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三七原产地是,请问黑加伦产地是哪里
发布时间:2022-10-27 10:40
编辑:网络
点击:265
本文目录一览请问黑加伦产地是哪里2,三七的植物起源3,老挝野生三七4,仓鼠分什么类的呢5,三七的出产地是哪里6,海龟冬眠多少时间它吃什么7,什么是自然保护区8,摄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吗9,这是什么植物10,世界上最毒的蛇的排行和产地请……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黑加伦产地是哪里
我国黑加仑主要产地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桦川县15000亩黑加仑种植基地,基地建设在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的乡镇。年产黑加仑3万吨。
而新疆北部地区分布也有较大面积的野生黑加仑。新疆黑加仑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在吉木萨尔、塔城、伊犁地区种植600多亩。阿勒泰地区是黑加仑原产地之一目前已栽培了1200多亩(最大产量亩产300公斤左右)国际产地主要有俄罗斯、马来西亚、美国。黑豆果实成熟期一般在七月中下旬,不同的品种采收期也不同。
2,三七的植物起源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三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不少于2500万余年,其诞生时间甚至远超于人类。三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不少于2500万余年,其诞生时间甚至远超于人类。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使用三七的历史推论可知3000余年,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约600余年。古代典籍对三七有诸多记载《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三七的名字是由苗语翻译而来居住在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在狩猎过程中若遇到外伤出血,他们便会用一种野生植物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出血很快止住。苗族的祖先把这种植物叫做“chei”,与山上一种叫“山漆”的树发音相同,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所以最早的时候是由苗族发现和使用三七,而历史上三七生长就只分布于西南山区苗族生活的地方,就是云南文山及周边少部分地区。云南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被称为“中国三七之乡”。

3,老挝野生三七
现在基本上打着野生三七口号的差不多都是骗人的,要是想买三七。还是去看看文山的三七粉,毕竟是三七的原产地
4,仓鼠分什么类的呢
1.天竺鼠
其它名称:豚鼠、荷兰猪,土拨鼠
英文名称:Guinea-Pig
产地:原产地南美,后欧美有很多改良品种
大颊鼠 (哈姆太朗)
英文名称:Hamster
经我的分析,这是对仓鼠的一种通称,没有具体品种。
2.黄金鼠
其它名称:叙利亚大颊鼠,金黄大颊鼠,金丝熊
英文名称:Syrian Hamster, Golden Hamster
产地:原产地舒利亚,后改良
成鼠平均身长:公 12—20公分 、母 14—20公分(母鼠体型略大)
成鼠平均体重:公 85—130g 、母 95—150g
平均寿命:2—3年
全年可交配期间:全年皆可
平均怀孕期:15—17天
每胎胎儿数:4—17只
出生时幼鼠体重:2公克上下
幼鼠断奶期:20—25天
性成熟期: 公 7—8周 、母 6—7周
染色体数: 2n=44
3.仓鼠
其它名称:侏儒大颊鼠
英文名称:Dwarf Hamster
这是一个分类的名称,以下几种仓鼠都属于此类。
4.坎培尔
其它名称:侏儒坎波俄罗斯大颊鼠,简称坎波
一线于三线的构造几乎一样,所以体长等特征同上。
是仓鼠中性格最暴躁的一种,所以需要格外注意,不了解的同志会把它和野生色三线很容易搞混,但野生色的三线鼠背上的条纹更明显。这种鼠鼠的价格是最低廉的。
英文名称:Dwarf Campbells Russian Hamster
产地:俄罗斯
图片: http://www.totoroclub.com/LB5000MX/non-cgi/usr/8/8_15.jpg
5.加卡利亚
其它名称:冬白,楓葉鼠 、短尾松鼠、趴趴鼠、一線鼠、小灰霸、小銀狐(銀斑)、小紫王
英文名称:Dwarf Winter White Russian Hamster
产地:西伯利亚,中国
成鼠平均身长:公 7—12公分 、母 6—11公分 (公鼠体型略大)
成鼠平均体重:公 35—45g 母 30~40g
(坎培尔仓鼠比加卡利亚仓鼠略重)
平均寿命: 1.5—2年
全年可交配期间:全年皆可
平均怀孕期:18—24天
每胎胎儿数:1—10只
出生时幼鼠体重:2公克上下
幼鼠断奶期:20—25天
性成熟期: 公 6—8周 、母 4—7周
染色体数: 2n=28
以下是鼠鼠的共性:
呼吸次数: 35—135/分
每天饲料量:体重的10—12%
血压(高压/低压):150/110毫米
每天饮水量:体重的8—10%
心跳数:250—500
理想环境温度:摄氏20—28度
体温:37—39度
理想环境湿度:40—70%
图片: http://www.totoroclub.com/LB5000MX/non-cgi/usr/8/8_14.jpg
