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文山三七> 三七腐病菌,三七根腐病如何防治云南中药材根腐病防治最佳方案

三七腐病菌,三七根腐病如何防治云南中药材根腐病防治最佳方案

三七根腐病如何防治云南中药材根腐病防治最佳方案导致重茬障碍的关键因子为病原性病害和地下害虫,其中以白绢病、根腐病、蛴螬和蝼蛄为主;白术根腐病菌的主要病原为Fusariumoxysporum。根部病害主要是图传病害,土壤中的细菌侵染根……

1,三七根腐病如何防治云南中药材根腐病防治最佳方案

导致重茬障碍的关键因子为病原性病害和地下害虫,其中以白绢病、根腐病、蛴螬和蝼蛄为主;白术根腐病菌的主要病原为Fusarium oxysporum。
根部病害主要是图传病害,土壤中的细菌侵染根部。这种情况建议你用中草药剂灌根。因为中草药剂不产生药害,青枯立克灌根。医养结合,形成作物良好的生长循环体系。树体健壮改了,自然病害少。

三七腐病菌

2,什么是三七根腐病

pseudoginseng root rot龚浩由镰孢霉引起,为害三七根,导致植株枯萎的一种真菌病害。中国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等新老产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发病率高达60%~70%,是毁灭性病害。一年生至三四年生三七都能被害。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叶片黄变,生长势差,发病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梢下垂,早晚可恢复。挖出病株,可见根部主侧根和须根变黄褐色,以主根为多,根茎羊肠头处开始腐烂。若一侧发生根腐,地上部有时出现相应的一边叶片变黄,剖开病根,沿维管束组织变黄褐色,后期病根全部呈黑褐色或灰白色腐烂,俗称“鸡屎烂”。病原物主要为茄类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e.],其次为尖孢镰孢(F.oxysporum Schlecht.)串珠镰孢(E.moniliforme Scheld.)中间变种等,属半知菌,瘤座孢目。根腐病发生与土壤管理差、三七长势弱,机械伤和虫伤等因素有关。轮作年限短、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栽苗伤根,偏施化肥,冬春干旱未浇水或蚯蚓、线虫等地下害虫为害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产生伤口,容易发病。3月出苗期开始发病,6月至9月高温多雨时进入病害高峰期,4月至5月和10月至12月气温偏低、干旱、病害发生少。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通过菌土转移(灌溉水流、土壤耕作等)或带病种苗传播。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肥料也能传病。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茎自然裂口侵入,尤其线虫造成的伤口是主要的侵入途径。云南产区有一种茎线虫[Ditylenchus sp]为害,加剧根腐病的发生。三七根腐病以综合防治为主。常采用:①精选无病健壮种苗栽植。②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无病生荒红壤土建园。③实行5年以上轮作制,一般三七连栽不宜超过3年。④移栽时避免伤根,注意灌排,合理施肥,防治地下害虫,越冬做好防寒保湿和清洁田园等工作。⑤出苗前后和生长期用代森铵、退菌特1∶1∶500混合液浇灌,防止和减轻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撒施石灰消毒。

三七腐病菌

3,请问各位老师种完三七的地可以种蔬菜吗种什么好

种植过三七的土地可以种植蔬菜。但容易携带镰刀菌、腐霉菌等土传病菌。栽种蔬菜前可以用乙酸铜做土壤处理。定植蔬菜后再用恶霉灵、霜霉威加黄腐酸混合喷淋根部既可以防止苗期病害又可以壮苗。栽种何种蔬菜可以根据当地的种植结构进行栽种。

三七腐病菌

4,三七半夏这些中药材的种植出现根腐病该如何治疗呢

种植过三七的土地可以种植蔬菜。但容易携带镰刀菌、腐霉菌等土传病菌。栽种蔬菜前可以用乙酸铜做土壤处理。定植蔬菜后再用恶霉灵、霜霉威加黄腐酸混合喷淋根部既可以防止苗期病害又可以壮苗。栽种何种蔬菜可以根据当地的种植结构进行栽种。

