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常见问题> 长生负了三七独守黄泉八百里,黄泉结局是什么意思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长生负了三七独守黄泉八百里,黄泉结局是什么意思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黄泉结局是什么意思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黄泉结局是三七为了长生死去,长生为等候三七的归来,独守八百里黄泉上千年。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孟婆三七没了,长生得了孟婆精魂,在黄泉等了千年,为她种了八百里曼殊沙华。他悔过了,用一千年……

1,黄泉结局是什么意思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黄泉结局是三七为了长生死去,长生为等候三七的归来,独守八百里黄泉上千年。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孟婆三七没了,长生得了孟婆精魂,在黄泉等了千年,为她种了八百里曼殊沙华。他悔过了,用一千年甚至更久来弥补。只是这世上有些事就像玻璃,只能碎一次。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见。

长生负了三七独守黄泉八百里

2,灵魂摆渡黄泉孟婆是不是蛇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结局

不是,是蛟龙。孟婆三七为了不让地府人去追长生而选择自杀,长生后来回到孟婆庄将孟婆庄外800里内种满了曼珠沙华,等待孟婆三七
孟婆是蛇妖。 长生的师傅向三七坦白自己是她的父亲,为了获得阴卷将长生的本身丢弃。三七把所有要抢阴卷的人都杀了,然后为了救走长生,一人承担了所有罪过,以求得地府不再追杀长生,散了毕生修为救回长生。 长生十分后悔却又无能为力,便一个人留在黄泉的孟婆住处,一直种着曼珠沙华,三七的魂魄告诉长生,她灰飞烟灭后去了人间,见识了许多花草树木人情冷暖。 扩展资料 《灵魂摆渡·黄泉》人物简介 1、三七(何花饰) 因为出生时丢失一魄,所以生性单纯甚至有些愚钝。三七掌管孟婆庄,不懂情爱,更做不出香甜的汤。直到遇上心爱之人,她情窦初开,开始品尝七情六欲。同时,也从少女蜕变成明艳动人的一代孟婆。最后为了救长生散尽修为落入人间轮回。 2、长生(王瑞昌饰) 他是三七七窍之一精魂所化,是个清秀灵动的仙童,幼年时误入孟婆庄与三七第一次相见。成年后再次来到孟婆庄与三七相爱,最终独守八百里黄泉。对爱执着的他,愿意放弃自己的魂魄成就对方,也愿意千年等待在原地。
三七死了,骗来赵吏的血杀死了自己。 因为只有阿罗汉的血才可以杀死孟婆,三七亲眼见过赵吏杀死自己的母亲,所以她知道这样可以自尽。 长生本就是三七的一窍所化,三七死前吃了一直利用自己的生父,把五窍给了长生,自己只留一窍,并送长生出冥界。 只留一窍的三七连人形都幻化不了,仍要用一死来承担所有责罚,求冥界不再追捕长生,冥界同意了。 三七死了,孟婆死后会入轮回,而黄泉再没了孟婆。(灵魂摆渡第三部《风华绝代》里有她,不知道是不是轮回后的三七。) 长生获得了长生,并在黄泉种满八百里曼珠沙华,痴等三七。 一千年过去了,花开了,出现了三七的幻影。又或是赵吏被长生痴心所感,让他们见了一面。 三七对长生说,我去了人间,也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是云,是风,是每一株曼珠沙华。 他们本为一体,结局注定就像那曼珠沙华一样,生生世世,花叶永不相见,这样也好。 世间万物,唯情长生!

长生负了三七独守黄泉八百里

3,灵魂摆渡黄泉结局是什么意思 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结局

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见。便是黄泉开遍花又如何,佳人亦已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三七挺漂亮的
如果相爱的是两个人,时间久了,还会分你我吗?去怀念,去等待
三七为了长生死去,长生为等候三七的归来,独守八百里黄泉上千年。孟婆三七和长生最后的结局是孟婆三七没了,长生得了孟婆精魂,在黄泉等了千年,为她种了八百里曼殊沙华。他悔过了,用一千年甚至更久来弥补。 扩展资料 《灵魂摆渡·黄泉》是由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爱奇艺等联合出品,小吉祥天编剧,巨兴茂执导,于毅、何花、王瑞昌、岳丽娜、倪虹洁、巨兴茂、鲁佳妮出演的玄幻网络电影 。该片是《灵魂摆渡》系列网络剧的番外电影,讲述了千年之间黄泉路上世上最后一个“孟婆”的爱情。 剧情简介: 黄泉八百里沙海,寂寞荒凉,无花无叶。少女三七作为这黄泉中的下一任孟婆,被冥王阿茶指婚给鬼差赵吏。三七出生时七窍意外丢了一窍,性格憨傻,样貌枯槁,情窦未开,经常遭到了赵吏的吐槽和拒绝。 她日日独守在空旷破旧的“孟婆庄”内,熬着苦涩的孟婆汤,查着一卷竹简形象的“阴阳簿”,只与一株将死未死的曼珠沙华相伴。直到那一日,一个名叫长生的修真少年,误打误撞闯进了孟婆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灵魂摆渡·黄泉
三七死了,骗来赵吏的血杀死了自己。 因为只有阿罗汉的血才可以杀死孟婆,三七亲眼见过赵吏杀死自己的母亲,所以她知道这样可以自尽。 长生本就是三七的一窍所化,三七死前吃了一直利用自己的生父,把五窍给了长生,自己只留一窍,并送长生出冥界。 只留一窍的三七连人形都幻化不了,仍要用一死来承担所有责罚,求冥界不再追捕长生,冥界同意了。 三七死了,孟婆死后会入轮回,而黄泉再没了孟婆。(灵魂摆渡第三部《风华绝代》里有她,不知道是不是轮回后的三七。) 长生获得了长生,并在黄泉种满八百里曼珠沙华,痴等三七。 一千年过去了,花开了,出现了三七的幻影。又或是赵吏被长生痴心所感,让他们见了一面。 三七对长生说,我去了人间,也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是云,是风,是每一株曼珠沙华。 他们本为一体,结局注定就像那曼珠沙华一样,生生世世,花叶永不相见,这样也好。 世间万物,唯情长生!

