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酸枣> 南酸枣中药,想知道中药名百仁是长什么样子的

南酸枣中药,想知道中药名百仁是长什么样子的

想知道中药名百仁是长什么样子的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

1,想知道中药名百仁是长什么样子的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南酸枣中药

2,南酸枣和酸枣的区别

南酸枣和酸枣的区别:南酸枣,是漆树科南酸枣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小枝粗壮,暗紫褐色,具皮孔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杂性,异株;雄花和假两性花淡紫红色,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内;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浆状,花期4月,果期8至10月。酸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是枣的变种。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原产我国华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树势较强。枝、叶、花的形态与普通枣相似,但枝条节间较短,托刺发达,除生长枝各节均具托刺外,结果枝托叶也成尖细的托刺。叶小而密生,果小、多圆或椭圆形、果皮厚、光滑、紫红或紫褐色,肉薄,味大多很酸,核圆或椭圆形,核面较光滑,内含种子1至2枚,种仁饱满可作中药。其适应性较普通枣强,花期很长,可为蜜源植物。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南酸枣的果实营养十分丰富,不仅含糖量多,还含有植物黄酮、天然果胶、膳食纤维、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的含量更是与其他水果不相上下。酸枣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含有含有钾、钠、铁、锌、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开胃健脾、生津止渴、消食止滞的疗效。食用南酸枣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养心安神等众多功效。还可以滋润肠胃,防止食滞、便秘,美容养颜。具有镇静、养心、敛汗、滋补等功效。

南酸枣中药

3,南酸枣的栽培技术

前期水肥管理重点一是大穴,穴的规格为60×60×60cm,条件允许可以扩大至80×80×80cm;二是大肥,每穴施芒箕或稻草等10kg、石灰1kg、腐熟的有机肥12kg,分3层回填。 造林后的水肥管理重点造林1年内要围绕“草净土松有肥”来管理,保持树干基部1~2m范围内无杂草。结合除草修筑水平带,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将杂草埋人土壤中,并每株施用5kg尿素。第2年始,进行斩杂即可。 结果树的水肥管理重点经过2-3年的抚育,便可以试产,并抓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是每年2-3月萌芽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施1~2次有机肥,每次5~10kg;二是每年4月下旬-5月下旬开花期,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15kg、石灰1kg保花;三是每年6-7月果实膨大期,每株施腐熟的绿肥+饼肥10kg,并辅以少量磷钾肥。 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p596-597)药用为南酸枣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成熟时采摘,晒干。性味:甘、酸、微涩,平。归经:脾;肝经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解毒,醒酒,杀虫。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主治: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痛,酒醉。树皮和果供药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烫火伤,通常外用。 用法用量:1.5~2.5g。10~25克。外用治牛皮癣、烫伤和外伤出血,通常煅炭存性,研细末调香油涂敷患处。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g,嚼食;果核,煎汤,15~24g。外用:适量,果核煅炭研未,调敷。各家论述:⑴《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⑵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验方参考⑴酸枣树皮(去外皮,取二层皮)煎浓汁涂患处,治烧烫伤,若晒干研粉外用,则治外伤出血。⑵酸枣树皮煎浓汁涂敷患处,治牛皮癣临床应用⑴七味广枣丸(蒙古族验方)。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广枣450g, 肉豆蔻75g ,丁香75g ,木香75g,枫香脂75g ,沉香75g ,牛心粉75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口服,一次1丸,一日 1~2 次。每丸重6g。贮藏密封。⑵八味清心沉香散(蒙古族验方)。用于心肺火盛,胸闷不舒,胸胁闷痛,心悸气短。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紫檀香90g,红花90g,肉豆蔻60g,天竺黄60g,北沙参60g。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每袋装15g。附注①南酸枣的果核可止呕吐;根和叶治消化不良;根皮和树皮治水火烫伤有显效,亦治疮疡溃烂。②该品虽产广东,但广东无使用习惯,多销华北、东北和西北部,尤以内蒙古地区习用,除供人治病外,亦用于疗马疾。因产自广东,外形略似枣,故称广枣。 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多,并含有钙、蛋白质、脂肪铁、磷、钙及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和P每100克鲜果分别高达1200毫克和2000毫克,比山楂高12.4倍,比猕猴桃高2倍,比苹果高几十倍。树皮和技桠含鞣质,可提制持股,也可供食用菌生产作原材料。花是优质安源。茎皮纤维供制绳索和造纸。树皮及叶可提制栲胶;果可食和酿酒;种壳可做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可作绳索。⒈糖拌南酸枣⑴原料:①主料:南酸枣300 克.②调料:白糖.⑵制法:将南酸枣洗净,去核切小块,放入盘内,加入白糖稍腌渍即成.南酸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食滞的功效.白糖拌之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滞腹痛等病症.脾胃虚寒者忌食.⒉南酸枣煮鸡蛋⑴原料:枸杞子30 克,南酸枣8 个,鸡蛋2 只.⑵制法:将枸杞子、南酸枣、鸡蛋分别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去壳放入再煮段时间,吃蛋饮汤.此菜由南酸枣配以补肝明目、强肾填精的枸杞子和润肺利咽、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成,具有补肝肾、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消化不良、虚劳吐血、腰膝酸软、眼目昏花、小便频数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增强食欲,健脑益智,延年益寿.⒊南酸枣糕