注:冬白的实际意思是指冬天時毛色會由灰色轉為白色,上图就是此品种。同类的小灰霸、銀狐、小紫王冬天不會變色。
6.罗伯罗夫斯基大颊鼠
其它名称:老公公(因为这种仓鼠有长长的胡子而得此名),小露宝
成鼠平均身长:公 4—5公分 、母 4—5公分 (公鼠体型略大)
成鼠平均体重:公 15—40g 、母 15—35g
平均寿命: 3—3.5年
全年可交配期间:全年皆可
平均怀孕期:18—24天
每胎胎儿数:1—9只
出生时幼鼠体重:2公克上下
幼鼠断奶期:20—25天
性成熟期:公 6—8周 、母 4—7周
染色体数:2n=34
仓鼠中体形最小,毛色略带黄色,有着白胡子和白眉毛,圆耳朵,感觉像老爷爷,所以叫老公公咯
英文名称:Roborovski Hamster
产地:中国
图片: http://www.totoroclub.com/LB5000MX/non-cgi/usr/8/8_16.jpg
7.中国苍鼠(有一条较长尾巴,很容易辨认)
英文名称:Chinese Hamster
产地:中国
图片: http://www.pethk.com/q-pet/breed/004/photo04.jpg
8.小白鼠类 Mouse
9.大白鼠类 Rat
10.沙鼠 Mongolian Gerbil
11.花栗鼠 Chipmunk (Korean Squirrel)
12.土拨鼠 Black Tail Prairie Dog金狐,银狐,三线,紫仓,布丁
以上都属于三线鼠类的`
此外还有,,
老公公,老婆婆``
比较厉害喔!!
5,三七的出产地是哪里
三七主要出产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云南文山是“三七之乡”。三七生于海拔1200-1800米地带,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怕严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云南三七分布较广,在海拔1200米、1700米的地区都有种植,以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文山是“三七之乡”,被誉为“中药中的阿司匹林”的三七,在文山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是云南乃至中国为数不多且能够完全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人工种植,和最具产业化开发条件的中药材品种。扩展资料:1949年以前,文山全州仅有文山县、砚山、马关、广南县的少数农户种植三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但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对三七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致使三七从1951—1992年的40余年中,文山的三七生产经历了两次大的曲折,从1993年起才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文山三七”原产地域范围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请求给予文山三七原产地域保护的请示》(文政请〔2000〕98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包括8个县市: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山三七
6,海龟冬眠多少时间它吃什么
乌龟不怕冷的,冬天还就把它放在水里就行了,不过不要让水结了冰,太冷的时候适当把水弄温些,换水时加些开水把水温稍微控制住.买些乌龟食准备冬天喂它.人养着它是不冬眠的. 我以前养过几只大的,小的只养了几天就送给朋友了,到现在她都养了三年,不过很久没见它了. 她家有暖气,所以乌龟放在小鱼缸里,底下铺些沙或买来的小石子,放在有暖气的窗台上就过冬了,它也不冬眠,还挺能吃的.夏天可以买小鱼喂它,冬天买龟食.很好养的. 家庭养龟越冬管理,可把龟放养水容器中,置于室内,保持0℃以上也可以安全过冬,放养密度也可以比平时提高1倍以上,有利提高一定的温度。如室外庭院微池养龟,可在池上覆盖塑料膜,不使池水结冰是十分保险的越冬方式。适当加深水位也有保温作用。最简单的办法是小水池中放入一些泡沫塑料板,上面放上稻草也可使龟安全过冬。 为使养殖槽中水温达到巴西龟所喜欢的温度,采用水族箱所用的电热管,装置时应防设备及线路可能卡住巴西龟。用电毡放在养殖箱外的底部亦可,电毡下可垫合成树脂橡胶做绝缘材料。但水温亦不应高於外面的温度(约摄氏25至30度),以免巴西龟著凉。在陆地上彩龟也须要一块温暖的地方,因为他们是变温动物,须靠阳光来达到适当的体温,若阳台或露天没有充够阳光,陆地部份须以罩灯给暖。在室内或阳光不足的地方饲养的彩龟缺乏紫外线,应以紫外线灯管每周照射两、三次,每次五分钟。此种灯管最好装置在养殖槽的盖子上。 听别人说,乌龟冬眠的时候把它放在沙子里,不然水结冰后,乌龟会冻死的。海龟应该也是。在人工饲养下,许多龟表现得神经质,觉得不安全。笼子的合理设施和隐敝的生活空间,可减少这些影响。陆生品种的龟,一般要求水平方向大些。许多陆生龟需要隐敝的空间,可设置盒子、树桩、石块或其它设施。饲养龟可在室外建池,也可在室内利用洗浴缸或玻璃缸饲养。室外建池的优点是面积大,空气清新,阳光充沛,尽可能得到与野外相似的自然条件,适宜饲养200克左右的龟。室内饲养,面积有限,龟爬动受到约束,阳光和空气不如室外,不利于它的生长。但设备体积小,形状自选,美观,可增添室内气氛。一般重100克左右的龟,其活动面积仅为0.5平方米,池的高度可按饲养龟体长的2-3倍来设计。池壁四周光滑,防止龟逃跑,若池的高度不够,可在池的四周边缘加固翻檐铁丝网。