5,伽美琪产品安全吗能不能祛斑会不会反弹对皮肤有没有伤害

使用祛斑产品重要的一点是防止皮肤过敏,如果你经过使用效果好,就可以放心的用了。关于美白祛斑方法,教你1则: 面膜个,矿泉水半碗,维生素c3片捣碎和面膜一起放在水里,浸泡1分钟。然后敷在脸上5--7分钟取下,用温水把脸洗净。2天做次,坚持5次为一个疗程,会有水润白嫩的效果。
佳美其产品安全吗?能不能去办?会不会引起对皮肤的伤害?这个你必须看一下它的生产资质还有注册资料看一看它的卫生许可证才能够进行确认,所以说化妆品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要看一看适不适合自己的皮肤才可以。
安全有效的祛斑产品一定遵循以下两点第一产品一定要有历史咱们选择一款祛斑产品,咱们还要看他的品牌历史,如果说他刚出来两三年,七八年的这种产品的话,咱们用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这种新出来的产品,它并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第二个就是国妆特字号什么是国妆特字号?【国妆特字 科普】在中国,化妆品的审批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化妆品,一种是特殊化妆品。而具有美白、祛斑等功能的产品全部属于特殊化妆品,批号全是“国妆特字”。不合格的美白、祛斑产品是会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
茄子1个,切片取汁摩擦局部,1日3次,15天见效。  意见:茄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蔬菜,用它来祛除色斑非常方便。茄子含有维生素P,可软化微细血管。同时也含有维生素C,可抑制酪氨酸酶,阻止黑色素的合成,对皮肤有增白的作用,可做日常使用.  4.柠檬30克,研碎,加入硼砂末、白砂糖各15克,拌匀后入瓶封存,3日后启用,每天早晚用此少许冲温水适量,斑处1次约3分钟,一段后雀斑可隐退。无斑者用此后,可使皮肤红润娇嫩。  意见: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00克柠檬汁中含维生素C可高达50毫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柠檬可以白嫩皮肤,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但此方法易刺激皮肤过敏,敏感皮肤慎用. 5.冬瓜瓤捣烂取汁,涂患处,一日数次。  意见:冬瓜虽有祛除皮肤黑斑,但功效有限。  6.硼砂20克,冰片2克,加水100毫升,溶化后蘸涂患处。  意见:《本草求原》里说生则化腐,煅枯则生肌。此方法对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可以起到药物的通透性。有些皮肤对冰片易过敏。  7.洗脸水中加少量食醋,一日数次。  意见:这种人们常说的方法对雀斑有一定效果,使用时应只涂在斑处.白醋有一定化斑白肤的作用
祛斑不要乱用,也不要担心,可以去除,选用祛斑方法时,不要胡乱选择,有认真细心的思考,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确保它是科学、有效的。

