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野三七粉图,野生三七图片供参考

野三七粉图,野生三七图片供参考

野生三七图片供参考现在天然野生的三七非常稀有,可遇不可求。市场上很多常用无数头的小三七(又称珍珠七)作为野生三七欺骗消费者,其实野生的三七很稀少,其形状更类似人参。现在。不能发图啊,你自己上百度去搜呗,上面显示的,很清楚的,比别人发给你……

1,野生三七图片供参考

现在天然野生的三七非常稀有,可遇不可求。市场上很多常用无数头的小三七(又称珍珠七)作为野生三七欺骗消费者,其实野生的三七很稀少,其形状更类似人参。
现在。不能发图啊,你自己上百度去搜呗,上面显示的,很清楚的,比别人发给你的还要详细

野三七粉图

2,山七是什么药材

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中药材买卖通查看更多药材
山芝麻(《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岗油麻(《生草药性备要》),岗脂麻(《岭南采药录》),山油麻(《广州植物志》),田油麻、仙桃草(《福建民间草药》),野芝麻、狗屎树(《广西中兽医药植》),假芝麻(《广西药植图志》);山麻(《闽南民间草药》),假油麻、芝麻头(《岭南草药志》),牛釜尾(《广西中草药》),山野麻(《福建中草药》),白头公、油麻甲(江西《草药手册》),野麻甲、假麻甲(《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芝麻小灌木,高约1米。小枝密被灰黄绿色短柔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长4~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形,脉3出,全缘,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柔毛;叶柄长5~7毫米。花序腋生,密生小花;花苞1片,线状尖针形;花柄短;萼简状,长6~7毫米,5裂,被星状短柔毛;花瓣5,淡紫色,线形,长约1厘米;雄蕊10,连合成雄蕊柱,雄蕊柱与雄蕊柄合生,顶端5裂,花药群集在裂齿间,退化雄蕊5;子房5室,被毛,花柱柔弱。蒴果卵状长圆形,长12~20毫米,先端短尖,密被星状柔毛。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于荒山、丘陵、荒坡、路边。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 【采集】6月前采其全株,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甙、酚类、鞣质。 【性味】辛微苦,凉。【功用主治】解表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肠炎,痈肿,瘰疬,疮毒,湿疹,痔疮。【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宜忌】《广西药植图志》:"虚寒症忌服。"【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以干根1两作煎剂或流浸膏冲服,一般每日1剂,个别病例日服2剂或半剂,2次分服。治疗18例,其中属于I期1例,Ⅱ期4例,Ⅲ期13例;服药最短者7天,最长者70天,平均34.3天。治疗结果,按北京阜外医院规定估计标准,显效5例,有效4例,轻效2例,无效7例。其中Ⅲ期者显效4例,有效2例,轻效1例。症状的改善,似以心悸、失眠、面红、夜间多尿、头晕等较为显著。8例在治疗前后作了血清胆甾醇检查,其中6例阼低,2例不变,服药期间心、肾、血液等未见严重毒性表观,仅少数出现腹泻、腹痛、头痛、恶心、呕吐、多汗、眼皮震颤、四肢麻感等副作用,但无影响治疗的情况。 ②治疗痔疮取山芝麻根8斤,芭蕉叶(烧灰存性)1斤,石灰乳(即浓石灰液)1斤,制成澄清透明注射液供局部注射。注射方法:肛门常规消毒,普鲁卡因局麻,用止血弯钳固定痔根部,然后从痔顶缓慢注入药液0.3~0.6毫升,俟痔核变灰黑色后约15分钟,去钳,用新洁尔灭冲洗,塞入凡士林纱布,覆盖固定。治疗215例,1例无效,其余均于治疗后3~5天痔核枯落,10天左右愈合。凡有严重的肾脏病、循环系统疾病、活动期肺结核及孕妇,均忌用。对肛门部有急性感染者以及痔核正在发炎出血者,须待炎症消退后方可注射。每次注射最多不超过两个痔核,第2次需间隔半月左右。此外,注射时还需注意保护痔核周围腱膜,以防药液损害。经常保持大便通畅,每日用高锰酸钾液行局部坐浴3~4次,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射后未见全身反应,少数病例有局部胀辣感,均能忍受。
那种山七好
白字客、那是三七好不好!!