南酸枣中药

4,南酸枣糕有哪些功效

前期水肥管理重点一是大穴,穴的规格为60×60×60cm,条件允许可以扩大至80×80×80cm;二是大肥,每穴施芒箕或稻草等10kg、石灰1kg、腐熟的有机肥12kg,分3层回填。 造林后的水肥管理重点造林1年内要围绕“草净土松有肥”来管理,保持树干基部1~2m范围内无杂草。结合除草修筑水平带,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将杂草埋人土壤中,并每株施用5kg尿素。第2年始,进行斩杂即可。 结果树的水肥管理重点经过2-3年的抚育,便可以试产,并抓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是每年2-3月萌芽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施1~2次有机肥,每次5~10kg;二是每年4月下旬-5月下旬开花期,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15kg、石灰1kg保花;三是每年6-7月果实膨大期,每株施腐熟的绿肥+饼肥10kg,并辅以少量磷钾肥。 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p596-597)药用为南酸枣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成熟时采摘,晒干。性味:甘、酸、微涩,平。归经:脾;肝经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解毒,醒酒,杀虫。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主治: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痛,酒醉。树皮和果供药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烫火伤,通常外用。 用法用量:1.5~2.5g。10~25克。外用治牛皮癣、烫伤和外伤出血,通常煅炭存性,研细末调香油涂敷患处。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g,嚼食;果核,煎汤,15~24g。外用:适量,果核煅炭研未,调敷。各家论述:⑴《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⑵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验方参考⑴酸枣树皮(去外皮,取二层皮)煎浓汁涂患处,治烧烫伤,若晒干研粉外用,则治外伤出血。⑵酸枣树皮煎浓汁涂敷患处,治牛皮癣临床应用⑴七味广枣丸(蒙古族验方)。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广枣450g, 肉豆蔻75g ,丁香75g ,木香75g,枫香脂75g ,沉香75g ,牛心粉75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口服,一次1丸,一日 1~2 次。每丸重6g。贮藏密封。⑵八味清心沉香散(蒙古族验方)。用于心肺火盛,胸闷不舒,胸胁闷痛,心悸气短。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紫檀香90g,红花90g,肉豆蔻60g,天竺黄60g,北沙参60g。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每袋装15g。附注①南酸枣的果核可止呕吐;根和叶治消化不良;根皮和树皮治水火烫伤有显效,亦治疮疡溃烂。②该品虽产广东,但广东无使用习惯,多销华北、东北和西北部,尤以内蒙古地区习用,除供人治病外,亦用于疗马疾。因产自广东,外形略似枣,故称广枣。 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多,并含有钙、蛋白质、脂肪铁、磷、钙及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和P每100克鲜果分别高达1200毫克和2000毫克,比山楂高12.4倍,比猕猴桃高2倍,比苹果高几十倍。树皮和技桠含鞣质,可提制持股,也可供食用菌生产作原材料。花是优质安源。茎皮纤维供制绳索和造纸。树皮及叶可提制栲胶;果可食和酿酒;种壳可做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可作绳索。⒈糖拌南酸枣⑴原料:①主料:南酸枣300 克.②调料:白糖.⑵制法:将南酸枣洗净,去核切小块,放入盘内,加入白糖稍腌渍即成.南酸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食滞的功效.白糖拌之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滞腹痛等病症.脾胃虚寒者忌食.⒉南酸枣煮鸡蛋⑴原料:枸杞子30 克,南酸枣8 个,鸡蛋2 只.⑵制法:将枸杞子、南酸枣、鸡蛋分别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去壳放入再煮段时间,吃蛋饮汤.此菜由南酸枣配以补肝明目、强肾填精的枸杞子和润肺利咽、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成,具有补肝肾、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消化不良、虚劳吐血、腰膝酸软、眼目昏花、小便频数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增强食欲,健脑益智,延年益寿.⒊南酸枣糕