长生负了三七独守黄泉八百里

4,晴雅集结局是什么意思影视馆

《晴雅集》结局中晴明与博雅相互猜忌,都没想到怪事会与长平公主有关,幕后黑手是守护着皇宫的鹤守月。鹤守月为实现永远守护芳月的目的,不惜让祸蛇现世。在真相逐渐揭开后,晴明与博雅携手除妖,最终公主大彻大悟,拔剑自刎。鹤守月忠于誓言,与公主共赴黄泉,祸蛇也随之被封印。晴明经历此劫后,终悟到守护咒的精妙,并与博雅成为至交。晴雅集最后还有彩蛋是一句极为感人的话:“愿此生相守之人此刻正陪伴左右”。《晴雅集》是由禾和(上海)影业有限公司、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经典影业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玄幻片,由郭敬明执导兼编剧,赵又廷、邓伦、王子文、春夏、汪铎、芦展翔等领衔主演。该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小说,分为《晴雅集》和《泷夜曲》两部,讲述了阴阳师晴明,在探寻天都城怪象的过程中,与武士博雅、法师泷夜相识,三人联手展开调查的故事。《晴雅集》结局中晴明与博雅之间相互猜忌,都没想到怪事会与长平公主有关,幕后黑手正是守护着皇宫的鹤守月。公主原名芳月,千年前曾食下人鱼肉得以长生不老,以肉身永远禁锢祸蛇。因容颜永驻,她不得不以各种身份存在于世间,尝尽人间生离死别,直至遇到忠行。忠行深爱芳月,但无法相伴,便将功力与爱意附于式神鹤守月身上,希望鹤守月能永远守护芳月。哪知,鹤守月曲解忠行之意,为实现永远守护的目的,竟然不惜让祸蛇现世。只要用肉身为容器封印祸蛇,便可得永生,从此永远相伴于公主身边。公主为情所困,也就成为鹤守月的傀儡。泓箬法师知晓女皇的容貌,因而被鹤守月操纵的发妖所杀。阿泷法师无意中撞破公主即女皇的秘密,亦惨遭灭口。在真相逐渐揭开后,晴明与博雅从猜忌到信任,携手除妖。此时祸蛇现世。公主见天都城百姓遭殃,心生悔意。但鹤守月已与祸蛇化为一体,连公主也无可奈何。博雅附身朱雀,手持“芳月剑”,大战祸蛇。晴明则让迷失于痴情中的长平公主醒悟,鹤守月终究只是忠行的替身。公主大彻大悟,拔剑自刎。鹤守月忠于誓言,与公主共赴黄泉,祸蛇也随之被封印。晴明经历此劫后,终悟到守护咒的精妙,并与博雅成为至交。二人相约,待几十年后祸蛇觉醒,必定再次联手,为民除害。晴雅集最后还有彩蛋是一句极为感人的话:“愿此生相守之人此刻正陪伴左右”,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恋人,当看到这句话时都将会心一笑,感到电影传递的温暖,影片中长平公主与鹤守月追求的正是这点。影片一开始,忠行说“这一生,你可有想要守护之人”,阴阳师的真谛,并不在于降服而在于守护。吾以鲜血,缚令诸神;此生无悔,侍奉为荣。鹤守月用一部电影的时间用自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生命至死守护芳月公主,更愿生生世世守得一轮月着实令人动容。愿大家都能那个找到那个真心相守之人!

5,灵魂摆渡黄泉篇结局是什么意思 三七回来了吗

灵魂摆渡讲述了孟婆三七和她情窦初开的爱情故事。作为剧中最浓墨重彩的人物,在这场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与看不见的阴谋诡谲中是最真实的存在。年少的三七掌管孟婆庄,不懂情爱,更做不出香甜的汤。直到遇到心爱之人,这个单纯甚至有些痴憨的少女,情窦初开,品尝七情六欲。同时,也从那个面容枯槁的少女,蜕变成明艳动人的一代孟婆。 三七最后死了,骗来赵吏的血杀死了自己。
回来了回来了,最后的最后长生在黄泉亲手种植了八百里的曼珠沙华,等了一千年终于等到了三七的归来!
《灵魂摆渡黄泉》结局:三七把所有抢阳卷的坏人全部杀死,并且不顾一切,救走长生,自己承担了所有罪责,让地府不得追杀长生,然后死了。长生悔恨,却再也等不到三七。三七没有回来,与长生没有在一起。 剧情简介: 黄泉八百里沙海,寂寞荒凉,无花无叶。少女三七作为这黄泉中的下一任孟婆,被冥王阿茶指婚给鬼差赵吏。 三七出生时七窍意外丢了一窍,性格憨傻,样貌枯槁,情窦未开,经常遭到了赵吏的吐槽和拒绝。她日日独守在空旷破旧的“孟婆庄”内。 熬着苦涩的孟婆汤,查着一卷竹简形象的“阴阳簿”,只与一株将死未死的曼珠沙华相伴。直到那一日,一个名叫长生的修真少年,误打误撞闯进了孟婆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灵魂摆渡黄泉》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细心打磨,期间经历了对故事剧本的多次修改完善,在神兽、场景等特效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经费进行细致打磨。 人物介绍: 1、无名/赵吏(于毅 饰) 前世是得道佛僧无名,为一把被冥王抢走的贴身爱琴以活体人魄只身踏入冥府,最终却付出了修为尽失、“自我”尽忘的代价。魂体分离,魂魄进入轮回,而肉体化身冥差赵吏。 2、三七(何花 饰) 因为出生时丢失一魄,所以生性单纯甚至有些愚钝。三七掌管孟婆庄,不懂情爱,更做不出香甜的汤。直到遇上心爱之人,她情窦初开,开始品尝七情六欲。同时,也从少女蜕变成明艳动人的一代孟婆。 3、长生(王瑞昌 饰) 他是三七七窍之一精魂所化,是个清秀灵动的仙童,幼年时误入孟婆庄与三七第一次相见。成年后再次来到孟婆庄与三七相爱,最终独守八百里黄泉。对爱执着的他,愿意放弃自己的魂魄成就对方,也愿意千年等待在原地。 4、孙尚香(倪虹洁 饰) 前世是东吴郡主,死后成了好酒的女鬼差,有一段不曾提起难以忘怀的过往。阿香腹黑张扬,疯疯癫癫,却对孟婆三七很有义气,最终为了救三七香消玉殒。 5、孟七(岳丽娜 饰) 上一代孟婆,三七之母,仙气飘飘,国色仙姿。因与人类相爱而受尽苦楚的孟七,认为爱情是矛盾的结合体,感受美好的同时也要体会其中的痛苦,最终被无名指血所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灵魂摆渡·黄泉

