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基地图片> 竹节参白三七原产地,白人参田七石斛高丽参一起吃的功效

竹节参白三七原产地,白人参田七石斛高丽参一起吃的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白人参田七石斛高丽参一起吃的功效2,湖南省最珍稀的中草药是什么3,太原哪里可以买到竹节参配药用4,三七到哪里买正宗5,竹节参的鉴别方法有哪些6,竹节可以入药吗起什么作用7,云南特产山七的功效及最近的市场行情8,福建人炖汤放的……

本文目录一览

1,白人参田七石斛高丽参一起吃的功效

田三七、白人参、石斛怎么吃?
我也有在用铁皮石斛。 也有这样用过的。
人参和高丽参选择一种。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人参美容养颜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常服用人参能够令女性显得更加的年轻。现代医学还发现,人参中所含有的硒元素大大超过了很多的蔬菜以及水果,能够很好的维持身体肌肤的弹性以及水润。

竹节参白三七原产地

2,湖南省最珍稀的中草药是什么

野生的竹节参算其中之一吧!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T. Nees) C. A. Mey.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参属别名:竹节参 大叶三七 白三七 北三七 大五爪 大竹根七 峨三七 九节龙 扣子三七 罗汉三七

竹节参白三七原产地

3,太原哪里可以买到竹节参配药用

.竹节参[1]载于《科学的民间药草》,但早在清代《纲目拾遗》中即载有昭参,谓:浙产台温山中。出一种竹节三七,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种血症良药。2.并引《宦游笔记》云:人参三七以形圆而味甘如人参者为真,其长形者乃昭参水三七之属,尚欠分晰也。3.又引沈学士云:竹节三七,即昭参,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许,立时即解。可见‘昭参’条下所载的竹节三七即为本种。到太原杏花岭街仁杰药房有售,太原市人民医院对面,电话4198283.

竹节参白三七原产地

4,三七到哪里买正宗

买三七建议到正规药店或医院买,不要在农贸市场等非药材业经营场所专买。同时建议,买三七个现场打粉为好(一般卖三七的都免费打粉),这样买的三七质量有保证。三七粉有生吃和吃两种生吃就是百用温水冲泡而熟吃就是用开水冲泡,一般情况下生吃可度活血而熟吃是补血另外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吃三七粉。三七粉的产地较多,所以哪里买三七就比较关键还要结合回产地和头数来,三七的头数是和三七大小成反比的加上三七的价格比较凌乱。别名:大叶三七、参三七、滇三七、旱三七、假人参、金不换盘龙七、人参三七、山漆田七、野三七、竹节人参参田七、汉三七、人参田七、田漆田三七。扩展资料三七: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100朵左右。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七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5,竹节参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竹节参,又名竹节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滋补壮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茎横卧,节结膨大,节凹短,每节有一个浅圆形茎基痕,呈竹鞭状,侧面常生数个圆锥状肉质根。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5片,轮生于茎顶,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或少数分枝。5~6月开淡绿色小花。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顶端常为黑色。 产地与分布 主产贵州、云南、四川、陕西、广西、湖北等省区。,此外,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等省亦有分布。 鉴别要点 竹节参(三七)与明三七的鉴别要点是:竹节参是根茎,呈竹鞭状,每节有一浅圆形凹陷茎痕;而明三七是竹参的子根,故无竹节参的浅圆茎痕特征,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清?《本草纲目拾遗》载:“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红参润,大小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有带竹节纹者。” 快速鉴别 1.竹节参: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1~2.5cm,节密集,每节上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较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味香,味苦微甜。 2.明三七:根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尾端细小,常有分叉。长5~10cm,直弪1~3c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及不明显断续环纹。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或淡棕色。品质以身干、条根肥壮者佳。

6,竹节可以入药吗起什么作用

你好!可以打字不易,采纳哦!
节参竹节参【英文名】 RHIZOMA PANACIS JAPONICI【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参、七叶子【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具肉质侧根。长 5~22cm,直径0.8~2.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 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 ~2cm ,每节有 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无臭,味苦、后微甜。【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 2~10列细胞。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韧皮部偶见分泌道。木质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状排列,也有呈单行排列;木纤维常1~4束,有的纤维束旁有较大的木化厚壁细胞。中央有髓。薄壁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7~70μm,并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木纤维成束,直径约25μm,壁稍厚,纹孔斜裂缝状,有的交叉呈人字形。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5~70μm。梯纹、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70μm。树脂道碎片偶见,内含黄色块状物。木栓组织碎片细胞呈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淀粉粒众多,多单粒,呈类圆形,直径约10μm,或已糊化。(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 5ml,振摇 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滴加三氧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即显紫红色。(3) 取本品粉末1g,加水5 ~10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过液,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与30%乙醇的混合溶液(1→20)10ml,加热回流2 小时;用氯仿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用水10ml洗涤,弃去洗液,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齐墩果酸2mg、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各0.5mg 的三种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用法用量】 6 ~9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摘录】《中国药典》

