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地三七中药,土生地与白背三七

地三七中药,土生地与白背三七

土生地与白背三七搜一下:土生地与白背三七土生地是白背三七的别称。白背三七《中华草本》收录的珍贵中草药,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别名大救驾、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等。草药性状: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

1,土生地与白背三七

搜一下:土生地与白背三七
土生地是白背三七 的别称。 白背三七《中华草 本》收录的珍贵中 草药,为菊科植物 白子菜的全草,别 名大救驾、大肥牛 ,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等。 草药性状: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 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 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 节。折断面灰白色。 产广西等地。以植物的全草入药。民 间以白背三七地上 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及糖尿病等,固有“神仙草”之称。

地三七中药

2,请问治疗跌倒撞伤的一种根状草药是什么草药

三七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同名中药材三七是以植物三七的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撞伤,跌扑肿痛。
刘寄奴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地三七中药

3,田七汤能晚上喝吗

田七,全世界仅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含有谷甾醇、胡萝卜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生用有止血强心、强身健体、抗血栓等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是一种名贵药材。 1.止血补血 田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2.活血化瘀 田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长期服用可软化血管,对促进血液健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预防多种心脑血疾病。同时由于其很好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效果,田七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132是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 3.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4.保肝护肝 温开水送服适量田七粉、田七片或田七胶囊,能保护人体肝脏。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田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6.增强免疫力 田七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7.强身健体 田七能够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从中医的角度考知虑,田七又叫作三七,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道,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微量的田七专具有活血的作用,可以少量的当做作料放在食物中属,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建议使用的。
三七粉百,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三七粉为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经过加工后所得的粉末状物质。三七粉既善于度止血,又能祛瘀,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内。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使用容,单服或者外用均有良效。
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方法:三七主根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20克左右、加鸡肉或排骨(500克)、盐少许用文火炖1~2小时即可食用。

地三七中药

4,请问中草药三七和天龙小壁虎地药用和功效

你好! 搜一下:请问中草药三七和天龙小壁虎地药用和功效。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1)止血 (2)抗血栓 (3)促进造血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肿瘤 (8)镇痛 壁虎即指守宫,又叫天龙、蝎虎.它形似蜥蝎,体和头扁平,背面暗灰色,有黑色带状斑纹.全体密被小鳞,枕部有较大的圆鳞.尾巴容易断,但大多可以再生.常在壁上活动,捕食蜘蛛、蚊、蝇等.壁虎以全体人药用,内服焙研人丸,散,外用则研末调敷.   中医认为守宫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主治中风瘫痪、关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   壁虎可浸泡酒食用,具体做法是:将壁虎洗净,放人干净的酒瓶内,下人白酒浸泡7~10天,即可起封取酒.其中壁虎取l0条,白酒用500克.取壁虎酒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可祛痛、攻毒、消肿、散结.用于食道癌、胃癌等症.   取活壁虎约40条,将其置于砂罐中干烧至死,勿令焦,初步研磨成粗末,再置砂锅中焙干,进行第2次研磨,经筛过后即成壁虎粉.取鸡蛋各50~60克等量,煮熟,烘干,研成细粉,将其与壁虎粉混匀即成.取壁虎蛋粉每日服2~3次,每次一匙,约10天服完,在服药期间忌食辣、酸、咸、海味品、酒、冷的食物及雪里蕻菜,本品功用为散结止痛.用于肠癌、肛门癌及脏毒症.   取壁虎7条(砂锅炒焦),木香,人参,朱砂各4.5克,乳香3克,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次服7丸,木香汤送下,早、晚服,用于治疗反胃暖气.如果遇到痈疮疼痛,可将壁虎焙干研末,油调敷之即可.取褐色壁虎1条,连血研烂,入朱砂、麝香少许,以薄荷汤调服.继服2陈汤(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煎服),此方可用于治疗心虚惊痈.   应值得注意的是,血虚气弱,非风痰风毒所感者,宜慎用.而且因为守宫有小毒,所以用时应注意剂量. 可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咳,疗肺痈消渴,助阳道.目前中医常用以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老人虚弱性喘咳、心脏性喘息、面浮身肿、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有补肾、湿肺、壮阳、益精血的功效,可治喘咳、咯血、神经衰弱、肾亏等