6,时光之城岁月之门

生命,是一场在匆匆岁月里的路过,路过幼年稚稚,留下天真无邪;路过懵懂无知,留下单纯美好;路过奋发青春,留下感动坚强;路过苍发晚秋,留下淡然随和。我们一直不停的,在属于自己的时光之城里兜兜转转,路过熟悉或陌生的宽窄巷陌,路过明灭不定的灯火阑珊,路过从未路过的新亭鲜景,也路过无数次山重水复的旧日繁花,匆忙着路过,偶尔停下乏累已久的脚步,或携侣夕阳,烟火爱情;或小家愉欢,嬉笑欢颜;或一人一月,迎风写诗! 一生长路,我们即是久寻归人,是某个前世盟约许诺的归人,亦是匆离过客,是许许多多无意偶遇,意外相识却又不得不匆匆离散的过客;一世情缘,我们即是付心之人,为那个随缘而遇幽居不忘的人倾付此心,亦是负心之人,辜负着来来往往为我们尽付彼心的人;一路情尘,纷飞起舞,天涯咫尺,抑或是千里之外遥遥相望,此心负彼心,彼心负此心。得到的未必是深心挚爱;而深心挚爱的,往往却情深缘浅! 直到有一天,故事里的春意阑珊,被抛出时光的围城,深深锁扣在记忆的扉门里,而我们每一个青春之颜的精致,也被岁月的风霜侵蚀的千疮百孔。于是,我们深刻的懂得,有些人,是用来怀想追念的,有些人,是用来相伴一生的,有些人,注定要陌路擦肩、无言别过,而有些人,注定要亏欠一生。追念的人,始终念念不忘;亏欠的人,却又无法偿还。真是人字易写,却难做;心字易写,却难懂。过境千帆,一程风雨一种人生,在生命这场悠长的奔赴里,我们就这样,一路倾付着,一路亏欠着,在有情与无情间徘徊踌躇! 不知有多少人,同我一般,喜欢用一枝浅清岁月的瘦笔,将紫陌红尘里的心殇难言,眸中愁事,以文字的温婉,芳菲成一首动情泣人的小诗,亦或者安暖成一篇解愁开怀的短章。执字抒怀,是谁在我们必经的路口,吟着一首欢喜之歌,静静等待着与我们相遇成永远的风景;又是谁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频频摇曳成一窗静美,殷殷盼望着与我们相拥成不改的山水;谁在我们的梦里,独守着一片冰心,切切愿念着与我们静好成清宁的留藏。 我们无不渴望着,爱的人永伴左右,念的人岁月安好。缘分二字,让太多人断肠撕心,难寻因果,亦难解缘由。一程山水有一程山水的情绊,一帘幽梦有一帘幽梦的不舍,这一路行途,遥远而漫长,要迷藏多少不舍,要揪心多少情绊,亦是不得而知。我们终是红尘一粒,亦是凡胎俗心,在闲时岁月里,只能任这些折叠在光阴里的涓涓忆念绕指叩心。心愁在一抹夕阳的残晖里熊熊燃起,又在一场花开的梦里悄然寂灭,荡漾在心底的情思,将静语年华晕染成了诗意的流年。 过尽流年,爱恨也好,情仇也罢,一切都已桑田沧海,唯忆盛放成了生命里的不落花,风飞四季,任凭时光如何偷换,任凭岁月如何辗转,它只自顾自的浅浅而行。暮春花落里,迎一瓣香甜的花瓣,绕指生香;夏荷初开里,候一滴清明的落雨,莞尔柔情;枫红满山里,等一场轻盈的凉风,山水入梦;冬雪莹莹里,盼一朵待放的含苞,浅酌清欢。或许,每一个终将相遇的人,都是曾经佛前许下的愿;也或许,每一个终将别离的人,都是红尘邂逅里的梦断。来去之间,山水情浓,都成了陌上风烟! 岁月不老,思念未央,心事依旧年复年;光阴偷换,情缘难料,记忆依旧满心尖;韶华烟云,缘来缘去,是你是我又是他。在这一幅时光画轴里,我们追逐着思念的雨翼,情系流年,或清喜或闲叹;在这一纸笔墨里,思绪飞扬,天涯无边,海角无际。 在岁月之城里,我们缘深相遇,却终是离散有时;在记忆之门里,我们情深相知,却终会绝别无期。不管遇见谁,爱过谁,与谁携手,以及与之经历的点滴悲喜,会让我们深刻懂得,有些人,深爱过,便是幸福;有些情,拥有过,便是永恒;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有些事情,做过了,才不虚此生! 感恩所有经历的事,不管好的坏的;感恩所有遇见的人,不管相守离散。感恩所有所有的一切一切,我们也曾失去,也曾拥有,岁月虽不待人,可记忆一直都,陪伴你我左右。倘若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彼此遗忘,那也一定要在彼岸的红途上,做一场微笑相拥的梦;倘若我不愿遗忘,也请原谅我的自私,即使,你已不愿将我想起!岁月之城,盛放着一朵不落花,叫回忆;回忆之门,温着一壶千年酒,叫随缘。世间之种种缘分,不过一个淡字,相携一生的,淡淡相守;离散匆匆的,淡淡怀念。某年,某月,某时,你曾微笑着来过;某年,某月,某时,我曾微笑着走过,此缘此生,此情此景,足矣!