5,请问这剂中药主治什么组成 莪术阿胶水蛭桂枝茯苓丹皮

通血脉而已。怎么你手掌是紫色的指甲也是暗紫色的吗?其实不用开那么多的,茯苓 桂枝 甘草 丹皮、桃仁 芍药 干姜 就可以了 其他的不用 如果你年纪大 加上炙龟甲 或是穿山甲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不用,阿胶当然是补品 随意
这个方剂从[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的方剂基础上加活血破瘀的 莪术,水蛭、红花、穿山甲、消肿散结的浙贝母,与滋血止血的阿胶、组成;加大了活血破瘀的作用,治疗癥瘕积聚病,[如肝硬化.子宫肌瘤,]等体实病实者,

6,1500万年前的南酸枣长啥样子

这颗被发掘出来的南酸枣其实就是一颗化石,表面上看着干干巴巴,颜色也是黑黢黢的。这颗南酸枣是在福建漳浦发现的,与其说它是一颗化石,不如说它是一颗植物中的木乃伊。它是通过脱水干枯的方式将原本的找的形态保留了下来。这颗果实的发现也证实了,我们现在所吃的枣是由南酸枣演变而来的,并且证明了枣的原产地是在我国。这颗枣在顶部长有3~6个,萌发孔供种子萌发,幼芽使用,其他的形态其实与南酸枣的形态差不多,在这被发现的7枚南酸枣果实化石,其外表形态反而比进化了1000多万年后的现代找更多样。作为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的乔木南酸枣,在远古时期都大量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福建等,而且据研究表明,在8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食用南酸枣了。这种果树曾广泛的分布在欧亚大陆经过时代的变迁,大陆板块的运动造成了独特的地理隔离,逐渐成为了东亚地区特有的食物。而作为生长这种早的乔木,它的树木高度最高可达20米,其树干挺拔,高耸入云,表面呈暗紫褐色。作为果实而言的话,它的形态是多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熟的时候外表呈现黄色。果肉呈一种浆状,整个花期在4月,果期在8~10月。而南酸枣还有着很好的保护水土的作用,其果木高大树皮和叶都可以用来炼制胶,果实既可以食用又可以用来酿酒。而且它的树皮和果实都可以作为中药使用,有着消炎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还能够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等。可谓是浑身上下都是宝,而且科学家通过对其形态生物特征以及基因的分析也证实了蓝酸枣是现代枣的祖先。

