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合八是何数,?,这是一个猜谜题,整句是这样的:三七合八是何数;看出其意有财来;五福临门是吉祥;五谷丰收赌气旺;猜一动物谜底
这是一个猜谜题,整句是这样的: 三七合八是何数;看出其意有财来;五福临门是吉祥;五谷丰收赌气旺; 猜一动物 谜底是:马
这是正常现象,没事的,多喝点水。 吃三七粉之后多会有这样的现象的。我在中国三七产业网上看到过相关资讯。
它的价格大约应该在150元到500元之间,就要看具体的品质。品质好价格高
我在药店买的 一元一两 那种饮片 和那位差那么多 不知道是不是和质量有关系
如果你是成年人是可以吃的,正常保健以每天2次就行了,早晚两次服用,一次3g就行。三七八大保健作用(1)中老年人气血虚弱(包括贫血),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动则气促,食欲不振,血象下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数值下降)等,可服用三七及相关制品,如三七粉、三七汽锅鸡、三七粉蒸肉饼、三七总甙冲剂等,能使精神健旺,血象回升。?(2)中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有增加睡眠,振奋精神,增进食欲之功。可于每日临睡前开水吞服生三七粉2克,或服三七总甙冲剂。?(3)中老年人患冠心病或有冠心病倾向,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可每日早晚吞服三七粉2次,每次1-2克。或配丹参,等粉末,每次吞服2-3克。也可服复方丹参片。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正,补益强壮而不壅滞的优点,既改善了冠状动脉的血液运行,又可补益正气,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4)血脂(胆固醇)过高,肥胖超重,可每日吞服三七粉2-3克,连服1周,休息1周。也可配制何首乌、黑芝麻、泽泻等粉末,每日服5克,分早晚2次服。既可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又可防治须发早白。这一作用与三七促进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有关。?(5)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跌打骨折常有出血、瘀血、皮下青紫、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三七具有的止血、化瘀(促进瘀血吸收)、消肿、止痛作用,正好能全部消除外伤跌打的上述症状,且补益正气之功能增强人体战胜伤痛的能力,故可称三七为“外伤科的圣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云:“受杖时(被打)先服一二钱,杖后尤宜服之”就是这个道理。一般外伤后(如跌打损伤,骨折)应吞服生三七粉,每次2克,日2次,连服5-7天,有血止、瘀消、肿消、痛止之功效。?(6)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慢性胃炎有出血倾向者。可单吞生三七粉2克,日2次,连服10天。也可配白及、黄芪、黄连等粉末,每服4克,日服2次。有促进止血、使溃疡病灶愈合、止痛等作用。?(7)多种出血性疾病:如眼底出血、结膜下出血,牙周炎牙龈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咯血(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咯血)等均可内服三七,有良好的止血治病之功。?(8)癌症的辅助治疗剂。癌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命性病症。癌症中晚期往往表现为正虚邪实,应用三七,一可起抗癌祛邪作用,二可借其补益扶正之功,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战胜死亡,延长寿命,且可减轻“放疗”“化疗”对人体产生的损害作用。其活血止痛之功对改善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也有好处。?其实三七的所有保健作用都集中于四个方面:三七对心血管系统、对人体物质代谢、对神经系统及补益强壮的多方面药理作用,使它在防治多种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大有可为。所以说三七是云南第二大黄金产业,健康伴侣一点不过。但就目前的情况很多人都三七的了解都比较片面,包括很多老中医也是如此,只有长期使用三七的朋友,才可以深深的体会到三七价值魅力和神奇功效。
应该有保障的吧
要知道,三七对生长环境可是有要求的,云南文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从气候至土壤ph值都更适合三七的生长,且三七的有效成分含量也会更高,云三七牌的三七粉加工过程也做的精细,让营养不流失。
七子白面膜粉其带来的主要危害是比较容易使人产生过敏,使用者用过之后可能会出现脸发红,更有甚者,会出现痛感或发泡。 一般来讲,每个人的肤质不同,因此使用前应该最好在用时,抹在耳后,试试是否发红。还有一点,就是将里面的白芷与白附子两味药祛除,因为这两味药,外用的话,很容易引起过敏。 还有在自己制作七子白面膜粉时粉一定要磨得够细,这样不伤害皮肤;建议用白芨水(单独再用5克白芨泡水,这样的水有足够的黏性)或者蜂蜜来搅拌;如果是油性皮肤,最好使用蛋清和七子白混合,如果是中性、干性皮肤,最好使用蜂蜜和七子白混合,冬天再加入牛奶混合使用。
七合一粉它有很多的功效。比如。可以增强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功能和清理血管垃圾等一些作用。所以说七合一粉是能够清理血管的。建议你如果服用七合一粉的话到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平时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熬夜。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刺激辛辣的食物。目前来说七合一粉暂时没有表现出对人体的危害.
搜一下:中药三七粉的用法和用量是怎么样的,详解?