6,三七的镰刀菌根腐病症状有哪些

为害症状地上部叶色变黄,生长势差。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稍下垂,早晚尚可恢复。挖出病株,根部染病变成黄褐色或腐烂。主侧须根都能病,以主根居多。并且以根茎部羊肠处开始腐烂。若仅一侧根腐,地上部分有时出现相应一边的叶子变黄色。后期病根全部成为黑褐色或灰白色,稀泥浆状,故称"鸡屎烂",可能与细菌继而侵入有关。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从具条纹,密厚;灰白色,后期培养皿反面变为蓝绿色,小孢子产生早而多;单生于小型瓶梗上,形状多样,以弯卵圆形居多。大孢子产生于多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产孢细胞瓶梗状;大孢子呈不等边纺缍形,微弯,较宽短;2-4个分隔,以3个分隔的占绝大多数,基部足细胞不明显;一般基部第2细胞最宽,顶端细胞稍呈喙状。以种子、种苗、病土及病残体 越冬,田间遇有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尤其是二年生三七移栽后,浇水不匀或不及时,根部干瘪发软,土壤水分饱和,根毛易窒息死亡,病菌侵入易发病。月出苗期就有发生,4.5月气温升高、干燥,病害停滞,6-9月高温多雨,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还与运输苗木过程中失水过多或受热有关。田间土质过粘,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根组织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生产上偏施氮肥发病重。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2、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三七。3、实行5年以上轮作,一般三七连作不宜超过3年。4、抓好三七园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5、发病初期用1:2:250-300倍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浇灌根部。预防方案1. 种子消毒:使用当地主推浸种农药进行浸种。2. 未出苗前喷洒畦面、出苗后喷洒幼苗:青枯立克100 ml兑水30斤喷洒。3. 移栽蘸根:青枯立克100 ml兑水30斤蘸根。4. 缓苗期喷雾: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7ml +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全面喷雾,7天左右一次,连喷1-2次。5. 病害高发期(每年5-8月份)喷雾: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治疗方案:用《青枯立克》150-250 ml +《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2-3次,每次间隔3-5天。

7,梨树农药兑水以后能存放多长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说干腐病 (出处 http://blog.163.com/anamms/blog/static/130264631200991771338444/ ) ★症状 梨树干腐病成为北方梨树栽植区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枝干染病,皮层变褐并稍凹陷,后病枝枯死,其上密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主干染病,初生轮纹状溃疡斑,病斑环干一周后,致地上部枯死。果实染病,病果上产生轮纹斑,其症状与梨轮纹病相似,需鉴别病原加以区分。苗木和幼树染病,树皮现黑褐色长条状微湿润病斑,致叶片萎蔫和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四周龟裂,表面密生小黑粒点。 ★病原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称干腐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座中等至大型,子囊壳埋生在树皮下子座内,内含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子囊孢子单胞无隔,卵形或椭圆形,大无色偶现褐色,大小15-28×6-12微米,假囊壳单生,侧面融合或多少埋于垫伏子座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2-30×4-8微米。引致梨的干腐病。病菌发育适温25-30℃,最高37℃,最低8℃。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病菌孢子借雨水飞散传播蔓延,此病在我国以前未引起重视,近年屡有发生,过去常把干腐病所致病果,误认为轮纹病病果。生产上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发病重。此外,密植梨园中下部枝条光照不足易诱发此病。鸭梨枝干或果实,广梨、京白梨、子母梨和果实均易染此病。 苗木和幼树受害,枝皮出现黑褐色、长条形病斑,质地较硬,微湿润,多烂到木质部。病斑扩展到枝干半圈以上时,常造成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周围龟裂,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梨干腐病菌也侵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 发病规律: 苗木和幼树施用氮肥较多、枝条徒长,发病较重;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和春秋季干旱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苗木和幼枝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2.药剂防治: 在苗木生长期,可喷布16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已发病的苗木,应于发病初期刮除病斑,并用托布津油膏涂抹病部,或涂s—921抗菌剂20~30倍液或2%的401抗菌剂。也可不刮除病斑,用刀将病斑纵向划条,然后涂抹401抗菌剂20倍液。 成年树干上的病斑亦可参照上述方法,或采用梨轮纹病和腐烂病的方法治疗。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剪除病枯枝、适时灌水,低洼地注意排水。
要看稀释的浓度来说,多则数月少则20天。

