色“口罩”的白唇鹿

(白唇鹿,注意请不要和白臀鹿搞混了,我们白的明显不是一个地方,摄影师@Jed Weingarten)

有着螺旋状弯角的盘羊

(盘羊,拍摄于克拉玛依后山,摄影师@吴朝明)

以及沙漠狂奔的野骆驼

(野骆驼,拍摄于新疆,季节性换毛,摄影师@陈建伟)

怒气冲天的野牦牛

(金丝野牦牛,摄影师@卡布)

有蹄类的快速奔跑

有利于躲避天敌的袭击

还可以通过大范围迁徙

在恶劣的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源

普氏原羚、鹅喉羚等都有迁徙习性

最著名的则是藏羚羊

这些有蹄类迁徙

构成了中国最壮观的生命活动之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羌塘罕见的公藏羚羊迁徙,摄影师@青木)

啮齿类、有蹄类的繁盛

促进了哺乳动物中的食肉目的生长

包括猫科、犬科、鼬科、熊科等等

它们门齿小、犬齿强大而锐利

常具利爪以撕捕食物

身材纤细的香鼬体长只有20厘米

却是捕捉鼠兔的好手

(香鼬,拍摄于青海,摄影师@彭建生)

赤狐隐蔽于荒野

(考眼力:来找我啊;赤狐,摄影师@张强)

待到时机成熟纵身一跃

(赤狐冬季寻找雪层下的老鼠,定位后跃起扎向雪中,摄影师@刘钢)

猎物轻松收入口中

(赤狐,拍摄于内蒙古,摄影师@徐永春)

藏狐似乎面露微笑

(藏狐,拍摄于青海,摄影师@徐永春)

兔狲却一脸严肃

(兔狲,拍摄于青海,摄影师@Staffan Widstrand)

好不容易捉到的鼠兔

被草原雕截胡

荒原上一点王法都没有

(把我的鼠兔还给我,摄影师@徐永春)

猫科动物中毛发最柔软的猞猁

两耳上各炸着一支黑色的耳簇毛

它捕捉啮齿类、有蹄类

就连狐狸也不放过

(猞猁,拍摄于青海,摄影师@星智)

体长超过1米的雪豹巡视着岩石山地

可以捕杀体重3倍于己的猎物

(雪豹,摄影师@Jed-Weingarten)

善于群体作战的狼

几乎是荒原上最具威胁的猎手

(狼与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对峙,摄影师@吴刚)

笨重的棕熊既无群体优势

又无速度优势

但它食谱广泛

植物、动物、腐肉都是美食

依然可以美美地养活一家老小

(可可西里的棕熊和幼崽,摄影师@布琼)

至此

包括东北、西部在内的半个中国

已经被哺乳动物占领

下一步它们将深入南方的丛林

3

南方丛林

秦岭-淮河以南

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再加上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横断山脉

这里降水充沛、气候温暖

是中国森林最为密布的区域

(南方丛林,包括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制图@张靖&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哺乳动物中多个支系

演化出了强大的树栖能力

啮齿类的隐纹花松鼠

四肢强健、趾端有锐爪

在树枝上攀爬嬉戏、游刃有余

(你俩在干嘛?树上也不消停?隐纹花松鼠,南方常见种,摄影师@邢超)

还有一种巨松鼠

体重可达隐纹花松鼠的20倍

其背部和尾部为黑色

腹部呈现黄色

非常特别

(巨松鼠,拍摄于云南,摄影师@赵建英)

如果需要在不同枝叉间移动

多数啮齿动物主要依靠攀爬或跳跃

(黄足松鼠,注意爪子为黄色,拍摄于云南,摄影师@徐永春)

但同为啮齿类的鼯鼠就不一样了

它们营巢于高大的树洞中

(红白鼯鼠,松鼠科,拍摄于秦岭,摄影师@蔡琼)

凭借着体侧与四肢连接的飞膜

轻轻一跃便可滑翔而出

一个会飞的家族成员

真是给啮齿类长脸

(霜背大鼯鼠,第2张为飞行轨迹,摄影师@商睿)

飞翔本领在啮齿类中并不多见

但在翼手目就属于稀松平常了

它们俗称“蝙蝠”

全球种数多达1300余种

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

它们依靠吸盘栖息于树木

甚至棕榈叶茎、蕉叶

(犬蝠,拍于香港,摄影师@吴颖)

后肢与尾间拥有薄而多茸的翼膜

后肢甚至可以180度扭转

以便进行各种飞行变换

(果蝠,拍摄于云南,摄影师@何晓滨)