1、处方用名 盘龙云海三七粉 2、性味功用 (1) 根:甘、微苦,温。生用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熟用补血、活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瘀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外伤出血、肿痛、贫血、虚弱、月经不调。 (2) 叶:辛。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痛肿毒疮。 (3) 花:甘,凉。清热、平肝、降压。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 3、毒性 五加皂苷与普通皂苷不同,对金鱼毒性极轻。五加皂苷A对小鼠静脉注射之最小致死量为460毫克/公斤。 三七毒副作用很小,正常剂量下给药未见有中毒病例报道。 4、用法用量 (1) 根:内服,煎汤4.5~9克;研末吞服1.5~3克。外用,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2) 叶:内服,煎汤3~9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3) 花:内服,开水冲泡茶服,适量。 5、宜忌配伍 (1) 和合宜忌 1.《本草从新》:“能损新血,无瘀者勿用。” 2.《得配本草》:“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 3.孕妇忌用。 (2) 配伍应用 1. 配丹参 丹参活血凉血,养心安神;三七活血散瘀,更擅定痛。二药相配,活血散瘀,养心止痛,用治血瘀胸痹疼痛,疗效显著。 2. 配白芨 三七止血效果甚佳,可用于各种血证,兼有活血化瘀之功;白芨涉寒,收敛止血,走肺、胃二经,专治肺、胃出血。二药相合,一散一收,去瘀生新,用治咳血、吐血,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 3. 配人参 用治气虚出血。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致血行脉外,而为出血。急投益气之人参,佐以血家要药之三七,气旺血止,标本兼顾。 4. 配川芎 川芎,活血行气;三七,活血散瘀。相须为用,行血中之气,散血中之瘀,故《得配本草》记载三七:“得……川芎,治恶血” 5. 配鸭胆子 用治赤痢。鸭胆子苦寒,凉血止血;三七苦温,活血散瘀。二药相合,凉血止血,推陈致新,止痢以通为治,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痢疾下血鲜红久不愈,宜与鸭胆子并用。” 6、选方 1. 吐血、衄血:三七3克,自嚼,米汤送下。 2. 产后血多:三七3克,研末,米汤送服。 3. 刀伤,收口:好龙骨、象皮、血竭、人参三七、乳香、没药、降香末各等分。为末,温酒下。或掺上。 4. 跌打损伤疼痛:每服生药3~9克,或配伍应用。 5. 贫血、虚弱、月经不调、产后恶血不尽:三七6~9克,炖鸡或炖肉服。亦可用油炸黄研末,肉汤送服。 6. 渴饮、喉痛音哑:用花适量泡水频饮。 7、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潮、防蛀。
2018年6月10日,“腾讯云与光环国际深度合作发布会暨FMI大数据及云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行。本次发布会腾讯云正式签约光环国际,光环国际成为腾讯云首家深度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推出“尖峰极客”人才计划。未来,双方将在大数据开发、云开发、云运维、云安全等前沿技术方向集取行业最强实力紧密开展系统性合作。腾讯云产品总监周军、腾讯云教育认证中心总监李观平、腾讯T4大数据专家堵俊平以及光环国际重要高管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腾讯云与光环国际深度合作发布会)
一、腾讯云认证重磅发布
腾讯云产品总监周军先生在谈及腾讯云认证体系时谈到:“腾讯云认证是针对IT开发者和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认证体系。帮助开发者获得腾讯云权威专业凭证,提供就业及职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用人单位,能够快速甄选人才。腾讯云认证体系提供云从业者、云开发、云运维、云架构、大数据等多个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证路径。腾讯云教育认证生态全景图集腾讯云线上和线下之力,一站式持续提升技术从业者的职场竞争力。
(腾讯云产品总监、腾讯产品专家周军正式发布腾讯云系列认证)
腾讯未来将继续专注于产品设计以及品牌塑造,培训及其他重要部分都会交给合作伙伴来做。今天,腾讯云在教育认证领域选择光环国际,是因为光环国际在大数据、云计算方向有深度沉淀且处于国内前沿地位。腾讯云将会和光环国际在课程、认证、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合作,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 腾讯云认证体系提供云从业者、云开发、云运维、云架构、大数据等多个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证路径。
二、光环国际与腾讯云共建行业人才标准
对于本次腾讯云与光环国际的强强联合,光环国际董事长兼CEO张泽晖先生认为:“光环国际提前五年布局大数据战略,其向中国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注入领先动力,并通过为国内百家Top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成果集成行业最佳实践。
当前,云改变着一切,因为有云才有今天的大数据,有云才有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今天腾讯云认证腾空出世,这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光环国际非常荣幸的成为腾讯云开发认证、云运维认证、云安全认证以及腾讯云大数据开发认证的首家合作伙伴。未来光环国际将结合本次与腾讯云的联合认证,打通企业、开发者、大学产教融合及大学生群体。以前沿技术高端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培训、猎头、社群产业链,打造一个IT高端人才生态圈。
面对未来,这一定是属于死磕技术和产品的前沿技术时代!未来中国的五百强企业会有绝大多数的企业CEO出自技术型的人才,因为时代的脉搏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我们靠商业模式,靠人才的成本优势来取胜,那么未来中国的企业一定靠技术优势站在企业的竞技场上,所以未来是属于以死磕技术和产品把握潮流趋势的人们。”
(光环国际董事长兼CEO 张泽晖)
三、光环国际首发“尖峰极客”人才计划,加速高端IT人才培养
在产教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光环国际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结合国际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本次大会中,光环国际积极响应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广东东软学院等高校签约。光环国际将通过“尖峰极客”人才计划,在承载国家政策、人力、资金、技术、环境等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推动前沿技术人才全面培养,最终实现以企业高端人才需求与高校创新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生态系统、持续运转长效机制。
对于未来,光环国际董事长张泽晖先生认为:光环国际作为前沿技术人才培训的领军者,将协同企业大数据、云计算转型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规范的双重标准,通过腾讯云与光环国际的共同努力,打造出极具竞争力、高质量的大数据及云开发人才教育体系,持续推动中国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
未来三年,光环将联合国内百所大学通过“尖峰极客计划”,融合腾讯云认证和光环培训,以高校实习实训、学科共建等形式,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建设,每年培养和认证1万以上专业人才,构建中国大数据和云开发者的人才优势。
(光环国际副总裁杨恩博与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杨晓明教授)