7,前列腺炎中药配方中药治疗前列腺炎

如果是单纯的服用中药来治疗这种疾病,那么是无法达到彻底的治疗的。因为传统的中药被人体有效吸收的大约只有5%左右,而且还需要人工煎制,非常的麻烦,造成了时间、金钱的浪费。j建议服用些( 速s迪前j列舒g乐片 )进行治疗,利用靶向给药的方式,能够深入的清理腺体内的致病毒素,进而消除不适感觉,恢复健康,
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老醋花生天仙配,降压和血又开胃。前列腺炎没有速效和特效,属于全身气质型慢性病【前列舒安】草药组合,纯中药,没有副作用。效果好。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8,酸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酸枣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决定了酸枣独特的功效与作用。据测定,每百克干酸枣中含有蛋白质4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74,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以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值得一提的是,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高达870-1170毫克,是红枣的3倍,比称猴桃还高2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维生素C之王”。明代的李时珍曾对酸枣的功效与作用有过描述“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由此可知,酸枣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在于安眠、去烦渴。而现代医学研究对酸枣的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认可的,认为酸枣全身都是宝, 酸枣肉可以用来酿酒、做醋,可以促进胃肠消化功能。酸枣仁中含有多种具有健脑益智功效的有效成分,它们分别为:酸枣仁皂甙、酸枣仁皂甙元、红子木内酯、桦皮酸、桦皮醇、多量脂肪油等。酸枣还可以做成饮料来喝,具有防暑解渴的功效。
酸枣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它的成分中。它不仅像其他水果一样,含有钾、钠、铁、锌、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新鲜的酸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含量是红枣的2—3倍、柑橘的20—30倍,在人体中的利用率可达到86.3%,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    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很早就有记载,酸枣可以“安五脏,轻身延年”。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种野果,它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可以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病。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的滋补强壮效果。常见的中药“镇静安眠丸”,就是以酸枣仁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可以用酸枣仁3—6克,加白糖研和,每晚入睡前温开水调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酸枣的功效与作用   1. 酸枣叶中提取的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2. 酸枣仁(炒枣仁)含有脂肪油及蛋白质、植物甾醇及皂甙,有镇静、催眠作用,前人有“熟用治不眠,生用治好眠”,经临床实践,生用炒用都有催眠功效    3. 酸枣仁还有持续降低血压的作用    4. 酸枣仁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5.酸枣具有很好的开胃健脾、生津止渴、消食止滞的疗效。

9,中国本草博大精深中药真的很神奇同一种药材在不同时节不同

题目是什么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10,能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配方和用法

中医治病讲究的辩证施治,也就是说,同一种病,每个人的症状和患病的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中,肾精不足、督脉空虚是发病的关键,风寒湿热等因素起着诱发作用,正虚邪侵,邪恋损正,日久不愈,痰瘀内生,终致筋挛骨损,脊背强直废用。 根据临床实际把强直性脊柱炎分为早期、活动期、缓解期三期。你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治疗。    1、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多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阶段。初起时多见游走性关节疼痛(以下肢关节常见),以后渐至腰骶、脊背疼痛,伴有腰背肢体酸楚重着,或晨起时腰背僵痛,活动不利,活动后痛减,阴雨天加剧。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濡缓。 治以补肾益督、散寒通络。 方药:狗脊30克、山萸肉12克、川续断15克、巴戟天15克、仙灵脾15克、杜仲15克、蜈蚣4条、青风藤12克、伸筋草12克、穿山龙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每剂服用三次。    2、 肝肾阴虚、湿热痹阻:多见于活动期。常见腰背疼痛,晨起时强直不适、活动受限,患处肌肤触之发热,夜间腰背疼痛加重,翻身困难,或伴有低热,夜间肢体喜放被外,口苦口渴不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补益肝肾、清热解毒、化湿通络。 方药:知母12克、黄柏12克、怀牛膝15克、萆薢12克、木瓜15克、秦艽15克、土茯苓12克、忍冬藤12克、苦参10克、青风藤12克、穿山龙15克、半枝莲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每剂服用三次。    3、 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多见于缓解期。常见腰骶及脊背部疼痛,颈项脊背强直畸形、俯仰转侧不利,活动受限,胸闷如束,伴有头晕耳鸣,低热形羸或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脉细涩或细滑。 治以滋补肝肾,化痰祛瘀通络。 方药:狗脊25克、山萸肉20克、白芍15克、青风藤12克、白芥子12克、莪术12克、土贝母10克、蜈蚣5条、僵蚕15克、穿山甲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每剂服用三次。
中药加整脊,双管齐下,可以康复。
你具体有哪些症状,中药治疗方法具体的一人一方,根据患者自身的症状制定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可以详问我。
谢谢1440565237的回答
吃中药必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没有固定的配方
活血拔寒透骨散 (外用禁内服) 功能主治:发热散寒,追风透骨,舒筋活血,化 瘀止痛,用于各期强直性脊柱炎,一次用药即有显效,配合中药对症内服,3-10次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10-20天用药一次, 每次60-90分钟即可去掉。- -主要成分:人工麝香 白花蛇 透骨草 七叶一枝花等名贵药材. 用法用量:每包(31克)用一个鸡蛋清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把本品调成糊状,贴于患处.药厚约0.5厘米,然后再用软塑料薄膜紧贴在药糊外.首次贴60-90分钟即拿掉,剧热提前揭掉,以后用药60分钟即可,每处10-20天用药一次. 强直性脊柱炎的外敷方法:外敷整个脊柱(从颈椎-尾底)及两跨部。大概需要7-10袋,根据脊柱的长短来判断用药多少,外敷3次后,以后每月外敷一次配合 秘方-强筋通督丸,早期6-12个月临床治愈。 注意事项:本品外用禁内服,用药期间3日内禁食生冷食物和冷水洗手.