7,云南特产山七的功效及最近的市场行情

大叶三七(Panax pseudo - ginseng var. japonicus)的根茎。其根茎肥厚而色白,上具多数茎节,节节相连呈竹鞭状,且其兼有人参、三七的某些功效,故有“白三七”、“竹节参”等美名。 大叶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竹鞭状,具节,节处膨大。茎单一,茎顶轮生3~5枚掌状复叶,复叶通常由5枚小叶组成14、叶膜质,卵形,边缘有锯齿。花期从茎顶抽生伞形花序,花淡黄绿色。结浆果状核果,果熟时变红。5—6月开花,7—8月结果。生长于海拔1800米的沟谷边岩石上。产区极窄,资源少。分 布 我国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 该药具有滋补强壮、散形止痛、止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虚证、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咳嗽痰多、劳伤吐血等。 三七 三七的作用 三七的功效 田七 田七的功效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 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 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 参三七、田三 七、山漆、三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 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 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中写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味同而功奕等,故称人参三七。”谢观《中国医学大辞 典》(1926年)记载:“三七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中 药之最珍贵者”。美国朱其岩博士则称三七为“人参之王 ”。三七功效独特神奇,且仅产于中国西南部,故有“南 国明珠”之美誉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又名田七、金不换,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三七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自古以来都认为有活血化瘀, 消肿定痛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三七能治 一切血病;《本草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 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血、补气药中则更神。 三七的主要功效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 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 (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 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是叫三七,产自云南文山多一点,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一般为药用,或是煲汤用。。

8,福建人炖汤放的像细树根一样的中药叫什么

【竹叶参的功效介绍】: 竹叶参 (《陕西中草药》)   【异名】白龙须、竹叶七、獆猪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贵州药植目录》),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广东万寿竹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广东万寿竹,又名:山竹花、一线香、竹节草、玉竹草、白子草、竹叶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1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朵,罕为5~7朵;花序柄短,顶部有一片与叶相似的毡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厘米,裂片6,基部有距;雄蕊6;子房3室。浆果球形,黑色,花期夏季。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本品在贵州地区亦作百尾笋使用,参见百尾笋条。 药用价值   【采集】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辛,凉。 ①《云南中草药》:苦,凉。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功用主治-竹叶参的功效】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
【竹叶参的功效介绍】: 竹叶参 (《陕西中草药》)   【异名】白龙须、竹叶七、獆猪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贵州药植目录》),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广东万寿竹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广东万寿竹,又名:山竹花、一线香、竹节草、玉竹草、白子草、竹叶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1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朵,罕为5~7朵;花序柄短,顶部有一片与叶相似的毡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厘米,裂片6,基部有距;雄蕊6;子房3室。浆果球形,黑色,花期夏季。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本品在贵州地区亦作百尾笋使用,参见百尾笋条。 药用价值   【采集】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辛,凉。 ①《云南中草药》:苦,凉。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功用主治-竹叶参的功效】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   ①《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③《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炖鸡、研末为散。 外用:捣敷患处。   【选方】①治小儿高烧:山竹花根适量,研末。 每次一钱,日二次,冷开水送服。   ②治手足麻痹:山竹花根二两,鸡蛋一个。水炖,服汤食蛋。   ③治风湿痛:山竹花根六钱,红孩儿根五钱,茜草根、大血藤根、虎刺根各三钱。用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次服五钱至二两,早晚各一次。   ④治腰痛:山竹花根适量,研末。每次二钱,水酒冲服,早晚各一次。(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⑤治风湿关节痛,痛经,月经过多,肺结核:白根药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炖鸡服。(《云南中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骨折,枪伤,疮疖,蜂窝组织炎:白根药(鲜)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⑦治毒蛇咬伤,引起昏迷:山竹花根二饯,研末,用万年青根三钱,煎水冲服。(《江西草药》)
是鸡骨草
弱弱说一句,虫草么~

