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酸枣> 解酸枣仁毒,枣为什么能解毒中药里常用红枣中和毒性较大的其他中药材

解酸枣仁毒,枣为什么能解毒中药里常用红枣中和毒性较大的其他中药材

枣为什么能解毒中药里常用红枣中和毒性较大的其他中药材古时中药的毒和现代医学的毒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毒指的是毒药,能对人体的生命造成伤害甚至致死,而古时中药的毒是指药性偏胜,人体无法承受谓之毒,比如药性过热如附子,药性过寒如寒水石,药……

1,枣为什么能解毒中药里常用红枣中和毒性较大的其他中药材

古时中药的毒和现代医学的毒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毒指的是毒药,能对人体的生命造成伤害甚至致死,而古时中药的毒是指药性偏胜,人体无法承受谓之毒,比如药性过热如附子,药性过寒如寒水石,药性过泻如芒硝,药性大苦大寒如大黄等等,而大枣甘缓之性能缓解部分中药药性过盛的情况,所以说能解毒。
可以私聊我~

解酸枣仁毒

2,酸枣仁有毒吗经常吃可以吗有治疗失眠的作用吗

酸枣仁无毒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作用:1.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2.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3.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

解酸枣仁毒

3,酸枣仁是热性还是凉性

性平。酸枣仁,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酸枣干燥成熟种子。酸枣仁在中药材中属于平性的药材,适合任何人食用,在属性上不会引起危害,不会出现上火、湿寒等不适反应。但是酸枣仁具有小毒,不宜大量食用。酸枣仁炮制方法:1、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2、除去残留核壳。用时捣碎。3、取净酸枣仁,照清炒法炒至鼓起,色微变深。用时捣碎。本品形如酸枣仁。表面微鼓起,微具焦斑。略有焦香气,味淡。生长环境: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广为栽培。本种原产我国,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解酸枣仁毒

4,长期喝酸枣仁对身体好吗

性平。酸枣仁,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酸枣干燥成熟种子。酸枣仁在中药材中属于平性的药材,适合任何人食用,在属性上不会引起危害,不会出现上火、湿寒等不适反应。但是酸枣仁具有小毒,不宜大量食用。酸枣仁炮制方法:1、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2、除去残留核壳。用时捣碎。3、取净酸枣仁,照清炒法炒至鼓起,色微变深。用时捣碎。本品形如酸枣仁。表面微鼓起,微具焦斑。略有焦香气,味淡。生长环境: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广为栽培。本种原产我国,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5,我是肾阴虚我经常用甘草片泡茶对身体有没有坏处

病情分析:你好,肾阴虚.经常用甘草片泡茶没什么意义。指导意见:平时可以喝点枸杞菊花茶,平时可以喝点银耳莲子粥和百合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吃点甲鱼,海参,核桃,山药,猪腰子,都是很好的补肾食品.
甘草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的中药啊~性味平~多用于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是药三分毒,但是只要用量合适的话,毒性基本可以忽略了。你说的甘草片剂,如果服用怕有副作用的话,就要看它的制作成分了,除干草主要原料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添加。单单干草的副作用比较小的。~

6,中药酸枣仁有毒吗用量与禁忌怎样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胆经。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应用:1.心悸失眠。2.自汗,盗汗。用法用量:煎服,9—15克,研末吞服,1.5——2克/次极大剂量亦可由毒性表现

