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百科> 三七灰土做什么实验,基础回填三七灰土承载力检测试验怎么做参照什么标准啊

三七灰土做什么实验,基础回填三七灰土承载力检测试验怎么做参照什么标准啊

基础回填三七灰土承载力检测试验怎么做参照什么标准啊碾压密实度〉98%。采用环刀取样试验。2,三七灰土中的土壤需要做试验吗比如证明是粉质

1,基础回填三七灰土承载力检测试验怎么做参照什么标准啊

碾压密实度〉98%。采用环刀取样试验。

三七灰土做什么实验

2,三七灰土中的土壤需要做试验吗比如证明是粉质粘土的实验或者证明

应该不用吧。
看是不是腐蚀土~ 土是性质~ 确定最佳含水量~

三七灰土做什么实验

3,三七灰土需要做哪些试验从原材到成品后的灰土详细点

任务占坑
石灰的密度,土的击实 含水率 天然稠度 化学性质 水里性试验 成型后 要首先要做灰剂量。

三七灰土做什么实验

4,独立基础下37灰土换填这么做静载试验是不是用不着做

地下水位以上可用。长期泡在水里不能用,即使施工中抽了水,也不能用。因为施工完成后。地下水位会上来,泡了灰土,对强度影响大。
不清楚你问题的具体情况,你说的是灰土垫层呢还是具有灰化淀积层的矿质土壤。

5,钢筋套筒和钢筋焊接做拉伸试验时断裂位置要求是什么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是这样描述的: 5.1.9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箍筋闪光对焊接 头、预埋件钢筋T 形接头的拉伸试验结果评定如下。 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评定为合格。 ① 3 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 ② 2 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 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脆性断裂,或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 度标准值。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评定为复验。 ① 2 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 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或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 标准值。 ② 1 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延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 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抗拉强度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 ③ 3 个试件全部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抗拉强度均大于等于钢筋母材 抗拉强度标准值。 3 复验时,应再切取6 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 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或有3 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均应判定该批接头为 不合格品。 4 凡不符合上述复验条件的检验批接头,均评为不合格品。 5 当拉伸试验中,有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却呈脆性断裂;或者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 断裂,其抗拉强度却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以上两种情况均属异常现象,应视该项 试验无效,并检查钢筋的材质性能。 热影响区区宽度如下,供参考: 1 钢筋电阻点焊焊点:0.5d 2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0.7d 3 钢筋电弧焊接头:6~10mm; 4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0.8d; 5 钢筋气压焊接头:1.0d; 6 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接头:0.8d。 注:d 为钢筋直径(mm)。
不允许在接口位置发生屈服或拉断。试验时,合格的试件一般会在离接口100~200mm处发生。

6,三七灰土的环刀试验步骤

1、试验前算出环刀内容积(v)试验前算出,试验前称出环刀重量试验前称出(m2); 2、灰土用环刀取样后,用削土刀削平环刀两端,用削下的多余土测含水率(w),称量环刀与土样合重(m1); 3、计算: 湿土密度:ρ=(m1-m2)/v 干土密度:ρd=ρ/(1+0.01w) 压实系数:ρd/1.68≥0.97 合格,反之不合格。 三七灰土环刀简介: 环刀是用来取原状土的是做容重(土体密度)、压缩、剪切和渗透等试验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仪器,主要用来测定土体的压实度。 环刀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刃向下,在切取土样时避免歪斜,使其垂直均匀受力下切。使用前可将环刀涂抹少许凡士林。使用完毕后,应将环刀擦洗干净并涂一些保护油等,以防生锈。 环刀的校验 环刀每年至少校正一次,并求出其体积和质量。 环刀的内径需用卡尺测量,并要转动不同角度至少三个直径,准确至0.1mm,最大差值不得超过标准值的1%,取平均值。 环刀质量需要用感量0.01g的天平称得,准确至0.01g 2操作规程 一、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油膏后才可切土。 二、取土样后应先将测点表面挖除10㎝左右土层后再刮平。 三、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层上,将环刀垂直压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直至土样高出环刀,用切土刀小心削平环刀两端土样。 四、擦净环刀外壁附土,称量环刀和土样的总质量,精确到0.1g,记下环刀编号,并计算试样湿密度。 五、从环刀内取其有代表性的土样,一般粘性土为15g ~30g,砂性土为50g,土样放入铝盒内,盖上盒盖,记录下铝盒的编号。 六、打开铝盒将铝盒于烘箱内,在105℃-110℃恒温下,烧至恒重(一般烘干时间粘土不少于8h,砂土不少于6h)。 七、将铝盒从烘箱内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铝盒和干土质量,精确至0.01g。 八、土的含水量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 w=(m0/md-1)×100 m0—湿土质量(g) md—干土质量(g) 九、环刀法密度试验进行两次平行测定(道路工程应进行三次测定),两次测定差值不得大于0.03g/㎝。 十、环刀法密度试验的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测点位置、试样含水量、试样质量和试样体积
操作步骤 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2)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去修平,取剩余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量。 3)擦净环刀外壁称质量。若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一等质量环刀,可直接称出湿土质量。准确至0.1g。 环刀 4)按下式计算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 式中po——质量密度(g/cm); pd——干质量密度(g/cm); mω——湿土质量(g); V——环刀容积(cm); w1——含水量(%)。 计算至0.01(g/cm)。 环刀5)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取其算术平均值。

