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朋友圈卖三七粉,微信上卖三七是不是骗人的

朋友圈卖三七粉,微信上卖三七是不是骗人的

微信上卖三七是不是骗人的也有部分真的,今年三七价格比去年低不是现在微信的人气很高的啊2,想做微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做好像很

1,微信上卖三七是不是骗人的

也有部分真的,今年三七价格比去年低
不是 现在微信的人气很高的啊

朋友圈卖三七粉

2,想做微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做好像很

做的人是很多,但赚钱的不一定多,因为微商是用网络软件在朋友圈里推销,大部分人是反感的。 祝你好运
我可以告诉你看到的很多都是假象!
那些是不会赚钱的,如果赚钱的话就不会忽悠你加盟。 如果你硬说赚钱,那就是你加入以后赚你的钱
图片是可以p的,基本上你赚多少钱就得花出去多少,而且还很累
朋友多了解了解再决定的,水太深了
网店赚钱少,不怎么样,还不如我卖衣服那

朋友圈卖三七粉

3,微商第一步为客户着想

微商们总是想着怎么挣钱,怎么为自己挣到更多钱。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拼命去挣钱去卖东西,为啥没人来买呢?想想看,哪个顾客是傻子,不知道你是冲着挣钱来的吗?关键是顾客在你们的交易中能收获到什么?你为顾客想过这些吗?站在顾客的角度想问题,才能收获到更多的单子。

其实,这是做微商必须要思考的一些wetwe问题,譬如说,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在朋友圈充满着一大堆做微商的人,刷了几百米的朋友圈,才能关注到朋友的所发的日常,这不是悲剧么?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耗流量的亲。

可想而知,现在的80%微商都有一个通病:朋友圈里全是广告,产品、找代理、团队培训、收入截图、转账截图、发货...

一照面就觉得你很讨厌,只要一接触你就知道你要卖东西给我,就像有一种男人,女孩一看到就知道他的目的是为了和我开房。满身散发着猥琐的气场。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不想接触你。

我都不想接触你了,你还想让我买你的东西?买你东西我都不愿意,你还想让我做代理?

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另外,给人的感觉像是菜市场一样

什么意思?好的朋友圈应该像电视剧一样,让人有画面感,让人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感受,可以是喜剧,可以是悲剧,无论是哪种剧,作为编剧,不能自己都不知道下一级要演什么,让观众怎么看?经营朋友圈就是经营印象,要清楚的知道你的朋友圈要给用户传递一种什么印象。要有一个全局的构思。

朋友圈卖三七粉

4,三七粉可以在微店上销售吗

可以销售的,不过可能网商平台会需要你提供一些证明。
你好!!微信营销靠的就是品牌,是一种情感营销,因为朋友圈大部分都是你的朋友亲戚,或者你朋友的朋友,所以如果你能做到让他们都信任你,那还担心他们不买你的产品吗?我也做微商 有一段时间了,下面是我总结下来的一些经验: 1,千万不要一直刷屏。如果你一怠畅糙堆孬瞪茬缺长画天到晚的刷屏,只会让你对你产生反感,觉得你的广告嫌疑太重。一天三条的频率最好,而且是在早上中午晚上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大家都在玩手机的时候。 2,一定要多和朋友互动,多去评论朋友的微信,为他点点赞,这样他会觉得你一直在关注他,下次他要买东西的时候肯定会想到你。 3,你的微信里面不要只是宣传产品的信息,可以有一些自己生活写照的东西,比如今天去哪吃东西了,拍点图片分享一下。不要让朋友把你当成一个只知道卖产品的疯子。 4,发布的东西太死板。比如我是卖护肤品的,我就会在我的空间里分享一些护肤小常识,中间再自然而然地介绍自己在做的护肤品,这样朋友就很容易接受 你介绍的产品。 如果你不是什么高富帅也不是土豪那么应怎么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增加有价值的内容,认真研究一个行业,成为一个行业里的专家,如果你准备卖美化产品,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关于怎样教人化妆的书籍都看一篇,再自已实战操练,把自已的心得写成一篇篇的原创文章,在你的粉丝心中建立专家地位。当你成为了专家,卖产品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相信专家,并且他们都会求着跟专家购买品,你一定要把自已的专家身份塑造出来,这样你才更有价值. 吸引粉丝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崇拜你,要做到让粉丝崇拜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内容的建设,所以要求我们聚焦自已的专长,例如,你花一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关于怎样教育小孩的书,花一年的时间很费时间,可是就因为这一样的写作,粉丝看了你写的书以后,马上崇拜你,而你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已自身的价值。 讲的这么多,只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必需具有高价值,才能吸引粉丝.你成为一个明星丶名人丶专家你才值得拥有粉丝.一定要让粉丝看到现在自已的价值和未来你的价值. 营销不只是单单一个点的问题,你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你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想了解更多营销策略,可以微我:qiang490 带你玩转微商