7,张悟本健康偏方

冬瓜具有这些功效:利水,消痰,清热,解毒。 治水肿,胀满,脚气,淋病,痰吼,咳喘,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漏;并解鱼毒,酒毒。 酸枣仁的功效主要是: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它又是性平的药,主要归与肝胆,所以,想冬瓜汁跟酸枣仁合用熬水喝的话,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的,并没有什么治疗作用。你可以用一下这个药方: 中 国 中 医 中 药 孔 氏 验 方 馆 的 孔氏清胆汤:郁金10g,制草大15g,制牟大15g,夏枯草15g,内金20g,金钱草30g,首乌10g,败酱20g,板蓝根20g,三七10g,苡仁30g,秦艽15g,合欢皮15g,平地木20g,麦芽20g,公英30g,甲珠10g,玳瑁15g,茵陈30g,羚羊角6g,田基黄20g,海金砂20g(包煎),王不留行10g,玄胡15g,川栋子15g,枳壳15g。 很多人说有效,你可以试试,好了就不必遭受 丧胆之痛了

8,失眠的中医辩证论治

失眠(不寐) 心脾血亏 [主证]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治疗]补养心脾以生血气。 [方药] 归脾汤为主,养血以宁心神,健脾以畅化源。 不效,可与养心汤同用,方中五味子、柏子仁有助于宁神养心。 如兼见脘闷纳呆,舌苔滑腻者,乃脾阳失运,湿痰内生,可选用半夏、陈皮、茯苓、肉桂等(肉桂对脉涩者尤为相宜),温运脾阳而化内湿,然后再用前法调补。 阴亏火旺 [主证]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有梦遗、健忘、心悸、腰酸等证。 [治疗]壮水制火,滋阴清热。 [方药] 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随证选用。 三方同为清热安神之剂,黄连阿胶汤重在滋阴清火,适用于阴虚火旺及热病后之心烦失眠; 朱砂安神丸亦以黄连为主,方义相似,作丸便于常服; 天王补心丹重在滋阴养血,对阴虚而火不太旺者最宜。 由于肝火偏盛的,可用琥珀多寐丸,方以羚羊、琥珀为主,有清肝安神之功。 心胆气虚 [主证] 心悸多梦,时易惊醒,舌色淡,脉象弦细。 [治疗]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 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随证选用。 前方以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后者重用枣仁,酸能养肝,肝与胆相为表里,养肝亦所以补胆之不足;知母能清胆而宁神。 证情较重者,二方可以同用。 胃中不和 [主证] 失眠,脘闷嗳气,腹中不舒,苔腻脉滑。或大便不爽,脘腹胀痛。 [治疗] 消导和胃为主,佐以化痰清热
失眠(不寐)  心脾血亏  [主证]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治疗]补养心脾以生血气。  [方药]  归脾汤为主,养血以宁心神,健脾以畅化源。  不效,可与养心汤同用,方中五味子、柏子仁有助于宁神养心。  如兼见脘闷纳呆,舌苔滑腻者,乃脾阳失运,湿痰内生,可选用半夏、陈皮、茯苓、肉桂等(肉桂对脉涩者尤为相宜),温运脾阳而化内湿,然后再用前法调补。  阴亏火旺  [主证]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有梦遗、健忘、心悸、腰酸等证。  [治疗]壮水制火,滋阴清热。  [方药]  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随证选用。  三方同为清热安神之剂,黄连阿胶汤重在滋阴清火,适用于阴虚火旺及热病后之心烦失眠;  朱砂安神丸亦以黄连为主,方义相似,作丸便于常服;  天王补心丹重在滋阴养血,对阴虚而火不太旺者最宜。  由于肝火偏盛的,可用琥珀多寐丸,方以羚羊、琥珀为主,有清肝安神之功。  心胆气虚  [主证]  心悸多梦,时易惊醒,舌色淡,脉象弦细。  [治疗]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  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随证选用。  前方以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后者重用枣仁,酸能养肝,肝与胆相为表里,养肝亦所以补胆之不足;知母能清胆而宁神。  证情较重者,二方可以同用。  胃中不和  [主证]  失眠,脘闷嗳气,腹中不舒,苔腻脉滑。或大便不爽,脘腹胀痛。  [治疗]  消导和胃为主,佐以化痰清热  [方药]  先用保和汤以消导积滞。  如食滞已化,而胃气不和,不能成寐者,可用半夏秫米汤以和胃安神。  如兼见痰多胸闷,目眩口苦,脉滑数者,乃痰热内阻,可用温胆汤以化痰清热;  如心烦,舌尖红绛,热象较著者,再加山栀、黄连以清火宁神。
颈部淋巴结炎相当于中医外科的“颈痈” 病因病机 一、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外伤染毒或疮疡火毒炽盛,循经脉流窜所致。二、颈痈责于风温风热或肝胃火毒夹痰上攻;诊断 一、一般情况:常有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原发病灶的存在。二、局部表现:初期,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压痛,一部分人常能自愈;一部分人则淋巴结红肿热痛,此时治愈则留下一小硬结;严重者,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疼痛更加明显,呈暗红色,出现波动感,脓肿形成。三、全身表现:可有发热、畏寒等热毒表现。治疗 一、内治:初期颈痈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组成:牛蒡子10克 薄荷10克 荆芥12克 连翘12克 山栀子10克 丹皮10克 石斛10克 元参15克 夏枯草10克 功效:解肌清热,化痰消肿。 主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二、外治:积极治疗原发病灶。西医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消炎,药物:如:青霉素g、丁胺卡那霉素肌注。具体用量按医嘱。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用克拉霉素。与“瘰疬”的鉴别! 多数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疮痨性疾病;因其结块累累如串珠状故名之。二、西医病名:淋巴结核,主要是颈部淋巴结核。三、临床特点: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发生于颈部淋巴结。起病缓慢,局部淋巴结肿大,不红不热不痛,坚实而不硬;数月或1年后,形成寒性脓肿;溃后流出稀薄的夹有败絮样的脓液,淋漓不断,形成窦道;部分病人有全身阴虚内热表现。