7,三字经是什么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全文作者:王应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8,孟婆三七的经典台词是哪些

1、如意郎君……需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他好时,我便开心,我好他不好时,我不开心;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的喜欢,那方是真心悦爱一人 2、何须长生泥作骨,此生还君一缕魂。 3、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第三十日,我终于知道,第八味汤引,原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 4、“哪有醉生梦死,前些时我去人间,顺道回了趟故乡,江东依旧,故国不在。天上的云是他,吹过耳畔的风是他,江水浪来浪去,朵朵浪花都是他,我看漫野山花,漫山遍野都是他,我行过万里河山,万里河山都是他。” 5、孟婆汤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方熬成一锅好汤。 6、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你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此刻,我亦在你眼中,你亲手所植八百里曼殊沙华,每一株,都是我。 7、男人只是女人的一缕精魂,三七和长生,只有在一起才算完整,然而一切皆如曼珠沙华,花叶不相见,唯爱不灭,便是长生。 8、 何为情爱,何谓爱情?原自取一缕精魂罢。愿为一世三七,得一世长生。八百里曼殊沙华,株株情根深种,风起闻故人汤甜。 9、 曾闻八百里黄泉,无花无叶,曼珠沙华之种,便在黄泉也种的活。你过不了黄泉,也去不了冥府。 10、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孟婆汤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离别泪,八原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
1、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为情不死,既为长生。 2、何须长生泥作骨,此生还君一缕魂。 3、终有一日你行过黄泉,得见八百里红花,株株情根深种。 4、曼珠沙华,开花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见…… 5、孟婆汤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方熬成一锅好汤。 6、彼有死境,魂之归路。足八百里,无花无叶。黄沙遍地,延绵流潋,故名:黄泉。 7、男人只是女人的一缕精魂,三七和长生,只有在一起才算完整,然而一切皆如曼珠沙华,花叶不相见,唯爱不灭,便是长生。 8、你要笑,不要哭,这样,世人才不会可怜你、欺负你。 9、一千年开花,一千年落花,花叶永不见。 10、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孟婆汤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离别泪,八原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 结语:其实三七爱长生,爱的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没有了长生她便没有了快乐。记得大话西游里,白晶晶中了师姐的毒后对至尊宝说过,人活着不开心就算长生不老也没用。 天依旧蓝,云依旧淡,风依旧轻,水依旧静。阳光下一个少年在等待着他的恋人,要等多久?也许一万年。 黄泉没有了孟婆,但现实中依然有千千万万为爱痴狂的少男少女。长生像初心,像当初的誓言,像第一次见到你时,你明亮的眸子。 其实我们更像少年的师傅,有着光鲜的白衣,但褪去伪装,更多时候是身不由己,滚滚红尘中,在做出选择时,不能为爱放弃更多东西。但人总要做出选择,是要面包还是要爱情,是要现实还是要自我。只求不忘初心!
1、挑男人就要挑有经验的,这样才方得闺房之乐。 2、姐姐就是闻着长生香。 3、“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历久方成,异香可通九霄,凡鬼饮之,前世皆不可记”。 4、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八味孟婆伤心泪。 5、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6、谢谢你、赵吏,值得。 7、这世上有你甘美如此,便再无甚可食。 8、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他好时,我便开心,我好他不好时,我不开心,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心喜欢,方是真心悦爱一人。他骗我也好,我只要他好,他若开心,我便开心。 9、一个人只要尝过甜头,就再也吃不下苦。 10、人间的云是什么样子?人间的风是什么样子?长江大河,潮来潮去,又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一天,你会带我去看山花烂漫?会不会有一天你会带我行过人间的万里河山? 11、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你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此刻,我亦在你的眼中,你亲手所植八百里曼殊沙华,每一株都是我。 12、情之所种者,不惧生,不惧死,不惧分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即为长生。
(1)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历久方成,异香可通九霄,凡鬼饮之,前世皆不可记。 (2)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3)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八味孟婆伤心泪。 (4)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心喜欢,那方是真心悦爱一人,我看长生便是。 (5)一个人只要尝过甜头,就再也吃不下苦。 (6)这世上有你甘美如此,便再无甚可食。 (7)你要笑,不要哭,这样世人才不会觉得你可怜 欺负你 (8)白天是搞笑的废物,晚上是抑郁的怪物。 (9)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你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 (10)只是我见你生得好看,闻着香甜,便心里欢喜。 (11)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 (12)彼有死境,魂之归路。黄沙遍地,故名黄泉。阿罗汉乘风而至,杀孟婆。 (13)男人只是女人的一缕精魂,三七和长生,只有在一起才算完整,然而一切皆如曼珠沙华,花叶不相见,唯爱不灭,便是长生。 (14)神,生于人心,而死于人性。
1、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为情不死,既为长生。 2、何须长生泥作骨,此生还君一缕魂。 3、终有一日你行过黄泉,得见八百里红花,株株情根深种。 4、曼珠沙华,开花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见…… 5、孟婆汤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方熬成一锅好汤。 6、彼有死境,魂之归路。足八百里,无花无叶。黄沙遍地,延绵流潋,故名:黄泉 7、男人只是女人的一缕精魂,三七和长生,只有在一起才算完整,然而一切皆如曼珠沙华,花叶不相见,唯爱不灭,便是长生。 8、你要笑,不要哭,这样,世人才不会可怜你、欺负你。 9、一千年开花,一千年落花,花叶永不见。 10、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孟婆汤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离别泪,八原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 11、我可否在此等她回来? 随便,反正这孟婆庄已经荒废,这八百里黄泉再无孟婆。 12、长生,不做孟婆之后我去了人间。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你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此刻,我亦在你的眼中。你亲手所植八百里曼殊沙华,每一株都是我。 13、她是我妻子,今日我定拼死护她。 14、我问她“值得吗?”她说“值得” 15、陈拾:这位极漂亮的姑娘,想必便是孟婆吧? 小鹿:马屁精! 三七:可是赞我美丽?颇有眼光。