7,三七灰土击实试验怎么取样

在建筑上理解,消石灰粉与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合称为灰土。 灰土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有悠久历史。南北朝公元6世纪时,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封门前地面即是灰土
当然是素土! 击实试验是用扰动样做的试验,在工程上运用于控制填土地基及夯实效果,提供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20mm粘性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40mm。要准备:1)天平:称重200g、0.01g;2)台秤:称重10kg、5g;3)标准筛:孔径20mm、40mm和5mm;4)试样推土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备土量>20kg(2200g×6(>50kg重型5300g×6),风干过筛5mm(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拌均匀(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测定风干土含水量、塑性指数(ip)。根据塑限(wp)预估最优含水量,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量的一组试样,例:假定wp=20%,备16%、18%、20%、22%、24%,但ip>20%,则应按15%、18%、20%、22%、25%;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土量与含水量,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mω=(m0/(1+0.01ω))×0.01(ω1-ω0) 式中mω——制备样所需要的含水量(g); m0—— 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 ω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 ω1——制样要求的含水量(%), 例:wp=20%,风干含水量=4.2%,要制ω=16%,轻型击实,击实筒容积947.4立方厘米。求预加含水量?mω=(2200/(1+0.01×4.2))×0.01(16-4.2)=249.1(g),五个点一组这是其中一个点的加水量。 备好样用手捏一下,中间点是否捏的最紧,有时塑限不一定准,能有一点捏的最紧,试验结束就有最有点出现,否则要调整加水量,静止一昼夜,备样是击实试验结果好坏的重要一环,备不好样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峰值不明显。 击实筒内壁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轻型分三层击实每层25击(重型分五层击实,每层56击;若分三层每层94击),每层交界处要刮毛,最后一层要加护筒考虑高出>6mm,击实结束,卸护筒修平,称重(准1g),注意去皮,取含水量(双试验)(误差<1%),计算湿密度ρ0(准0.01g/cm3),含水量(105-110度烘烤升温后不少于8小时)出来计算干密度ρd=ρ0/(1+0.01ωi), ωi——某点试样含水量(%), 绘制ρd—ω关系曲线附记录, 计算饱和含水量一同绘入图中, ωset=(ρw/ρd-1/gs)*100, ρw——温度4度时水的密度; gs——土颗粒密度,注意这里气体体积为零; 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进行校正。 1)最大干密度校正:ρ,dmax=1/(((1-p5)/ρdmax)+(p5/(ρw×gs2)), 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 gs2——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注:饱和面干比重指当土粒呈饱和面干状态是的土粒总质量与相当于土粒总体积的纯水4度是质量的比值。 2)最优含水率的校正ω,opt=ωopt(1-p5)+(p5×ωab) ωopt——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ωab——粒径大于5mm土粒的吸着含水量(%); 这里特别强调不要把筛上的颗粒随便丢弃了,以便影响试验结果。 这里说明一点,有些符号请查专业规范要求,注意看文字说明,以gb/t50123-1999为依据加上个人试验体会。
灰和土按照体积比3比7的比例取,灰要求三级以上的白灰,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含量越高越好,土为粘性土灰土充分扮和后捏成团即散为了可,送检实验室测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7含水量