凉性药材,去火用的
主治什么症状

野三七粉图

3,什么中药可以控制白血病恶化

白血病患者中,发热以急性白血病为多见,中医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外感(感染)、邪毒内发及阴虚3种。治疗的方法分述如下:   1.感染发热起病时多恶寒,或有寒战,身热,热度较高,有感染部位的局部症状,可找到感染灶。 治疗原则为:在表者宜解;在气化者宜清;在营分、血分者宜清、宜凉。由于本病正气多虚,故宜扶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可选加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黄柏、黄连、黄芩、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桅子、蚤休等。 不同感染部位的发热,用药亦不相同.如下: 感冒发热,偏热者用银翘、桑菊饮加减,偏寒者用荆防解表汤加减。 咽部感染发热,可用普济消毒饮;用板蓝根及蒲公英各30g,煎汤含濑;局部吹冰硼散或服六神丸;另外可用中药黄芩、玄参、金果榄、牛蒡子、山豆根、蚤休、马勃、生甘草、桔梗。 肠道感染发热,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香连丸加减,常用中药为黄芩、黄连、白头翁、广木香、马齿苋、槟榔等。 泌尿系感染发热,可用八正散、萆解分清饮加减,常用中药为知母、桅子、黄柏、瞿麦、扁豆、车前子、滑石等。肺部感染发热,可用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加减,常用中药为鱼腥草、黄芩、苇茎、石膏、止咳化痰药。 软组织感染发热,可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局部外敷如意金黄膏,或化毒散加鲜芦荟汁。肛门处感染,用九华膏外涂,常用中药为紫黄地丁、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黄芩、黄连、黄柏、败酱草、桅子、丹皮、赤芍等。 感染导致败毒症,可用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并须注意益气扶正。  2.阴虚发热表现为低热,手脚心热,午后不甚,盗汗,贫血,口渴思饮,大便干,或有舌质、舌尖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剂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用当归、女贞子、生地、熟地、青蒿、银柴胡、地骨皮、鳖甲等。 3.邪毒内发主要是指白血病本身引起的发热。其发热是在白血病恶化时出现,骨痛及胸骨压痛明显,不能发现感染灶。治宜清热解毒化瘀,常用中药为金银花、板蓝根、石膏、连翘、知母、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蚤休、红花、桃仁、半枝莲、赤芍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是看中医辨证治疗吧。任何一种中药是不可能治疗此病的,需要药物的配伍,全面的治疗才可以。
中药砒霜可以控制但有剧毒还在试验中,其他的中药只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病情控制不了。 治白血病唯一的就是骨髓移植。这是世界公认也是通行的办法。
苗药 , 祖传秘方 , 效果好 ,根据病情,还可以治愈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根据1976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36个国家和地区的年龄调整发病率(男性),最高的国家仍是美国(6.8~9.3/10万)、瑞典(7.6/10万)和新西兰(7.4/10万),英国则居中(4.6~5.8/m万),印度最低(2.4/10万),中国的白血病发病率与亚洲国家相近而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中国的调查结果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为3~4/10万,其中以急性白血病较多见,约占全部白血病的三分之二,其次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认为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及其他某些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氯霉素、苯和某些农药中毒等有关。 传统医学中无白血病这一病名,但恨据白血病贫血、发热、出血、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可在历代医学著作中找到有关记载,如在由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有关“虚劳”的论述与该病的典型症状及体征相符。以后宋代《圣济总录·虚劳门》、清代《温病条辨》等医著均有有关论述,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传统医学对于治疗本病,不仅方法多样,而且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可替代的特点,即调整患者整个机体的偏盛偏衰,此外,还可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经近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药与西药含用治疗白血病可发挥备自的特长,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为现代临床治疗白血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尚有部分气功、针灸、中成药等方法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可将其归属于“虚劳”“急劳”“伏气温病”“痰核”“症瘕”“积聚”等范畴。 