5,适合发朋友圈卖酒的句子

1、总有一个地方,一辈子不会提起,也一辈子不会忘记。总有一个人,一个对不起,让你心痛,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爱,一直活在心里,却在生命里告别。 2、谁知道,洒脱的人,用多少时间哭干了眼泪。 3、他即使千般恶劣,百般辜负,但依然是我爱的人。 4、如果有一天我想去流浪,不是因为厌倦了家,不是因为这里的冬天太长,而是因为我终于知道了你的方向。 朋友圈卖酒的宣传语 5、我依然过着孤独的生活,那些说好的永远,在一起不过是一朵梦的花,早已凋零找不到一丝痕迹。 6、没有人故意等谁,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7、我爱的人,他的每一寸心都属于另一个人。 8、时间在流逝,年龄在增长。懂得多了,看透多了,快乐少了,幸福少了。我不得不承认,时间改变了很多,很多。我很疯狂,很愚蠢,执着,坚持,我爱,到最后还是我一个人。 朋友圈卖酒的宣传语 9、我们总是擦肩而过,我跟不上你的脚步,你从来没有见过身后的人。 10、那一年,我们觉得世界很小,现在,跑完东西,也许一个就是一个。 11、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12、沉默了好久,却找不到一个伤心的理由。 朋友圈卖酒的宣传语 13、有时候我只是想哭,却说不出为什么。 14、其实女生最怕的就是为你付出感情,分享她所有的秘密,对你有一种依赖感而你却不见了,习惯比深爱更可怕。 15、因为有因为,所以有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16、失去的越来越淡漠,什么都会害怕。 卖酒高手如何发朋友圈 17、蓝衣湿方悔,但光不等待人。 18、他只是我的一个妓女。不要偷它。我能把它给你吗? 19、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时间让我们相遇却不能在一起。 20、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记忆,里面的人,不一定一样想念你。
1、我有孤独和烈酒,你是否愿意和我走,是否愿意一醉方休然后奔向自由 发卖白酒朋友圈的句子简短 2、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3、杯中酒三层,酒中悲七分   4、你的酒窝没有酒,我却醉得像条狗   5、清晨的粥只能填满胃,深夜的酒却能填满心   6、愿世间情仇,尽融于酒   7、且将风尘作酒,一饮消愁   8、十几年的相思加上两斤白酒,才把这句喜欢说出口   9、生活有多难,酒就有多呛,不如意事,十有八酒   10、如果喝不到清晨的粥,就请倒满深夜的酒   11、有人三句不离酒,有人句句不离愁   12、往日情怀酿作酒,换你余生长醉不复休   13、长夜漫漫,还是醉些的好   14、故事我有,就是费酒   15、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16、有什么事是一杯酒不能搞定的呢?如果有,那就两杯。 发卖白酒朋友圈的句子简短   17、不喝酒就没得朋友 一喝酒就放倒一堆朋友 人生真的很矛盾。   18、听说清晨的粥能填满胃,深夜的酒却能填满心?   19、故事我有 就是费酒,长夜漫漫 还是醉些的好。   20、从来不喜欢酒的味道,却总是喝到不省人事为止!   21、多年的相思 加二两白酒 才能把这相思说出口。   22、你出钱,我出命,一起喝成精神病。   23、你买酒,我买酒,喝完一起哭成狗。 发卖白酒朋友圈的句子简短   24、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一起跳苏喂。   25、往后今生不再喝酒 如果看见我喝酒 就当我没说。
你就把这句话发朋友圈就可以了