8,在科学课上我们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

有趣的小实验 “叮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蛋壳能做什么啊?”“做不倒翁吗?”我们窃窃私语。“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个的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支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看哪半个蛋壳先破呢?”“口朝下的会先破!”大多数男生手指着那半只蛋壳说着。“口朝上的先破!”我的同桌斩钉截铁地说。很多女生都坐着,犹豫不决.。“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看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帮忙,他拿着铅笔对准老师手上口朝上的蛋壳,手一放,铅笔落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第二次铅笔一落下,但是它落在了老师的手上,然后掉到地上,铅笔芯断了。老师又拿出了一支铅笔,这次她亲自出马,铅笔落了刚两下,口朝上的蛋壳就破了。接着,老师又拿着铅笔对着口朝下的蛋壳刺去。“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齐数着,但是这半个蛋壳就像是穿了盔甲一样,连刺了十几下就是不破。 “Yeah!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好!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也做一做,看看这是不是偶然现象。”“对,你先别得意的太早!”我们可不服气。 我们自己做了这个小实验以后,终于认识到同样的两个半个的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因为口朝下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所以比较容易被刺破;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因此就不容易被刺破。难怪我们学校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都是一个道理啊! 小小的实验蕴含着大道理,这节课真是有意思啊! 有趣的一次实验 一年级到四年级,科学一直是我喜欢的学科。科学课上我做过的实验数不胜数,但在这无数的实验中,唯独一次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前不久刚做过的硬币实验。 那天下午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是不是把硬币投入水中的实验?”一个同学未卜先知。“没错!你们身边谁有硬币?”“我!我!我有!”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纷纷“上交”了自己的硬币。 实验开始了,老师向满满的水杯中投硬币了,我挤在前面,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硬币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错!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谁还有硬币?”老师又在同学身上“搜”出六枚硬币,小心翼翼地把他们一个个放入水中,最后一枚硬币“扑通”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同学们随即把老师团团围住,询问这是什么原因,老师却买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我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次实验,让我们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 有趣的一次实验 “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 你也可以投稿 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 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这时,我又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大约过了18分钟,泡沫又渐渐地消失。哈,这个实验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这是为什们呢?我急忙抓过书查了起来,可书上一个字也没提,唉!没办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刘老师不是在课上讲过了吗: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那么洗涤剂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我又把这个实验重做了一遍,发现泡沫之所以会疯涨就是因为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不是与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吗。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 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有趣的一次实验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在我五岁时就能画好多东西了。有一次,我画了一幅《夏天的景色》,我欣赏了一下,不错,特别是荷叶上的青蛙是用彩色卡纸剪出来的。我把这幅画给爸爸看,爸爸看了后说:“我只见过绿青蛙,却从没见过粉色、黄色的青蛙呀!”我非常难过,嘟着嘴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快摇摇欲坠了。