1.中国中医治疔 (1)药物治疗 1)气血两虚证。 主证:头昏,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心悸气短,目眩,耳鸣,唇甲色淡。懒言,自汗出,甚至腰腿酸软,妇女经血涩少或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皮肤可见出血点。舌质淡或淡胖,苔薄自,脉细软或略数。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去皮),炙甘草,生姜3片,大枣1枚。 体虚乏力者加黄芪、枸杞;出血者加阿胶、小蓟;眠差者加远志、五味子; 分析:方中用参、术、苓、草补睥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当归、熟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人参、白术入气分以调和牌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2)气阴两虚证。 主证:头晕乏力,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盗汗。咽干心烦,失眠多梦,甚刚消瘦,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滑泄,舌淡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二至丸(《医方集解》)。人参,麦冬,五昧子,女贞子,旱莲草。 若阴虚重于气虚,人参可改用北沙参,加龟板;若阴虚及肾,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兼见热毒之证,加青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分析:生脉散中人参甘平,补肺,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热除烦以安神;五味子酸涩收敛,三味合用,取其益气生津,使肺润津生,气阴两复。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功能补肾养肝,用治肝肾阴虚之证。 3)热毒炽盛证。 主证:壮热,烦躁,头晕唇焦,口舌生疮,周身骨痛,或见发斑衄血,神昏谓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舌红或紫,津少,边有瘀点,苔黄或灰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白血病热毒炽盛证多见干急性白血病,往往兼见出血、肺部感染、口腔演疡等备类兼症,若见高热不退,可加用知母、石膏;出血较多,酌加仙鹤草、茜草、三七粉等,加强止血作用;感染,加银花、连翘、板蓝根;见口渴少津等伤津之象,须时时顾护阴液,可加用西洋参泡服。 分析:本证之病机为热毒壅盛,且充斥弥漫三焦,故用黄连、黄芩、黄柏直泻上、中、下三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兼能导热下行;犀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养阴清热,配合犀角凉血以止血;赤芍、丹皮既能凉血,又能散瘀。全方泻火解毒与凉血活血散瘀同用,而重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4)痰热瘀毒证。 主证:胸闷,纳呆,头昏,跛软,发热或不发热,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皮下可见出血点或瘀斑。重者可见骨痛如刺,面色晦暗,唇暗淡红。舌质暗,边有瘀琏,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方药: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合四苓散(《明医指掌》)、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灵脂,蒲黄。 痰湿重者,酌加贝母、瓜蒌、竹茹、陈皮、半夏等;热毒重者,加青黛、自花蛇舌草、大青叶、七叶一枝花、土大黄等;用卑虚湿阻者,可加党参。 分析:本证由湿浊之邪与热毒互结而成,湿热互结,煎熬津液,炼津成痰,痰热阻滞气机,则气血运行受阻,最后导致瘀血形成。故本证以湿、热、瘀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为主要病机。本方中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四苓散即《伤寒论》五苓散去性温之桂枝而成,功能利水化湿;失笑散中蒲黄、五灵脂均有通利血脉,祛瘀止痛作用,两者相须为用。全方熔泻火解毒、祛湿化痰及活血化瘀于一炉,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 (2)针灸治疗 取穴:命门DU4、悬钟GB38、至阴BL67。 操作:命门DU4、悬钟GB38用平补平泻法,命门DU4穴针上加灸15~20分钟;至阴BL67用阳中隐阴法,留针40分钟,每天一次。 