结尾:在全面跨入云时代的今天,整个社会经济的操作系统和运作模式,都在发生数字化的迭代。本次大会通过人才发展、行标共建、专题解读以及行业研讨等方面全面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光环国际与腾讯云本次的深度合作,立足IT高端人才培养,希望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致力于最终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作者丨于晗 吴梦启
编辑丨Lucius
沉寂已久的网贷监管再次传出新动向。
日前,接近监管层人士向36氪证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简称《175号文》),文件对下一阶段网贷机构的分类、分类处置指引、总体工作要求等做出新的规定,并对网贷风险防范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与之前按照股东背景、资产类型、待收余额等作为网贷机构划分标准不同,175号文将网贷平台按照已出险和未出险机构两大类。已出险机构又分为已立案和未立案机构;未出险机构分为僵尸类机构、规模较小机构和规模较大机构。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构,文件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指引。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分析指出,“175号文”对P2P网贷平台做了明确而细致的划分,与《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文件提出的“分类处置”形成了补充。
“这也说明监管层在互联网风险专项整治中深入摸排了P2P网贷平台的实际情况,而且分类之多也反映出目前P2P网贷平台实际运营情况依然错综复杂。”她补充道。
对于行业备案一再延期、深陷整改的P2P平台来说,这份文件不啻形成了一份新的生死指引。
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175号文”在“在营高风险机构管控指引”中表示,要严格管控存量规模和投资人数,执行“双降”要求;而将金额逾期率超过10%的未出险机构划分为“高风险”机构。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月21日,有13家网贷机构2018年12月金额逾期率超过10%。这意味着,逾期超限的机构几乎是必须要清退的对象。
而代偿余额在1亿以下的属于规模较小平台里,预计总计有400多家平台需要退出。监管部门将对其高管和实际控制人进行约谈,制定退出计划,并在存量业务清零前定期向网安中心报送数据。
为了防范风险向持牌金融机构传导蔓延,“175号文”设置了需要严格执行的“四不准”要求,即金融机构不准通过网贷机构融资、不准为网贷机构提供担保增信、不准接受网贷机构投资、不准销售网贷机构产品。
引入“第三方”担保进行“兜底”是诸多P2P平台近年来的惯用方式,最常见的就是保险信用的违约险。过去一年,随着行业风险的逐步扩大,很多财险公司也纷纷踩雷,更是出现一系列法律纠纷。
“不允许金融机构为网贷平台提供担保增信。那么之前的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保险信用违约险的模式可能走不通了,那网贷还有什么可以信任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网贷与保险机构合作的模式可能从此无法继续了。
虽然该规定只针对高风险在营机构,但今后第三方增信模式应该也会收到影响。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也表示,增信模式本质上属于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就现阶段而言,P2P风险化解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切断风险传染链条,避免风险向传统金融机构转移,为备案的推进扫清障碍。
暂时来看,P2P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在风险缓释层面的合作,都会受到实质性影响。
打开“信用中介”的口子
融360数据显示,目前待偿金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平台,已有一部分开始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助贷,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在分类处置、清退问题平台的基础上,“175号文”特别提到,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深圳网贷平台友金所目前借贷金额为7.86亿,在接受36氪采访时,友金所表示,将在2019年将会持续与银行合作开展助贷业务。它还将对外提供IT产品以及技术服务等。
这与目前行业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平台服务模式不谋而合。其实质是将一部分网贷平台从P2P转向纯信贷导流平台。转型为网络小贷或助贷公司后,风险向公众传染的链条被切断,后续合规整改与处置的压力无疑会大大下降。
薛洪言表示,从平台影响上看,这对严格合规的大平台是利好。除此之外的各类平台,或将加速退出市场。但一个客观的结果就是,P2P网贷业务的存量规模与市场影响会不断萎缩。
“要知道网络小贷可不再是信息中介而是信用中介了。这是官方第一次为P2P网贷转型打开了信用中介的口子。”薛洪言总结道。
尹振涛认为,那些合规的大型平台,特别是股东和资金实力较强的平台,可以在满足网络小贷申请资质的要求情况下,申请具有信用中介属性的金融机构牌照,当然也会按照比P2P更严的监管标准展业。
就整个文件而言,“指引本身会加速P2P行业的风险化解处置速度,为备案工作的实质性推动打开时间窗口。同时,随着对存量网贷机构的清理,网贷行业的规模预计会进一步缩水,行业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薛洪言说。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战略合作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 ”(公众号ID:o-daily,APP下载)
2017 年底,蚂蚁金服副总裁、区块链负责人蒋国飞曾预测,2018 年的区块链技术将开始落地到实际商用系统,会出现第三代区块链技术架构,并实现跨链价值转移和数据交换。
从眼下看,这些预测已经实现大半。9 月 20 日,杭州云栖 ATEC 峰会上,蒋国飞宣布推出蚂蚁区块链 BaaS 服务平台,并分享了蚂蚁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可信计算、隐私保护、跨链交互上的技术路径。
简言之,蚂蚁区块链采用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采用多前端对应统一智能合约指令集;采用可信执行环境管理联盟节点密钥体系;采用环签名算法、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技术进行隐私保护;并采用新型 UDAG 跨链数据路由协议来实现链链交互。
以下为演讲实录,enjoy:
大家下午好。
区块链无疑是业界目前最为关注的技术领域,我们朋友聚会不聊聊区块链,好像都没科技感,被时代 out 了。
无论是核心技术和实际应用,蚂蚁区块链在过去一年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今天我们一方面想跟大家分享蚂蚁对区块链的实践和理解,另一方面正式开放蚂蚁区块链技术,和你们一起促进群体加速创新。
信任是支撑普惠和可持续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基础。蚂蚁金服一直致力于用技术的手段来创建更好的信任机制, 从支付宝最早的担保交易,到芝麻信用,到今天的蚂蚁区块链。信任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协作。包括今天我要讲的区块链,信任亦是其所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蚂蚁区块链团队成立于 2016 年。在过去的两年里,蚂蚁区块链团队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苦炼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级区块链平台。 在上个月媒体公布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排名中,蚂蚁金服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我们在大规模节点共识, 基于灵活安全编程模型的智能合约,基于硬件的可信计算,账户模型的隐私保护,跨链协议和可信数据源等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第二件事,让蚂蚁区块链在各个行业落地,服务实体经济。围绕数据可信,物体可信,合约可信,资产可信和人的可信,我们落地了大批的实际应用,这个下面会详细说到。