爸爸却笑着说:“别哭,别哭,爸爸给你变个魔术让青蛙脱掉黄衣服。”“可以吗?”我半信半疑地看着爸爸。 爸爸让我找来盘子、颜料、毛笔和吹风机,一切都准备好了,爸爸又指挥我小心翼翼地将纸青蛙摘下来,放在盘子里,这时爸爸从背后拿出一瓶液体,看起来与白开水没什么两样。我疑惑地问:“这有什么用呢?跟水一样。”爸爸笑了起来:“傻女儿,这是84消毒液,不是你喝的白开水。而且它对人的皮肤有伤害,在用时要小心。”“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爸爸将他所说的84消毒液倒到盘子里。奇迹发生了,在一瞬间粉色的青蛙变白了。我目瞪口呆,青蛙脱掉了难脱的衣服。真神奇!我用夹眉毛的夹子将纸青蛙夹起来用吹风机吹干。“青蛙虽然更新换貌了,但它还不是绿色呀?”“涂上绿色不就行了吗?”于是我用毛笔给青蛙穿上绿衣服。“哇,青蛙更漂亮了。爸爸你怎么变的快教教我!”“其实是84消毒液变的,青蛙身上的颜色是酸性,而84消毒液是碱性,所以青蛙身上的颜色没了。” 噢,科学太奇妙,太深奥了。 记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我是一个很爱探索新鲜事的小男孩。以前,我听说过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以后,它不但不会死,而且还可以变成两条活生生的蚯蚓呢!为了证明此事,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试验。 同学们都说雨后到处都可以找到蚯蚓,一天阵雨过后,我果真毫不费力地在花坛边找到了一条蚯蚓。 星期五回家后,我拿出美工刀,把蚯蚓放在一张纸上,自信满满地想:我一定能顺利完成试验的。 试验开始了,我将蚯蚓小心翼翼地切成两半,仔细一看,咦?蚯蚓怎么像死了一样,一动不动的呢?我灰心极了:难道我的试验失败了吗?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曾对我说的话:“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妈妈相信你能行!”于是,我打起精神,继续做试验。我拿来《十万个为什么生物篇》,开始查找一些有关蚯蚓的资料。翻着翻着,我找到了答案。哦!原来蚯蚓被切断之后,伤口旁边的肌肉就会马上收紧,就像原来还开着的门立刻关起来一样,可真是神奇啊!蚯蚓其实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原来如此啊!过了两三天后,被分割的蚯蚓就可以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了!看到这儿,我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又有自信了! 两天后,当我再去看我的蚯蚓时,我真的发现了盒子里有两条小蚯蚓在爬来爬去呢!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她微笑着说:“哈哈我们家儿子也会自己钻研,自己做试验啦!” 这就是我以前做过的小试验,很有趣吧! 不 倒 翁 与 重 心 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才能竖起来,其实,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但是大约要花五分钟的时间,真是太麻烦了。因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时,鸡蛋才能竖起来。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时,鸡蛋就倒下了。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物体,它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怎么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说,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无论你怎么使劲推它都不会倒,甚至你把它横过来放,倔强的它又会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哦!一方面,是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状,当它受力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稳定平衡状态的位置运动。由天惯性,它要来回几次摆动后,最终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啊!原来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 黄豆为什么不发芽 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 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 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 “今天好快乐,半个小时就写完了作业,真棒! ”我自言自语道。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我该去看看妈妈买来的小金鱼。我快步走到扁圆形的鱼缸前,鱼儿好像欢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来。其中,狮子头金鱼扬着大脑袋,甩着红白相间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我突发奇想:鱼在水里为什么会控制平衡? 我观察到鱼儿游动时,不停地摇摆,是不是鱼鳍和鱼尾在起作用?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胆的实验。我先准备了小剪刀、鱼网、纱布。然后用鱼网捞出了一条喂乌龟的小草鱼,这条鱼儿好像觉察到了危险———拼命挣扎着,我默默地对小鱼说:“小鱼,你别害怕,为了实验成功,你就奉献一次吧! ”我把双面胶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一下把小鱼儿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一下一下地把小鱼儿的鳍剪了下来,剪完后,我就把秃头秃脑的鱼儿轻轻地放进了鱼缸里,起初,小鱼儿挣扎了一会,就沉到水底,过了好一会儿,它也没有再游动。