11,漏芦的中药用途

药名: 漏芦 别名: 野兰、鹿骊、鬼油麻、和尚头、大头翁、独花山牛蒡、祁漏芦、禹漏芦、龙葱根、毛头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通乳 主治: 疮疖肿毒;乳痈;肋腺炎;淋马结结核;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痢疾;蛔早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用药禁忌: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1.《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2.《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3.《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各家论述: 1.《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伤寒论》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子代之,亦取其寒能解热,盖不知其能入阳明之故也。 2.《本草经疏》: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3.《本经逢原》:漏芦,《本经》治热毒恶疮,下乳汁,以其能利窍也,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作泻,使邪从下而出也。 4.《本草求真》:漏芦,遗精尿血能止,亦因毒解热除自止之意,非因漏芦寓有收涩之功也。 5.《本经续疏》:漏芦,《本经》谓其下乳汁,《别录》谓其止遗溺,旨实相反,何欤?夫溺以温化而通,乳以清纯而下。遗溺固乎热,乳不下亦因乎热,非有二也。惟其利水由于除热,是以能使不应行者归于应行,而应行者不得应行而不行,则漏芦者谓为疡证逐湿之剂可也。 6.《本草正义》:漏芦,滑利泄热,与王不留行功用最近,而寒苦直泄,尤其过之。苟非实热,不可轻用。不独耗阴,尤损正气。《日华》谓通小肠,治泄精溺血,肠风乳痈,排脓止痛,通经脉,皆惟实热之症,可以暂用。 7.《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8.《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9.陶弘景:疗谐瘘疥。 10.《药性论》: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 11.《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 12.《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13.《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血衄.血痔,温疫等症。 选方: ①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一两,大黄一分(微炒),漏芦一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上为末,姜、枣汤调下。(《集验背疽方》漏芦汤)②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给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二两半,瓜萎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局方》漏芦散)②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紫花地丁、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本草汇言》)④治皮肤瘙痒,阴疹,风毒,疮疥:漏芦、荆芥、白鲜皮、浮萍、牛膝、当归、蕲蛇、枸杞子各一两,甘草六钱,苦参二两。浸酒蒸次。(《本草汇言》)⑤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⑥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古圣散)⑦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漏芦二两,猪肝一两,楮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水研一丸,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圣惠方》漏芦丸)⑧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漏芦(去芦头)一两,艾叶(去梗炒)四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用米醋三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圣济总录》漏芦丸)⑨治室女月水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漏芦汤)⑩治白秃:五月收漏芦草,烧作灰,膏和使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动植物形态: 1.祁州漏芦 多年生草本,高(-6)30-100cm。根状茎粗厚,主根圆柱形,直径1-2cm,上部密被残存叶柄。茎直立,不分枝,簇生或单生,有条纹,具白色绵毛或短毛。