8,梨树树枝蛀了用什么修补涂什么料

不知道是不是说干腐病 (出处 http://blog.163.com/anamms/blog/static/130264631200991771338444/ ) ★症状 梨树干腐病成为北方梨树栽植区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枝干染病,皮层变褐并稍凹陷,后病枝枯死,其上密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主干染病,初生轮纹状溃疡斑,病斑环干一周后,致地上部枯死。果实染病,病果上产生轮纹斑,其症状与梨轮纹病相似,需鉴别病原加以区分。苗木和幼树染病,树皮现黑褐色长条状微湿润病斑,致叶片萎蔫和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四周龟裂,表面密生小黑粒点。 ★病原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称干腐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座中等至大型,子囊壳埋生在树皮下子座内,内含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子囊孢子单胞无隔,卵形或椭圆形,大无色偶现褐色,大小15-28×6-12微米,假囊壳单生,侧面融合或多少埋于垫伏子座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2-30×4-8微米。引致梨的干腐病。病菌发育适温25-30℃,最高37℃,最低8℃。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病菌孢子借雨水飞散传播蔓延,此病在我国以前未引起重视,近年屡有发生,过去常把干腐病所致病果,误认为轮纹病病果。生产上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发病重。此外,密植梨园中下部枝条光照不足易诱发此病。鸭梨枝干或果实,广梨、京白梨、子母梨和果实均易染此病。 苗木和幼树受害,枝皮出现黑褐色、长条形病斑,质地较硬,微湿润,多烂到木质部。病斑扩展到枝干半圈以上时,常造成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周围龟裂,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梨干腐病菌也侵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 发病规律: 苗木和幼树施用氮肥较多、枝条徒长,发病较重;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和春秋季干旱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苗木和幼枝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2.药剂防治: 在苗木生长期,可喷布16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已发病的苗木,应于发病初期刮除病斑,并用托布津油膏涂抹病部,或涂s—921抗菌剂20~30倍液或2%的401抗菌剂。也可不刮除病斑,用刀将病斑纵向划条,然后涂抹401抗菌剂20倍液。 成年树干上的病斑亦可参照上述方法,或采用梨轮纹病和腐烂病的方法治疗。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剪除病枯枝、适时灌水,低洼地注意排水。
不太好办!用农用地膜包裹紧不要让它失了水分,如果伤口小也许还能活!不一定你试试吧能活就活不活也没办法了!

9,春天在梨树上长出和梨树不一样的树枝那是什么