2.中国朝医冶疗 (1)药物治疗。 1)少阳人白血病。 用荆防地黄汤加减。生地100g,熟地、山羊肉、茯苓、泽泻、丹皮备15g,龟板、枸杞子、覆盆子、荆芥、麦芽备25g,防风、独活、羌活各5克,水煎服。 2)少阴人白血病。 用独参八物汤加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人参50g,黄芪25g,当归25g,砂仁10g,白术、半夏、茯苓、甘草、陈皮各15g,白芍25g,桔梗20g,杳仁、冬花各15g。用此方先缓和自觉症状后,再用: 黄芩25g,当归、白芍备20g,首乌25g,鹿茸20g,元肉20g,生地、熟地各25g,龟板15g,女贞子20g,免丝子20g,大云15g,水煎服。 3)太阴人白血病。 用鹿茸大补汤加清心莲子汤加减,鹿茸25g,莲子肉20g,牛黄0.625g,山药20g,麦冬、天冬、黄芩备15g,桂元肉30g,水煎服。 3.中国回医治疗 方药:香石藤30g,上肉桂5g,红糖30g。 主证说明:本方适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用法:先将香石藤,上肉桂煎3次,合并药液,然后将红糖放入药液中溶化。每天3次,每次服1茶杯,1日1剂。 4.中国蒙医治疗 方药:阿秀尔(诃子)15g,阿拉腾·其其格图(波棱瓜子)10g,朱力根·古吉斯(甘松)10g,高立图·宝日(丁香)10g,德力古美斯(草果仁)10g,西日高力吉嘎纳(荜菝10g),道赫高尔·格斯尔(木棉花)10g塔本·塔拉图(炒使君子)37g。 主治:主治白血症。对睥肿大具有较好疗效。 用法以上8味药,粉碎成细粉末,过筛、混匀、即得。每日2~3次,每次3~4g。温开水送服。 5. 中国壮医治疗 方药:鳖甲适量,黄根(根)30g,猪骨100~200g。 主证:软坚散结,滋阴,祛瘀生新、强筋壮骨。慢性粒细胞性自血病。 用法:鳖甲炒黄、研未,每取10g拌白糖粥服,每日3次;黄根根与猪骨每日1剂,煲汤分2次服。 (二)印度传统医学治疗 研究表明茜革的氯仿和乙醇撮物对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显著作用。
针灸。中医专家针灸网站http://zhenjiu.abang.com(配穴位图)

野三七粉图

4,根茎类药材有哪些

根茎类药材挖掘机在那里能买上
根茎类药材基本如下:  三 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商品规格:主根分60头、80头、120头、无数头。茎基称:剪口;支根称:筋条;更细的根称:绒根。  混淆品: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块根。菊三七  竹节三七:为五加科大叶三七的根茎。竹三七、竹节三七 竹节参  土三七: 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块茎。土三七 藤三七 血三七,为薯蓣科薯莨的块根。血三七 朱砂七 红孩儿景天三七,为景天科多种景天的根。景天三七  枯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老根。处方别名:枯萝卜、气萝卜、仙人骨、仙人头、地骷髅、地枯萝、空莱菔、老人头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处方别名:白附子、制白附、禹白附、盐附子、独角莲、白波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  混淆品: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处方别名:关白附、竹节白附  天葵子:为毛茛科植物紫背天葵的块根。处方别名:天葵、天葵子、天去子、天葵根、紫背天葵子、夏无踪、两头尖、千年耗子屎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处方别名:粉防己、汉防己、防己、粉寸己、解离、石解、石蟾蜍  混淆品: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广防己  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汉中防己  木防己:为防己科木防己的根。处方别名:木防己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处方别名:射干、寸干、扁竹、扁竹兰、鬼扇、老君扇、开口箭、乌蒲、黄远  混淆品:白射干:为鸢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处方别名:白射干、土射干  穿山龙:为薯蓣科穿龙薯蓣的根茎。处方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川山龙  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处方别名:常山、鸡骨常山、蜀漆根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处方别名:何首乌、首乌、制首乌、地精、夜合、赤葛、赤敛、红内消、九贞藤、马肝石、山奴、山哥、山翁  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处方别名:白首乌、和尚乌、泰山首乌、泰山白首乌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旧时将该植物称“乌头”,只有独根、无子根者称“天雄”;通常将子根称“附子”;若再有小子根,称“侧子”“漏篮子”。亦有将母根作“草乌”、子根作“川乌”的;处方别名:川乌头、川乌、制川乌、千秋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块根。