5,血三七是什么中药

血三七   此药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的根茎。因其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得此名。   中华抱茎蓼为多年生草本。其根茎粗壮,外皮紫褐色,断面紫红色。茎直立或倾斜,上部有分枝。下面的叶具有长柄,往上叶柄渐缩短至抱茎,叶柄处有管状膜质托叶鞘。7—8月开红色或白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9—10月结黑褐色椭圆形的瘦果。分布于宋洛、长方、新华、马湾、板仓、红坪、大岩屋、板桥、木鱼、大九湖等地。生长于1000—2500米的沟边或林下潮湿处草丛中。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等;(使用方法: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钦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锅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上也可)。   注:犊牛儿苗科植物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的全草也称“血三七”。   鼠掌老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直生,分枝或不分枝。茎较纫长,多分枝,略有倒生毛。叶对生,宽肾状五角形。花单个腋生,淡红色,6—7月开花,花后结有微毛的蒴果.长1.5—2厘米。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500—l6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边草丛中。   鼠掌老鹳草的全草能祛风湿、活血通经、清热止泻。 [编辑本段]血三七和三七的区别  血三七不是人们通常说的三七,注意区别。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   三七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和人参同科,同属五加科植物,但三七有人参之王,南国神草之美誉,是活血化瘀第一圣药。   三七为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现多栽培于海拔1600~1800米的山上。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   三七主要功效: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   (3)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瘤作用;   (7)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8)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9)保护肝脏   血三七属于犊牛儿苗科,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请注意区别。

6,血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血三七 百科名片 血三七 血三七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的根茎。因其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得此名。犊牛儿苗科植物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的全草也称“血三七”。 目录 药材名称 原植物 植物形态 生境分布 采制 来源 化学成份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药用价值 药材名称 原植物 植物形态 生境分布 采制 来源 化学成份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药用价值展开编辑本段药材名称   血三七中文名: 血三七   别名: 三七草《纲目》,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菊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江苏),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疙瘩(贵州),水三七(河北),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菊叶三七(上海)   苗族药名: 血三七(贵州松桃),加松略确(贵州黔东南),弯九柳(贵州黔南)[1] 编辑本段原植物   土三七中文名:土三七   拉丁名:Gynura segetum(Lour.)Merr.   科别:菊科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m。宿根肉质肥大,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具纵沟纹,绿色或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簇生,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羽状分裂,两面有柔毛;茎生叶互生,形大,羽状分裂,两面无毛。总苞筒状,苞片两层,条状披针形,边层膜质;花两性,管状,金黄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具毛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期9~10月。[1] 生境分布  分布于贵州各地苗乡,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采制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编辑本段来源  本品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全草。 编辑本段化学成份  干根含千里光菲灵碱0。01%。 编辑本段性味归经  性冷,味涩;热经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止血,消肿,止痛。外伤流血,红肿,疼痛。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  6~30克。[1]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等;(使用方法: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钦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锅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
三七释名 山漆、金不换。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1、吐血、咳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4、妇女血崩。治法同上。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6、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7、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此外,你买的血三七应该是真的。

7,三七草药的神奇功效如何

三七草就是所说的田七
三七草 (《湖南药物志》) 【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牡丹(《天宝本草》),九头狮子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白田七草(《中国土农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或全草。 【植物形态】三七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肉质肥大。茎带肉质,高1米以上,嫩时紫红色,成长后多分枝,表面光滑,具细线棱。基生叶多数,丛生;有锯齿或作羽状分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绿色,两面脉上有短毛;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24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1对,3~5浅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疏生茎梢,长1.5~2厦米;总苞绿色,摘状或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16毫米,边缘膜质,半透明,10~12枚排成一列,基部外面附有数枚小苞片;花冠筒状,黄色,6裂,裂片线形至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尖;雄蕊5,药连合;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瘦果线形,细小,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9~10月。 生于山野或荒地草丛中。-般多为庭园间栽培。分布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菊三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 【性味】甘,平。 ①《纲目》:"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三七草 (《湖南药物志》) 【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牡丹(《天宝本草》),九头狮子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白田七草(《中国土农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或全草。 【植物形态】三七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肉质肥大。茎带肉质,高1米以上,嫩时紫红色,成长后多分枝,表面光滑,具细线棱。基生叶多数,丛生;有锯齿或作羽状分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绿色,两面脉上有短毛;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24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1对,3~5浅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疏生茎梢,长1.5~2厦米;总苞绿色,摘状或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16毫米,边缘膜质,半透明,10~12枚排成一列,基部外面附有数枚小苞片;花冠筒状,黄色,6裂,裂片线形至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尖;雄蕊5,药连合;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瘦果线形,细小,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9~10月。 生于山野或荒地草丛中。-般多为庭园间栽培。分布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菊三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 【性味】甘,平。 ①《纲目》:"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8,泡节真正的药名叫什么