9,夏季吃什么糖水有利于解人体内的热毒

绿豆莲子荷叶粥 【原料】绿豆150克,莲子50克,荷叶1张、冰糖适量。 【做法】1、将绿豆洗干净后,用清水泡2小时以上,莲子洗净泡好,荷叶洗净,切块。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绿豆煮开,放入莲子,现次煮开后,改小火熬煮成粥, 放入荷叶块烧煮。 3、食用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的作用,莲子、荷叶都适宜肥胖者食用,用这三种原料制成的粥,自然是夏季极佳的美食。 绿豆粥 【原料】绿豆5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把绿豆、白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搅拌,即可食用。 【功效】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功能是清热解暑,祛暑除烦,生津止渴之功效。 罗汉燕麦粥 【原料】燕麦200克,罗汉果2个、盐适量。 【做法】1、将罗汉果洗净,燕麦淘洗干净。 2、锅中倒入适量水煮开,加入燕麦小火煮至软烂,再加入罗汉果继续煮5分钟, 最后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罗汉果有健脾、润肠、通便的功效,搭配燕麦食用,可以治疗便秘、清除肠道内的多余油脂及废物,既有瘦身的作用,又有排毒功效。 杂五色豆粥 【原料】绿豆40克,白云豆80克,小豆40克,大米80克,陈皮1小片,糖200克。 【做法】①拣去杂质,洗净浸着备用。 ②米洗净,陈皮浸软,洗刮净; ③水滚后放下豆、米及陈皮同煮熟。 虾皮香芹燕麦粥 【原料】燕麦150克、虾皮20克、芹菜50克、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燕麦洗干净;芹菜择洗干净,切小丁。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燕麦煮开后,放入虾皮,以小火煮至软烂,加盐调味, 撒上芹菜丁后,再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1、燕麦里含有能抑制胆固醇升高的亚油酸。相关研究证实,每天吃60克燕麦,可使人体胆固醇含量平均降低3%。 2、虾皮营养价值高,油脂含量少,搭配燕麦食用,保通血脉、调理肠道、消除肠热与便秘等症状,同时具有瘦身、增加体力的作用。 菊花粥 【原料】杭白菊6克、金银花6克,焙干为末 【做法】先将粳米100克煮粥至七八成熟,再放入药末同煮即可。 【功效】常食此粥,可防治中暑、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高血压、冠心病者最宜食用。 麦冬竹叶粥 【原料】麦冬30克,甘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去核红枣6枚。 【做法】将麦冬、甘草、竹叶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红枣一起煮成粥。 【功效】这粥带点淡淡的清甜,功能是清热解暑、益气和健胃等功效,假如感到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饮食,不妨一试。 冬瓜粥 【原料】冬瓜500克、粳米100克、少许熟火腿 【做法】将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少许熟火腿切成碎米状。取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下葱末炝锅,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再改 用小火煮至成粥,以盐调味后食用。 【功效】此粥清热、养胃、利尿。适用于治疗暑热烦闷、消渴、水肿、淋病等。 荷叶粥 【原料】鲜荷叶2张、粳米150克 【做法】鲜荷叶2张,煎汤去渣,加入粳米150克煮成稀粥,加砂糖少许,常食有清热、 防暑、利尿、降压及降脂之效。也可用粳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入荷花末(鲜荷花瓣阴干研细)20克,在煮沸1-2分钟温热服。 【功效】能清暑热、散淤血,美容颜。 薄荷粥 【原料】鲜薄荷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鲜薄荷30克(干品15克)煎汤,粳米100克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汤与适量冰糖,再煮1-2分钟,凉后食用。 【功效】有清热解暑、疏风散热、清利咽喉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疰夏、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金银花粥 【原料】金银花30克、粳米30克 【做法】金银花30克,浓煎取汁,加入粳米30克煮成稀粥。 【功效】有清热解毒、防中暑功效,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 槐花粥 【原料】粳米50克、槐花30克 【做法】粳米5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槐花30克,稍煮即可食用。 【功效】能清热化湿、凉血止血,治便血、尿血,高血压病人常服可预防中风。 菊花粥 【原料】大米200克、菊花15克 【做法】将淘净的大米200克入锅,煮至六七成熟,再加入洁净的菊花15克同煮,粥熟后放入糖或冰糖适量调味食用。 【功效】能清凉防暑,养肝明目,适宜于风热感冒、目赤昏花、疔疮肿毒及高血压患者。 马齿苋粥 【原料】鲜马齿苋60克、150克 【做法】鲜马齿苋60克,水煎去渣,加粳米150克煮成稀粥。 【功效】对下痢脓血、崩漏下血、痔疮便血、急性尿道炎、疖肿等有一定疗效。 绿豆粥 【原料】绿豆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绿豆100克与粳米100克一起煮粥。 【功效】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生津止渴,对暑热烦渴、疮毒疖肿、老年浮肿等病症有效。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60克(鲜品增至120克)、粳米100克、白扁豆花15克 【做法】白扁豆60克(鲜品增至12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 【功效】可健脾养胃、清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腹胀、慢性泄泻、疰夏等症。 也可用粳米60克煮粥,粥熟加入白扁豆花15克稍煮即成,可清热化湿,健脾和胃,适于暑热心烦、吐泻及赤白带下等症。 百合粥 【原料】鲜百合100克、粳米150克 【做法】鲜百合100克剥好洗净,与粳米150克共煮粥。 【功效】有清热、润肺、宁心安神的功效。对更年期妇女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特别适宜。 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酸枣仁30克,捣碎浓煎取汁,粳米100克煮粥,粥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煮熟食用。 【功效】养心安神,宁心止汗之效。 麦冬粥 【原料】麦冬25g、粳米100g 【做法】麦冬25g,煎取浓汁,粳米100g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麦冬汁与适量冰糖,煮熟服食。 【功效】能养心宁神,润肺清暑热。
绿豆
海带绿豆糖水,银耳百合糖水