9,在云南旅游时从昆明的花市买了几个三七根拿到家里种结果长

这不是三七,三七能随便种出来就不会那么贵了,这个和三七长得很像,不过这个也是个中药哦,可以治刀伤之类的病
你的这个好像是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玩的那种 叶子可以在水里弄出黏黏的液体。不过又不像 应该是山姜黄或者绿姜,是姜科植物给你几招识别三七的招数:三七仿冒 花样繁多   仿造以前,首先说一下正规三七的特征。正品三七,一般是圆锥形或两头尖中间宽的纺锤形,拿尺子量一下,长度约1到6厘米,直径是1到4厘米,表面呈灰黄色或者灰棕色,所以常分别被称为“铁皮”和“铜皮”。三七上面有断断续续的纵向皱纹,通体周围有瘤子一样的突起,这些瘤子叫狮子头(不是红烧的那个),如果拿刀切开的话,会看到里面呈灰绿色、黄绿色或者灰白色,中心有菊花形的纹路。尝一口,会发现一个关键点,就是它的味道是先苦后甜。所以就有先人概括出了三七的特征:“三七铜皮铁骨身,皮色灰褐疙瘩形,切面木部菊花纹,气味微苦后微甜。”   至于假冒伪劣,主要是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是拿和三七名称相似的植物去冒充三七。充当这种“使命”的主要有水三七和土三七等五种药材。   土三七,又叫菊叶三七,是菊科植物土三七的干燥根茎,具有止吐血和祛瘀的功效,疗效一般,它的根茎一般是拳形或团块状,长度是3到6厘米,直径是3厘米,表面是灰棕色或者淡黄色,新鲜的一般呈现紫红色,全身也有瘤子和断续状沟纹,与三七类似,但是如果将它切开,会发现断面是灰黄色或者白色,没有绿色,尝起来味道是先甜后苦,这个不太好把握,可以慢慢咀嚼再下结论。   至于水三七,是裂果薯的块茎,一般是圆球形或长圆形的,表面是灰棕色,有粗糙皱纹或突起的小根须,折断易碎,不像三七那样有韧性,断面是灰黄色并带有蜡样光泽,味道苦,有小毒,吃了会头晕头痛,天天吃就会大毒。   第三种是竹节参,它又叫竹根七(不是鬼脚七),根茎呈竹编状,扁圆形,稍微弯曲,约有5到22厘米长,直径是2厘米左右,呈狭长形,上面有很多环形的茎痕,质地较脆,折断后断面是黄白色或淡黄色,气味微香,主要治疗咳嗽和体虚,有一定滋补效果。   狭长型的竹节参   第四种是白及,又叫羊角七,块茎一般是菱形,长度在2到5厘米,宽度在1厘米左右,表面是灰白色,上面有突起的茎痕,植物底端有断面,像是连接另一段植物的痕迹,质地坚硬不易断,断面是半透明的白色,嚼起来有粘性,味道微苦。这种东西是止血消肿的,涂抹在患处,对治疗溃疡和暗疮也有一定效果。   第五种是藤三七,又叫落葵薯,一般是经过蒸煮后冒充三七出售,这种药材的块茎也是呈纺锤形,长3到8厘米,直径是1到3厘米,表面是灰褐色的,味道微苦,有蜡质光泽,主要用于治疗骨折和腰膝酸软。   藤三七   列举的上面这几种,一般都是和三七名字相似而被拿来伪充,但是它们的外形一般都和三七相差较大,即使外形相差不大切开以后差距也不小,所以有一定药材知识的话就能够顺利辨别,但下面的这一种分辨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这种“替代品”也因此更受某些人“青睐”。   这种“精英”植物就是莪术,又叫山姜黄或者绿姜,看名字就知道是姜科植物。它的形状与三七类似,表面一般是灰绿色或者黄棕色,断面也呈棕褐色或黄绿色,但它并没有“狮子头”(瘤状突起),有的话也是人造的,由于“技术”的发展,造出来一般与天然的很类似,如果带放大镜的话在瘤状处可能看到有刀刮的痕迹。   “精英植物”莪术   看来,单单从外形,是无法区分莪术和三七的,所以只能从气味和味道上辨别。所幸与几乎没有气味的三七相比,莪术闻起来有辛辣味,而且尝起来味道苦,而且带有辣味,没有那种丝丝的甜味,所以闻一下尝一下才是辨别的重点,在买药的时候,除了仔细将药材放到鼻子前闻一下以外,可以向销售者要求予以试尝鉴别,如果他执意不肯,就说明里面很可能有鬼。   那么莪术有什么作用呢?它主要是被用来破血祛瘀的,对于治疗妇女闭经也有较好的效果。就是说它和三七一个负责凝血止血,一个负责破血放血,如果有伤口流血的人使用错误,那就会……
呵呵,真有意思,三七居然长这样!!出门在外还是多长点心眼吧
这是藤三七。和三七是两回事,三七是五加科植物,这个是落葵科植物。你百度查看图片或看百度百科条目可了解。你这是在苗期。
我们这边叫土三七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