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6-20cm,被厚绵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为椭圆形,长12-25cm,贡5-10cm,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深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约5cm;总苞宽钟状,基部凹;总苞片多层,具干膜质附片,外层短,卵形,中层附片宽,成掌状分裂,内层披针形,先端尖锐;花冠淡紫色,长约2.5cm,下部条形,上部稍扩张成圆筒形,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倒圆锥形,长5-6mm,棕褐色,具四棱;冠毛刚毛状,具羽产太短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禹州漏芦 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上部密生白绵毛,下部疏生蛛丝状毛。叶二回羽状分裂或深裂,上面疏生蛛丝状毛或无毛,下面密生白绵毛,边缘短刺;基生叶有长柄,叶生矩圆状倒卵形,长约20cm;上部叶渐小,长椭圆形至卵形,长10-20cm,基部抱茎。复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直径约4cm;头状花序长近2cm,外总苞片刚毛状,基部联合;内总苞片外层的匙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篦状睫毛;内层的狭鞭形至矩圆形,先端尖锐,中部以上有睫毛;花冠筒状,裂片5,条形,淡蓝色,筒部白色;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倒钟形,被茸毛,柱头2裂。瘦果,圆形,密生黄褐色柔毛;冠毛长约1mm,下部连合花期7-9月,果期10月。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去毛,洗净,润透,切片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漏芦,细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中,去甘草净拣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祁州漏芦 根呈倒圆锥状圆柱形,有的稍扭曲或扁压,通常不分枝,完整者长10-30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或黑棕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形沟纹及鞭形的网状裂隙,外层常有剥裂。根头部膨大,有少数茎基及鳞片状的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质罗而脆,易折断,折断时皮部常与木部脱离,皮部色泽较深,木部黄白色,呈施射状,木射线处多破裂,木部中央因朽蚀而成星状裂隙,显深棕色。气特异,味微苦。 以条粗、棕黑色、质坚实、不碎裂者为佳。 (2)禹州漏芦 根呈类圆柱形,稍扭曲,知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土黄色或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顶端有纤维状棕色残存的叶柄维管束。质坚,断面粗纤维状,皮部棕色,木部具黄黑相间的菊纹。气微,味微涩。 以枝条粗长。表面土棕以、质坚实,长短整齐者为佳。 显微鉴别 (1)祁州漏芦根横切面:表皮常已脱落,后生皮层为数层至20余层棕色细胞,壁稍厚,木化及木栓化。韧皮部较被广大,射线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和呈多股性排列,有时小形导管群将大形导管群分隔成数段,木射线常有径向裂隙。中央有时呈星状裂隙,其周围的细胞壁常木栓化。本品薄壁组中有油室分布,油室周围的分泌细胞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此外,根头非腺毛多细胞,木化,完整的长0.5-4mm,直径20-30μm,顶端细胞甚长,盘曲或折曲,的基部处为5-9个短小类方形细胞;另一有种非腺毛基部扁平,上部有7-8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长300-450μm。 (2)禹州漏芦根横切面:后生皮层黄棕色。皮层细胞4-5列,切微延长,有分泌腔散在,内含棕色分泌物,内歧层细胞单列整齐。韧皮部有许多淡黄色纤维束散在,纤维细胞间隙内充满深棕色内含物。形成层成环。导和放射状排列,纤维束散在于薄壁组织中。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祁州漏芦醇溶液(1g/ml)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滴,产生黄棕色沉淀。 (2)取祁州漏芦醇溶液1滴于滤纸上,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蓝色荧光,再滴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呈黄绿色,荧光消失。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药(毒)理学: 临床有报道,过量服用漏芦发生中毒一例。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390-2700m的山坡丘陵地、松林下或桦木林下。 2.生于林缘、干燥山坡、草丛向阳处。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用法与用量]煎服,5~9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气虚,疮疡平塌者及孕妇忌服。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