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常见问题> 三七草本图,草本植物三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三七草本图,草本植物三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草本植物三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三七叶子类似“心”形,可爬藤,主茎比小拇指细些!叶子就长在藤茎上,爬到尽头顶端可分叉!大约能爬十几米的高度,可养在花盆里,拴一根线它就会不停顺线往上爬,把线弄成美丽造型,三气也会随着爬,可做观赏用,也可用药,……

1,草本植物三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三七叶子类似“心”形,可爬藤,主茎比小拇指细些!叶子就长在藤茎上,爬到尽头顶端可分叉!大约能爬十几米的高度,可养在花盆里,拴一根线它就会不停顺线往上爬,把线弄成美丽造型,三气也会随着爬,可做观赏用,也可用药,治疗跌打损伤

三七草本图

2,三七的植株都长什么样有爬蔓的吗最好有图

三七是没有爬蔓的。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 3,扁球形。

三七草本图

3,三七有几种图片

三七有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别称,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缠绕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国仅有两个属三个种,落葵薯是一个归化植物,20 世纪70 年代被引入我国境内。 2、兰花三七 兰花三七其形似兰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药故名兰花三七。兰花三七是近几年培育的优秀新地被,耐寒耐荫耐涝是其特点,且四季常青佳,夏季开出一串串翠蓝的花,景观效果甚佳。 3、菊三七 菊三七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 4、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又名:费菜(救荒本草)土三七(通称),旱三七,四季还阳(湖北),六月淋、收丹皮、石菜兰、九莲花(秦岭植物志),长生景天(经济植物手册),乳毛土三七、多花景天三七,还阳草、金不换、豆包还阳、豆瓣还阳、田三七、六月还阳、松三七 。 5、姜状三七 姜状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地下茎长,匍匐生长,地上茎单一;叶为掌状复叶;叶柄长8-15厘米;小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中央的长10-17厘米,宽4-5厘米;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80-100朵。
你好,这个是一个中药分产地的现像,叫道地药材也叫地道药材这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 指导意见: 就是那个地方的这个药最好那就以这个地方来命名,比如云南的三七。河南的山药这些。别的地方产的就会差一些品种都一样但效果因产地而不同。

三七草本图

4,三七有几个品种图片

1、姜状三七 姜状三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肉质,姜块状,5月展叶,6月开花,10月果熟。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海拔1000~17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为阴生植物,常生在石灰岩常绿阔叶林下荫蔽处,生长地区气候温凉湿润,常绿阔叶林中或山谷密林下,现在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二、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别称纽子三七、复羽裂参、羽叶竹节参、黄连三七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 三、人参三七 人参三七别称大金不换、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开化三七等,为远志科植物金不换的带根全草或根,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生于山野灌丛中,分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四、野三七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叶互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核果状浆果,种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五、藏三七 藏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40厘米,茎有纵纹,根茎横生,有几条肉质根,叶为掌状复叶,数枚轮生于茎顶,伞形花序单生基顶,核果状浆果,生于海拔2300~33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西藏。
三七按产地  有云南·文山三七、广西·梧州三七、江西三七、四川三七。 以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为地道名贵中药材。 三七按采收时间分为春三七、冬三七; 按其大小分20头(500g 20个以内)、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等规格;很小的称为无数头; 另有筋条(从主根上剪下的侧根或细直根); 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芦头,又称羊肠头)。

5,中药三七图片叶子什么样有几种

【导读】三七是常用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主根为“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三七别名田七、旱三七、参三七。主产于广西田阳、靖西、白色,云南文山、砚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七的性状为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临床上多以三七粉药用。三七粉为淡黄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1、莪术的性状为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2、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干燥块茎。经加工略煮后伪充三七。药材块茎呈不规则纺锤形或类圆柱形,有的稍扁,略弯。长3~8cm,直径1~3cm。全体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及折断后的圆形疤痕。表面灰褐色,有弯曲的纵皱及少数残留须根。体较重,质硬脆,断面类白色,颗粒状,或呈黄棕色角质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3、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三七根茎。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药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有菊花心。 4、景天三七: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茎、根或全草。其全草异名土三七、墙头三七、根异名广三七、生三七。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空。叶皱缩,上下表面均为灰绿色。根呈块状,肉质,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剥裂状,干燥后质疏松。气无,味微涩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6,三七植物什么样图片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拓展资料: 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七
三七: 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 2、指状复叶3-6个轮生茎顶;托叶多数,簇生,线形,长不足2毫米;叶柄长5-11.5厘米,具条纹,光滑无毛;小叶柄中央的长1.2-3.5厘米,两侧的长0.2-1.2厘米,无毛。 3、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80-10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7-25厘米,有条纹,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长1-2厘米,微被短柔毛。 扩展资料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 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之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之功效,为治疗跌打损伤之主要药物。花、叶亦有清热之效。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三七
打开百度首页,在搜索框输入三七~点击图片,即可自动搜出很多三七图片。ok!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 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扩展资料: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 H. Chen ex C. H.):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100朵左右; 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中药大辞典》 作 者: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 出 版 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3-1 版 次:2 页 数:3875 字 数:10667000 印刷时间:2006-3-1 参考资料: 本草网-三七 中药大辞典-三七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扩展资料 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的根茎制品,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别名田七粉,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有称北人参,南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一直以来,三七都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一般外伤时医生会建议吃田七煲鸡,疗伤效果显著。 三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三七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七词条
三七,整体图: 冠部图: 根部图:

7,三七草功效和做法

观音菜 ,别名两色三七草、红背茶、血皮菜、紫背菜等 ,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原产中国 ,在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均有分布。紫背菜营养丰富 ,鲜叶和嫩梢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 ,还含有黄酮苷 ,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时间 ,减少血管紫癜 ,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 ,并对肿瘤有一定抗效。 凉拌血皮菜 一、原料: 1. 主料,血皮菜300 克。 2. 调料:精盐、味精、麻油。 二、制法: 将血皮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段,放盘内, 加入精盐、味精、麻油,食时拌匀。 按:血皮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此菜 适用于痛经、血崩、咳血、肿痛等病症。 血皮菜炒豆干 血皮菜炒豆干 一、原料: 1. 主料:血皮菜250 克,豆腐干150 克。 2. 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猪油。 二、制法: 1. 将血皮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挤干水切段。豆腐于切长 片。 2. 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加入豆腐干、精盐炒入味,投入血皮菜继续 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按:此菜由血皮菜与滋阴润燥、盆气和胃、清热解毒的豆腐干相配而成,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养血、止血、润肺和胃的功效。适用于痛经、血崩、 咳血、消渴、烦热、腹胀、胃逆、食欲不振等病症。 泡椒炒血皮菜 原料: 血皮菜嫩叶350克 泡红椒节20克 姜片5克 蒜片10克 精盐、味精各适量 色拉油50克 制法: 1.血皮菜嫩叶洗净,沥干水分。 2.净锅上火,入色拉油烧热,投入泡椒节、姜片、蒜片爆香,再下入血皮菜叶翻炒,炒至血皮菜断生时,用精盐、味精调好味,起锅装盘,即成。 血皮菜蛋花汤 原料: 血皮菜250克 鸡蛋2个 葱花、精盐、胡椒粉、味精、水淀粉、鲜汤、香油、化猪油各适量 制法: 1.血皮菜择洗干净,入沸水锅中氽一水捞出,再放入凉开水中过凉,然后捞出挤干水分,切成细末;鸡蛋磕入碗内,打散成蛋液。 2.净锅上火,入化猪油烧热,下入葱花炝香后,掺入鲜汤,烧沸后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下入血皮菜末,接着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鸡蛋液,边淋边搅,烧沸后,起锅装入汤盆内,淋入香油,即成。 脆炸卤肉血皮菜 原料: 血皮菜嫩叶200克 卤肉150克 脆浆糊150克 青红椒粒、干海椒面、花椒面、精盐、鸡精、香油、熟芝麻各适量 色拉油1000克(约耗100克) 制法: 1.血皮菜嫩叶洗净,切成段;卤肉切成小薄片。 2.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至三四成热时,将血皮菜叶和卤肉片分别放入脆浆糊中拌匀,下入油锅中炸至色呈金黄且酥脆时捞出。 3.锅留底油,投入青红椒粒炒香,再下入炸好的卤肉片和血皮菜叶,接着撒入干海椒面、花椒面,调入精盐、鸡精、熟芝麻,淋入香油,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三七草——引自(《湖南药物志》) 【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丹(《分类草药性》),血牡丹(《天宝本草》),九头狮子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白田七草(《中国土农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或全草。 植物形态   三七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肉质肥大。茎带肉质,高1米以上,嫩时紫红色,成长后多分枝,表面光滑,具细线棱。基生叶多数,丛生;有锯齿或作羽状分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绿色,两面脉上有短毛;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24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叶柄长1~3厘米;托叶1对,3~5浅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疏生茎梢,长1.5~2厦米;总苞绿色,摘状或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16毫米,边缘膜质,半透明,10~12枚排成一列,基部外面附有数枚小苞片;花冠筒状,黄色,6裂,裂片线形至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尖;雄蕊5,药连合;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瘦果线形,细小,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9~10月。   生于山野或荒地草丛中。-般多为庭园间栽培。分布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菊三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用价值   【采集】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   【性味】甘,平。   ①《纲目》:"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①《百草镜》:"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喉癣,双蛾,咳嗽。"   ②《湖南药物志》:"行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8,三七有多少种有图片看吗

