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ppt,凤仙花的资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1 03:25
编辑:网络
点击:138
本文目录一览凤仙花的资料是什么2,三七总皂苷质量对于崩解性的影响3,凤仙花的资料4,三七皂苷的毒副作用5,凤仙花的资料6,凤仙花的资料7,凤仙花的资料8,凤仙花的资料9,凤仙花的资料凤仙花的资料是什么学名:Impatiensba……
本文目录一览
1,凤仙花的资料是什么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三七皂苷ppt]()
2,三七总皂苷质量对于崩解性的影响
三七总皂苷药物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三七总皂甙(三七总皂苷),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三七总皂苷月经期间最好是不要服用,以免影响月经周期和月经量。药品名称三七总皂苷外文名Notoginseng triterpenes别名三七总苷主要适用症脑血管后遗症性状淡黄色无定形粉末,味苦,微甘快速导航药理作用 主要作用 药物应用 相关问题基本信息【药品名称】【品 名】三七总皂苷中文别名 三七总苷;三七皂苷N-FE;三七皂苷FE;三七总皂苷【汉语拼音】Sanqi zongzaoganPANAX NOTOGINSENOSIDES英文名称 Notoginseng triterpenes英文别名 NOTOGINSENOSIDE-FE;Notoginsenoside-Fe ,98%分子式 C47H80O17【来 源】三七提取的活性有效成份。【制 剂】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三七总甙片、三七总甙胶囊。【主要成份】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性 状】本品为淡黄色无定形粉末,味苦,微甘。三七总皂苷是根据提取、分离技术从优质三七中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包括20多种皂苷活性物质、17种微量元素、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多糖等【副 作用】偶见过敏性皮疹,胃肠不适或少量出血如齿龈出血、痰中带血,妇女月经量增多,实际应用中偶见血压上升多见于老人【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贮 藏】密封,置干燥处。【制 剂】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片;三七总皂苷胶囊。【有 效 期】四年【包 装】内包装:30kg/袋,20kg/袋,10kg/袋,药用塑料袋。【外 包 装】纸桶或者根据需要包装。药理作用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由ADP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使脑血流量增加。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主要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具有以下药理、功效作用:对高脂血症的作用用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抗栓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后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高粘血症的作用将高粘血症患者分成三七总皂苷组和肠溶阿斯匹林组,经过4周1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且优于阿斯匹林。对高血压的作用用三七总皂苷治疗高血压,治疗20天后,能明显降低增高的血压还能明显减慢心率,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
![三七皂苷ppt]()
3,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三七皂苷ppt]()
4,三七皂苷的毒副作用
三七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那么你知道三七皂苷的毒副作用有什么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三七皂苷的毒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三七皂苷的毒副作用 偶见过敏性皮疹,胃肠不适或少量出血如齿龈出血、痰中带血,妇女月经量增多,实际应用中偶见 血压 上升多见于老人。 三七皂苷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具有以下药理、 功效作用 : 对高脂血症的作用 用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抗栓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后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临床疗效及 血脂 、 血液 流变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高粘血症的作用 将高粘血症患者分成三七总皂苷组和肠溶阿斯匹林组,经过4周1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且优于阿斯匹林。 对高血压的作用 用三七总皂苷治疗高血压,治疗20天后,能明显降低增高的血压还能明显减慢心率,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MDA,明显升高SOD,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 抗心肌缺血作用 用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观察发现三七总皂苷能显著改善体表 心电图 的缺血表现,缩小 心肌梗塞 范围,可逆转劳累型 心绞痛 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甚至可使之恢复正常。 抗心律失常 用三七总皂苷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观察, 动物 实验显示三七总皂苷可使大鼠试验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明显降低大白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表明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发挥抗AS的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能保护细胞不受高脂血清的影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 冠心病 病人ET-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抗心脑缺血作用 采用三七总皂苷治疗 脑梗塞 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对脑梗死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三七总皂苷可显著改善 全脑 缺血或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期间的脑水肿。 促进造血细胞生长 三七总皂苷对造血祖细胞有增殖作用,研究还发现三七总皂苷中的Rg1和Rb1是促进造血的有效单体,能不断促进人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对粒系祖细胞的作用优于红系祖细胞。 抗纤维化 从细胞水平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能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改善 肾功能 。实验发现三七总皂苷能使肺泡炎发生时间推迟,进展缓慢,程度较轻,几乎不形成肺纤维。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显示三七皂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对 神经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通过细胞学,形态学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的检测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对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三七皂苷的药物应用 本品为淡黄色无定形粉末,味苦,微甘。 三七总皂苷是根据提取、分离技术从优质三七中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包括20多种皂苷活性物质、17种 微量元素 、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多糖等 三七总皂苷目前主要用应用心脑血管 疾病 类的药品、 保健 品等如“血塞通”“复方丹参滴丸” 猜你喜欢: 1. 长期吃三七的毒副作用 2. 三七粉的禁忌和副作用 3. 三七粉副作用有哪些 4. 三七粉的副作用有哪些 5. 三七叶的副作用
5,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6,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7,凤仙花的资料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8,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 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9,凤仙花的资料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上部分枝, 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 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 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 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 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 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顶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 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 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状似桃形, 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别名: 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凤仙花属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花大而美丽,粉红色,也有白、红、紫或其他颜色,单瓣或重瓣,生于叶腋内。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用途: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用种子繁殖。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药用: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相关诗词】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 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此外,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 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 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1) 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在位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2) 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 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 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 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 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 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 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 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 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 用量6~9克。 2. 花: 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 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 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百日咳,呕血,咯血: 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6.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7.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8. 治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9.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10. 治跌打损伤: (1)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2)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 治瘰厉,发背,一切痈肿: (1)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2)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12.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