看来,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还有点担心,就去查阅了百科全书,上面果真写着:鱼的鳍是让鱼掌握平衡的。鱼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经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是多么有趣呀! ~~~~~~~~~~~~~~~~~~ 我喜欢虫,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观察虫。今天,我把功课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观察虫的时候,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而且老天也开始“流眼泪”了呢!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见枸杞子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 我很想知道把水放多了,还是放少了能让绿豆快点成绿豆芽,前几天,我便做了一个实验,来测试了一下。 我先拿了两只塑料盒子,又拿来纸巾和水,还拿来了两颗绿豆种子,我先把纸巾垫在两个盒子内,然后一只盒子里放50滴水,另一只盒子里放80滴水,接着我又把两颗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只盒子中,写上编号,水多的是1号,水少的是2号,最后,我把盒子放在朝南的阳台上了。 做好这一切,我心里甜滋滋的,马上可以知道结果了。我还猜想,认为水放多的那组绿豆会更快发芽。我边静静地站在阳台上耐心等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我大约等了2个小时我发现1号盒子里的种子大了许多,而2号盒子里的种子却几乎没什么变化。 我又等了3小时左右,我发现1号盒子里的种子皮破了,而2号盒子里的种子只是涨大很多。我暗自高兴,继续等着种子发出豆芽那个时刻的来临。 大约又过了3小时,我又看了一下,又发现1号豆伸出了一只脚,而2号只破了皮。我想:还要一会儿就能知道结果了!我等了2个小时,我看到了水放得多的盒子中的种子发芽了,我让种子更快发芽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猜对了,我成功了!” 呀!这次绿豆发芽实验使我受益匪浅! ~~~~~~~~~~~~~~~~~~~~~~~~~~~~ 一天,老师让我们猜一猜蚂蚁怕樟脑球吗?我猜蚂蚁怕樟脑球;也有同学猜蚂蚁不怕樟脑球,可谁也不能说出其中奥秘。于是,大家都怀着好奇心一起跑到操场做起了这个实验。 我们看见地上有一只只小蚂蚁正在匆匆地爬行,寻找食物,大概蚂蚁们饿坏了吧!趁此机会,我们赶紧截住了一只蚂蚁,用樟脑球在它前行的路上轻轻划了一下,大家都喊:“冲啊,冲啊!”我虽也随之喊着,但我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而我是这么想的:肯定不会冲过,蚂蚁不是绕道就是转头走再走。我紧张地盯着小蚂蚁,正在此时,蚂蚁绕过“阻碍”继续前行。“啊,啊,我的猜想对了!”这时我有点高兴。眼见蚂蚁快消失了,我们赶紧走向前,又划了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但它都顺利绕过这个‘陷阱’,我们不由得“哇”了一声。 我们不相信,又在蚂蚁周围画了一个圈,而且比之前的浓。这时我又想:嘻嘻,你这淘气鬼看你往哪跑。只见圈里的蚂蚁像无头苍蝇似的。过了一会儿,它好像有了“绝招”,在圈里转悠着,似乎在说:“我就不信我过不了关了,我一定要成功!”果真,它又冲了过去,还回头看看我们,又好像在说:“小样,还想困住我,你还嫩了点呢!”就这样我们划几个它冲几个。我们为我们的实验有了结果而高兴,在高兴的同时我又有点好奇。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电脑前。我查了一番,噢!原来蚂蚁是靠气味寻路,樟脑球会影响它的判断力,所以它会绕道而行。后来它又怎么冲出去的呢?因为困在里面等时间一长,樟脑球的气味变淡,蚂蚁就会冲出防线了。看到这儿,我又心想:我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又学习到了一个知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乱猜测,应该去亲自实践,这样你就会更加记得深,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说:“今天,我想让大家放松一下,我们做有趣的游戏吧!”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的板凳上就像长了钉子再也坐不住了。 我们玩的是“猫捉老鼠”。老师挑了几个学生做“猫”,又挑了几个学生做“老鼠”,接着讲了游戏的规则:“猫”不许进“鼠洞”。老师让我当家中的“主人”,其余的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让我们把野草当做“老鼠”想吃自己的“食物”。 游戏正式开始了,主人对猫说:“我先去卖菜,你在这看家,不许让老鼠偷东西吃。”猫点点头,等主人走后,猫开始施实它的行动方案:假装睡觉,迷惑“老鼠”,想引鼠出洞,然后将它吃掉。 不一会儿,老鼠终于耐不住性子,坐立不安,就想偷东西。它先露出小脑袋,东瞧瞧,西望望,看有没有目标和猎物。忽然,老鼠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猫面前有一堆鲜美的食物,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水直流三千尺”,它小心翼翼地走到“食物”面前,心想:今天运气真好!食物找到了,猫也在睡觉,真是天助我也!只见它放开胆子,神气十足地靠近食物,正当它暗暗自得意准备用“手”去取“食物”时,猫猛然睁开了眼睛,一下子就抓住了老鼠,老鼠在猫的手里拼命地挣扎着,哭丧着脸大叫:“猫爷爷,请你饶恕我这一回吧!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可猫是老鼠的天敌,根本不会同情它,最后,老鼠成了盘中餐,让猫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同学们拉着手,又蹦又跳,开心极了。 “叮零零、叮零零……”一阵急促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 啊!“猫捉老鼠”的游戏,真是趣味无穷,我真想每天都玩这样的游戏,我们的校园生活多么丰富多彩…… ~~~~~~~~~~~~~~~~~~~~~~~~~~ 有趣的实验 在《思想品德》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鸡蛋撞地球”。看到这个题目,我顿时有了兴趣,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拿一枚生鸡蛋,用材料包装起来,制作材料不限。然后从三楼抛下,使其不碎。我兴致勃勃地准备起来,可没想到第一关就把我难住了———包装方法。用什么包装呢?我绞尽脑汁地想,参考了其他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一种方法:拼一个三角框架,把鸡蛋装进去。我想三角框架角多,可以让角触地,从而减少震动,使鸡蛋不碎。为了保险,我将鸡蛋包了两层手绢,一层海绵。然后用木棍制作了个三角框架,把包好的鸡蛋装进去。再把框架固定紧。我还是不放心,又拿了一个大塑料袋充当降落伞,穿上线,绑在框架上。我满心欢喜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还不是很好,又在着地的三个角上缠了些餐巾纸,这样便大功告成了。 傍晚,我和同学激动地拿着包装好的鸡蛋,准备试验。他站在楼下,我爬上三、四楼间的走道,并在上楼时细心地关上楼下的窗户,以免窗户挂上“降落伞”。一切准备就绪,我向楼下大声喊:“好了没有?”他回答说好了。我便将塑料袋抻开扔了下去。随后立即跑下楼,在楼道里就听他高兴地喊:“真像降落伞!” 我一下楼就看鸡蛋碎了没有,结果鸡蛋的大头碎了,但我仍然很高兴。回家途中碰到数学老师姜老师,老师颇有兴趣地问我们实验的结果,我们赶紧请教姜老师,姜老师笑着说:“三角形角不够多,再有,着地的三个角应向外多伸长些,这样可以减震。” 从这小小的实验里,我获得了不少知识。做实验,既有趣,又长知识。以后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多探究,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有趣的小实验 “叮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蛋壳能做什么啊?”“做不倒翁吗?”我们窃窃私语。“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个的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支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看哪半个蛋壳先破呢?”“口朝下的会先破!”大多数男生手指着那半只蛋壳说着。“口朝上的先破!”我的同桌斩钉截铁地说。很多女生都坐着,犹豫不决.。“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看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帮忙,他拿着铅笔对准老师手上口朝上的蛋壳,手一放,铅笔落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第二次铅笔一落下,但是它落在了老师的手上,然后掉到地上,铅笔芯断了。老师又拿出了一支铅笔,这次她亲自出马,铅笔落了刚两下,口朝上的蛋壳就破了。接着,老师又拿着铅笔对着口朝下的蛋壳刺去。“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齐数着,但是这半个蛋壳就像是穿了盔甲一样,连刺了十几下就是不破。 “Yeah!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好!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也做一做,看看这是不是偶然现象。”“对,你先别得意的太早!”我们可不服气。 我们自己做了这个小实验以后,终于认识到同样的两个半个的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因为口朝下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所以比较容易被刺破;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因此就不容易被刺破。难怪我们学校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都是一个道理啊! 小小的实验蕴含着大道理,这节课真是有意思啊! 有趣的一次实验 一年级到四年级,科学一直是我喜欢的学科。科学课上我做过的实验数不胜数,但在这无数的实验中,唯独一次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前不久刚做过的硬币实验。 那天下午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是不是把硬币投入水中的实验?”一个同学未卜先知。“没错!你们身边谁有硬币?”“我!我!我有!”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纷纷“上交”了自己的硬币。 实验开始了,老师向满满的水杯中投硬币了,我挤在前面,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硬币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错!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谁还有硬币?”