我们先来说技术。
首先,共识机制。蚂蚁采用纯异步、无主的、拜占庭容错的共识协议,支持大规模节点参与且实现较高的共识效率和低确认时延。
在智能合约编写上,蚂蚁区块链采用多前端对应统一指令集的思路,支持多种业界常见的开发者友好语言(如 Python、C++等),同时支持流行合约编程语言 Solidity。同时,蚂蚁也重视智能合约执行效率,支持多种合约审计、保证智能合约代码的安全可靠。
安全至关重要。蚂蚁区块链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联盟节点密钥管理体系,充分保证节点密钥的可信与安全;节点间数据传输基于 TLS 协议保证端到端加密,保证数据安全传输。
隐私保护也是区块链行业讨论的热点。蚂蚁区块链通过账户(余额)模型下的隐私保护方案,通过环签名算法隐藏交易双方账户,用同态加密与零知识证明算法在不暴露交易细节的情况下证明交易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另外,我们相信,链链互联是未来商业交互的关键。因此,蚂蚁区块链采用新型 UDAG 跨链数据路由协议,基于多种状态的组织方式可形成 DAG 结构及多链框架;通过可信硬件引入 Oracle 集群,解决协议自身存在的局限,从数据源出发保证整个链路数据的机密性、整体性和可用性。
技术优势的背后,是蚂蚁的科技全球化人才战略。无论是最初的比特币,还是后面的以太坊、Fabric,我们看到目前领军的区块链人才依然以国外为主。最近一年,我们引进了不少全球性的区块链研究人才,蚂蚁区块链团队海外人才占比超过 50%。
为了加强区块链基础技术的研究,蚂蚁承建了达摩院金融科技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产学研联动的方式,引入、培养大批区块链研究人才,研究全球区块链技术最新发展趋势,为持续优化蚂蚁区块链平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们有位海归密码学博士后,房东知道是搞密码的,很是欢喜,一直要求他帮忙去破解房东忘了密码的保险箱。人一生遇到一个密码专家的概率可不大。
蚂蚁区块链的价值观是,要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真实价值。
在过去的 1 年中,我们看到了区块链市场的喧嚣,也看到了诸多的乱象。但蚂蚁一直非常笃定的相信,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有价值的社会问题,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用户价值是我们的唯一努力方向。区块链的本质促进“链上数据”的可信流转,让社会更有效率,生活更便利。在联盟链里面,链上的企业聚在一起,肯定是提供某个行业服务,可以是医疗,可以是供应链,可以是汇款,在链上流转的价值可以是票据,数据,凭证,资金等等,而商业服务的最终用户是C端消费者,链上价值也最终将流转到个体用户,所以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将连接各行业的B端企业和最终接受服务的C端用户,大大提高数据和价值可信流转的效率,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
基于区块链的价值理解,以及蚂蚁区块链价值观:要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真实价值。我们在链上金融,链上零售,链上民生三大类场景落地了一系列的应用。 我们可以预见区块链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始大规模商用落地,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而这一趋势也正在加速。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蚂蚁区块链在最近 3 个月落地的一些应用。
金融领域的例子,在今年的六月底,和渣打银行,菲律宾 GCash 钱包等合作伙伴一起,从香港到菲律宾,蚂蚁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业务,让跨境转账业务变得更快,更方便,更安全。3-6 秒到账,革命性地改变了跨境汇款的现状。通过银行和钱包之间在区块链上的并行协同,共享汇款账本,智能合约保证了机构间的秒级资金自动流转。这也是蚂蚁金服责任、科技、全球化的集中体现,让我们用科技的力量为更多的人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
8 月份,在政府的指导下,和浙江航信等合作伙伴一起,在浙江杭州,金华和台州的众多医院,我们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医疗电子票据。患者用支付宝缴纳挂号、门诊和住院费后,相关电子票据就会立刻发送到支付宝“发票管家”里;用现金、医院 APP、医保卡付费的患者,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检查单上的二维码,就能扫出一张电子票据。
区块链电子票据和普通电子票据的区别在于,区块链会在电子票据生成、传送、储存和使用的全程中都盖上“戳”,如果一张电子票据已经报销,就不可能再报第二次了,因为它已经被区块链盖上“已报销”的“戳”,并且这些“戳”可追溯、不可篡改。这也正是普通纸质发票、普通电子票据杜绝不了的问题。在本项目上线开通两周时间内,就有 60 万张电子票据在蚂蚁区块链上流转。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票据的全数字化自动流转。
在零售场景中,基于蚂蚁区块链的商品溯源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记录有形商品或无形信息的流转链条,把商品的品质信息、物流信息、质检信息等关于商品特征的数据,不可篡改的登记在区块链上。为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几方提供信任连接机制。同时能串联并融合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流转,通过协作、信任机制优化供应链上下游关系,使商业生态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变得简单、高效、低成本。对商家来说,可以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提供商品溯源服务,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品牌升级。
今年 8 月份,五常市政府与天猫、菜鸟物流及蚂蚁金服集团展开全面合作,其中一项重要合作是,五常大米将引入蚂蚁金服区块链溯源技术,从生产、流转、仓储、质检再到销售,区块链技术给每袋奶粉、每袋大米打上了“戳”, 让消费者能追溯商品的全程流转历史,提高食品安全。
从 9 月 30 号开始,五常大米天猫旗舰店销售的每袋大米都有一张专属“身份证”。我们相信,在商品零售溯源场景中,区块链在打假领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蚂蚁区块链支持了像澳新奶粉、黑龙江五常大米、平武蜂蜜等众多商品的溯源。
在民生场景,就在昨天,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新闻,蚂蚁金服和杭州互联网法院、钱塘公证处合作,正式推出了司法可信存证链,使得蚂蚁区块链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被法院认可的区块链。
司法可信存证链, 可以真正解决了数字资产的确权和维权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合同签署、版权保护、金融保险、租房租赁等多个领域。以合约签署为例,签约成本可以下降为原来的 1 %,纠纷解决成本下降为原来的 1/10,总体时间成本也会从数月下降到几个小时。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从公益,租房,医疗到电子合同,从商业服务到政务治理,我们都开始见到了区块链的影子,没有行业的边界,区块链就像移动支付一样,正在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区块链将成为未来数字中国中的基础设施,链上生活不再是高大上的概念,不再是晦涩的技术术语,它将快速影响你我他的生活。
将试错留给自己,将成功留给他人,蚂蚁区块链经过了前面的实践探索,沉淀了蚂蚁区块链平台和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场景驱动”,再刚刚介绍的各类场景中,我们根据实际的痛点出发反复打磨我们的区块链平台,因此它将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更加容易落地。