10,介绍下醒酒汤

如何解酒及注意事项! 如何解酒及注意事项! 知道大家都是不会醉呢人,但是说不定这些事项偶尔可以用得着 问:酒后饮茶好不好? 答:人饮酒后酒精在人的肝脏中转化为乙醇,与茶叶中的茶碱迅速进入肾赃,对肾脏刺激太大,会损伤肾功能。 问:为什么早晨不能吃酒? 答:因为人从早晨6点钟开始,体内的醚逐渐上升,到早晨8点到达高峰,此时饮酒,酒精与醚结合,会使人整天感到疲倦。 问:喝醉酒怎样解? 答:用手指和筷子反复触摸咽喉部,使其呕吐,再喝几碗水,再吐,起洗胃作用;可选用醋开水,苏打水喝下。 问:茶能解酒吗? 答:据科学研究证明,茶中 根本没有分解酒精的成分,况且茶酒同饮还会损伤肾功能,所以酒后切忌饮茶,特别是浓茶。 醉酒后怎样解酒,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介绍几种解酒食疗方,以供选用。 饮食醋 醋与酒精混和,可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醉酒后立即饮些食醋,或在食醋中加入适量红糖,可有明显的解酒效果。 饮咖啡 咖啡有较强的兴奋、强心、利尿、解酒的作用。醉酒后有昏睡现象时,可以用开水泡浓咖啡,频频饮服,有较好的醒酒效果。 吃萝卜 萝卜有解酒毒的作用。醉酒后可嚼食生萝卜;或以生萝卜捣汁,调适量红糖饮服;亦可用萝卜籽煎汤饮服。如将萝卜切成丝,加醋和糖凉拌,即为糖醋萝卜丝,食之清凉酸甜,又爽口解酒,对防治醉酒大为有效。 吃水果 新鲜的水果如香蕉、梨、柚子、西红柿、水蜜桃、枇杷等都有解酒作用,尤其是鲜桑椹,解酒效果更好。如无鲜品,可用干桑椹煎水加糖饮服。 饮葛根汤 用葛根30-60克,或葛花10至15克,煎水饮服,解酒效果很好。 饮食解酒法 喝多了”是常有的事。咱老百姓中,最常用的解酒法,是沏上一壶酽酽的茶,一杯接一杯地饮下。然而,据专家研究,这种办法非但不能解酒,反而如同火上浇油。因为茶同酒一样,都会对胃粘膜产生刺激;同时,茶中的茶碱也与酒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茶与酒相互作用,更易诱发胃病,加重心脏负担。 那么,如何解酒好呢?下面向您介绍几种简便实用的民间“土方”,供您选择参考。 1.吃白菜心 取出大白菜心切成细丝、加少许白糖和白醋,拌匀后腌渍三五分钟吃下。 2.饮雪梨汁 取雪梨2至3个洗净切碎,用纱布包裹榨汁饮用。 3.饮白萝卜汁 取生白萝卜2斤,洗净榨汁,稍加热后将汁饮下;每次1茶盅,10分钟1次,3次即可。 4.饮芹菜汁 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榨汁,每隔5分钟饮1次,连饮3次。此法可解酒后头痛脑胀、脸面潮红等症。 5.饮荸荠汁 取荸荠10余只,洗净切碎榨汁饮用。此法最适宜高粱酒等烈性酒醉患者。 6.饮甘蔗汁 将适量甘蔗洗净除皮,切成小段,榨汁饮用。 7.饮绿豆汤 取绿豆2两,加适量水,煮熟后连汤带豆一起饮用。 8.饮鲜橘皮水 取2两鲜橘皮加1斤水煮沸,加少量细食盐摇匀后当茶饮,一次1茶盅,隔5分钟再饮,三次见效。 9.饮牛奶 牛奶与酒混合,可使蛋白凝固,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且有保护胃粘膜作用。 10.饮浓米汤 浓米汤含多种糖及维生素b1,具解毒醒酒之功效;加适量白糖效果更佳。 11.吃生姜 酒醉后恶心呕吐者,可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 中药是如何解酒的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有机酸,随着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深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 用食醋烧1碗酸汤,服下。 食醋1小杯(20~25毫升),徐徐服下。 