<p>不知道是不是说干腐病</p> <p>(出处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blog.163.com%2fanamms%2fblog%2fstatic%2f130264631200991771338444%2f" target="_blank">http://blog.163.com/anamms/blog/static/130264631200991771338444/</a> )</p> <p>&nbsp;</p> <p>&nbsp;</p> <p></p> <ul> <li> <p></p> <p>★症状 梨树干腐病成为北方梨树栽植区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枝干染病,皮层变褐并稍凹陷,后病枝枯死,其上密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主干染病,初生轮纹状溃疡斑,病斑环干一周后,致地上部枯死。果实染病,病果上产生轮纹斑,其症状与梨轮纹病相似,需鉴别病原加以区分。苗木和幼树染病,树皮现黑褐色长条状微湿润病斑,致叶片萎蔫和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四周龟裂,表面密生小黑粒点。 </p> <p>★病原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称干腐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座中等至大型,子囊壳埋生在树皮下子座内,内含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子囊孢子单胞无隔,卵形或椭圆形,大无色偶现褐色,大小15-28×6-12微米,假囊壳单生,侧面融合或多少埋于垫伏子座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2-30×4-8微米。引致梨的干腐病。病菌发育适温25-30℃,最高37℃,最低8℃。 </p> <p>★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病菌孢子借雨水飞散传播蔓延,此病在我国以前未引起重视,近年屡有发生,过去常把干腐病所致病果,误认为轮纹病病果。生产上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发病重。此外,密植梨园中下部枝条光照不足易诱发此病。鸭梨枝干或果实,广梨、京白梨、子母梨和果实均易染此病。  </p> <p>&nbsp;苗木和幼树受害,枝皮出现黑褐色、长条形病斑,质地较硬,微湿润,多烂到木质部。病斑扩展到枝干半圈以上时,常造成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周围龟裂,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梨干腐病菌也侵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 </p> <p>&nbsp;&nbsp;&nbsp;&nbsp;发病规律: </p> <p>&nbsp;&nbsp;&nbsp;&nbsp;苗木和幼树施用氮肥较多、枝条徒长,发病较重;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和春秋季干旱均有利于发病。 </p> <p>&nbsp;&nbsp;&nbsp;&nbsp;防治方法: </p> <p>&nbsp;&nbsp;&nbsp;&nbsp;1.苗木和幼枝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p> <p>&nbsp;&nbsp;&nbsp;&nbsp;2.药剂防治: </p> <p>&nbsp;&nbsp;&nbsp;&nbsp;在苗木生长期,可喷布16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已发病的苗木,应于发病初期刮除病斑,并用托布津油膏涂抹病部,或涂s—921抗菌剂20~30倍液或2%的401抗菌剂。也可不刮除病斑,用刀将病斑纵向划条,然后涂抹401抗菌剂20倍液。 </p> <p>&nbsp;&nbsp;&nbsp;&nbsp;成年树干上的病斑亦可参照上述方法,或采用梨轮纹病和腐烂病的方法治疗。</p> <p>&nbsp;&nbsp;&nbsp;&nbsp;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p> <p>&nbsp;&nbsp;&nbsp;&nbsp;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剪除病枯枝、适时灌水,低洼地注意排水。 </p></li></ul>
春天在梨树上长出和梨树不一样的树枝,是在树枝下部长出的,现在梨树都是由砧木嫁接的,不一样的树枝就是砧木隐芽萌发长出的