池内的布置,对某些龟可在离箱底20cm玻璃墙上漆上浓密的黑边,这样会使它们觉得更安全。龟笼的底衬可以放上沙子、盆栽土和树叶,对许多龟来说这都是合适的垫料。许多海龟能养在沙砾和水泥的混合物的垫料上。龟的水生和陆生的环境应当能够拆卸,至少每6个月消毒一次。 作为观赏型龟饲养,一般可采用金缸、陶缸、瓷缸等。直径为20厘米,高15厘米的器皿中,饲养2-3只100克左右的龟较宜。饲养多了,水质易污染,且易发生争食现象。如果是同时饲养好几只龟,应设几个取暖、采食、饮水的地点,而且各点之间最好是都在龟的视线之外。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拥挤,减少争食,抢水或取暖位置等现象。对于平胸龟来说,只能一缸养一只,以防互相咬斗,引起外伤。龟并不是长期生活在水中,它时常需要爬上陆地,因此,在缸内置些石块,以便龟自由攀登。 二 养龟必需品 (1)网兜:可用纱布或尼龙布做成圆形或长方形的兜。用来日常打捞龟粪便和吃剩的残饵。 (2)塑料管:准备一根长1米左右,直径为0.5-1厘米的塑料管,用来抽吸缸底污物等。 (3)温度计、水温表:玻璃仪器商店有售,一般购0-50°C范围内的水温表,用作测量水温和气温。 (4)卫生刷:家用清洗卫生间的球形带柄刷,用来清洗水池和饲养缸。 (5)消毒液:可用2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或适当浓度的"84"消毒液。 (6)饲料盆:可用饭盒盖或其它陶瓷浅盆代替。 (7)饮水器:由于陆龟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故应配置饮水盆一只,一般可采用陶瓷浅水盆,高0.5厘米左右为宜。1、水质: 自来水暴晒37天除氯,然后兑好海盐,兑到1.020度,尽量不要超过,快到1.020度时要一点一点兑以免多了还要添加淡水造成浪费和麻烦,刚兑好的人工海水很混,就像石灰水一样,要经过24小时过滤和添加海水专用硝化菌,基本经过一个晚上水就清了,此时和混浊时都可以放龟,因为海龟对水质要求不严,而且它是靠肺呼吸,丝毫不会影响它,最好过滤器24小时开着,加入硝化菌后几乎不用换水,天天都很清澈,我每天就是添加被蒸发掉的淡水,每天用比重计观测一下海水的盐度,水质控制就是这样简单。 另外,由条件的可以再加适当的沉水过滤器制造人工洋流,模拟海洋环境。 2、水温: 海龟是热带龟,虽然海龟也是温度低了也冬眠,但决不要让它冬眠,这可是很危险的,因为在原产地从来没有海龟冬眠的,加热时,温度控制在2528度之间,尽量不要低于或高于,越接近原产地温度越好。 3、食物 海龟是杂食的,鲜鱿鱼、海水贝类、虾类,软体类,泥鳅,生菜,白菜,我以前为铁皮虾,大概7元/斤,现在我都是喂鱿鱼,要买鲜的或冷冻的,切成小块直接放冰箱里冷冻,喂多少就去多少,用温水化开,要是不想使他长的太快就不用天天喂,每隔13天喂一次就行,玳瑁就更长,每隔24天喂一次就行。 再详细点就到这里看看吧: http://www.intopet.com/Tortoise/20060718152613.html参考资料: http://www.intopet.com/Tortoise/20060718152613.html
7,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1.保护自然本底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2.贮备物种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蔽护所.3.开辟科研、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不准超以下是按照自然保护区名称/地点/面积(公顷)/主要保护对象/ 级别/上级主管部门排列的: 1.大田 坡鹿自然保护区 东方县 2534.6 海南坡鹿及生态环境 国家级 林业部 2.东寨港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琼山县 2601.3 红树林及生态环境 国家级 林业部 3.坝王岭 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昌江县 2133 黑冠长臂猿及生态环境 国家级 林业部 4.大州岛 金丝燕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420 金丝燕及生态环境 国家级 海洋局 5.鹿回头 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 139.93 珊瑚礁 国家级 海洋局 国家级的就这几个了,剩余的还有不少是省级的自然保护区: 1.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乐东县 1837 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2.南湾自然保护区 陵水县 933.8 猕猴及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3.邦溪自然保护区 白沙县 333.5 海南坡鹿及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4.礼纪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1076 青皮林及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5.甘什岭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 2000 无翼坡垒 省级 省林业局 6.