而树栖动物中最重要的一类

非灵长目莫属

它们的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对握

在树栖攀缘时可以握紧树枝

中国非人灵长目动物共有30种

分为懒猴、猴、长臂猿3科

其中懒猴科因行动迟缓而得名

该科最小的倭蜂猴

体重仅有约400-700克

(倭蜂猴,拍摄于云南,摄影师@张琦)

长臂猿科有8种

它们手比脚长

是敏捷的攀爬者和臂行者

(西黑冠长臂猿,摄影师@谢建国)

猴科的种数多达19种

包括分布于广西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摄影师@谢建国)

分布于广西、贵州、重庆的

黑叶猴

(黑叶猴,拍摄于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史江洪)

分布于云南的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摄影师@徐永春)

分布于南方多省区的藏酋猴

(藏酋猴,摄影师@何雄周)

以及最著名的3种金丝猴

川金丝猴毛色金黄

最符合“金丝”之名

(川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黔金丝猴毛色为灰褐色

脸部为淡蓝色

(黔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滇金丝猴毛色以黑、白为主

厚厚的唇部呈现粉红

堪称“烈火红唇”

(滇金丝猴母子,摄影师@丁宽亮)

灵长目动物拥有复杂的社交行为

与此配合的是

它们演化出了复杂的表情肌

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滇金丝猴的微笑,摄影师@丁宽亮)

森林中

树栖哺乳动物的种类如此丰富

地栖动物同样千姿百态

水鹿、青鼬、豹猫、大象等地栖、半树栖物种

在林地中往来穿梭

(第1张青鼬,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猫盟;第2张金钱豹,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蔡琼)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山地极为立体的

森林生态系统

同一片山林,甚至一颗树上

不同的动物一起取食

热闹非凡

(森林生态系统,仅作示意,非实际场景,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更大空间范围内

尤其横断山脉、喜马拉雅东南段、秦巴山区

高山峡谷鳞次栉比

还形成了垂直跨度更大的生态系统

(垂直生态系统,仅作示意,非实际场景,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中国146种特有物种

有一半以上就是这里完成演化的

包括最著名的大熊猫

它很有可能是在冰期来临时

因为食物匮乏

与其他物种竞争失败

干脆由肉食改成了素食主义者

(我是野生的,不是动物园的,秦岭大熊猫,摄影师@孙晋强)

占领了东北极寒地带

占领了西部广袤荒原

占领了南方丛林

现在只余最后一击

4

占领全中国

数十亿年的演化史中

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

但是强大的哺乳动物决定重新占领海洋

他们退化体毛、退化后肢

生长出尾鳍、背鳍

并用喷射的方式哺乳幼崽

这便是鲸目动物

(中华白海豚,拍摄于香港,摄影师@吴颖)

海豹的祖先也在若干年前

与犬科、鼬科分道扬镳

它们四肢特化为鳍状

前肢鳍足大而无毛、后肢转向体后

以利于上陆爬行

(斑海豹,拍摄于山东,摄影师@顾晓军)

最终中国的水生哺乳动物

多达数十种

(中国部分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但是这还不够

真正对中国的全面占领

是由哺乳动物中的一支高智商玩家完成的

即智人

智人是灵长目人属的唯一成员

直立步行、臂长不过膝、体毛退化

却凭借高度发达的大脑

数万年间迅速覆盖全中国

(中国人类足迹指数地图,通过城市建设、土地利用、道路分布、夜晚灯光等多个指标衡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颜色越红表明影响越大,数据源自@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制图@王朝阳/星球研究所)

与此同时

早先的哺乳动物们只能不断退却

整个华北地区

只有太行山还有野生华北豹“苟延残喘”

(华北豹,红外触发拍摄,图片源自@猫盟CFCA&北京师范大学)

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在中国灭绝

只能重新从国外引入

包括麋鹿

(麋鹿,拍摄于江苏,摄影师@孙华金)

野马

(普氏野马,拍摄于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摄影师@刘钢)

人类

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

有责任给我们的同类一条生路

因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世界上哺乳动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

正是中国

(世界哺乳动物多样性排名,数据源自@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2017年中国的哺乳动物种数更新为693种)

P.S.“自然影像中国”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飞羽视界、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发起的一个面向大众的自然保护传播项目。其主旨是:用影像展现中国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奇观

P.S. 主要参考文献: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蒋志刚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胡杰等《哺乳动物学》、徐海根等《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Michael J. Benton《古脊椎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等《普通动物学》、IUCN《中国猫科动物》、郜二虎等《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听说哺乳动物都点赞了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