10,甘蔗中间红的是什么

有时我们会看到甘蔗里带红丝,不少人认为红丝越多就越甜,这是真的吗?童医生说,甘蔗带红丝有两种可能,都是异常情况,并不代表甘蔗越甜。 情况一: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异常生长。甘蔗本身含有色素,它的皮是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若在生长时,甘蔗裂了缝,里面的肉就有可能变成红色的了。这种带红丝的甘蔗可以食用。 情况二:甘蔗长霉菌变质了。如果甘蔗变质了也会变成红色,发霉的甘蔗是有毒的,它会致癌,主要导致消化道癌症,如食道癌、肝癌、肠癌。这种甘蔗绝对不能吃。那这两种情况怎么分辨呢?其区别在於生长过程中变红的甘蔗肉,它肯定是一条很长的红丝,和外边的皮有相关的联系。而变质的甘蔗切开后,断面也有红色,闻之有异味,咬一口带涩味、酒糟味。如果实在难以区分,那劝你乾脆就不要吃了,这样较安全。
甘蔗中间红的是因为甘蔗受到真菌性病害,即产生赤腐病。赤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蔗茎及叶片中脉。被害茎早期外表无任何症状,茎纵剖时,可见蔗肉红色,中部夹杂与蔗茎垂直的白色圆形或长形斑块,发出淀粉发酵的酸味,受害蔗叶中脉初期呈鲜红色小点,迅速扩展为纺锤形,叶中央枯死成灰白色或秆黄色,边缘呈暗红色。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7℃。通过螟害孔、生长裂缝等入侵。扩展资料甘蔗得赤腐病后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发病规律:赤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为27~35℃,PH值为5~6。土壤过酸,湿度大,则发病严重;土壤干旱,蔗芽萌发慢,有利于病菌入侵;暴风雨多,机械损伤率高,或虫害严重、虫口多,则发病严重。抗病品种和发芽迅速的品种发病轻。病菌在蔗种、田间感病植株、病枯残茎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防治方法:选种抗病品种,或采无病及无螟害蔗作种。用529C的温水中加入50%苯来特1500倍悬浮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52℃热水浸后再浸入0.2~0.3%有机汞剂中2~3分钟。及时消灭螟虫。甘蔗收获后,及时将病株、蔗叶烧毁。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甘蔗
甘蔗中间发红是长霉菌变质了。甘蔗中间如果发红了是不可以吃的,在这些发霉的红心甘蔗中含有节菱孢霉菌。节菱孢霉菌是在自然界中不常见的一类霉菌,它是分布世界各地的一种植物腐生菌。节菱孢霉菌在甘蔗产区(广东、广西)和变质甘庶中毒发病区(主要是北方地区)的甘蔗样品中均有分布。而这种霉菌会产生一种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害的毒素:3-硝基丙酸。它可以刺激胃肠道黏膜,损害颅脑神经。潜伏期15分钟~7小时;多数在2~5小时内发病。中毒最初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头晕、头疼、视力障碍,进而出现眼球偏侧凝视、复视、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引起甘蔗变红还有一种情况,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异常生长。甘蔗本身含有色素,它的皮是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若在生长时,甘蔗裂了缝,里面的肉就有可能变成红色的了。这种带红丝的甘蔗可以食用。扩展资料:甘蔗的功效甘蔗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甘蔗与酒共食,生痰;多食,发虚热,引起鼻出血。烧灰存性,研末,小儿头疮白秃,频涂可愈。注意烧的烟勿入人眼,否则能使人视力下降。治反胃: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日日细咽。治小儿口腔溃疡:用甘蔗皮烧研,擦患处。食疗作用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等功效;主治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呃逆,高热烦渴等。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甘蔗是能清、能润,甘凉滋养的食疗佳品,古往今来被人们广为称道,就连那些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们对其也情有独钟。唐代诗人王维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而大医学家李时珍对甘蔗则别有一番见解,他说:“凡蔗榕浆饮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将食用甘蔗的微妙之外表述得淋漓尽致。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甘蔗
甘蔗是最难保存的,最容易霉变的,我不想吓唬你的,可又想告诉你,我觉得新鲜的甘蔗是没有染色的,你说的红色的丝丝,我虽然没看见实物,但想想好像是霉变的吧~吃在嘴里和新鲜的绝对不是一个味道的~
是霉变后的甘蔗的颜色。 霉变甘蔗外皮呈灰暗色,里面质软,有霉味或者呈酒糟及酸辣味,剖面呈淡黄、橘红、棕褐或有灰黑色斑,有时可见黑色霉点或白色菌膜。另外有些红心的甘蔗是之前感染过病菌也不建议食用。榨好的“成品甘蔗汁”也有中毒风险,因为卖家如果不知道甘蔗霉变产生毒素的危害,舍不得扔就直接榨汁了。扩展资料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少数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3-硝基丙酸。对多种动物具有毒性作用,进入人体后被吸收,发病急,一般是十几分钟至十几小时。短时间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脑水肿、头痛、重者抽搐、四肢强直足呈鸡爪样、瞳孔放大;严重可导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还有部分因甘蔗毒素导致中毒的患者留下语言、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第517期:这5种模样甘蔗千万别吃!吃了或中毒致死!