在突破关键的核心技术点基础上,我们开发了自主可控,有金融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区块链平台,并在全球部署。在底层平台基础上,我们开放了 BaaS 平台,来降低使用区块链服务的门槛。同时,为了更好帮助合作伙伴和各类开发者开发各种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我们在 BaaS 上建了一层 PBaaS,提供区块链应用集成的一些核心辅助模块,包括实人认证,电子签约,合同管理和可信数据等等。在平台上面是标准行业解决方案, 包括刚才分享的一些案例。在这些解决方案的更前段,是下一个专题要讲的支付宝得小程序,帮助c端的可信数据和资产在链上流转。
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下蚂蚁区块链的两年来的实践体会。第一, 区块链的技术挑战正在逐步突破,区块链的商用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我们开始见到越来越多有价值的区块链应用。第二, 沉淀多年的蚂蚁区块链开放了行业解决方案的 3 套件,BaaS+PBaaS+行业应用。第三,一个开放的区块链生态才能推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应用的繁荣。 --断言部分还需要扩展
区块链的精髓在于“链”,技术的领先不代表商业的成功,我们相信区块链产业的繁荣需要产业合作伙伴们一起,突破边界,互相融合,链向未来。 因此我们井总刚刚发布了蚂蚁区块链合作计划,开放蚂蚁区块链技术,推动群体加速创新。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合作伙伴计划的内容,首先是专业培训,我们将对合作伙伴提供区块链专业知识培训,帮助了解区块链技术的魅力,启发客户的心智。
业务合作方面,我们提供平台赋能,同时在客户拓展中,提供专家支持。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波助澜,因此市场宣传营销等方面蚂蚁也会给予合作伙伴全力支持,共建品牌,联合宣传。我们也欢迎更多有共同志向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道,在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前夜,共同挖掘新技术带来的滚滚红利。
阿里巴巴达摩院年初有个年度技术发展的预测,我们在区块链方面的预测都已经即将变为现实。区块链的商用时代已经加速来临,可以预见区块链的应用广度将超过AI。我们期待和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同行,链向未来,一起推进区块链生态的繁荣。谢谢大家。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子弹财经”(ID:wwwhygc),作者 杨博丞。36氪经授权转载。
1.最早的苹果产品只从普通手机店分销
2.苹果销量的确在下跌,但对分销商来说无太大影响
3.骗保事件让苹果更改在华保修政策
4.电商双十一实为业内人的狂欢,三分之二产品重回渠道商
5.手机厂商清库存基本都被回收商垄断
6.为了生存,经销商们别无它路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中国从未是其看重的市场之一,即便销量在突出的iPhone 4时代,他也从未做出像库克一样的举动——重视并多次出访中国。
当时的苹果处在金子塔的顶端,俯视着拥抱它的子民们。其中不乏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手机厂商。
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但马云又说,风口过了摔死的都是猪。的确,在雷军和马云口中的金句,真真实实地在苹果经销商的身上应验了。
1月4日,苹果股价下跌近10%,收盘报142.19美元每股,创下了自2013年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受此影响,苹果市值跌破7000亿美元。
而在5个月之前,苹果股价盘中上涨超过2.7%达到每股207.05美元,成为美股历史上首个市值站上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短短百天,苹果市值从1.12万亿美元滑落至7000亿美元之下,市值蒸发超过4300亿美元。
苹果CEO库克在写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坐实了苹果下滑的趋势。库克甚至用到史无前例来形容当前中国市场对于苹果业绩的冲击。
对于苹果股价的下跌,外界多种声音不绝于耳,大多数的声音依然是:苹果缺乏创新,价格定位盲目自信,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苹果了。
如果一名消费者不喜爱苹果产品,那么他可以选择购买其它产品,但有一群人的命运被牢牢地栓在了这颗“苹果树”上,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地摇晃这颗树,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瑶下来的究竟是辛苦钱还是一颗真实的苹果。
01.
很多人对苹果的认知是从2010年的iPhone 4时代之起。在此之前,更多了解苹果这家公司的人,大多是从事设计职业的。
赵赵是一名从事平面设计的设计师,她在2005年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苹果电脑。对于记忆中第一次接触苹果产品,给她的印象是从未见过一件像艺术品的电脑。
“2005年,那是我从业的第一年,很少人知道苹果产品,因为那时只有苹果电脑和iPod。”当谈起这段往事时,许志豪依然很兴奋。
如今35岁的许志豪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业内大家称他为豪哥。相比他的老家河南,北京在当时来说是他梦寐以求的向往。
当「子弹财经」问他,如果当时不是2005年,而是现在,你还会来北京吗?许摇摇头说,“或许不会了。”
“我很感谢北京,也很感谢苹果,是它们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但说实话,这活太苦太累,还要承受着压力。”许志豪在北京足足打拼了14年,现在他的分销线在全国有10多条。“现在的业务线比较多,除了苹果还有其它国产手机。”
可以说,许志豪经历了手机行业的变迁与发展。正是在手机行业十多年的拼杀,让他在北京安家立业。
“让你们做真的未必能行。”
“我们可以试试。”
“算了吧,真的别试。”
许志豪有一股冲劲儿,更有一股冷气。“我觉得你像一个杀手,随时可以让敌人毙命。”「子弹财经」开玩笑地说。
“或许是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不喜欢拖泥带水的干活。”许志豪斩钉截铁地说。对于狮子座的他来说的确有着狮子般的勇猛和杀气。
“最近也听说了媒体都在说苹果不行了,但我觉得没有说的那么惨,现在发往全国的货每天都有基本一车,大概两三百箱左右的机器(苹果手机每箱10台)。”
按许的说法,几乎每天都会有大概2000-3000台机器被分销到全国各地。
许志豪并非只做发售,他同时在做的还有新机回购业务。“回购的价格要比发售出的机器便宜100-200元,现在的利润并非很高,而且溢价也小了。”
2010年,是苹果在中国的第一个转折点。正是凭借iPhone 4让苹果一炮而红,同时红了的还有许志豪。
当年,在iPhone刚刚进入中国的2009年,许志豪对苹果也没有那么的上心,他觉得苹果不会轻易撼动手机界老大哥诺基亚的地位。
虽然以苹果做为主营业务,但他依然在卖其它品牌的手机,而对于iPhone 3GS他只是象征性地进了一些货。
“因为当时iPhone 3代在国内没法用WiFi,很多人都问我能不能搞到国外版本的iPhone 3代,当时我很惊讶觉得为什么苹果这么贵还有人会买,并且那时候国内的流量并不便宜。”许志豪很不解地说。
在苹果零售店盛行之前,多数的苹果设备都是依靠这些店销往全国
在当时,一台iPhone 3GS 16G国行的价格为4999元,在如今看来iPhone 3GS的价格却是如此之“平民化”,毕竟现在一台中端配置的iPhone XR 64G价格还需6499元。
在拥有苹果笔记本4年后,赵赵在一位国外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台iPhone 3GS,而她购买的理由却是,“当时没有一款手机拥有这样大的屏幕,并且不需要键盘,很简约。”
的确,苹果改写了手机需要键盘操控的历史,让智能手机真正摆脱束缚,只需触摸屏幕即可完成任何任务。
通过许志豪购买iPhone的客户越来越多,索性为了更好地介绍苹果手机,他没有使用苹果的演示机,而是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iPhone 3GS,这一买让他一发不可收拾。“的确是很好用,很多手机都需要手写笔,iPhone不需要,并且触控很灵敏。”
02.
