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三七粉和川芎一起外用作用,川芎粉外敷对皮肤有反应吗

三七粉和川芎一起外用作用,川芎粉外敷对皮肤有反应吗

川芎粉外敷对皮肤有反应吗没有能消除黑眼圈,土豆具有摄取身体多余热量的作用,还能消除皮肤的发热感,使发热皮肤平稳,同时排出毛孔内积存的废物,去除褐斑,使

1,川芎粉外敷对皮肤有反应吗

没有
能消除黑眼圈,土豆具有摄取身体多余热量的作用,还能消除皮肤的发热感,使发热皮肤平稳,同时排出毛孔内积存的废物,去除褐斑,使肌肤更加美丽,特别对容易出汗及脸上常长小疙瘩的人更适宜。把一根新鲜黄瓜切成薄片,先用热毛巾在脸部仔细擦拭,...

三七粉和川芎一起外用作用

2,请问三七黄芪西红花当归苏木川芎红景天胆南星

展开全部 活血,养血的方子,对女同志有好处,三七10 红花10 当归10-15 苏木10 川芎5-10 红景天15 南星5-10 地龙5 牛膝10

黄芪、红景天补气,红花,川芎,地龙,牛膝,苏木活血化瘀通络,当归补血,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

三七粉和川芎一起外用作用

3,川芎粉什么功效

这几味药全是活血的,应该是治脑血栓,中风的。不过这些药里,水蛭活血功效最强,用了水蛭,如果治的是中风和脑血栓,那其他药也可以不用了,因为这些药里,只有水蛭能直接溶解血栓,其他的只是活血,效果比水蛭差多了。单用水蛭一天3~5克就可以了。而其他症状如妇科痛经闭经等,则可按上方服用。
具有祛风、活血、润肤、止痒之功效

三七粉和川芎一起外用作用

4,丹参川芎田七西洋参能长期服用吗身体没什么症状只当作日常保

能长期食用的草本植物,经几千年的挑选淘汰和优化,都成为了蔬菜瓜果。 其它草本植物,虽含有各种有机的,无机的营养成分,但同时有各种毒性,能改变人体的各种机能,坏的改好叫治病,好的改坏叫中毒。
丹参川芎是活血化瘀的药,用到一定程度就不可再用,否则会发生出血现象,当然,还看你配用的量大小多少说。最好是能结合血液检查,已经不粘稠了,血小板少了,就停一段时间,知己知彼,对自己身体监控着才好。

5,川芎和三七哪个治血瘀好一些

三七比较好 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双重作用。又破血逐瘀功能 而且还活血通络作用
一个主行气一个主活血 用哪个要看病机 行气活血药常相须为用 三七 止血活血定痛 主血瘀 川穹 行气活血祛风 主气滞血瘀
你好! 三七活血化瘀 川芎疏通经络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三七活血化瘀 川芎疏通经络
三七首选,再是当归
三七

6,吃三七粉的禁忌有哪些

吃三七粉的禁忌:孕期妇女禁止使用、感冒期间。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服用三七粉。这和孕妇不能服用很多西药一样的道理。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宜服三七粉。

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的根茎制品,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别名田七粉,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又称北人参,南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一直以来,三七都是一味中药材。三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

三七粉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生三七适用于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熟三七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三七粉含多种皂甙,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及少量黄酮。

使用三七粉时需要注意:孕期妇女禁止使用: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服用三七粉。这和孕妇不能服用很多西药一样的道理。感冒期间: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宜服三七粉。

花与粉对比

三七花为生长二年以上的三七尚未开放的花蕾,民间作茶饮用,有清凉、平肝、降压之效。现代研究表明: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皂苷最高的部位,含量高达13%以上,以Rb族皂苷为主,具有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症。它具备三七的大部份功效,但是与三七不能等同,两者是有区别的。

三七花 :性凉,味甘、微苦。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有效成份。具有显著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排毒养颜等功效。

三七粉:性温,味苦回甜。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三七粉可以补身体。

7,田七汤能晚上喝吗

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方法:三七主根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20克左右、加鸡肉或排骨(500克)、盐少许用文火炖1~2小时即可食用。
从中医的角度考知虑,田七又叫作三七,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道,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微量的田七专具有活血的作用,可以少量的当做作料放在食物中属,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建议使用的。
田七,全世界仅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含有谷甾醇、胡萝卜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生用有止血强心、强身健体、抗血栓等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是一种名贵药材。 1.止血补血 田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2.活血化瘀 田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长期服用可软化血管,对促进血液健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预防多种心脑血疾病。同时由于其很好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效果,田七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132是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 3.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4.保肝护肝 温开水送服适量田七粉、田七片或田七胶囊,能保护人体肝脏。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田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6.增强免疫力 田七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7.强身健体 田七能够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三七粉百,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三七粉为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经过加工后所得的粉末状物质。三七粉既善于度止血,又能祛瘀,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内。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使用容,单服或者外用均有良效。

8,史上最全的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详解

大家都知道三七粉是非常好的药材,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它的优点和禁忌。

1.三七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三七粉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其活血、止血和补血功能有关,三七粉中的三七素、和槲皮苷等物质是止血成分,而其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则是活血化瘀的物质。

(1)三七粉的活血作用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Rg1及人参三醇型皂苷,通过提高血小板cAMP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2)三七粉的止血作用

三七粉止血是通过多方面使用实现的。三七根的温浸液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并使血小板数量增加而有止血作用。