6,你的微商朋友们每天在朋友圈叫卖真的有用吗

推荐

作者:婉君

来源:WeDig

(ID:wedig)

编辑:

雪梨

社长说

万水千山总是情,买个面膜行不行?

● ● ●

每天在朋友圈“叫卖”真的有用吗?

每个人的朋友圈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沉迷于发营销内容的人。

他们热衷于早午晚用公众号链接或者九宫格产品图安利自己公司的产品和内容,亦或是第一时间与你分享“全世界非买不可的好东西”。场面精彩纷呈。

微信作为在全球活跃用户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这种叫卖已经渗透到了其方方面面,朋友圈、群聊、订阅号、小程序、优惠券、外卖红包……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平台的潜力,而另一方面则是人们越发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推销感到难以忍受。

就算是品牌精心策划过的营销活动,但能不能获得理想的“刷屏”效果,谁也说不准。微信上的消费者,究竟喜欢什么?

(商家OS: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其实,消费心理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想在在社交平台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今天笔者就试着来剖析一下微信平台上的“品牌信任链”。

信任链第一环:

这个平台值不值得我相信?

你有“帮衬”过那些在朋友圈“叫卖”的小伙伴吗?如果没有,是什么阻碍了你?如果有,又是什么让你相信他们?

关于微信上产品/服务的可信度,2014年Lien和Cao两位研究者曾经做过问卷调查。

他们要求参加者就“微信上对于产品/服务的评论都是正确的”“微信上的评论是可信的”“我对于人们在微信平台上针对产品/服务所发表的评论有信心”这三句表述进行认同程度打分(从1分的“极度不同意”到5分的“极度同意”),以此考察“平台信任度”,结果发现中国年轻人对于微信平台的可信度保持于相对中立的态度(所得均值为3.04分,仅微微高于3分的中间值)。

这个结果倒是不意外。中国人通常会更相信由好朋友或知名品牌推荐的产品/服务信息。人们对于微信的印象还是“基于熟人组建的封闭网络”,因此总的来说是有一定的信任基础的。

但随着人们添加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信任的“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强。如果真实相熟的老朋友在朋友圈“叫卖”,你可能会愿意信赖和购买;但如果只是在地铁上缠着你“扫一扫”的陌生人,你可能就立马屏蔽或删除了(当然想和陌生客户建立信任关系也不是一点法子都没有,请往下看)。

信任链第二环:

你的“人设”是否显得靠谱?

很多品牌或者商家,会通过精心运营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用于维护客户关系的客服小号,来和用户进行直接的沟通。然而这样的“点对点”沟通其实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可能会影响企业信誉。销售人员应该用什么样的“人设”和客户进行沟通,倒是很多人都没有仔细思考的问题。

Yang, Chen和Li曾经在2014年的时候联合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一个商家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想知道建立不同类型的客户关系会对购买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他们在电商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公开招募广告,邀请买家们添加他们的微信个人号。而实际上他们开通了4个微信号,每个号添加的人中都既有从未购买过的潜在用户,也有至少购买过一次的老用户。这4个微信号与客户建立关系的方式也都不一样(形成4种“人设”),每天按照各自的“设定”发送朋友圈信息:

实验观察一共进行28天,每天除了严格按照设定发布朋友圈,还会固定分享同一条产品购买链接引导大家购买,并记录客户们在此期间的实际购买情况。

(Yang,Chen & Li,2014)

结果得出了一个有趣的发现:针对未购买过的客户,无论建立何种关系,购买率都会增加,特别是混合关系形成了叠加效应,效果最好;但针对老用户却有出现了微妙的不同,混合关系反而比单纯的销售关系购买率低。