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 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 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 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豆腐解酒 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醒酒茶”解酒 据报道,杭州市临安县理化研究所根据唐代宫廷“醒酒汤”秘方,以现代工艺研制出一种醒酒灵丹――“醒酒茶”,对酒后头痛、头晕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糖果解酒 河北省生产一种解酒糖果,醉酒后吃上几块即可解酒。 酸枣葛花根解酒 酸枣、葛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 3种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 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 将三者煎汤服,可消喝、清热、解醉。 葛花解酒 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糖茶水解酒 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芹菜解酒 芹菜挤汁服下,可去醉后头痛、脑胀和颜面潮红。 绿豆解酒 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烂,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甘蔗解酒 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食盐解酒 饮酒过量,胸膜难受。可在白开水里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柑橘皮解酒 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白萝卜解酒 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2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鲜橙解酒 鲜橙(鲜橘亦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橄榄(青果)解酒 橄榄10枚,取肉煎服。 甘薯解酒 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鲜藕解酒 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生梨解酒 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橄榄酸梅汤  材料:鲜橄榄(连核)60克,酸梅10克  做法:  1、每次用鲜橄榄(连核)60克、酸梅10克,稍捣烂;  2、加清水3碗煎成1碗,去渣加白糖适量调味饮用。八珍醒酒汤  材料:莲子10克,白果5克,百合5克,橘子瓣50克,核桃仁10克,红枣20克,青梅10克,山楂糕50克,白糖50克,冰糖50克,白醋5克及精盐少许  做法:  将以上材料加水煮成较稀的水果羹即服冬瓜海带汤  材料:冬瓜一斤,海带一斤  做法:  1、将冬瓜去皮切块然后洗净。  2、海带用水泡40分钟这样,用刀切成菱形块。  3、锅中底油,油热倒入冬瓜和海带翻炒2分钟这样。  4、加水大火烧7,8分钟然后加盐就可以起锅了,加适量的盐。

