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三七被称中药中的什么,中药三七粉的作用和用途

三七被称中药中的什么,中药三七粉的作用和用途

中药三七粉的作用和用途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延缓衰老;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

1,中药三七粉的作用和用途

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3功能;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简述: 1、扩张血管、抗炎; 8,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4,胸痹绞痛,症瘕、活血化瘀; 7、保肝:止血;散血; 5;定痛。   主治:跌扑瘀肿
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的根茎制品。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主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及广西深山中,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三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要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

三七被称中药中的什么

2,图片上是什么中草药

这个应该是中药的大蓟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 黄芪,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饥利水消肿之功效。 甘草甘草的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甘草的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从图上看有:黄芪、党参、太子参、红枣。功效以补气益血为主,的确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但其药性偏温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建议在当地中医指导下使用为妥。

三七被称中药中的什么

3,三七是什么植物

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属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三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三七高达30-8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竹鞭状,横生,有2至几条肉质根;肉质根圆柱形,长约2-4厘米,直径约1厘米,干时有纵皱纹。地上茎单生,高约40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为掌状复叶 ,4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5厘米,有纵纹,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5-6毫米;小叶片3-4,薄膜质,透明,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中央的长9-10厘米,宽3.5-4厘米,侧生的较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重锯齿,齿有刺尖,上面脉上密生刚生,刚毛长1.5-2毫米,下面无毛,侧脉8-10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叶柄长2-10毫米,与叶柄顶端连接处簇生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3.5厘米,有花20-50朵;总花梗长约12厘米,有纵纹,无毛;花梗纤细,无毛,长约1厘米;苞片不明显;花黄绿色;萼杯状(雄花的萼为陀螺形),边缘有5个三角形的齿;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为1条),离生,反曲。果实未见。[1]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怕严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本品属于含糖类,受潮易发霉、虫蛀,但干燥货品耐储存,最长可达十年之久。三七的生长对土壤和气候有极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七不能连种,栽种过三七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10年的休整才能够再次种植。[
田七。

三七被称中药中的什么

4,寻找三七先生以前在民间中医网上的那位对伤精有研究的高手

呵呵,他是骗子,你可以去伤寒论坛上看看.我们论坛上还有人专门去三七生那里视察过.你可以看下面的帖子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35199&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44326&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40599&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38993&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40940&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http://www.shang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41260&highlight=%E4%B8%89%E4%B8%83%E7%94%9F 当然,关于他的评价还有很多,也有被他治好的,但是1年中才治好了11人,你说他是不是蒙好的呢? 有关深山老牛,此人在民间中医网上极红,甚至有"老牛养生室"专栏.对于老牛,众人说法不一,有人很欣赏他的脉学,也有医者在看了他治疗的病例后说他是庸医,不过他的确治好不少病人,这至少说明他有经验,不会像三七先生那样瞎治,你可以到"民间中医网"上去看看,给你个网页: http://ngotcm.com/forum/forumdisplay.php?fid=74 最后,我想问你,为什么你要找这种在网上很红的"中医"呢? 我自认不算个医生,只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疾病和问题.中医不是上个大学几年就能"毕业"的,我现在在跟着一位师傅学,我是自己去看过的,有真材实料.另外,真正有本事的中医大都不在医院,而是在自己家里(也不是自己开诊所),因为他们没有PASS,比如中医世家的,也是如此.