为了了解这个关键转折点在哪里,研究者还额外跟踪了116位潜在用户变成老用户的“心路历程”,发现当新用户消费了两次之后,对于“接收个人生活动态分享”的意愿就明显降低了,但是对“接收产品资讯”的意愿则相对维持。

这个结果甚有启发性:可能对于潜在或尝试性购买用户来说,无论产品信息还是你的个人生活(可能潜意识把你当成了“品牌代言人”了),都是我认知这个公司和产品的一部分,了解越多越能促进我购买;但变成“老熟客”之后,他们更关心的是你有没有好好花心思去打磨产品,而不是花时间去享受生活或跟我拉近关系(可能带点传说中的“催更”心态)。

信任链第三环:

你用什么方式出现在我面前?

平常人们一说到广告就觉得厌烦,是因为它总是以“出乎意料”/“违和”的方式出现。在媒体研究中有一派学者认为,人们选择使用任何一种媒体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动机。符合人们心理动机的广告内容和形式才更容易被接受。

Lien和Cao(2014)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最看重的是娱乐动机(0.409),其次是社交动机(0.308),而信息获取动机反而是较弱的(0.215)。

由此反映,很多人带着传统“叫卖式”的套路在微信上打广告,恰恰是违和的。2016年企鹅智酷《微信影响力报告》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人仍然保留以专门的手机新闻APP作为首要的新闻获取方式,四分之三的用户认为获取资讯是他们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目的。

因此人们使用微信(至少在朋友圈)的首要期待并不是信息获取,而是娱乐和社交。在朋友圈叫卖的方式不仅难以争取到对品牌的信任,还可能带来厌恶。试想想,当你在朋友圈啃着八卦吃着瓜,突然出现一条不知道哪里来的毫无关系的广告,难道能忍住不愤怒地“屏蔽”吗?恐怕连“举报”的心都有了吧?

信任链第四环:

有没有人告诉我你的产品是好的?

口碑传播是社交媒体营销最想达成的目标,这也是它和传统广告不一样的地方。

前段时间毕志飞导演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时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国32座城市高校路演,一众影视界顶级专家和名人现身背书,展现这些内容的大多是大众媒体。然而“豆瓣史上最低分”和网友们的集体吐槽,则以群众的口碑颠覆了对电影的评价。无论片方再怎么努力争取,最终也只能以紧急撤档结束纷争。

在传统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多,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谁的曝光多,谁的覆盖广,谁的声音大,谁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然而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主动搜索,询问朋友,收集评价,货比三家,考验的就是品牌的“群众基础”。有时候给人看10条广告,还不如身边一个朋友的“种草”。

奥美公关战略师Jeremy Webb今年9月在上海出席活动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那些在微信营销运动中作出购买决策的人,都是先前已经接收了足够多的品牌信息暴露并且已经乐意购买的人。”

此处需要给热衷于在朋友圈刷屏的品牌或商家一点忠告: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反馈大多是真实的,你无法操控人们会给予正面还是负面评价,这意味着你必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说话。如果没有坚实产品力,仅仅依靠花哨的营销手段、各种巧言善辩的公关,都是难以维持的。

参考文献

[1]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与未来智库. (2011). SICAS模型.网页链接

[2]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3).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ublic opinionquarterly, 37(4), 509-523.

[3]Lien, C. H., & Cao, Y. (2014). Examining WeChatusers’ motivations, trust, attitudes, and positive word-of-mouth: Evidence fromChina.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1, 104-111.

[4]Qian, Q.(2017). Don’t Believe the Hype: Why WeChatIs Not a Cure-All for Luxury Brands. 网页链接

[5]Yang. S., Chen. S., & Li. B. (2016). The Role ofBusiness and Friendships on WeChat Business: AnEmerging Business Model in China, Journal of GlobalMarketing, 29:4, 174-187.