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琼中县 13612.3 热带原始森林野生动物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7.清澜自然保护区 文昌市 2800 红树林及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8.六连岭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2666.7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9.南林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1100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0.尖岭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2600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1.上溪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2133.3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2.会山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琼海市 5333.3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3.番加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儋州市 5333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4.南溪自然保护区 白沙县 15311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15.尖岭自然保护区 保亭县 667 青皮林及猕猴 省级 省林业局 16.新尊自然保护区 保亭县 2531 水源林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17.七指岭自然保护区 保亭县 3000 水源林生态环境 省级 省林业局 18.佳西自然保护区 乐东 6066.7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19.加新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 万宁县 2666.7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省级 省林业局 20.文昌麒麟菜自然保护区 文昌市 6500 珊瑚、麒麟菜、江蓠菜、拟石花菜 省级 省林业局 21.琼海麒麟菜自然保护区 琼海县 2500 珊瑚、麒麟菜、江蓠菜、拟石花菜 省级 省林业局 22.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西沙群岛 180 白鲣鸟 生态环境 省级 驻西沙群岛部队代管 23.西、南、中沙群岛自然保护区 南海 2400000 海龟、玳瑁、虎斑贝及 生态环境 省级 省水产局自然保护区 国家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保护对象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 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①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②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③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④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⑤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⑥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贮备物种 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开辟科研、教育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 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8,摄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吗