11,金鱼鱼病防治方法

(一)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 (二)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刺激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三)腐皮病。这是金鱼的常见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鱼患部红肿,表皮腐烂,象打上的红印记,多出现在金鱼腹部两侧,一般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用毛笔蘸消毒药水(如红汞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或涂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烂尾病。该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尾鳍扫帚状腐烂。 治疗方法:用1%孔雀石绿擦洗患处,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疗食用鱼时,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五)白点病(又称小爪虫病)。该病是由小爪虫寄生在鱼体上所造成。小爪虫的繁殖温度为3--25℃,适宜繁殖温度是14--17℃。发病时,病鱼体表、鳃丝出现白点状囊泡,传染很快;多发生在春季秋季,病鱼表现极不活泼,经常滞留在水面上。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0.5×10(的负6次方)的医用甲基蓝溶液中,在21--26℃水温下长时间浸浴,或用0.5%--1%的小苏打水浸浴10--15分钟。由于幼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成鱼弱,浸浴时间应适当缩短。病情严重时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过程中和在捞鱼时碰伤鱼体,或由寄生虫破坏鱼皮肤,使水霉菌侵入伤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梅雨季节多见。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绒状的菌丝(白毛)。金鱼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动失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长满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鱼体应常有阳光照晒,换水时投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杀菌消毒。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治疗病鱼可用1%食盐水每次浸浴30分钟。在发病季节,每周用1∶10000的食盐水泼洒池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七)竖鳞病(即松鳞病)。该病是由于水质恶化鱼体伤口感染一种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所致。病鱼鳞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张开竖起,游动迟缓,有时腹部水肿,严重时2--3天便死亡。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等量的2%食盐与3%碳酸氢钠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钟,每日2次连续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捣烂的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浴数次,也可治病。 (八)气泡病(又名焦尾病)。该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多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鱼。鱼鳍吸附许多大小不同的小气泡并使该部位发红、糜烂,影响鱼游泳及鱼体平衡。 防治方法:立即将病鱼移入稍凉的清水中饲养一段时间,即可使其恢复正常。 (九)鱼虱病。由肉眼可见的形似臭虫的鱼虱侵入金鱼鱼体和鳃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6--8月最为流行。鱼虱利用口刺和大颚刺伤和撕破鱼体组织,吸食鱼血,使鱼体消瘦并集群在水面或养鱼容器的边角处,逐渐死亡。有的病鱼由于鱼虱用口剌吸血时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鱼极度不安、狂游、跳跃。该病可以引起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放养鱼苗前要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水中鱼虱成虫、幼虫和卵块。养鱼池或其他容器用水应经过过滤,防止鱼虱和其幼虫随水流入鱼池或养鱼容器。发现有鱼虱寄生后,应用2.5%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全池泼洒。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冬春是金鱼鱼病的高发季节,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较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做好入缸前的消毒工作的同时,以下防病措施也要注意:   1、防止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2~10℃之间,水温的升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鱼体逐渐适应,否则易患感冒,鱼鳔失调症,受热病等。   2、合理调控水质,适时排出底部污水,兑入水温相同的干净新水,一般情况下换水不超过总水量的1/3,配有气泵的要适时开机增氧,使金鱼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强抗病力。   3、适当投饵,水温6℃左右金鱼就开始摄食,以投喂鱼虫干或人工配合饲料为好,投饵应掌握“宁少勿多,饵不过夜”的原则,适当投饵有利于金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4、及时消毒水体   可用食盐、漂白粉等消毒。食盐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盐,鱼体消毒用2%~3%的食盐水或10×10-6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正常情况下每半月一次,可结合捞鱼、换水时进行。
每次换水的时候 ,用百分之十的食盐水把鱼泡十分钟【时间别太长了】,包你的鱼长命
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澈。
金鱼常见的防治方法金鱼的常见疾病,大致上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其致病因素和病状各异,  病毒和细菌性鱼病病毒和细菌性鱼病,一般均属传染性鱼病,这种传染性鱼病病种较多而复杂,而且有的病毒和细菌往往传染较快,危害较广。为此,作为重点介绍如下:  (1)出血病  ①病因: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略者害鱼体或操作粗心,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产生充血、溢血、溃疡等现象。  ②症状: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下,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症懒游。轻者会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清瘦、分泌物增加,有时并发水霉、败血症而死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患病的有当年鱼和少数一龄金鱼,最小的金鱼全长2.9厘米开始发病,能引起金鱼大量死亡。一般6-8月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小金鱼培养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剑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对预防此病有一定效果。