2010年,iPhone 4正式发售,这时的苹果已在北京三里屯和西单分别开设了两家线下零售店。
“排队超过400人,太疯狂了。那可是冬天啊!”北京的一位果粉向「子弹财经」讲述了那个颇为震惊的场面。“据说当时三里屯店的机器只有300多台,后边的已经没有机器了。”
“iPhone 4给我们的机器也很少,只有五箱,五十台机器,这已经很多了。”许志豪双手岔开比划着说道。
许称,当时分给国美和苏宁的机器更少,一个店大概只有两箱机器,但预约的人数有几百人。“怎么可能供的过来。”
对于缺货的原因,当时外界更多人知道的只是苹果在故意玩饥饿营销,以提高溢价空间。
“其实并不是那样,是因为富士康产能跟不上,那是苹果第一次尝试新工艺Retina屏,良品率不达标,并且当时只有深圳富士康一个工厂,需大于供。”陈东向「子弹财经」讲述当时的状况。
陈东现在也在做着手机生意,只是对于他以前的历史仍然历历在目,陈原先在苹果的国代公司神州数码负责苹果手机分销,从iPhone 3GS时代开始,神州数码一直与苹果紧密贴合。
陈东向「子弹财经」透露了当时的情况,“分销商的确很多,但那时候都没货,很多下游经销渠道都在加价卖。”
苹果的分销级别分为国代和省市代,国代一般代表国家级分销商,例如神州数码、佳杰、长虹佳华、方正世纪等;省市代一般为省或直辖市级分销代理,例如国美苏宁这些家电卖场;而更低端的则为区域代理,即普通渠道商。
“就连当时的国美苏宁也是找这些国代来拿货,因为他们没有苹果直接的分销权,不能向苹果直接拿货,得先经过国代,定价权在国代。”陈说iPhone 4发售时,溢价超出了他的想象。“国代本身就是带溢价出货的,国美苏宁他们在拿货不可能不赚钱,他们更要加溢价。”
当时,一台iPhone 4 16G的价格为4999元,而它的溢价大约在1500-2000元之间,就连一台已经使用了半个月的二手机器也能卖到4999元的原价。
李军是一位混迹于中关村的渠道商,他和许志豪一样来自河南。从2010年开始转战苹果,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做功能机。“4代发布会结束后,很多同行都说今年要炒苹果,我听了后赶紧定了几箱货,并且雇佣了一些黄牛去下线店排队购买。”
2010年,中国还未被苹果列入首发国家,如果购买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官网直接购买,另一种则是现场排队购买,并非今天的预约式购买。
“因为苹果和国代签约了,分销数量也都有约定,即便不是省市级代理去炒货他们自己也会炒,但谁知道苹果的供货不足,导致了尴尬的局面。”陈东一本正经地说,仿佛他仍在国代做着本职工作。
按照陈东讲述的意思,当时iPhone 4之火并非人们熟知苹果这个品牌,而是因为分销数量的约定,让国代不得以而为之,加之物以稀为贵,货少自然就会导致价格出现溢价。“在当时购买的人群中,三分之二都是黄牛,他们的上家分别来自中关村和木樨园。”
当风口吹起来时,任何人都能在风口一跃而起。
许志豪激动地在诉说着当时的状况。“购买的人简直太多了,电话从上午打到晚上,可货就那些并且都是溢价出售,那也有很多人买。”
许当时进的五箱机箱机器在一天之内销售一空,而当时的溢价一台超过7000元,这一天他的纯利润进账10万元。
即便在2011年的春天,iPhone 4的溢价依然存在,只是一台比最初少了1000元。
“火了,真的火了,买机器到贴膜买壳一条龙服务。”李军兴奋地向「子弹财经」说道。
2011年初,在钢化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一张塑料贴膜和手机壳售价为50元,而进价分别为0.8元和0.5元,但不要小看这些配件,他们一天为这些商家带来的纯利在5000元左右。
“女性买这些占比一半以上,比男性更多。”这是带给李军最直观的现象。
同时,iPhone 4带来收益的好处并非只有做正规国行的商家,更多水货商也因此发家。
“我记得2011年中,那时托人从香港进了一批机器,有港版也有美版,但美版基本都有锁(网络锁),但是真便宜,比国行便宜2000左右,一台利润也基本有600-800元。”徐辉这条好汉,并不想提起他当年的勇。同样,他也在北京打拼了几十年。
之后的几个月,水货机开始在国内盛行,而盛行的根本原因是它比国行更便宜,并且同样可以用国内运营商的网络。
李军在后来也听说了这件事,但由于自己从事的是正规苹果的代理,不能知规违规。他只好让他家里的亲戚来从事这个生意。
“解锁很受欢迎,解一台50元,因为有锁机过来不能直接插卡用,得越狱后进行解锁才能用。”那时,很多人并不知道解锁是什么,也并不熟悉它究竟是怎样被解开的,更多人的心理是终于能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了。
许志豪把这个现象称为“人群效应”,相对于羊群效应,它传播地更为广泛,甚至连二三线城市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要购买它。“其实你说是国人爱慕虚荣吗?我觉得有一些,但不完全是,还是因为别人没有但你有。”
或许,许志豪的意思是,苹果拥有足够的创新力,推翻了一成不变的手机市场。
毕竟在当时,除了诺基亚、三星和摩托罗拉,在国产手机中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的确,在2010年和2011年,苹果大肆进军中国市场,全国“大扫荡”就此展开。
就在苹果在中国市场一战成名后的第二年,oppo并没有开始模仿苹果,而是推出了类似诺基亚N97的机型X903。
一年后的2012年,雷军创办了小米公司,举起了中国互联网手机的大旗。而后,华为独立荣耀品牌,也开启了互联网手机销售新模式。
但,在这些从事代理或渠道商们的眼中看来,小米并非是第一个通过网络发售手机的厂商,第一个在中国利用互联网卖手机的人是苹果。后来,小米从线上转战线下,多种操作路径都与苹果相仿。
03.