若你指的是市面上那种小番茄,放心,不是转基因品种。该品种原产地是南美洲。其实,转基因食品没有那些谣言传说的那么可怕。在此,顺便转帖一篇摘自果壳网的文章供你参考:圣女果是转基因蔬菜?曾几何时,我们都希望买到的西红柿越大越好,至到有一天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带着“反潮流精神”的小个头的番茄-圣女果,虽然只有鸽子蛋大小,但是凭借香浓、味甜、多汁的风味抓住了消费者的嘴和胃。不过,有谣言说:这种小番茄是转基因产品,吃多了有致癌风险。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番茄的家史说起。番茄的家史番茄名字中的一个“茄”字确实贴切,它跟茄子是一家,同属茄科植物。番茄的老家远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大约在公元前500年,野生的樱桃番茄(分布于南美洲8种野生番茄之一)被当时的中南美洲统治者——阿兹特克人收进了自家菜园,果如其名,这些番茄有着同樱桃比肩的苗条身材。在16世纪初,欧洲人刚刚踏上南美大陆上的时候,就对这些长着漂亮的果实的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将它们搬回了欧洲大陆。只不过,这些番茄被送进了花圃而不是菜园。据说这个“错误”的放置,是因为一本植物书上的一条错误的记载,番茄被打上了有毒品的标签,并且被命名为“狼桃”(wolf peach)以示其“毒性凶猛”。直到后来,意大利人开始在匹萨等菜肴中使用番茄,番茄才被真正当做一种蔬菜来推广种植。注意,直到这时,番茄都还是袖珍型。从番茄加入蔬果队伍开始,追求更大更多的番茄果实就成了育种的主要目标。随后,不断地杂交选育,确实让番茄的个头越来越大了。只是,有些标志性的东西似乎遗忘了,这些大番茄不香不甜,甚至连酸味都被省略了,这样的东西完全失去了“狼桃”的个性。于是农学家又翻出了那些番茄品种的家底。可能你也想到了,我们吃的圣女果就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完全驯化的品种,dna序列分析的结果确实证实了这一点。在最近的一些育种开发中,重新开始将那些口感风味俱佳的小个头樱桃番茄的优良性状通过常规杂交重新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口感极佳的圣女果。所以说,迄今为止,圣女果跟转基因技术还没有发生过关系。转基因番茄,确实有那么,有没有转基因番茄呢?这个确实有。实际上,早在1994年,在美国已经有转基因番茄品种“flavr savr”上市了;1997年我国也培育出了“华番一号”,在通过检测后也推向市场。不过也不用担心,目前在番茄中导入的基因只是为了延迟番茄的成熟时间,抑制番茄体内部分特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关闭了降解细胞壁、让果实软化过程的“开关”。这样,就可以让番茄经得起长途跋涉,从千里之外的菜园来到我们的餐桌之上。当然,这些品种在投放市场前都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所以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干扰我们的肠胃和健康。fda对转基因番茄进行了老鼠实验。不过,老鼠是不吃番茄的,不管是转基因的还是天然的生番茄都不合它们的胃口。所以,在试验中只能用管子直接把番茄酱注入到老鼠的胃里。第一次实验,吃两种番茄的老鼠都安全;第二次实验中,吃转基因番茄的20只老鼠中有4只中招了,而普通番茄组的什么事也没有(这也是被反转基因广泛引用的实验结果);不过紧接的第三次实验结果是灌进两类番茄的老鼠都出现了胃部损害。最后得出结果是,大量吃下(如果这种进食方式能称为吃的话)转基因番茄和普通番茄酱的小鼠都有胃部损伤的危险,毕竟番茄中的酸含量不低,这对肠胃不是什么好东西。除flavr savr基因本身,还有人担心那些当做转基因成功指示灯的基因。它们原理是,如果转基因成功,这样的细胞就不会被抗生素杀死。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个标志性的抵抗抗生素的外源基因对动物的影响,研究人员专门搞出了纯的由flaver savr耐药性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再次逼可怜老鼠吃下。即使当饲喂量达5000毫克/千克体重时,小白鼠依然活蹦乱跳。考虑到这种蛋白质在番茄果实中总蛋白质(每100克flaver savr番茄含蛋白质0.85克)所占的比例不超过0.1 %,人类怕是很难通过吃西红柿吃到小鼠的剂量,因为一个体重60千克成人至少要吃下350千克的西红柿才与实验老鼠的摄入量相当。并且在模拟胃的条件下(ph1.2的胃蛋白酶溶液,37 ℃),该蛋白在10秒内即被降解。要想影响人体,这个基因显然还嫩了点。最终,fda得出的结论是,flavr savr转基因番茄跟市场上的其他番茄一样安全。这就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转基因番茄安全性的认识。结论: 圣女果其实是种“原始番茄”,多吃点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便是转基因的番茄,在上市前也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和评估,食用是安全的。参考文献:[1] matthew g. kramer and keith redenbaugh.1994. commercialization of a tomato with an antisense polygalacturonase gene: the flavr savr? tomato story. euphytica, volume 79, number 3, pages 293-297[2] flavr savr tomato: status as food, request for advisory opinion,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docket no. 91a-0330/api[3] fuchsroy l.1993.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bially expressed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 (nptii) protein and its equivalence to the plant expressed protein.nature biotechnology, 11, 1537 - 1542.