老师又在同学身上“搜”出六枚硬币,小心翼翼地把他们一个个放入水中,最后一枚硬币“扑通”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同学们随即把老师团团围住,询问这是什么原因,老师却买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我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次实验,让我们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 有趣的一次实验 “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 你也可以投稿 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 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这时,我又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大约过了18分钟,泡沫又渐渐地消失。哈,这个实验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这是为什们呢?我急忙抓过书查了起来,可书上一个字也没提,唉!没办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刘老师不是在课上讲过了吗: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那么洗涤剂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我又把这个实验重做了一遍,发现泡沫之所以会疯涨就是因为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不是与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吗。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 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就这些了!给我分吧!
在科学课上,我们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了,但是还有一次实验让我流连忘返,还想亲自试一下,不过那个实验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也是需要别人的帮忙。 在星期五的一节科学课上,屠老师让我们观察白糖加热后会会变的怎么样呢?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点燃了蜡烛,拿起了勺子。刚开始白糖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没过多久,白糖就开始慢慢的融化,我以为白糖融化了还是白色的,可是却出乎我的意料,白糖竟然变成了棕色,还有点像糖浆,开始“糖浆”没什么变化,到了后来,因为加热的关系,“糖浆”开始慢慢地变硬了,还出现“华山爆发”的现象(所谓“火山爆发”,就是鼓起一个泡,“啪”的一声破了,冒出了一升烟就没了),慢慢地,慢慢地,“糖浆”逐渐变成了“硬浆”,慢慢地,慢慢地,“硬浆”逐渐变成了“黑炭”(逐渐代表了5分钟),没过一会儿,林听涛和姚梓江开始着急了,因为看到其他组的“黑炭”都已经烧了起来,而我们的却一点变化都没有,突然,一个人路过对我们说:“你们怎么那么慢啊,只要侧一点点就可以烧着了。”说完便走了。我们这组的两个男生已经迫不及待了,赶紧把勺子侧了过来,不一会儿,白糖就烧着了,1分钟后,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黑炭”。之后,我们就把过程记录在《同步探究》上。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下次我也要在家里试一下,不要在大人的陪同下。
华云州是位于大晋东部的一个沿海大州,港口城镇多建于临海之地,更有诸多海外修士,经常在此州沿海坊市出没,用各种妖兽材料来换取一些内陆的修炼资源。故而此州的大坊市常年生意兴隆,掌管这几家坊市的宗门也财源滚滚,年年有大笔的灵石收入门内。 就是一些偏远些的小坊市,只要占有地利之便,也同样收入不菲的。 开江镇就是离海边不过二百余里的一处小镇,而离此镇数余里远处有一座不大的小山。此山只有二三百丈高,占地十余里大小,灵脉更是短小低劣,就是稍大些的修仙世家都无法瞧入眼内的。 而这座勉强可以称作灵山的小山中,却住有一个修仙小派“天符门”,此门几乎算是修仙宗门中最底层的存在,连掌门长老外加门下弟子也不过百余人,故而灵脉虽小,勉强也能容得下此宗门弟子了。 不过别看天符门如此败落,但也算是渊源悠久的。 虽然不是像太一门、阴罗宗这般从上古时期就传承下来的上古宗门,但在数万年前,创立此门的天符真人也曾以自创的三大密符威震过整个大晋,甚至差一点让此门跻身当时的十大正门之列。此派也一度门人数万,雄踞过一州之地的。 只是成也符,败也符!天符门虽然在制符之道上有一定的造诣,但在主修功法上平平常常,故而几代之后,此门也就迅速败落下来了。到了数万年后地今日,天符门也只能依仗符上的一些特殊秘术,勉强延续传承而已。 如此没落的宗门,除了一些同样处境的小宗门修士外,罕有其他高阶修士来此了。每日负责轮值的天符门弟子自然清闲之极,一般不是打坐修炼,就是闲聊说话。 而这一日,两名把守山门的炼气期弟子却凑在一起唉声叹气,一副无精打采地样子。 “李师兄,坊市真的要关闭了吗?虽然我入门尚浅,但是也知道三元坊市几乎占了本门一小半的收入。没有了这一块的灵石,本门以后更难维持了。”其中十六七岁眉清目秀的一名男弟子,有些喃喃的向另一人问道。 “关不关门。哪是本门能做主地?前些日子。灵风门已经给门主下最后通牒了。坊市要么和他们地合并。要么三个月内关门。根本就是以势欺人!”另一人是一名二十四五地青年。身材稍胖些。有些无奈地说道。 “合并坊市。似乎听起来还可以?”年少弟子惊讶起来。 “什么还可以?我听一位师叔说。合并坊市后我们不得插手坊市任何生意。灵风门只会每年给我们上千灵石就算了。这点灵石够干什么地。连我们原先收入地三分之一都不到。”青年哼哼几声后。愤愤不平地说道。 “才给这么少。那本门怎能答应他们。就算灵风门势大。金霞山和明阳谷又怎会同意地。三元坊市可是这两家和我们天符门共同打理地。我们三家联手地话。也不用过于畏惧灵风门地。”年少弟子眼珠转了传后。疑惑地说道。 “哼。仅是灵风门。本门地确不用过于畏惧地。但是我听说促动此事地。似乎还有煞阳宗影子。这可是货真价实地中等宗门。不是我们这样地小宗门可以对抗地。今日掌门将其余两家掌门都请到了山上。肯定也是在商量应对之策地。这两家情况不比我们天符门强哪里去。不可能轻易就放弃坊市收入地。”青年开口解释道。 “煞阳宗?这……这地确不是我们天符门能招惹地。看来本门这一关。很难过去了。”年少弟子一听煞阳宗之名。大感沮丧了。 若是门内收入大降,他们这些弟子每年能拿到的灵石,自然也会同样大减地。 ”算了。这些事情不是我等低阶弟子可以插手的,一切都交给掌门和长老他们吧。反正本门再不济,也总比成为散修强些的。