● ● ●

1

你可能会喜欢:

人际泡沫:朋友圈很热闹,私聊却无话可说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绪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7,这良心爆款要得罪朋友圈一半人

一部最新的健康纪录片,悄悄火爆了朋友圈。

据说传播它的,都是25-35岁的很多年轻上班族。

没办法,和美丽、健康有关啊。

中国人的传统“进补”观,比如吃些人参虫草鳖精啊,那都是长辈的信仰。在年轻的几代人里,其实越来越不火。

他们越来越信的,是西方的膳食补充思维。

俗一点,我们称之为“药丸健康生活”。

所以,身为一枚朝九晚五的80-90后上班族,你会这么补吗——

比如为了抗衰老,保护眼睛,吃花青素;为了睡眠好,吃褪黑素;为了肠胃好,吃大麦若叶青汁粉;

怕加班猝死,吃Q10辅酶保护心脏;怕记忆力减退,深海鱼油;甚至为了悄悄提高“羞羞战斗力”,你让男友长期吃类胡萝卜素……

其他比如胶原蛋白,吃了皮肤好;软磷脂,软化血管;更别说N多种的维生素B群C群,各种针对治疗……Sir就不数下去了。

它们都包装得很科学,也被描述得很吸引——

什么纯天然、无添加、自然得不能再自然、各种深山老林、五洋深海采集而来。

功效了得,工序又高科技,简直是超级食品。

当然,价格不菲。网上一查,几千几百不等(你可以说你挣得多,不觉得贵,但总比你日常贵吧)。

蛤?!难道都是假的?!

倒也不是。

但不管假不假,你可能都被忽悠了。

咱就从一个最简单的水说起吧——

先看这瓶叫做Wetter的水。

长得是不是很深海、很炫酷。

你会买不?

一般人都不会拒绝。是啊,就算水一般,但瓶子好看也加分啊。

再告诉你,这水10块一瓶,买不?

emm,要考虑一下。不过卖得贵总有点道理吧?来,先琢磨下产品说明。

人家是这样说明自己的——

水源天然(这一条必须有)。

此外经科学检测,本水低卡路里、充满电解质、酸碱平衡,能很好保持你身体里的水分。

低热量还保湿哦,也就是说,容易年轻美丽哦!

可能不少人此时会觉得,这里头肯定有黑科技。

如果这10元你掏了,那恭喜你。

你得到了一瓶来自英国!

喝起来果然清爽、保湿、健康的!

……和纯净自来水差不多的,水。

这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充满电解质 酸碱平衡

当然 所有的普通自来水都是如此

拿它举例,因为水最便宜。

幸亏知道了这个故事,你省了10块钱。

而大家都积极传播的这部纪录片,可能还会帮你省更多钱。

活得轻奢、健康,摄入合理的营养成分……真的,你这些人生目标一点都不贵。

这是一个专注于揭露真相的节目组做的片。

它不想拆穿什么骗局,因为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骗局”。

它只想很严肃、严谨、严格地告诉你:

打着科学和健康的招牌,卖出的超级食品,最容易从追求品质健康的小白领口袋里,掏出大把钱——

《健康饮食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Healthy Eating

这部纪录片不长,才1小时,很容易看完。

看完你知道的新知识却很多。

主持人来自英国,她将带你逛遍整个英国,亲眼见证各种超级食品的健康实验。

字幕来源:盗火纪录片字幕组,下同

城市你随便记记就好了,什么英格兰的利物浦、苏格兰的邓迪、威尔士的卡迪夫。

记不住也没关系,反正你要知道,这位主持人跑来跑去,就为了拜访各路营养学专家、博士,问一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你也想问很久了,只是不太好意思——

到底,什么(吃了)真的对我们好,什么是浪费钱?