处方别名:草乌、草乌头、制草乌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处方别名:防风、文风、屏风、回风、北风、风肉、关防风、东防风、口防风、山防风、黄防风、青防风、铜芸、茴芸、茴草、百枝、百蜚  混淆品:川防风: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川防风、竹节防风、西风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处方别名:附子、熟附子、侧子、乌附子、乌附块、黑顺片、黑附子、明附片、熟附片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处方别名:当归、全当归、秦归、秦当归、西当归、酒当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处方别名:百合、炙百合、蜜百合、番韭、强瞿、中庭、中逢花、蒜脑藷  墓头回:为败酱科植物异叶败酱、糙叶败酱的根。处方别名:墓头回、墓头灰、箭头风  列当:为列当科植物紫花列当、黄花列当的全草及根。处方别名:列当、草苁蓉、花苁蓉、不老草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根茎。处方别名:黄连、元连、味连、雅连、云连、鸡爪连、川连、王连、支连、宣连、古连、川黄连、峨嵋连、古勇连  胡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处方别名:胡连、胡黄连、藏胡连  马尾连:为毛茛科植物多种唐松草的根茎及根。草黄连、马尾连、马尾黄连、金丝黄连、唐松草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细辛、辽细辛、华细辛、小辛、少辛、北细辛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处方别名:黄芪、元芪、黄耆、棉芪、红芪、西芪、口芪、抽芪、卜奎芪、浑源芪、大岚芪、炮台芪、大有芪、炙耆、独根、百本、芰草、王孙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处方别名:黄芩、元芩、枯芩、淡芩、淡黄芩、子芩、条芩、片芩、经芩、宿芩、北芩、鼠尾芩、黄金茶、黄文、空肠、内虚、腐肠、印头、妬妇、酒芩、黄芩炭、土金茶根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的根。处方别名:白芷、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会芷、苻蓠、白茞、香棒、泽芬、芳香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处方别名:白及、白芨、白根、白给、紫兰、连及草、羊角七、雪如来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卵叶远志的根。处方别名:远志、远志肉、炙远志、小草、线茶、葽饶、细草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处方别名:肉苁蓉、大云、大芸、寸云、寸芸、淡大云、淡苁蓉、酒苁蓉、肉松蓉、金笋、金笋、纵容、肉松容、碧水龙、黑司命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处方别名:香附、香附子、草附子、附米、莎草根、黑香附、雀头香、候莎、夫须、三棱草根、制香附、四制香附、七制香附、醋香附、抱灵居士  漏 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根。处方别名:漏芦、祁漏芦、鬼油麻  混淆品:禹州漏芦:为菊科植物蓝刺头、华东蓝刺头的根。禹州漏芦、和尚头、蓝刺头  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垂序商陆的根。处方别名:商陆、商六、山萝卜、当陆、章柳、张果老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野生的称“山参”、“高丽参”;栽培的称:“园参”、“移山参”。商品规格有很多种:野生参、移山参、朝鲜参、园参;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红参、边条参、糖参、白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处方别名:人参、红参、直别参、白参、生晒参、高丽参、大力参、人葠、棒棰、朝鲜参、朝鲜人参、黄参、吉林参、神草、金井玉阑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处方别名:西洋参、洋参、花旗参、种洋参、佛兰参、顶光参、正面参、广东人参、正光结参、西洋人参、粉光粉、原皮西洋参、粉光西洋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根。处方别名:党参、台党、潞党参、西党、汉中党、文党、文元党、晶党、东党、辽党、中灵草、上党人参  混淆品:明党参:为伞形科明党参的根。明党、明参、银党、明党参、明沙参、粉沙参、山花  北沙参:为伞形科珊瑚菜的根。处方别名:沙参、北沙参、莱阳参、莱阳沙参、条参、北条参、辽沙参  混淆品:南沙参:为桔梗科多种植物的根。包括甜桔梗、杏叶参、荠苨、四叶参、羊乳、白参、白沙参、南沙参等多个名称。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处方别名:玄参、元参、玄台、重台、黑参、黑玄参、乌元参、乌玄参、润玄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处方别名:童参、太子参、孩儿参  珠儿参:为桔梗科珠子参的根。