11,这些中药治疗什么

  土茯芩  【药 名】:土茯苓 【拼 音】:TUFULI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功 效】: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 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性味归经】:甘淡,平。①《本草图经》:“味甘,性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平,味苦微涩。”③《纲目》:“甘淡,平,无毒。”  入肝、胃经。①《纲目》:“为阳明本药。”②《本草通玄》:“入胃、肝二经。”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  黄芩  【拼音】huáng qín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  1. 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英文名】 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黄柏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 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应用】  1. 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 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 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消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期血浆、肺、小肠等内源性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肠、肝、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等等。临床可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MODS等危重病预防及治疗胃肠功能衰竭。我们的经验:生大黄30克煎成100ml,灌肠或口服,100ml,1-3次/日,亦可灌肠和口服并用。直到肠鸣音恢复开始减量。【乡医】  【用法用量】煎服,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应用】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常与鲜地黄、水牛角、玄参等药同用。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活血化淤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 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  1)个别患者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2)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  3)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白花蛇舌草  味苦甘,性温,无毒。  入心、肝、脾三经。  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恶性肿瘤、阑尾炎、肝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喉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附件炎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现代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肠癌、子宫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  虎杖  【药材学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基原】本品为蓼科 Polygonaceae 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采制贮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虎杖不仅供观赏,也做食品,嫩茎做蔬菜,根做冷饮料,置凉水中镇凉(冰箱冰镇尤佳》名,“冷饮子”,清凉解暑代茶。它的液汁可染米粉,别有风味。食用以其味酸故也称“酸汤杆”。  虎杖含有蓼甙、有机酸、葡萄糖甙、多糖类等。有清热解毒、清凉解署、健胃清食作用。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