iPhone 4的出现,让许多国人认识了苹果。
苹果在其手机发展史中共有四次关键的转折点:第一次是iPhone 4时代,第二次是iPhone 6时代,第三次是iPhone 7时代,第四次是iPhone X时代。
从火爆到低温苹果走过了十年,正是这十年,让这些从事苹果生意的人从风口上起来,又跌落到风口之下。
他们也很痛苦。
2012年,苹果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联手富士康在河南郑州设立生产基地,投产后,苹果手机供应不足的现象得到一定缓解。
同样在这一年,苹果爆发了史上第二次质量门事件,手机后壳脱色掉漆。而第一次事件则是众人熟知的iPhone 4信号门事件。
“也有客户找过来的,但我们毕竟只是经销商能做的也有限,只是说有问题找苹果售后解决。”许志豪说起iPhone 5代掉漆事件满肚子怨气。但最终苹果方面也未就该问题给出最终解释,客服统一口径地说,外观问题不予保修。
2014年9月,iPhone 6系列发布,同样它未在中国首发。但却成为了苹果在中国销量历史上的最高峰,达到1.7亿部。“只有6系列能与4代相比,其它几代都不行,包括今天的iPhone X。”许志豪说道。
在那一年,许志豪出货的iPhone总量达到约百万部,其中iPhone 6系列占下半壁江山。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发售当天忙得不可开交。“从七点多开始电话不断,五个兄弟齐上阵一起打包发货。”
闪送流行于2014年,其实多半是苹果发售为他们带来的客流。
据常驻中关村的刘师傅讲,从2014年入行起,他几乎每年的秋冬都会来到中关村,似乎这已成为他亘古不变的约定。
“同行们都会在群里提知会苹果什么时候开卖手机,早上六点起来直奔中关村,距离近的话往返中关村基本要小十趟,远的话就四五趟。”同样,与刘师傅相比,赵师傅在2015年入行,不过他最长居的地方是木樨园。
iPhone 4时代起,中关村及木樨园汇聚了大量商家
正是在苹果手机发售的这一天,闪送的师傅们便会像一只只蜜蜂从丰巣中飞向不同的地方,最后又回到丰巣。爆单是在这一天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
李军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就拿去年iPhone XS系列发售来说,真的叫不到单,闪送、达达、美团齐上阵,叫了半个多小时才有人接单。”
但紧接着,李军叹气道,“苹果现在越来越不好干了,去年的XS Max至今总共才卖出去一百多台,这在往年是无法想象的。”
据李军和许志豪大致统计,在渠道端iPhone XS Max的销量位居新品第一,其次是中端机型iPhone XR,最差的则是iPhone XS。
许志豪说,“因为XS和X没什么太大区别,不像Max和XR都有双卡。”
许志豪向我们透露了大致数据,他去年所销出的iPhone不到百万部,相比iPhone 6时代的百万部天差地别。
而李军并未向我们透露数据,只是说去年靠卖苹果手机的销量比前年少了大半。
去年底,中关村开始淘汰落后产业,鼎好电子城是最后一个搬迁的。从2011年开始在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开店的李军很是不舍,现在他搬到了距离之前50米的e世界,这里是许多原先鼎好电子城商户的聚集地。
李军没有退路,摆在他面前的是家中的老人和7岁的儿子,压在他肩膀上的唯有努力与责任,他只好咬牙坚守着这个职业。“即然出来了就不能往回退,我还有这帮兄弟陪着。苹果的形式也就这样了,卖卖国产机收支还能达到平衡及盈利。”
开年过后,李军忙碌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客户从购买苹果转为了购买国产手机,华为、小米、OV、一加成为了他销售的新主力军。
徐辉是一家手机店的老板,他在2013年开始经营手机生意,至今已有六年。与许志豪和李军不同,他的主营业务是维修和以旧换新。
2013年,中国315晚会痛批苹果在中国大陆地区执行与国外不同的售后双政策,此举引发众多消费者的抵制。
苹果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在中国更改了售后政策,由原先的不换后壳改为整机更换与重新质保。
而这,为一些骗保组织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正是在这一年,徐辉在业内听说,可以利用苹果售后漏洞,将一台在保的苹果二手机通过官方渠道更换为一台全新售后机。从此,徐辉的“发家政策”显得轻而易举。
那时,一台iPhone 5S的回收价约为2700元左右,去售后换机的成本约为150-200元,由此一来,换出一台新机的成本仅需约2900元,直接售卖便可卖到约3500元左右。
而当时,市面上的全新iPhone 5S价格是4999元,即便从渠道拿货,价格也在4000元以上。
因此,这一举动在业内人尽皆知,甚至发展成了骗保组织,专职从事换新,一些中关村商家也开始利用换新机充当全新机对外售卖,谋取利益。
而这些骗保组织,经常蹲守在一些苹果零售店门口,他们手中提了一箱要保修的iPhone,然后轮番上场去天才吧要求维修售后维修。
“去零售店换新的一般是黄牛,肯定不是经销商或者维修商,他们基本都去授权店直接换。”徐辉口中的授权店便是苹果指定的授权维修商,在这里维修的服务与流程和苹果官方一致。
“因为都是同行比较熟,一般会直接开单换机。”在换机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曾经,授权店成为了另一部分人的天堂,而换机“重灾区”非百邦莫属。
当时,百邦一些员工与中关村或深圳华强北店家串通,形成了上下两级换机网络,换机成功便可获得“换机辛苦费”。
据一位曾在百邦工作的员工透露,换一台机的费用大概是200元,如果一天换了10台,那么就是2000元的利润。“在利益面前谁会想那么多啊。”
从2013年起,苹果中国的售后政策与美国同等,只要iPhone没有故意破坏迹象,官方售后便会直接换新,但这个政策活生生的被中国骗保组织玩坏,苹果不得不调整在国内售后策略,由只换不修改为了只修不换。
对于换机,一身正气的许志豪向「子弹财经」吐槽,“中国一些商家的做法玩坏了游戏规则,最后影响了多数消费者的权益,本来换机是挺好的一件事,现在可好,光返厂修机就要20天。”
目前苹果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售后机制,经过这些调整后,据苹果公布的数据显示,iPhone在中国售后欺诈行为占比在30%-50%之间。
04.