处方别名:珠子参、珠儿参、珠参、鸡腰参、雪三七  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粗脉手参的块茎。处方别名:手掌参、佛手参、章参、手参、手儿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处方别名:苦参、地槐、山槐、苦骨、苦识、骄槐、槐连兜  混淆品:苦参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详见果实类鸦胆子条。  紫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等的根。处方别名:紫参、拳参、虾参、山虾子、草河车、牡蒙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丹参、红根、紫丹参、酒丹参、赤参、赤根、大红袍、木羊乳、奔马草、郄蝉草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处方别名:泽泻、广泽泻、建泽泻、水泽、耳泽、芒芋、泽夕、川下、水泻、禹孙、及泻、天秃、宅下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的块根。处方别名:玉金、郁金、入金、乙金、温郁金、桂郁金、黄郁金、川玉金、川郁金、广玉金、黑郁金、光郁金、绿郁金、马蒁、紫蒁香、黄丝玉金、醋郁金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匙叶甘松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甘松、甘松香、香松、麝男、人身香、苦弥哆  山奈: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处方别名:山奈、山柰、山辣、三赖、三柰、三乃子、三柰子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根茎。处方别名:土苓、土茯苓、地茯苓、山遗粮、山地栗、仙遗粮、饭团根、冷饭团、奇粮  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处方别名:仙茅、仙毛、仙茅参、独茅、千年棕、山棕、天棕、盘棕、茅瓜子、风苔草、地棕根、酒仙茅  紫苑: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紫菀、紫苑、青苑、子苑、紫倩、蜜紫苑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甘草、粉草、生草、节甘草、甘草梢、国老、蜜草、蜜甘、美草、灵草、灵通、主人、大嗷、蕗草、炙草、炙甘草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多种龙胆草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龙胆、龙胆草、胆草、苦胆草、地胆草、陵游、酒龙胆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内蒙紫草的根。处方别名:紫草、子草、紫丹、紫芙、软紫草、硬紫草、老紫草、紫草茸  白前: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白前、鹅管白前、石兰、嗽药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茜草、茜根、红茜草、茜草根、倩染、绯草、牛蔓、小活血、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块根。处方别名:百部、百奶、百步、野天冬、百条根、闹虱药、穿杨、炙百部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块根。处方别名:猫爪草、三散草、毛爪草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处方别名:山药、怀山、怀山药、淮山、淮药、淮山药、薯预、薯蓣、薯药、山芋、山藷、山薯、藷薯、玉延、炒山药、焦山药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处方别名:板蓝根、大青根、板兰、蓝根、大蓝根、蓝靛根、靛根、靛青根  白茄根: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及茎。处方别名:茄根、白茄根、茄棵  萱草根: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小萱草的根。处方别名:萱草根、萱草、黄花菜根、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豆根、山豆根、苦豆根、广豆根、硬豆根、金锁匙、越南槐根  混淆品: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北豆根、蝙蝠葛、软豆根、蝙蝠葛根  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的根。处方别名:苎麻、燖麻、苎麻、苎麻根、荨麻、焮麻  托盘根:为蔷薇科植物蓬蘽或茅莓的根。