民间称“三七”或“土三七”的草药较多,如菊科植物菊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等。下面来介绍几种常见的三七: 【其一】: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田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田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种,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植物形态: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茎及其分枝具顶芽和螺旋状着生的侧芽,芽具肉质鳞片。老茎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茎带红紫色,具纵线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质珠芽,形状不一,单个或成簇,具顶 芽和侧芽,芽具肉质鳞片,可长枝着叶,形成花序或单花。叶互生,具柄;叶片肉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圆形,长4-8cm,宽4-9cm,先端凸尖,稍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圆形,全缘,平滑而带紫红,间见叶面扭曲而呈波状,主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都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 性状: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种,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植物形态: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茎及其分枝具顶芽和螺旋状着生的侧芽,芽具肉质鳞片。老茎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茎带红紫色,具纵线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质珠芽,形状不一,单个或成簇,具顶 芽和侧芽,芽具肉质鳞片,可长枝着叶,形成花序或单花。叶互生,具柄;叶片肉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圆形,长4-8cm,宽4-9cm,先端凸尖,稍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圆形,全缘,平滑而带紫红,间见叶面扭曲而呈波状,主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都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 性状: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其四】:菊三七,别名 土三七,紫三七,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    科目: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性状:甘苦,温,有小毒。入脾、肝经。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项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析断。质坚实,不易析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其五】:景天三七,学名费菜,又名土三七、救心菜、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草三七、三七草。 植物形态:景天科(菊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无毛,高30~80厘米。根状茎粗厚,近木质化,地上茎直立,不分枝,单生或数茎丛生。叶互生,或近乎对生;叶片质厚,广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细齿,或近全缘,基部渐狭,光滑或略带乳头状粗糙。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无柄或近乎无柄;萼片5,长短不一,长约为花瓣的1/2,线形至披针形,先端钝;花瓣5,黄色,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心皮5,略开展,基部稍稍相连。蓇葖果5枚成星芒状排列。种子平滑,边缘具窄翼,顶端较宽。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主产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性状:性平,味甘、微酸。气微,味微涩。干燥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间空心,叶皱缩,上、下面均灰绿色,但大多已脱落。气无,味微涩。亦有带根者。以色绿、身干、无杂质者为佳。地下块根肉质肥大。根数条,粗细不等,表面灰棕色,质硬,断面暗棕色或类灰白色。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茎圆柱形,长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皱缩,常脱落,互生或近对生,展平后呈倒披针形,灰绿色或棕褐色。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