5,一种小孩吃的动物类中药像蝉一样叫什么

  是不是蝉花?   【药名】:蝉花   【拼音】:CHANHUA   【来源】:为菌类植物药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   【功效】:祛风止痉、透疹止痒、明目退翳。   【主治】:治小儿惊风,心悸,夜啼。   【性味归经】:《证类本草》:“甘,寒,无毒。”肝经   【别名】:虫花(《四川中药志》)、大蝉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称独角龙、乌角尖,另有一种小蝉花:又名土蝉花。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   【动植物资源分布】:带菌的干燥虫体,产浙江、四川、云南、江苏等地。大蝉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主产广东、福建。同作蝉花入药。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6~8月间,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晒干。   春季子座从虫体抽出时采集,洗净,于烈日下晒干,未干时不宜堆压,否则易发霉变质。   【拉丁名】:IsariacicadaeMiq.、CordycepscicadaeShing、CicadaflammataDist.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Isariasp.PlatypleurekaempferiFabr.   【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论》:“凡使(蝉花),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研细用之。”   【考证】:出自《本草图经》;①《本草图经》:“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西人有GUI至都下者,医工云,入药最奇。”②《证类本草》:“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   【生药材鉴定】:带菌的干燥虫体,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厘米,径约1~1.4厘米,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长条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长约2~5厘米,质脆易断。虫体表面棕黄色,大部为灰白色菌丝所包被,折断后,可见虫体内充满粉白色或类白色松软物质。气微香。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省为佳。产浙江、四川、云南、江苏等地。大蝉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亦入药用,称独角龙、乌角尖,常见于蝉花药树中。虫体同前种,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或有分枝,长3~7厘米,径3~4毫米,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另有一种小蝉花,又名士蝉花,为小蝉草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的子座或其分生孢子阶段Isariasp.的孢梗束与寄主蟪蛄PlatypleurekaempferiFabr.幼虫的干燥体。形体较蝉花小。主产广东、福建。同作蝉花入药。   【性状】:带菌的干燥虫体,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厘米,径约1~1.4厘米,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长条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长约2~5厘米,质脆易断。虫体表面棕黄色,大部为灰白色菌丝所包被,折断后,可见虫体内充满粉白色或类白色松软物质。气微香。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者为佳。   【原形态】:   1.蝉棒束孢菌孢梗束丛生,由寄主的前端生出,新鲜时白色,高1.5-6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径0.1-0.2cm,基部有时联接,顶部分枝并布有一层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μm×(2-2.5)μm,常含有2个油球,透明无色。   2.大蝉草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cm,径1-1.4cm,形似蝉蜕。虫体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长条形或卷曲,分枝或不分枝,长3-7cm,径3-4mm,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

6,中医说五脏看七窍指的是什么

“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五脏的病变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不过要提醒的是,尽管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但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以上介绍了通过七窍变化辨别五脏是否健康,大家不妨学学一下,当发现七窍突然出现异常变化,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内经》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此外,饮食口味及食欲也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口淡无味、唇淡无泽,多为脾气亏虚,气血不足;口中黏腻,吃东西不香,或嘴里发甜,多为脾胃湿热;若口中泛酸,则为肝脾不和;若唇肿、口疮、糜烂而痛,多为脾热或脾火。

7,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哪些是寒性哪些是中性哪些是热性

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 谷类——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 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乳、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鳜鱼、鲨鱼、橡皮鱼、海参。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草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心、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 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微凉)、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蜇、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猴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 其他—— 性平:白糖、冰糖(微凉)、豆浆、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燕窝、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干草、鸡内金、酸枣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饴糖(麦芽糖、糖稀)。 性温: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柰、酒、醋、红茶、石碱、咖啡、红糖、桂花、松花粉、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川芎、黄芪(性微温)、太子参(微温)、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何首乌(微温)。 性热:胡椒、肉桂。 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 说明: 1.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2.性温的食物除夏季适当少食用外,其他季节都可食用。 3.性凉的食物夏季可经常食用,其他季节如要食用须配合性温的食物一起吃。 4.性寒的食物尽量少吃,如要食用必须加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热的食物一起吃。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凉性或寒性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平性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 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居后。一般说,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之外,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 中性和和平性食物 从中医角度说,食物分为五大性,一般是平、寒、凉、温、热这五性。夏天我们主张人们多吃一点平、寒、凉的食物,如常见的豆类、木耳等。凉性的食品中豆腐比较常见,还有冬瓜、丝瓜。寒性的食物就是苦瓜、西红柿、西瓜 平性食物有: 大米、黄豆、黑芝麻、花生、土豆、白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柠檬猪肉、主题、鸡蛋,鱼肉中的鲤鱼、鲫鱼、泥鳅、黄鱼、鲳鱼。另外我们日常里饮用的牛奶也属于平性食物。 凉性食物: 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蘑菇、芹菜、莴笋、油菜、橙子、苹果等等。 寒性食物: 小米、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
取决于你是什么体质,寒性的最常见的是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茭白、紫菜、荸荠、柿子、猕猴桃、甘蔗等。
寒性:西瓜、梨、香蕉、柿子、草莓、鸭绿豆 中性:葡萄、苹果、杏、甘蔗 热性:牛肉、羊肉、鸡肉、牛奶、红枣、洋葱