处方别名:托盘根、茅莓根、过江龙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灵仙、威灵仙、风车、寿祖、黑须公、软灵仙、铁灵仙、黑灵仙、老虎须、铁脚灵仙、酒灵仙  芫条根: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处方别名:芫根、芫花根、芫条根、赤芫根、杜芫根  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麻黄根、麻王根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处方别名:虎杖、大虫杖、苦杖、紫金龙、子金龙、斑根、斑杖、斑草、斑庄根、酸杖、酸杆、大叶蛇总管  毛冬青: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处方别名:毛冬青、山冬青、茶叶冬青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处方别名:狗脊、毛狗脊、金毛狗、金毛狗脊、狗青、强膂、扶盖、扶筋、苟脊  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徐长卿、徐长青、山刁竹、寮刁竹、了刁竹、丁黄草、药王、天竹、瑶山竹、逍遥竹、料刁竹、一枝香、一枝箭、石下长卿、老君须、别仙踪、英雄草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处方别名:白头翁、白头公、白头草、野丈人、奈何草、老公花、翁草、老和尚头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大黄、生军、生大黄、熟大黄、川大黄、川军、酒军、箱黄、箱军、箱大黄、西吉、西庄、西庄黄、庄黄、中吉、蛋吉、片吉、酒大黄、将军、大王、锦纹、川锦纹、锦纹大黄、马蹄黄、火参、黄良、肤如、肤如、雅黄、香结、破门、大黄炭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处方别名:姜黄、黄姜、硬姜黄、色姜黄、宝鼎姜、宝鼎香、  片姜黄:为姜科植物郁金的根茎。处方别名:片姜、片姜黄、片子黄、片子姜、条姜黄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处方别名:天麻、明天麻、赤箭、赤芝箭、石箭、离草、合离草、木浦、鬼督邮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的根茎。处方别名:升麻、蜜升麻、黑升麻、周麻、关升麻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处方别名:桔梗、苦桔梗、玉桔梗、白桔梗、房图、梗草、苦梗、利如  续断:为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处方别名:续断、川断、川续断、六旦、六汗、接骨、山萝卜根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鳞茎。处方别名:山慈菇、山茨菇、朱姑、毛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处方别名:乌药、台乌、天台乌药、短樟、矮樟、旁其、衡州乌药  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金钱吊乌龟的块根。处方别名:白药子、白药、白药根、白药脂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其珠芽亦入药,称“黄独零余子”。处方别名:黄药子、黄药、赤药、黄独、零余薯、黄药根、大苦、木药子  红药子:为蓼科植物毛脉蓼的块根。处方别名:红药、红药子、朱砂连、朱砂七、赤药子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处方别名:木香、蜜香、云木香、广木香、南木香、川木香、老木香、新木香、越木香、越隽木香、煨木香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北马兜铃的根。青木香、土木香、云南根、杜木香、青藤香、蛇参根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处方别名:南星、天南星、虎掌、虎膏、鬼蒟蒻、生南星、山棒子、由跋、制南星  川羌: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羌活、川羌、西羌活、羌青、羌滑、大头羌、竹节羌、蚕羌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处方别名:独活、川独活、大活、独滑、羌青、玉活、独摇草、胡王使者  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处方别名:延胡索、元胡、元胡索、玄胡、延胡、玄胡索、炙元胡、醋元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根。处方别名:柴胡、软柴胡、硬柴胡、芽胡、芽柴胡、红柴胡、春胡、春柴胡、南胡、才胡、茈胡、地薰、芸蒿、茹草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处方别名:银胡、银柴胡、银州柴胡、鳖血制银柴胡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处方别名:前胡、嫩前胡、粉前胡、炙前胡、冬前胡、信前胡、西尺蔓、全胡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鲜品称“鲜姜”“生姜”处方别名:干姜、老姜、均姜、淡姜、干生姜、勾粒因、煨姜、炮姜、姜炭、黑姜、干姜炭  骨碎补:为骨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处方别名:骨碎补、毛姜、申姜、鸡姜、碎补、胡孙姜、猴姜、石岩姜、石毛姜、石良姜、石庵闾、制毛姜、烫骨碎补、石长生(为海州骨碎补的别名)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处方别名:良姜、高良姜、大良姜、蛮姜、膏良姜、高凉姜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生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双边栝楼的根。