流行季节用漂白粉1ppm浓度遍洒,每15天进行一次预防,有一定作用,用红老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0.5-1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严重者在10公斤水中,放入100万单位的卡拉霉素或8-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日一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2)烂鳃病  ①病因:由细菌(粘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又叫乌头瘟。其菌体有群集和耐盐能力差的特性,镜检菌体两端钝圆、细长、无鞭毛,一端固定在鳃组织上,另一端左右摆动,较易认辨。  ②症状: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粘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软骨外露。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病情严重的病鱼,在换清水后仍有浮头现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水温在20℃以上即开始流行。流行季节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多见。  ④防治办法: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浓度浸洗10-20分钟;或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泼洒,浸洗数天,再更换新水。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青霉素80-120万单位(庄大霉素16万单位)溶于50公斤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1.5-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3)肠炎病  ①病因:金鱼发生肠炎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又称细菌性肠炎,又叫烂肠瘟。  ②症状: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粘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③发病季节:多见于4-10月。  ④防治方法: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防止伤食遇寒。在5公斤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30分钟,每日一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50公斤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换水。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全池泼洒,药量按每50公斤水放0.1克。用每1公斤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投喂病鱼,每天一次,连喂3-4天。  (4)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①病因:是由于小型点状相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病。  ②症状: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③发病季节: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危害较大的是2龄以上的金鱼。  ④防治办法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1/10000-1/5000)的嫩绿水中静养。呋喃西林20ppm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呋喃西林1-2ppm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上用1-1.5ppm,20℃以下用1.5-2ppm。禽畜用红霉互0.2-0.5ppm 全池泼洒。  (5)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①病因:由水霉菌侵袭鱼体,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是一咱真菌性皮肤病。  ②症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所以又称后毛病。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炎充血或溃烂。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  ③流行季节:终年均可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④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越冬前用药物浸洗或全池遍洒杀灭寄生虫。用孔雀石绿5-10%涂沫伤口或孔雀石绿66ppm浸洗3-5分钟。用4-5‰食盐加4-5‰小苏打混合溶液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  (6)打粉病(白衣病)  ①病因: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又称卵藻病。  ②症状:痛鱼初期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而白头相接重叠,周身临其境好似空了一层白衣,故得名。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后期病鱼游动迟缓,不时呆浮水表或群集成团。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③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酸性池水中,主要危害当年金鱼,春末至初秋,水温22-32℃时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将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pH为7.2-8.0)的鱼池(缸)中饲养。用生石灰5-20ppm浓度全池遍洒。适用于室外土池或大鱼池。用碳酸氢钠(小苏打)10-2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小水体。  (7)打印病(腐皮病)  ①病因:由点状产气单胞菌侵入鱼体表造成鱼体肌肉腐烂发炎而成。  ②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背鳍和唯利是图鳍以后的躯于部分,其次是腹部侧或近肛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病初先是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俗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皮肤、肌肉腐烂,甚至穿孔,可见到骨骼或内脏。病鱼身体瘦弱,游动缓慢,严重发病时,陆续死亡。  ③流行情况:全国场有发生,以夏季水温28-32℃左右是流行高峰期。  ④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用20ppm呋喃西林药欲10-20分钟。每尾金鱼注射青愿素10万国际单位(或4万国际单位)。同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处,每500克水用高锰酸钾1克。  (8)白头白嘴病  ①病因:由粘球菌侵入鱼体而产生  ②症状:病鱼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部不能开闭而呼吸困难。严重病鱼,病变部有溃疡,个别鱼头部充血。病鱼漂浮于水面,较瘦、体色赤,对人、垢反应迟钝,不久死亡。  ③流行情况: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下旬为流行季节,主要侵害金鱼鱼苗,发病快,来势锰,危害严重。  ④防治办法与烂鳃病相同。  (9)金鱼烂尾病  ①病因:寄生虫损伤的组织受细菌感染所致。  ②症状:痛鱼尾鳍呈白色,末端裂开,严重时尾鳍可烂掉。此病多发生在尾鳍较薄的金鱼的品种,尤以珍珠鱼较常见。  ③流行情况:从当年鱼到产卵亲于都会患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化此病。  ④防治办法用孔雀石绿1%浓度水溶液涂抹患处。每天一次,连续3-5天。再用1-2ppm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ppm全池遍洒。用利凡诺0.8-1.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名贵品种。
啥病?详细点。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