9,洋务运动中的晚清金融困局大象文摘

文章来源: 克念|近代史论语(ID: history-lunyu)中国的改开,始于百五年前的1860年代。在三十年奋斗崛起之后登顶为亚洲第一,然后却被接连打击,乃怆然崩溃,也不过十余年。中国最优秀的文史月刊《同舟共进》来约稿,对于晚清改开(即洋务运动)这个专题,我自告奋勇地选择了“金融困局”这一表述端口。目前来看,写得不错。金融是国计民生的命脉,也涉及到政治伦理和建构和国家价值的取向。金融腐败落后,一个国家就还没真正的强大雍容,也就会像泥足巨人,一推就倒,徒留历史笑柄耳。股灾+商战,1883,中国的这场“双核”金融风暴,在事实上结束了洋务运动。历史,总会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间段,显示出其笑匠般的魔力和鬼魅般的狰狞。九千字长文,希望你喜欢。西元1872,在中国史上为清朝同治十一年。对于清廷而言,本年有两件大事值得记录:一件是喜事,皇帝载淳在10月15日迎娶了已于前一天册立为皇后的阿鲁特氏,她是蒙古正蓝旗人,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另一件则是丧事,3月12日,“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兼两淮盐政总办、江南制造总局督办”曾国藩去世,近代史上最为坚忍泼辣的军政集团——湘军系统,终究没有一位代表人物能够进入朝廷中枢。这两件事有着十足的指标意义。就喜事来说,慈禧的儿子以慈安的亲戚为妻,象征着两位曾并肩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团结融洽,当然也意味着整个满洲贵族统治阶层的合衷与共;就丧事来讲,那些为朝廷敉平太平军、捻军的所谓“中兴名臣”中,资望、名位、功勋,曾国藩远迈同侪,他一去世,真正能威胁到朝廷统治的汉族大臣,就一个都没有了。如此,清廷反而在内外都消弭了猜忌争斗,倒也能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继续朝着“自强”的既定政策奋进。但从后世看来,本年还有三件大事非常重要。直至百年以后,阅读近代史的人们早就忽略了同治帝大婚和曾国藩去世的具体时间,但却牢牢记住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国资企业、现代传媒,都在这一年发端。——就在今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开设继昌隆缫丝厂,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工业企业;而名为官商合办实则官府控制的轮船招商局成立,这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也是在今年,《申报》创刊,开启了其近八十年的记录中国的伟大历程。然而,1872年还有两件大事——那就是外资银行开始操控中国金融市场,和清廷实施“留美幼童”计划——既没被当时所注重,也没被后世所研究,却在暗中长久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创办《申报》:背后的金融因缘英国商人安纳斯托·美查刚来上海的时候,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十余年后创办一份中文报纸。他从事的是茶叶棉布生意,也就是将中国的茶叶贩运到欧洲,再将英国的布匹贩运到上海。当时中国经商的洋人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后果——《江宁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保护下,于上海的贸易是公平而高效的,但美查的生意却波折重重。这当然也是彼时在华所有洋商的困境,那就是同中国本土资本相融接的过程中,外来金融体系还需要长久的调适和纠偏。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断绝了对于伦敦市场的美棉供应,棉花价格顿时上涨三四倍之多。于是印度和中国的棉花成为了抢手货,在华的洋商和洋行,无一不卷入疯狂的棉业投机热潮中。可以料到的是,迨四年后南北战争结束,棉价应声回落,全部参与棉花贸易的上海洋行都陷入了绝大的困境。更有甚者,在上海的外资银行也集体参与了汇兑投机。那些大量吸纳棉花的洋行既需要充裕的现金,也需要经汇票交易,使得上海外资金融市场每天的交易额高达百万元计,因此市场利率竟盘旋在18%—36%之间。到美国内战结束,棉业和汇兑的双重投机崩盘,最严重的还是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伦敦。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三卷就提到了这一金融惨状:“由于棉荒,把许多资本从通常的投资领域赶到了货币市场的大中心”,“因而主要带有金融的性质”。在提到伦敦最大的投机公司因亏蚀近两千万英镑而倒闭后,马克思接着说道:“继这家银行之后,无数在金融进行欺诈的公司也接着倒闭了。”上海于此同时出现了开埠二十年来第一次金融风潮,许多老牌洋行倒闭,连怡和洋行也“大有不堪之势”。在银行方面,半数因欠债而闭歇。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大部分从苏南各地逃亡到上海的乡绅地主陆续还乡,租界的地价房价大幅度回落,也给外国投资商造成巨大损失。经此一役,上海的外资银行和洋行痛定思痛地决定回避类似的投机生意,自己既不参与,也不把资金放给华商参与。到1871年,受普法战争影响,中国销往欧洲的丝茶跌幅巨大;在国内,长江中游爆发前所未有的洪灾,商路断绝,人民困顿,既无法也无力购买洋货。由此造成的进出口贸易萎缩和银根收紧,外商非常理解。(也正是因为生意萎缩,英国商人安纳斯托·美查才不得不退出茶叶棉布市场,于次年创办《申报》。)但在冬天发生了一件事,令他们猝不及防。在近年底的时候,中国盐政管理当局要求扬州盐商立即补缴承运食盐保证金,迫使以贩卖淮盐为业的千名盐商急忙通过汇兑,由上海外资银行支付了三百万两现银。其结果自然是上海金融市场银根极为吃紧。这件事使得外资银行对于中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影响经济、财政、金融的能力,印象深刻。