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高血压患者勿饮。 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3.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4.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5.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7、狗肾蜈蚣酒(主冶肾阳虚损)(阳痿) (配方)狗肾1个,枸杞子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3条,白酒1000毫升。(制法)上药浸入酒中,1周后饮用。(用法)每次温饮约25克,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本品为药材白糖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及根茎经炸水、灌糖、干燥而成)的炮制品。 【制法】 取药材白糖参,除去芦头。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参体长3~15cm,直径0.7~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上部有时具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时可见支根痕,遍体可见针刺所形成的针痕,外皮较松泡,纵纹不显,参体或参腿上常见糖样结晶。质硬,断面平坦,黄白色,疏松或有裂隙,角质样。气微香,味甜。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厚500μm)上,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第一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H)测定,不得过6.0%。 总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0.2%(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Ⅸ K)。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大 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与用量】 3~9g。用时捣碎,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广东的客家人管一种人参一样的东西叫“泡节”,是用来炖瘦肉,隔水炖半个钟头,去渣给小孩喝水,可以调理肠胃,健脾开胃! 白糖参又有人叫糖参、沙糖参。 白糖参的作用:为名贵中药,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9,地榆的功效

【地榆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地榆(《本经》) 【类 别】根类 【异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连鞍薯(《广西中兽医药植》),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愉、紫地榆(《中药志》),枣儿红(《贵阳民间药草》),岩地芨、红地榆(《湖南药物志》),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种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地榆,又名:玉札、玉豉(《神仙服良经》),酸赭(《别录》),豚榆系(《石药尔雅》),野升麻、红绣球、土儿红、山枣仁,一枝箭、紫朵苗子、小紫草、马猴枣、鞭枣胡子、黄瓜香、血箭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 根茎粗壮,生多数肥厚的纺锤形成长圆柱形的根。 茎直立,有棱。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根生叶较茎生叶大,具长柄,茎生叶近于无柄,有半圆形环抱状托叶,托叶边缘具三角状齿;小叶5~19片,椭圆形至长卵圆形,长2~7厘米,宽0.5~3厘米,先端尖或钝圆,基部截形、阔楔形或略似心形,边缘具尖圆锯齿,小叶柄短或几无柄。 花小,密集成倒卵形,短圆柱形或近球形的穗状花序,疏生于茎顶;花序梗细长、光滑或稍被细毛;花暗紫色,苞片2,膜质,披针形,被细柔毛;花被4裂,裂片椭圆形或广卵形;雄蕊4,着生刁:花被筒的喉部,花药黑紫色;子房上位,卵形有毛,花柱细长,柱头乳头状。 瘦果椭圆形或卵形,褐色,有4纵棱,呈狭翅状。 种子1枚。 花、果期6~9月。 生长于山地的灌木丛、草原、山坡或田岸边。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采集】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梢弯曲,长约8~13厘米,径约0.5~2厘米。 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 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 气无,味微苦涩。 以条粗、质坚。 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地。 此外,甘肃、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小白花地榆(东北、内蒙古)、细叶地榆(东北)、大花地榆(内蒙古)、长叶地榆(东北、内蒙古)等,亦同等入药。 【化学成分】根含鞣质约17%,三萜皂甙2.5~4.0%。 分离出的皂甙有:地榆糖甙I,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地榆糖甙Ⅱ,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和阿拉伯糖;地柿皂甙B,初步鉴定是葡萄糖醛酸的三萜皂甙。 茎叶含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甙,熊果酸等三萜类物质。 叶含维生素C。 花含矢车菊甙、矢车菊双甙压作用。 【炮制】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衣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 取出,晒干。 【性味】苦酸,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甘酸,无毒。 ③《滇南本草》:苦涩,温。 【归经】入肝、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肝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手、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地榆的功效】凉血上血,清热解毒。 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 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 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⑦李杲;治胆气不足。 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⑩《本草正》:清火明日。 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 亦敛盗汗,疗热痞。 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汁或研末掺。 【宜忌】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发良。 恶麦门冬。 ②《本草衍义》: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 ③《医学入门》:虚寒冷痢禁闲。 热痢初起亦不可用。 恐涩早也。 ④《本草经疏》: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 ⑤《本草汇言》: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之。 ⑥《本经逢原》: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 性能伤胃,悮服多致口噤不食。 【选方】①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 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圣济总录》地榆汤) ②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查一钱。 水煎服。 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滇南本草》) ③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 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⑤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活法机要》) ⑥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 亦治呕血。 (《圣惠方》) ⑦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 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⑨治湿疹:㈠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㈡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两。 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㈢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 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全展选编·皮肤科》) ⑩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⑾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⑿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补缺肘后方》) ⒀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补缺肘后方》) 【临床应用】①治小儿肠伤寒 4~14岁小儿用地榆1两,白花蛇舌草5钱,水3碗煎至60毫升内服,4岁以下减半。 每日2~3次,待体温下降后改为每天服1次,至大便培养阴性为止。 经治57例14岁以下的患儿,结果49例治愈,8例无效。 治愈病例平均退热天数为7.3天,最短2天,最长19天。 实验证明,1:5或1:10的地榆汤均有抑菌作用。 治疗中未见副作用发生。 ②治疗烧伤将地榆焙干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使成糊状,盛于消毒缸内备用。 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1层厚厚的药痂,能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 一般适用于一、二度烧伤、烫伤病人。 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 亦可采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净晒干,研粗末用70~75%酒精渗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现薄膜,冷却备用)涂布烧伤创面,每日2~3次,不包扎。 涂布次数以创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现龟裂为度。 对已污染的创面应先行清创处理。 通过一、二度烧伤患者40例的观察,证明此法对浅度烧伤,特别对中小面积、污染较轻的烧伤效果较好,一般经12~24小时创面上可形成1层棕色保护膜,这对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影响。 ③治疗皮肤病将地榆炙黄,研细末过筛,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患部。 敷膏前依皮损的不同情况先以油类擦洗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经治湿疹及湿疹样皮炎,脂溢性湿疹,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及糜烂感染型足癣等疾患共109例,结果治愈47例,显效及有效50例。 平均治愈日数为8.3天。 以湿疹及湿疹样皮炎的治愈率最高,脂溢性湿疹及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共26例全部有效。 实践证明,30%地榆膏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 另有用生地榆1两,加水约600毫升,熬成300毫升药液,冷却后湿敷患处流水部位(热湿敷可起反作用)。 半小时后再浸再敷。 每天3~4次,连用3~4天,直至不流水为止。 适用于急性、亚急性、脂溢性湿疹,婴幼儿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 渗出较多时,待渗出减少后,可用地输20两、煅石膏20两、枯矾1两研成细末混匀,调制成40~50%软膏外敷,每日1~2次。 如遇亚急性、慢性湿疹皮损浸润或轻度肥厚时,可用地榆粉1.5两、密陀僧末3两研匀加凡士林调成50~60%软膏外敷,每日1~2次。 ④治疗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用地榆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2克,每日1次,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或用地榆5%浓煎口服,每日1剂,小儿酌减。 亦可肌注与口服交替进行。 一般以1个月为一疗程。 临床治疗4例结核性脓疡,2例慢性骨髓炎,结合外科常规治疗,均收到一定效果。
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全国均产,以湖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等地最多。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中药规格〗:商品有原条和切片两种,以粗状、质坚硬、断面色粉红者为佳。以产东北三省的地榆质较优,行销全国。   〖药材性状〗:   根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纺锤形,稍弯曲,长5~13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暗紫色或棕黑色、粗糙、具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或淡黄色,较平坦,或在皮部有絮状纤维,中心木部有不甚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无臭,味微苦涩。   〖主要成分〗:本品含地榆糖苷Ⅰ、Ⅱ,地榆皂苷A、B、E,鞣质。   〖药理作用〗:   地榆可缩短凝血时间,并能收缩血管,故有止血作用;对实验性烫伤有治疗作用;体外抑制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