处方别名:花粉、天花粉、天瓜粉、瓜蒌根、楼根、地楼、栝楼根、栝楼粉、蒌根、蒌粉、瑞雪、泽姑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根。处方别名:葛、葛根、粉葛根、甘葛、干葛、粉葛、鹿藿、煨葛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处方别名:茅根、白茅根、毛根、白茅、甜根、甜根草、茅草根、地筋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处方别名:芦根、芦茎、苇茎、苇根、芦苇根、大芦根慈菇、白毛菇、光菇、光慈菇、冰球子、老鸦头、老鸦瓣、无义草、鬼灯擎  混淆品:茨 姑: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茨菇、慈姑、白地栗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处方别名:巴戟、巴戟天、巴戟肉、巴棘、念珠巴戟、女木、巴吉、戟天、制巴戟、盐巴戟  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块根。处方别名:大戟、红大戟、广大戟、红大吉、红芽大戟  混淆品: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京大戟、猫眼草  藜芦: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藜芦、梨芦、鹿葱、黑藜芦、白力芦、黑力芦、绿力芦、力芦、山葱、葱葵、葱苒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处方别名:地榆、地芋、绵地榆、黑地榆、西瓜香、玉札、玉豉、无名印、地榆炭  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金果榄的块根。处方别名:金果榄、果榄、金果兰、地胆、地蛋、地苦胆、金牛胆、九牛胆、金苦榄、青牛胆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处方别名:重楼、重台、蚤休、蚩休、七层塔、白蚤休、灯台七、铁灯台、螺丝七、三层草、草河车、七叶一枝花、重楼金钱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处方别名:石菖、石菖蒲、菖蒲、菖朴、昌本、昌羊、昌阳、剑菖、粉菖、溪菖、石菖朴、药菖蒲、  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处方别名:节蒲、节朴、节菖蒲、寸菖蒲、小菖蒲、九节离、陕西菖、太原蒲、太原菖蒲、九节菖蒲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根茎。处方别名:黄精、大黄精、鸡头黄精、姜黄精、制黄精、黄芝、鹿竹、鸡格、救荒草、戊己芝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处方别名:白蔹、白草、地棒槌、猫儿卵、兔核、八卦牛、昆仑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处方别名:川膝、川夕、川牛膝、大牛膝、川牛夕、拐膝、白牛膝、肉牛膝、牛茎、对节草  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处方别名:牛膝、怀膝、怀夕、淮夕、淮牛膝、怀牛膝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蔓生白薇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白薇、软白薇、薇草、白尾、白马薇、白暮、炙白薇  萆薢:为薯蓣科植物山萆薢、粉背薯蓣的块茎。处方别名:萆薢、粉萆薢、荜薢、毕下、苾薢、川萆薢、贝也、必下、必也、毕解  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福州薯蓣的根茎。处方别名:白萆薢、绵萆薢、棉毕下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处方别名:菝葜、金刚藤、金刚骨、金刚刺、金刚鞭、铁刷子、路边刷、铁菱角、铁刺苓、菝葜根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处方别名:三棱、黑三棱、京三棱、光三棱、草三棱、三棱草、醋三棱、三△  混淆品:荆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茎。处方别名:黑三棱、荆三棱、带皮三棱(中药商品习称黑三棱,与三棱名称正好交叉)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及根茎。处方别名:刺五加、刺五加皮  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处方别名:土大黄、金不换、包金莲、羊蹄、癣药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块茎。处方别名:夏天无、无柄紫堇  藤梨根: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处方别名:藤梨根、藤梨、阳桃、木子、猕猴桃根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