然而,也是在1871年,受到国内工农业普遍向好的鼓励,中国商人扩大了洋货的进口。但外资银行显然并不乐观,在第二年大幅度抑制了向华商的拆借,存现银九十万两,就是不肯放出。在外资银行看来,1871年中国外贸结果是净进口值三百万两,失去了进出口平衡,因此1872年宁可“银根紧张的压力在中国商人面前成为一种恐慌”,也不愿因投机而产生重大损失。金融运作原本就是逻辑闭合的有机体,外商既在市场中,那么他们有再大的宏愿,也只能用市场规律解决。由于中国的进口商得不到外资银行的资金挹注,只能拍卖汇票渡过难关。如此,造成汇率降低,使得出口商反而有着充裕的资金吸纳中国农产品以贩运海外。由此,1872年中国在二次鸦片战争后首次实现了贸易顺差,且出超额竟然达八百万两之巨。由外资银行的紧缩银根,反而造成了中国的外贸出超,这是1872年发生的金融界大事,却不为人重视。即使在当时,也仅仅引起了英文媒体《字林西报》的注意。在解释为什么“外国银行扣住现款不放”的时候,这份报纸冷静地分析道:“中国钱庄由于对货物进行押放,把自己的资金挤得一干二净。而这些货物却正是同一市场的另一方(指外商)把现款扣住要买而还未买的货物。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资金本可以来周转出口贸易的。”所以问题来了,“由于通过中国钱庄所进行的放款,难以保证准时收回,这就使得这样一个过程在目前不能不具有危险性。”这份报纸最后说出了外资银行的心声:“如果有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外国金融组织来占领这个阵地(指上海金融市场),情况就会大为改善。”这个“外国金融组织”已经诞生了,那就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当时虽然还仅仅只有八岁,并不“强大而有力”,但只要再经过几年的磨练,就将成为控制上海金融界的王者。汇丰银行的买办:从钱庄到政府清康熙廿三年(1684),清廷开放海禁,并改变了元明二代北洋航线只许官船官运的规定,允许商船商运。北洋航线的北端,由天津上延至营口,同辽河联运。如此,由沙船(“防沙平底木帆船”的简称)每年向上海运送的货物,“关东豆麦,不下千余万担”。而由上海运往辽东、京津,主要以松江棉布为主,杂以丝茶糖。上海在鸦片战争之前成为南北航运业的要冲,“实缘(松江)布市”。江南的沙船业到嘉道年间臻于极盛,上海一直聚集有三千六百号,以每号船造价为万两计,其船商所投放的固定资本为天文数字。正因如此,其在船只投入运营后,资金难免捉襟见肘,因此所需的流动资本一般都由钱庄融资。一般的操作惯例是这样的:沙船在出海前向钱庄借入大宗款子,在上海备齐货物(如棉布、丝茶等),前往南北洋销售。往北地去的沙船,运回大豆、食油,往闽粤去的沙船,则运回木材。此为无抵押信用贷款,若沙船平安归来,则船主和钱庄均获厚利;若遇到风浪沙船倾覆,则钱庄血本无归,很可能就此破产。到嘉庆初年,上海钱庄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家,大多跟航运业关系密切。这或多或少养成了后来上海滩的金融业性格,那就是以信用贷款为手段,大胆冒险,投机为主。上海开埠后,随着洋商而涌入的,一部分是广东人,他们之前便是洋行买办;另一部分则是福建人,他们多是南洋航线沙船上的海员。1853年,借着太平军东来的大潮,小刀会的福建人和洪门的广东人联合起义,攻占上海县城。这让租界管理者和上海地方当局于起义失败后大规模驱逐闽粤人士。于是,苏州、镇江、宁波、绍兴的财经界精英就逐渐取代其地位,成了上海洋行和外资银行的新任买办。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首任买办便是浙江余姚人王槐山,钱庄伙计出身。据说他“利用汇丰牌子做洋厘生意。在汇丰全日收解中了解到全市现银存底,从而买进卖出,稳操胜算。前后仅六年,就赚得白银八十万两”云云。其继任者,是苏州洞庭东山的席正甫。席氏生于商贸世家,其父、兄、母舅都是钱庄业者,他跟后二者进入上海租界闯世界之初,也是钱庄伙计。正是他的助力,将汇丰银行带进了亚洲第一银行的地位。汇丰银行创立于1865年,前十年发展得并不理想。尤其是1872年,汇丰银行参与了外商对华商的金融杯葛,先是不愿放款,拆息行市虚高,最后只能自动调低汇率。由于上海钱庄感觉外资银行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求必应,因此对其也逐渐疏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内土特产出口和国外工业品进口均大幅度降低,1873年进出口总额减少近七百万两。在当年英国驻华官员的商务汇报中,无论是广州领事还是上海领事,都哀叹道:“在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人的记忆里,不论在中国或在英国,贸易都从没像过去十二个月里那样下降得厉害。”对于中国商人而言,丝茶的销量骤减使他们无法偿付年初获得的钱庄贷款,这令惯常给予钱庄短期信用贷款的外资银行分外紧张。到九月份,出口贸易没有复苏迹象,钱庄储备日益枯竭。于是外资银行下定决心同合作了十多年的上海钱庄彻底翻脸,无条件收回一切信用贷款。秋冬连续三个月的追欠收银,使得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到1874年新春,人们发现上海的大钱庄一半以上搁浅,其中南市的划汇庄由五十家缩减为二十家,北市则由七十三家缩减为三十八家。汇丰银行当然也受创严重,非但损耗了大量贷款,还失去了在华商中培植多年的信任感。最显然的指标是股价,原本一直升水80%,而在1874年初,竟然跌破了面值。为此,第一代买办王槐山黯然离场,将买办间的这把交椅传给了席正甫,让他重新杀出一条血路。席无意修复同钱庄和华人出口商的关系,他知道他们投机性太重,很容易就会把银行拖进泥坑。而且中国的惯例,贷款无需抵押担保,银行在发放信用贷款时,只要有一次判断错误,就可能会万劫不复。于是,席正甫将眼光投向了清政府。此时的清朝经过洋务运动的生聚教训,十年时间已经渐渐恢复了国力。但无论是开办工厂还是培训子弟,都需要巨额经费。同时期的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靠着发行纸币才勉强度过财政危机,但此事清廷万万不敢学。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咸丰三年(1853)冬天,朝廷就强行发行过不兑现纸币“官票”和“宝钞”,但由于缺乏准备金,刚落地就大规模贬值,物价则飞速上涨。