三七能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促进凝血酶的生成,使局部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数目。三七配伍乌贼骨和白芨散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补血作用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除了活血止血外,还有补血的作用,三七总皂苷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作用,PNS对X线照射所致大鼠外周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有保护效应。三七总皂苷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白细胞指数。Rb1、Rg1可以提高人红细胞膜蛋白α螺旋的比例,即增加膜蛋白的有序性,从而改善红细胞功能。

2.三七对血管系统的作用

(1)三七粉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三七总皂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秦氏等研究了三七总皂苷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且能逆转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早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已经发生的病理变化。

(2)三七粉抗心律失常作用

PNS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氯化钡和乌贼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三七二醇皂苷也有类似效应。PNS能非竞争性地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加速心律作用,且此作用不为阿托品所抑制,提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不是通过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或兴奋M-胆碱受体,而是与心肌的直接抑制有关

(3)三七粉对血管的作用

三七粉能够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皮损伤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而高血脂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脱落或者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低浓度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有一定防治作用。

(4 )三七粉降血压作用

PNS及Rg1型皂苷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目前普片认为PNS是钙通道阻滞剂,其扩血管的机理可能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Ca?内流。

那么三七粉有什么服用禁忌呢?

1.首先对三七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三七粉,但对三七过敏的人很少;

2.不可过量,用于日常保健,每天3-5克三七粉,用温水分2次送服;

3.10岁一下儿童不宜长期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0岁以下儿童自身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发育;

4.孕期不宜服用三七粉,这和不能服用很多西药同理。

5.现代医家认为,在服用三七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由于三七活血化瘀力强,故血虚无淤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

6.土三七、菊三七等也有活血的功效,但是有毒性,误食会造成肝中毒。

9,川芎怎么使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芎既为妇科要药,又系治疗头痛良方,尤以疗理风寒、风热、血虚之头痛著称。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川芎制剂还具有抗放射线作用。 以川芎、绿茶叶、杭白菊各3克,用沸水冲泡当茶饮,可作为风热头痛的辅助治疗;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四味中药配伍),水煎取汁服用,具有补血调经之功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荆芥穗4克(焙炒微黑存性),水煎取汁服用可治产后血晕;川芎9克,细辛、白芷、决明子、白菊花各5克,甘草3 克,水煎取汁服用,适用内寒头痛等症;川芎9克,细辛、川乌各5克,元胡、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可止妇女痛经;川芎9克,元胡、香附、五灵脂、蒲黄各6 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常用于闪挫跌损和慢性肝炎、肝胆疾病所引发的胁肋疼痛。 川芎也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比如常用的益母丸、人参败毒丸、十全大补丸、再造散、柏子养心丸、越鞠丸等中成药均含有川芎。取川芎、红花等量,水煎取汁服用,有助于鼻咽癌化疗的敏感性。 但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窜而行气,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与禁忌,凡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等均应忌用。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味辛微甘,气温,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川芎的应用,如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但是,川芎治疗头痛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收集历代治疗头痛的方剂502首,对川芎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

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

  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

  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

  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菊花、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

  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

  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偏正头痛。

  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

不愈;

  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

  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

  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

  芎术散(《圣济总录》):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

  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

  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

  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

  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

头痛。

  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

  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

  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治疗头痛常用药对或药队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1、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

  2、温脑散(《传信适用方》):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

  定风饼子(《袖珍》):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

  羌活丸(《博济》):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

  天麻丸(《杨氏家藏方》):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

  香芎丸(《杨氏家藏方》):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

  藿香散(《脉因证治》):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

  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偏正头风作痛。

3、川芎-菊花二者配伍,即是菊花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

  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治疗风热头目疼痛;

  芎菊汤(《圣济总录》):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菊花、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4、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

  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

  如圣饼子(《内经拾遗》):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

  芷桂川芎汤(《辨证录》):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5、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

  石膏散(《魏氏家藏方》):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

  太白散(《普济方》):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6、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对,名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川芎、石膏、白

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

  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7、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

  芎辛丸(《普济方》):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

  芎辛散(《证治汇补》):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8、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

  清香散(《普济方》):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

  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

甘草,治疗一切头痛;

  开关散(《外科百效》):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9、川芎-香附二者共用,名芎附散(《丹溪心法》)。

  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川芎、香附子、茶,治疗偏正头痛;

  香芎散(《中藏经》):香附子、川芎、甘草、石膏,治疗一切头风。

 10、川芎-附子二者共用,名附芎散(《普济本事方》),治疗气虚头痛、头风。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细辛散(《普济方》):细辛、川芎、附子、麻黄。

  综上所述,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不仅使用频率为诸药之冠,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头痛,而且川芎治疗头痛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

一般来讲: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止头痛、调月经。能散肝经之风,治厥阴少阳经头痛及血虚头痛。能助清扬之气,去湿气在头。能治妇女一切气郁血郁,最常用的有“四物汤”。 特殊的是:使用川芎不当,能让生命列车骤然停止转动,可能事先没有什么征兆。 《本草求真》论述:芎藭“单服久服,令人暴亡。” 另有中医典籍说芎藭“久服则走散真气。”“不宜久服,反能损肝。” 对于“暴亡”的说法,北宋《梦溪笔谈》记有两则案例: “一族子旧服芎穷,医郑叔熊见之,云:芎穷不可久服,多令人暴亡。后族子果无疾而卒。” 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芎穷甚久,一旦暴亡。皆目见着。” 可见,使用川芎,应当谨慎,配伍、用量、时间,把握适度。自己胡乱购服的,必受其害。 另外,阴虚火旺之人、肝火头痛、高血压性头痛、脑肿瘤头痛等忌之。
应该是内服外敷都是可以的.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继续提问.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