从吃什么到喝什么,让我们一样样来发现健康饮食的真相。

先说吃啥。

俗话讲得好,民以食为天。

在国内食品安全频发的当口,大家省这省那,也省不了在吃上的投入。

在英国,也有各种超级食品。

打着绿色、有机的概念,让人眼花缭乱。

有机红藜麦、预防心脏和皮肤老化的奇亚籽、可以帮助燃烧脂肪的椰子油、增强免疫系统的枸杞、预防癌症的羽衣甘蓝。

每一个都包装得光鲜亮丽,五样东西下来,共需花费36磅(约为人民币324元)。

接着主持人又让一位营养学家出面,为她挑选了具有相似功能的五样日常替代品:

传统的珍珠大麦、廉价的亚麻籽、菜籽油、杂莓果和随便一包绿色蔬菜。

这一堆下来,不到6磅(约为人民币54元)。

还需要说啥吗,六倍的价差!

但恐怕仍有很多人要说,我就是更愿意选前者。

不单因为看起来诱人,让人更有食欲和驱动力。

更因为昂贵——

这是非常昂贵的... 这就是你首先购买它的原因

……

所有好东西都很贵

有人估计也要说了,人家是提取的,可能更“精华”吧?

来,做实验。

在维生素C测试中,被包装的枸杞和天然的草莓打成了平手。

从实验我们能看出,超级食物的表现,显然有点对不起它们的超级价格。

不信,再来个——

在比较“谁能更缓慢而稳定地释放能量”这方面,藜麦也和珍珠大麦不相上下。

还不信?

那就全都比较一遍!

椰子油pk菜籽油、羽衣甘蓝pk大白菜、奇亚籽pk亚麻籽……

三项科学数据一样样比对,你看,连专家也找不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能证明超级食品比普普通通的日常替代品,对我们更好。

如果是中国人我们会说啥?

呃……枸杞的价值根本不在维C啊!还有一些很厉害的中医进补功效呢,比如《神农本草经》说的坚筋骨、耐寒暑,轻身不老……

谢谢啊,请饶过不懂咱中医博大的英国人。

认真点说,尽管干枸杞和新鲜草莓相比,当然新鲜水果的维C含量更丰富。

但至少我们能看出,这种食补的性价比,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高。

好,来说回开头的药丸健康生活吧。

因为上班族写字楼的生活太不健康,经常久坐、加班,很少运动。

吃的是外卖,睡的是沙发。

久而久之,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变老、早死……

从而走上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啪丸仔不归路。

我们被说服着相信,只要定期服用这些小药丸,就可以弥补我们不健康的饮食作息所带来的各种生命隐患——

而且最厉害的,是人家“对症下药”!

你说,还有哪样不能治?

说外科的,头痛、腰痛、颈椎痛,能治。

说内科的,胃病、呼吸道、肾和前列腺、子宫保养……数不胜数。

与职业病相关的,更是重点盯防对象——无论你脱发、肥胖、失眠……所有的亚健康问题,都有对症下药的各类补充剂。

但吃完之后,到底效果怎样?

为了得到更科学的答案,主持人终于拿自己做实验。

连续两周,她坚持服用最大允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丸。

之后,她请来一位格拉斯哥大学的代谢医学教授,来研究她血液中的维生素水平这两周的变化。

结果……就是没变化。

可以说有些东西有所增加吗?

……

它们与您的原始结果大致相符

教授甚至略带无奈地指出。

就算自己平时会教育其他人,可不少消费者有一种“有备无患”的养生心理。

事实上 有些人可能会想

“好吧 我还是会服用复合维生素”

“也许他们可以提升我的防御机制 并保护我免受疾病侵害”

真的吗?

教授很严肃的说,不。

在特定情况下服用复合维生素,反而会增加风险,甚至反而会生大病!

- 在特定情况下服用复合维生素 反而会增加(患病)风险

- 实际伤害?

- 实际伤害 包括肺癌和皮肤癌

我了个去。

那花的钱呢,钱难道全部打水漂了吗?

教授苦思冥想说,emm也没有,起码……

现在你排出的尿很“值钱”。

我经常对人们说

(服用)复合维生素是一种制作昂贵尿液的方法

好,“吃什么”超级食品,我们聊完。

下面聊“喝什么”。

前面说了,普通的健康水,已经可以为身体保湿。

但,但从保湿效果来说,确实存在比它更好的饮料(死心吧不会是奶茶)。

节目组让四个实验小组在1小时内,喝完四种一升的饮料:

水、橙汁、咖啡、牛奶。

之后,对尿液进行收集分析。

结论很快出来了。

牛奶,比水更能保持身体的水分。

当然,牛奶喝多了,有没有其他危害呢?