到1862年,纸币已成废纸,清廷不得不明令废止,咸丰朝的币制改革彻底失败。这场十年前的闹剧还历历在目,因此再怎么缺钱,朝廷也没人敢提再次发行纸币。如此,只能靠向外资银行谋求贷款,以解决燃眉之急。这正是席正甫的业务方向。借款:一场中饱私囊的盛宴以席正甫为首的外资银行(及洋行)买办意识到,同投机性十足的中国传统钱庄比,唯有清政府才是最忠诚稳妥的客户。当时的朝政在名为同治帝、实为两宫皇太后的领导下,经恭亲王奕?具体操办,无不井井有条,颇具规模。而且总税务司也由英国人(先是李泰国后是赫德)担任,令人放心其数目之真实和操守之廉洁。于是,在王槐山即将引咎退隐前夕,1874年,席正甫代表汇丰银行,同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宜的钦差大臣沈葆桢,签订了“福建台防借款”二百万两。这也是外资银行对清政府进行大型政治借款的开始。据说这项借款的幕后主张者是直隶总督李鸿章,因此协议的具体条款是席正甫去天津同李直接谈妥,最后请沈葆桢画押盖印而已。此行也使得李鸿章对席极为赏识,如左宗棠笼络胡雪岩一样,想将其收入幕府作为财政幕僚。席对政治毫无兴趣,婉拒了李的邀请,而两人也因此结下了终身友谊。在汇丰银行以后几次同清政府签署的协定中,确定了后来政治借款的一些惯例,比如以关税为担保品,必须有“税务司印押,方能兑银”;以英国货币为计算单位,在借取时按汇兑实价将英镑折算成银两,归还贷款时仍按英镑汇率折算银两;设立经手人制度,若朝廷(或地方政府)不能按时还款,首先向经手人催讨。在同左宗棠进行的西征借款中,这个经手人,就是胡雪岩。胡的身份很复杂,对民间而言只是阜康银号的老板,但对外商和朝廷而言却是有布政使头衔的“江西候补道员”,作为左宗棠属下的“粮台总办”担任“上海采运局”的“委员”,因此胡雪岩无论在政治上还是行政上,都是地道的清朝官员。然而,作为经手人,他堂而皇之地收取了巨额的佣金。以1877年第四次西征借款为例,汇丰银行索取的利息是年息一分,即10%,而左宗棠向朝廷申报时,成了12%;其后又以德商洋行“包认实银”为辞,将年息加到15%(据左宗棠解释,因借款以英镑计算,考虑到汇率有涨落,今后归还时可能增累,因此加息包给德商以转嫁风险)。事实上这家德商洋行背后还是胡雪岩。据统计,1867—1879这十多年时间内,由胡雪岩经手的对外借款大约有一千二百万两白银,左宗棠为此要支付六百万两的利息。而这其中的一半也就是三百万两,作为外资银行支付的佣金进了胡的口袋。胡雪岩的这种贪黩,连同样处于湘系阵营的曾纪泽都看不下去了。曾纪泽是曾国藩之子,长期担任驻外使节,有着丰富的国际知识和国际眼界,他的评论没有通常士大夫那种颟顸迂腐。就连他也对胡雪岩极为不满,在1879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他诅咒胡雪岩,说对于胡“虽籍没其资财,而科之以汉奸之罪,殆不为枉”。整个六七十年代,左宗棠都是国家柱石,为朝廷东征西讨,匡复旧土,确实不可取代。因此他属下的劣行朝廷虽然心知肚明,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无论中枢还是高层的清流派,对洋务派的恶感,也是一天甚似一天了。到1880年代初期,对于朝廷的保守派来说,洋务运动近二十年来产生的问题,似乎已经同成绩一样多,中国是否还应该照这路子走下去,需要慎重地再思考。我们刚才说过,在1872年发生了两桩既没被当时所注重,也没被后世所研究,却在暗中长久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大事,其一是外资银行开始操控中国金融,另一件就是派遣“留美幼童”出国。而八十年代初保守思想回潮,所开刀的,第一项就是于1881年召回这些即将学有所成的孩子,不让他们进一步疏离“中国之伦常名教”。真正惊天动地的大事则发生在两年半以后,即1884年春的“甲申易枢”。以慈禧为主导的两宫皇太后突然罢黜一直在中枢指导全面工作和外交工作的军机处兼总理衙门负责人恭亲王奕?,并更换了全部大臣,而易之以太后领导下的,由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劻具体负责的内政外交体系。其中世铎掌管军机处,奕劻掌管总理衙门,奕譞则作为外朝同内廷的联络员,负实际责任。这是保守派对洋务派的全面反扑,跟后者关系良好的清流派也被一并打到。从此,洋务运动只能在技术面蹒跚而行,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伦理的思考,则再也没有可能。十年后,甲申易枢时被罢黜的青年清流陈宝琛面对甲午新败,不无讽刺地写了首诗:阿母欢娱众女狂,十年养就满庭芳。谁知绿怨红啼景,便在莺歌燕舞场。处处凤楼劳剪彩,声声羯鼓促传觞。可怜买尽西园醉,赢得嘉辰一断肠。按照诗人及许多“事后诸葛亮”的判断,只要还是维持恭王班底,内有清流派辅政,外有洋务派进取,中国的富强还将又上层楼,不会因对日战争的失败乃戛然而止。然而,历史既不能假设,也无法重启。而且,即使已经深知大势走向,但身在困局中的智者依然无能为力。各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革新维新过程,都是金融先行。比如早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德国工业化运动,第一步就是完善金融体制,并完善公司制度。当然,也有资本主义革命倒逼金融体系近代化,比如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由政商合力,营建西化的银行制度,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进取。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在洋务运动中的清朝发生。这似乎同政治理念或技术手段无关。就在甲申易枢之前的三个月,一场金融风暴的点燃和蔓延,彻底改变了大清帝国的金融史走向。胡雪岩:引爆自身的金融风暴自1866年遭遇“棉花风潮”以来,上海的外资银行就非常注意不再介入投机行为,对华商(及钱庄)的金融投机也分外警惕。不过,是银行就要放款。一般而言,以汇丰为主的外资银行在1870年代,于上海的放款额为三百万两白银。但是整个上海滩,尤其是传统金融业总还是银根奇紧,捉襟见肘,经不得一点风浪,一旦外资银行收款,便叫苦不迭,摇摇欲坠。