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守好山门吧。不要在议论此事了。 否则被其他师叔发现,又要扣掉灵石的……咦,那是什么?”青年叹了口气,仿佛想开了此事,但目光随意往天上望了一眼后,突然吃惊起来。 年少弟子闻言,一呆地也望了过去。只见远处天边灵光闪动,接着一道数丈长的青虹蓦然出现在了空中,向他们这里激射而来。 “这是哪位前辈,好像是朝我们这里来地!”眼前青虹遁速奇快,转眼间离此不远了,年少弟子惊慌的叫了一声。他虽然入门不久,但是如此惊人地遁光绝非门内几名筑基期师叔可以施展出来的,自然大为不安起来。 “不知道,也许是来找师叔祖的吧。”青年同样心中茫然,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的说道。 青虹片刻后就飞至了白竹山附近,似乎远远看见了天符门的两名弟子,遁光一闪,青虹直落而下,光华一敛,在二人身前数丈处现出一名二十余岁的青袍青年,双手倒背的了过来。 “这里可是白绣山天符门?”青年相貌普通,但是气势非凡,瞅了一眼二人身后若隐若现的山门禁制,淡淡的问了一句。正是从交易会后销声匿的韩立。此刻距离从古魔手中逃脱,已经是四个月后的事情了。 “这里正是白绣山,前辈有何事需要晚辈效劳吗?”这两名弟子虽然修为尚浅,看不出韩立真正修为,但也一瞬间判断出,眼前修士绝对是结丹期以上的前辈高人,互望一眼后,青年急忙深施一礼的说道。 “没找错地方就行。我有带了一件和贵门大有渊源的东西,要见贵门掌门,你们通禀一下。”韩立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 “是,前辈稍候一下。”青年手忙脚乱的掏出一张传音符,低声说了几句话后,连忙将传音符往后一抛的。 符顿时化为一道火光,一闪即逝的没入禁制中不见了踪影。 而韩立看似在原地一动没动,但不动声色之下,已用神识往这座小山轻轻一扫而过。虽然隔着一层禁制,但韩立仍能隐约感应各大概。 结果他眉宇微微一皱。 虽然在来之前,就已经知道天符门肯定不大,但一个修仙宗门只有百余人,只感应到一名结丹初期修士气息在山上。看来此宗门就像那位阴冥之地云姓老者所说一样,实在只是各末流小派。 这一次,若不是那几条恶蛟出现之地就在华云州,而他也学了降灵符的炼制之法,自不会专门到来此等地方的。 结果片刻后,两名守山弟子身后一阵黄光连闪,接着一个十余丈高山门浮现出来。 而在山门中正有数名修士,并肩走了出来。 这些修士越过两名弟子,目光往韩立这边一扫后,几人同时面色大变。一名身着黄色锦袍地老者,更是急忙抢出几冲韩立深施一礼,恭敬异常的说道: “晚辈天符门掌门岳真,不知前辈大驾光临敝门,未能远迎,还望前辈恕罪!” 此人以筑基期修为,虽然同样无法看出韩立准确修为,但他身为一门之主,见识自然远非两个门下弟子可比的,也见过几次元婴期的修士,故而一在韩立身上感应到同样强大的气息后,心中不禁惶恐起来。 这般强大的修士,恐怕动动手指就可以灭杀了他们这等小宗门了,到他们天符门实在是祸福难料啊! 原先接到传音符,他还以为只是一名结丹期修士呢。为了以防万一,出来前可是叫人去请门内唯一的长老,那名结丹期的师叔了。可现在看来,根本是多此一举了。 “嘿嘿!你们不用惊慌,我到这里来也是受人之托罢了,没有什么恶意的。“韩立见这些修士个个忐忑不安的样子,不禁轻笑了一声。 “受人之托?晚辈有些糊涂了。不过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前辈还是到山上一坐,再细细说来也不迟。”岳真闻言心中一宽,接着心中一动地主动邀请韩立上山了。 “上山,嗯,好吧。这件事情的确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的。”韩立略一沉吟,点点头的同意了。 “那前辈请进。”岳真大喜,急忙将身子一侧,请韩立先行,以示恭谨。 韩立也没有客气,抬腿就入了山门。 其他修士则一脸的恭敬,老老实实的跟在了后面。 白绣山并不大,故而在峰顶处的建筑并不多,除了一间大殿,一些阁楼外,众弟子的修炼处另有所在。而韩立直接被这位天符门掌门让进了大殿中。 让韩立有些意外的是,殿中还有另外两名并非天符门服饰地中年修士坐在那里。 这二人一见韩立,略一感应下后,顿时大惊的从椅子上跳起,急忙过来给韩立见礼。 韩立淡淡的一摆手,人则不客气的直接坐在一张椅子上。 而其他修士都不敢落座,只好站在一旁候着。那岳真则是有些歉意的和那两名他派修士说道: “二位道友,门来了贵客。看来那事情只有改时间再详谈了。” “呵呵,这位前辈大驾光临,道友自然应该先作陪的。” “是啊。我和鲁兄,就先告辞了。” 这两名修士急忙表示理解,并面露羡慕异常的神色。然后二人向韩立再施一礼,就告退的走出了大殿。 而几乎与此同时,外面灵光一闪,一道白光直接射入了殿中,一名白袍老者在光芒中现出了身形。 岳真等几名修士见此,急忙面露喜色的纷纷上前施礼,“温师叔”“温师伯”的问候道。
在科学课上,我们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了,但是还有一次实验让我流连忘返。 记得在星期五的一次班队会的时候,我们举行了一次科学实验:“钓冰实验”。老师要求我们带线和盐,老师准备杯子和冰。一开始我听到这个问题,心里就出现了疑问:怎么用盐钓起冰呢?我十分好奇。等啊等,终于等到了星期五下午的班队会,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听着老师说的实验过程,但由于心情太激动,没怎么听进去。不一会儿,我便开始了实验。一开始,我将线直接放在冰上,用手使劲将线往冰里按,可是怎么样也不能把线按进去,心里很是失望。之后,我又拿指甲挖冰,想用指甲把冰挖开后,将线卡在缝隙里,可是仍然没有成功。最后我想到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些盐,心里便想到:盐有什么用呢?于是我把盐涂在了冰上,发现冰化了一点,我又将线放在冰上,再涂上盐,发现我成功地将冰钓了起来,我激动地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老师听见连忙拿起手机,拍了一张照,拍完后,我拿我的“实验成果”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看了,都问我怎么做到的,我的心里激动万分,不过我的心里仍然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盐能化冰呢?于是我在网上搜到了这些资料:盐可以降低冰的凝固点,下雪天在马路上撒盐就是这个原理。往冰块上撒食盐,食盐能使冰块加速融化。 原来钓冰实验是这个原理啊!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