此处不展开。

这个结果也不是让我们狂喝牛奶,还是要合理摄入合适的量。

来,继续破除迷信。

专注“反常识”的节目组,接着开始挑战我们的“重量级健康食品”——

鲜榨果(蔬)汁!

从原料到制作,果蔬汁往往都写满了“超健康”“纯天然”。

很多人觉得这种自然饮品里,有满满的抗氧化剂,常喝一定能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还能抗癌、延缓衰老。

随手某宝一搜,都可以感受到国民对自制果汁的热衷。

(不害臊地说,Sir为了全家健康,确实买过一台小贵的榨汁机……)

好了,主持人要来抽Sir了——

请来专家,继续做实验。

当专家把充满抗氧化剂的蓝莓汁,放进模仿胃部的环境时,一切看起来都很稳定,正常。

你看 这些抗氧化剂真的很开心

但当蓝莓汁进入到模拟肠道环境——所有食物营养真正被消化吸收的地方——的溶液里,它却很快失去了活力。

它变暗了

正如你所看到的

这些组件开始分解

换句话说,这些抗氧化剂,99%都没办法进入你的血液,然后见效。

有人说,也许是摄入不够多?

好,专家继续解释说,如果刻意摄入大量抗氧化剂,你的身体不仅会自发排出这些外来分子,还会自动降低体内的抗氧化剂水平,摄入的8小时后,都无法回到正常基准线。

也就是说,喝得越多,身体抗氧化水平越低……

主持人不服,继续追问,结果博士忍不住开了嘲讽模式:

这就跟他们要卖给你一杯热饮

并说“这会增加你的体温”一样愚蠢

归根结底。

很多超级食品的健康说明,都是建立在“误解身体自身的调节方式”的基础上。

包装是美好的,措辞是“科学”的……但“科学”的不全面阐述,是会产生极大误会的。

再往下。

片子开始得罪人了。

节目组顺便揭穿了各种花式营销灌输给我们的错误概念——

比如,煎鸡蛋不健康吗?

不,它其实比炒鸡蛋更健康。

因为鸡蛋并不会吸收脂肪,虽然煎得滋滋作响,但只要把油沥干,就能马上降脂。

再比如,油汪汪的早餐就不健康吗?

不,这个组合提供了更多蛋白质,反而可以增加饱腹感(能持续到中午),这样不就反而摄入少了吗?

在减少两餐之间的进食的同时,还能帮助你控制全天的进食量。

(关于本片,Sir劝你亲自看一遍,因为Sir很多都想写,但今天来不及了)

生为食物,大家都是“进出口”货物。

没有谁生来高贵,身怀什么独门功效。

吃多了可能还有害健康

所以,请不要抹杀哪些“平民食物”,对你不留名的付出。

“健康食物”也不是特指什么个体。

而是一种集体效应:

适量饮食,均衡摄入,别计较食物身份的贵或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相信食物,反而相信套路。

说真的,套路都是商业上用来针对各类用户的。

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文化水平职业收入分……

当我们鄙视长辈随手转发的健康贴时。

我们自己难道一点也意识不到,我们也在随便买下各路号称健康的超级食品?

迷信民间偏方和迷信“科学进补”,本质上并无不同。

在片子最后,节目组下了一个结论,家人朋友都应该记住:

没有任何快速修复的神奇公式

没有任何奇妙食物或奇迹丸

吃得好 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只要你吃一系列日常食物 —— 水果 蔬菜 瘦肉 鱼 全麦

你真的就会让你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世上没有超级食品。

也没有什么速效健康丸。

从今天开始,还是请你死了这条心。

祝大家吃好睡好身体好,然后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

哇靠我省了很多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爱奇艺就有

编辑助理:邓布利多金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