那么,他们这些钱哪里去了呢?——股票。他们用这三百万,购买了洋务运动中出现的“官督商办”国有企业在上海发行的股票。其中就有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也有赫赫有名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这些由李鸿章亲自过问的国有企业占着垄断优势和政治优势,受到了一轮又一轮市场追捧。到1882年秋,尤其是招商局和开平局,股票分别上涨了2.53倍和2.16倍。所谓“追涨杀跌”,各华商更是倾囊而出,若上述几个大公司的股票已经市场饱和,他们就会去搜寻其他省份在沪发行的国企矿业股票。这十四五家各省新矿局,也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上海的游资又被于1882年开始的贸易战所吸引,因为这场隐形战争的中方主将,正是全国首富胡雪岩。两千年来,丝绸制品一直是全世界瞩目的奢侈品,作为丝绸面料之原材料的生丝,只有中国的苏南浙北和南欧的意大利能够提供,而后者生丝的质量和数量又远不及中国,因此当时上海洋行的重要贸易任务之一,就是采购苏南浙北生产的生丝。这是洋行对华农产品依赖的最大宗交易。当时洋行和其国内的经销商都签有合同,每年都要向国内输入一定份额的产品,否则就要赔款甚至破产。比如英国怡和洋行就跟英国许多丝绸面料生产商签订合同,每年都要向这些厂商提供规定数额的生丝原料。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怡和洋行就将向这些厂商支付巨额赔款。胡雪岩深知这一行规,因此想通过垄断手段控制整个江浙沪的生丝贸易,逼迫外国洋行退出中国生丝市场。现在想来,此一战略完全不可能成功。当时集聚于上海的生丝,每年数量超过一万包,每包收购价大概是四百两银子。也就是说,胡雪岩想垄断一年的生丝交易,就至少需支付五百万两白银。这仅仅是账面数字。生丝本身不耐久存,两三年以内就会泛黄而变成废品,根本不适合长期持有;储存这么多生丝又须租用仓库的成本;资金本身也有使用成本,即利息。更重要的是,各家洋行绝不会坐以待毙,生丝价格将会一路上扬,绝非五百万两银子能够应付。结果是,胡雪岩支付的收购费用高达二千万两。1882年,他收购了上海生丝市场的大半,即八千包,其他外商洋行只竞争到三千包。但这样一来,生丝价格极速上扬。第二年春天,新丝上场,他又收购了六千包。平均算下来,这些生丝的价格高达每包一千四百两,为原始价格的三四倍之多。胡雪岩引以为后盾的,是手上充沛的现金流,因为他手握东南地区最大的钱庄,有着丰富的存款余额供其调度。不过到了二千万两已经是最高限度,他再也拿不出现金了。此次商战的要点就是“垄断”。1882—1883年两季新丝上市,胡雪岩收购了共一万四千包生丝,这两年上海市场的销售总量是二万二千包,也就是还有八千包生丝被洋行和中国其他投机商收购(其中,1882年洋行收购三千包,1883年中国投机商跟风收购五千包),胡雪岩既然不能形成垄断,也就根本不能置洋行于死地,胡雪岩高估自己的实力了。而且1883年意大利生丝丰收,足以供应欧洲本地丝绸生产商的原料要求,洋行于是更有底气拒绝收购上海所有的生丝原料。胡雪岩聚集了两年的蛮力,一拳向洋行打去,不料却扑了个空,自己却下盘不稳摔了个大跟斗。1883年10月,也就是生丝贸易战到达白热化,胡雪岩在谋划究竟是抛售套现还是再支持一下以求转机的时候,江海关应该向汇丰银行支付由胡雪岩作为经手人的借款之到期本息五十万两,可是该关监督邵友濂表示,江海关“恰好”没钱,无力支付。此时席正甫却一反常态,公开高调地向胡雪岩发出法律文书,要求其履行担保人的义务,先行代偿款项。原本这五十万两对于前年甚至去年的胡雪岩来讲,都根本不是问题。但是1883年10月的胡雪岩手上只有花二千万两白银购得的一万四千包生丝,现银根本没有。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以造成市场信心的崩溃,胡雪岩只有抛售套现。他11月抛售的手上生丝(据说对象就是怡和洋行),价格最低只有362.5两一包。也就是一万四千包生丝,胡雪岩卖得的现银只有五六百万两。他至少亏掉了一千四百万两的白银。而且各大商家对阜康的挤提更加猛烈,其现银根本无法支付,于是,1883年12月5日,阜康银号关门倒债,胡雪岩宣布破产。这真是一场“双核”金融风暴。1882年底最为关键——上海大小钱庄的现银因急于短期获利,纷纷向战火正炽的生丝市场集结,许多华商立即抛售手上的洋务国企股票,套现而在丝市抢一个身位;另一方面,随着投机商大幅度抛售股票,原本那些殷实稳重的投资者也担忧套牢,于是跟着沽清股票。这首先造成了股市崩盘,所谓的“矿股亏败”使得许多反应不及的小户血本无归,而发行股票的各省洋务国企也在自己完全没有预料的状态下濒临绝境。也正是在同时,随着生丝价格的瞬间跌落,那些将资金集中于丝市的华商和钱庄也纷纷破产。胡雪岩只是他们的代表。在这场“双核”夹击下,著名买办徐润跟胡雪岩一起破产,唐廷枢和郑观应则遭受重创。就全盘市场而言,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上海,传统钱庄只剩下了十家。后来,郑氏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沉痛地回顾道:“中国自矿股亏败以来,上海倾倒银号多家,丧资百万,至今视为厉阶。”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华商和钱庄对于洋务国企,畏之如虎,不再有投资的兴趣。反过来,朝廷及其洋务重臣对于职业买办操持国企也失去了信心。自1883年后,国企由放权的“官督商办”转型为集权的“官员督办”,中国的一流企业家也由买办出身的徐润、郑观应一变而为盛宣怀这种职业官僚。也就是说,经过1883这场“双核”金融风暴,中国传统金融业既失去了向西化银行业转型的动力和能量,也失去了挹注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愿望和平台。从此,中国的洋务运动越来越迟钝衰敝,随着十余年后的甲午战败,也就彻底烟消云散了。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本文由公众号「近代史论语」(ID:history-lunyu)授权转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关注。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