9,地理十大气候类型及特征

法国 自然地理: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亚热带由于受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是世界同纬度大陆东岸气候最为优越的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季节分配比较调匀。 亚热带各地年均温多在16°—20℃之间。冬季在东经110°以东的东部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均温为2°—16℃,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与纬线平行,南北相差10多度。特别是南襄盆地、江汉平原,冬季是冷空气南下的信道,1月等温线在这一地区呈舌状向南突出。而在西部亚热带地区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北侧有山岭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气温比邻近地区为高。强寒潮过境,亚热带东部地区温度下降迅速,极端最低气温,在长江以北为-10°—-20℃;长江以南地区在-7°--10℃之间;南岭以南可降到-5℃。 夏季,中国亚热带进入高温季节,除云贵高原和山地区域外,7月平均气温普遍升高至27°—30℃。长江沿岸,上自四川盆地,下到镇江,南及鄱阳湖、洞庭湖周围是一片范围很广的夏热区。热中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与湖盆地区,衡阳、长沙、南昌、九江、安庆等城市夏热程度甚至高于被称为“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极端高温,除云贵高原外,一般超过40℃。如修水44.9℃,重庆42.2℃,武汉41.3℃,南京40.7℃,浙江金华、江西玉山、湖南安化等地也都有41℃以上的极端最高温记录。盛夏时节,亚热带沿江及河谷盆地不仅日最高温最大可达40℃以上,早晨最低温常在26°—30℃,日较差很小,显得格外闷热。同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中国亚热带夏季温度明显偏高。 中国亚热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亚热带中部一般是春季始于3月中旬,夏季始于5月下旬,秋季起于9月中旬,冬季起于11月中旬。北部冬季稍长,约125天;秋季最短,约60天。南部夏季稍长,约120—170天,秋季约3个月。 中国亚热带也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800—1600毫米之间,比华北地区多1—2倍。北部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长江两岸为1000—1400毫米;湘、赣、浙、闽和皖南山地丘陵为1400—1600毫米,广东沿海及台湾可达1800—2000毫米,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是相对少雨区,年雨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整个亚热带降水分布具有明显规律:(1)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等雨量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2)山地多于低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如安徽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屯溪的降水量就比黄山少700毫米;武夷山向风坡,是全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3)气旋经过地带,雨量有所增加,南岭山地、闽浙山地雨水较多,北部湾气流通道处雨量也相对增多。在湿润程度上,亚热带降水量超过蒸发力,干燥度小于1.0。 亚热带降水的年内分配,从总体上讲,夏季多雨,冬季不干,比较调匀,但内部差异比较明显。以江南丘陵为中心,包括东经100°以东,北纬32°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的春雨区。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春雨可超过秋雨。北纬25°以北,35°以南的长江、淮河流域及川黔部分地区,梅雨是重要的降水来源。梅雨平均占各站6、7月份降水总量的70%,正常年景梅雨降水可占全年总量的40%左右。梅雨降水过程的发生,随夏季风自南而北推进,雨带相应由南向北移动。 一般说来,南岭山地5月下旬就进入梅雨期,6月下旬结束,为期40天;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大致从6月上旬开始,6月下旬结束,为期约1个月;长江下游如南京、芜湖一带,6月下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雨期也是一个月左右;九江、安庆一带,从6月上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雨期长达50天。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东经108°以东的长江流域以及南岭山地的广大地区出现伏旱。8月下旬后,受台风影响,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可以形成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秋雨期,雨期至9月中旬结束。上海、温州等地秋雨比率可达20%以上。在川黔地区,华西秋雨,降水也相对较多。云南高原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雨季自6月上旬开始,10月初结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中心地带。因深居大陆腹地,距海远或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洋调节,终年在大陆性气团控制之下。气候的基本特征:①冬季寒冷,夏季温热。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亦大。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在月,春温高于秋温。②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凉冬暖,年温差较小. 形成原因: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因受大洋的盛行西风与温暖洋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分布范围 纬度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 由西班牙北部至挪威的北大西洋沿岸,北美西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南美的智利南部海岸和纽西兰等. 气候特徵 雨量:年雨量约500~2000公厘,迎风坡(西坡)比背风坡多. 雨季:全年有雨,秋冬较多,春夏略少. 土壤:均有淀积土,温带大陆性气候上有广大的软黑土. 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 终年湿润,受西风与暖流双重影响,水汽颇多,故天空云朵颇多,成为欧洲风景画的主要题材. 略带大陆性质的湿润气候 秋天部分植物叶子转黄,有黄有绿,大地呈现多采多姿面貌. 葡萄园,牧草轮作. 温带海洋性气候国家因受西风影响而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观 挪威 纽西兰 温带大陆型气候 夏雨为主,夏暖冬寒,年温差大,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纬度40度到60度附近大陆中部到东岸的广大地区,如北美洛矶山以东到大西洋岸,中欧以东到西伯利亚等地,由於距海遥远或位在背风地区,气候受海洋影响甚微,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纬度和位置: 纬度30°~60°的大陆中部至东岸. 一,纬度和位置: 纬度30°~60°的大陆中部至东岸. 二,分布地区: 北美洛杉矶以东的广大内陆,到东北部大西洋岸.中欧以东经东欧,到西伯利亚南部. ※南半球的南美,非,澳三洲,因温带面积小,缺乏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形成原因: 冬季时:在冬季时因高气压盘据,气温低寒. 夏季时:夏季则因为气温回升而形成低压中心,海洋气流向内陆输送,再加上热力对流作用,雨季集中夏季. 四,气温特徵: 夏热冬冷,年温差特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严寒 莫斯科气候图 60°N冬季气温的地区差异 五,雨量: 年雨量约500~1000公厘. 六,雨季: 夏雨冬乾. 七,土壤: 淀积土和广大的软黑土. 八,各地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九,温带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各大陆西岸的40至60°纬度地区.冬季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特别温和,约高於同纬度其他地区15~20℃.夏季在海洋调节下,气温并不高,因此年温差通常小於15℃.此外,盛行西风终年将水汽向沿岸输送,尤其在迎风坡地带造成丰沛降水.秋,冬期间,海面气流较为冷湿,稍有抬升,即易成雨,故雨量又较春,夏稍多.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亦为本气候的特色.由於气候温和,宜於居住,属於本型的西欧地区终於成为世界文化发达和产业兴盛的区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於各洲内陆,缺少海洋的调剂,因而夏热冬寒,年温差皆在30℃以上.年雨量一般少於海洋性气候,罕有超过1OO0公厘者,而且集中夏季.冬季虽然偶有大雪纷飞,但积雪下方在地热影响下反而保持土温,而害虫虫卵则被积雪消灭,使草木和作物可以在来春融雪时大量发芽茁壮,这就是「瑞雪非丰年」的意思. 风大沙多,干旱少雨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