8,三七的功效

三七有消肿止痛、止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在活血化瘀这一方面有着特别不错的药效。当平常腿脚有些磕磕碰碰,留下一些淤青的时候,也可以将三七涂抹在患处,会产生一种清凉的感觉,可以有效化瘀。曾有研究说明,三七可以有效缩短凝血的时间,增加凝血酶的生成,同时在伤口涂抹的部位还会出现血管收缩的现象,有效达到止血的效果。虽然三七确实是一味活血化瘀功效非常好的药,但是这并不适合处在经期中的女性,可能会导致出血太多;而一些少经的女士就可以适当地使用三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月经量。专业人士提醒孕妇使用三七要慎重,最好是咨询过医生,有其他药可代替就不要使用三七。
三七粉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别名:田七粉,金不换。产自于云南文山,有称北人参,南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一直以来,三七都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一般外伤时医生会建议吃田七煲鸡,疗伤效果显著。   三七粉的功效: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三七粉的作用: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注意事项: 三七虽好也不宜一次吃的太多,建议一人一天三次,每次不要超过三到五克。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止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 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 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 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 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药理功效如下 (1)止血 (2)抗血栓 (3)促进造血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肿瘤 (8)镇痛 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李时珍誉之为“金不换”。并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三七保健药膳,集疗补与美食于一体,寓治病于饮食,一举两得。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   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明显止血作用。   2、抗血栓: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三七总皂苷(PNS)于大鼠体外或家兔体内,均能显著抑制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提示临床用三七治疗血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3、促进造血:三七“祛瘀生新”,现代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三七注射液可显著促进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血管血压的影响:三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等多种动物具有降血压作用,尤以降低舒张压作用明显;   (2)抗心肌缺血:三七能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能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5、抗炎。   6、保肝:三七具有抗肝损伤作用。   7、抗肿瘤: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h1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8、镇痛:三七为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药,有确切的镇痛作用。镇痛有效成分为人参二醇皂苷。   9、延缓衰老:三七可显著提高血清、脑组织SOD活性,减少心、肝、脑组织中MDA的生成,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减少LPO的生成。此外,三七醇提物还能促进小鼠脑内DNA、RNA和脑蛋白质的合成。   10、增强免疫功能:三七影响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是PNS和三七多糖。   11、对代谢的影响:三七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12、三七对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PNS对家兔失血性休克有一定疗效;三七皂苷A对大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三七粉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虚证。 三七粉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 三七粉的作用 一、三七的其他作用及临床情况 三七注射液对四氯化碳诱发的大鼠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以三七注射液治疗久治不愈的血瘀型慢型肝炎病人,疗效显著,转氨酶全部恢复正常。 三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七提取物可增强机体的抗辐射能力,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三七制剂对豚鼠、兔和人的离体子宫平滑肌以及人的离体圆韧带有兴奋作用,临床上以三七制剂治疗子宫脱垂、输卵管阻塞已获良效。 以三七甲醇提取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疗效明显。 三七皂苷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表现出较强的抗疲劳作用。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