“现在管控越来越严,没法做了,很多机器都是修,这样就得压钱,但也可以有部分利润。”徐辉对「子弹财经」讲。
徐现在依然在做着这些生意,只是利润已经大不如前。“现在店里都没几个人了,放在两三年前都不是这样。”
往常年底,都会有大批企业找到许志豪来采购年会所需的手机、平板和Mac电脑,但今年他发现来采购的企业越来越少了。“苹果最风光的时候已经不再了,去年连企业采购的人数都少了一半以上,冬天不好过了。”许志豪无奈地说道。
身处中关村的李军也有同样的感受。“一般是11月、12月两个高峰期,因为企业大多是在这时候办年会,采购的也会多一些,今年就光中关村地区已经没几家来采购了。”
在中关村,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搬离,原因是房价租金即将上涨,同样是中关村,ofo没能逃离厄运,甚至一度靠卖固定资产度日。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3%至14.2亿部,首次出现年度下滑,手机行业整体趋冷。
这些机器均是电商渠道的直供货
但在双十一,京东、天猫、拼多多手机销量在迎辉煌,各大手机厂商竞相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晒战绩,丝毫看不出手机行业整体趋冷的态势。
“实际没有那么多销量,你要知道双十一大批的货从国代放出去,最后经过电商又回流到了我们省市代。你说数据是真还是假?”许志豪抛出了一个问题。
不单单是许志豪,李军和徐辉在这天也异常繁忙。但不同许志豪和李军,徐辉在这一天忙着在天猫的各大电器商城和拼多多薅羊毛。
“京东现在没多少优惠,双十一价格比渠道拿货都高,没法搞,天猫和拼多多还可以,不过利润最大的还是拼多多。”在徐辉的战绩里,他从拼多多一次购买了十多台iPhone XS系列和iPhone XR,加上另外两个店里的员工也购买了几十台机器,预计利润在6000多元。“货到了直接交给渠道商回收,一台几乎200元没问题。”
讲起此事,李军却不以为然,他已经习惯了一切。“这有什么,每年还不都是这样?真正购买的消费者没有多少,尤其一台全新机买的时候七八千,我用二手机都不会每年都换。业内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了流量。”
“除了厂商,每个人都是得利者。羊毛党从电商买回来直接发给我们,标签都还在,过了双十一能看见市场中几乎每家都在卖贴有京东标签的机器。”许志豪面无表情地说着这些,紧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这几年手机的确不好做了,买的人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放给下游渠道的货。”
去年,许志豪的同行朋友问及他是否要接手一批国美手机,被他一口回绝了,他的确听说过国美手机,只是这个手机并没有在市场中卖出几台。
“国美手机没没多少渠道在卖,最后的库存干脆直接扔给其它商家了,有很多都在接手,比如爱回收、顺丰这些商家。”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自家的手机也在清理库存当中,模式与国美手机的操作路径相似。
“你要说苹果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它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包括从体验到设计,现在国产手机做的也很好,我也在卖,甚至有的销量超过了苹果。”
当谈及苹果在中国没落时,许志豪也透露出一丝悲伤,毕竟他是靠苹果发家的,从情感来讲,他也爱着苹果。
“苹果是之前唯一有溢价的产品,也是目前为止最保值的产品。虽然说作为国人应该支持国产手机,但苹果的一些方面我们的确学不会。”
红时不捧,落时不黑是许志豪做生意的原则,无论别人怎样,自己仍然坚持着那份正义感,这在当今的生意场上并不多见。
“即便生意做不下去了也不能怪人家,因为你选择了这行就要有敬畏心,也要坚持做下去。就像金立也坑了我不少钱,但最后能怎么样呢,生意不是还得做。”许志豪一本正经地对「子弹财经」说。
李军还在中关村e世界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苹果,他觉得创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现在人们对于手机的换机需求并非刚需了。
“国产机现在卖的挺好,但销量方面也放缓了,华为和荣耀的旗舰机买的人的确比苹果多了,但并不像外界说的那么多。”
许志豪说,华为mate 20 Pro系列之所以出现溢价,是与其绿屏门事件有关。“LG供应的屏幕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华为产能直接延后。跟iPhone 4一样,本身就没有多少货,买的人又多,溢价肯定随之而来。”
当然,Mate 20 Pro又催生了一些换机组织。“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可以换机,有收来的二手机直接去售后换新。”徐辉说道。
对于徐辉来说,生活摇摆不定,究竟是坚守还是撤退他想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在拼命坚持着。“靠苹果挣钱越来越难了,无论是售机还是维修,X系列的工艺越来越精湛,维修技艺不在是单纯的普通人都能修了,而需要的是一定的技术积累。”
如今,苹果在Mac电脑中升级了加密芯片T2,除了直营店或授权商以外的第三方将无法维修其电脑主板。
未来,苹果是否将加密芯片伸向手机或平板电脑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真是这样,那苹果主板维修几乎没法干了,只剩下换屏之类的。”徐辉无奈地说。这对于从事手机维修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最挣钱的业务基本都来自于主板级维修。
“对我们的影响基本不是太大,毕竟我们没有维修,而且也不像手机店一样频次不固定,到点我还是要发货。”许志豪斩钉截铁地说。
的确,苹果的升级对于一些经销商来说并无大碍,甚至不伤元气。不过,许志豪最后说道,“明天不知道又会是谁倒下,但我依然会在。”
05.
苹果入华18年,iPhone入华10年。像许志豪、李军、徐辉这样的人,在北京或者深圳,诸多人与他们的经历相仿。
从「子弹财经」历经一天的访谈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于时代、对于行业的感触与梦想。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些经销商中来自河南地区的比重较大,其次是河北和浙江。
对于常人来说,他们只是一个经销商,只是一个卖手机的普通人,但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就是一切,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正是这些人经历了中国乃至国际手机品牌的变革与发展,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大家的情愫与坚守、坚持与艰辛,就像农村人扎根于城市,他们有时的确是一颗钉子,但他们别无选择。
当谈及出路之时,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悲伤情绪。
他们大多数人现在的策略基本一致,在销售苹果手机的同时,也在销售苹果其它产品或其它手机品牌产品。多元化成为了他们的“领路人”,而未来,就像许志豪说的,无论谁倒下了,我都依然在。
这些经销商们大多把青春奉献给了苹果,但苹果回报给他们的却是沧桑。
这或许是一个永远都讲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