[4] fuchs r l et al. 1993.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ⅱ ( npt ⅱ) protein. nature biotechnology 11, 1543 - 1547.[5] keith redenbaugh, et al.1993. regulatory issues for commercialization of tomatoes with an antisense polygalacturonase gene.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plant, volume 29, number 1, pages 17-26.[6] 高元成等,1994,番茄野生种质资源及其利用,长江蔬菜,第7期,3-5.[7] 张永平等,2006,番茄种质资源分类和品种鉴定研究进展,长江蔬菜,第12期,26-29.关于这个流言的更多讨论,请见流言百科条目《圣女果是转基因蔬菜,有致癌风险》。不是原产地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圣女果,又称珍珠小番茄,樱桃小番茄,既可蔬又可果。也可以做成蜜饯,果实直径约1~3厘米,鲜红碧透(另有中黄、橙黄、翡翠绿等颜色的新品种),味清甜,无核,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食用与观赏两全其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品种植株生长迅速,种苗种下70天后果实可成熟,可连续采摘3个月,亩产4000多公斤,效益好。圣女果生育适温为24~31℃,喜欢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圣女果的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耕层深、结构好、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整地时畦宽1.5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1.5米宽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亩可种6000~8000株。定植时,先在畦内或半高垄上开沟,沟深15厘米,开沟后,每亩撒施250公斤腐熟的粪干,增施磷肥,每亩可同时撒施30公斤过磷酸钙。圣女果果型小,数量多,长势旺盛,栽培时注意增加坐果数,使果形小且均匀,采用双干整枝,把其余侧枝剪掉。为使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应多施磷肥。
9,这是什么植物
胡颓子(拉丁文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栽培技术胡颓子移植以春季3月最适宜。不论地栽还是盆栽,都需带有完好的土团。盆栽主要是供厅堂和室内陈设,用普通培养土上盆,可常年在室内陈设或放在室外的疏荫下养护。2-3年翻盆换土1次,盛夏到来之前追施3-4次(翠姆)液肥,盆土应间干间湿。为了能大量结果,秋季应继续追肥,冬季可放在居室内继续观赏。还可用来制作树桩盆景,在中国南方常是进山挖掘野生的老树桩,先在泥瓦盆中蟠扎造型,成形后再栽入盆景盆中。这种办法会破坏原来的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盆栽胡颓子只开花不挂果,与盆栽时间长短、品种有关,与养分和管理方法密切相关。胡颓子在山上易结果,是因为生长时间长,根系发达,能从大量的泥土中吸收养分。而盆内种植的泥土有限,必须经过几年生长,根系发达后,才有可能在肥料充足、光照通风好的情况下,开花结果。胡颓子品种不同,结果也有差异,如小叶胡颓子与大叶胡颓子相比,小叶难开花结果,大叶可花簇布满全树。为了达到花后坐果率高,在生长期每隔10天需施腐熟的农家肥,这样坐果可达到开花量的40%以上。初春便可看到满树的红果。种植方法播种:每年5月中、下旬将果实采下后堆积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自已腐烂,再将种子淘洗干净立即播种。种子发芽率只有50%左右,因此应适当加大播种量,采用开沟条播法,行距15-20厘米,覆土厚1.5厘米,播后盖草保墒。播种后已进入夏季,气温较高,一个多月即可全部出齐,应立即搭棚遮荫,当年追肥2次,翌年早春分苗移栽,再培养1-2年即可出圃。扦插:扦插多在4月上旬进行,剪充实的1-2年生枝条做插穗,截成12-15厘米长一段,保留l一2枚叶片,入土深5-7厘米。如在露地苗床扦插需搭棚遮荫,盆插时应放在荫棚下养护,2个月左右生根,可继续在露地苗床培养大苗,也可上盆培养。胡颓子,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拉丁文名为Elaeagnus pungens Thunb,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 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胡颓子中文别名:半春子、甜棒槌、雀儿酥、羊奶子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亚纲:蔷薇亚纲(Rosidae)目:蔷薇目(Rosales)科:胡颓子科(Elaeagnaceae)属:胡颓子属(Elaeagnus)种:胡颓子分布:原产中国,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凤梨花里的彩苞凤梨 别 名: 大剑凤梨、火炬、大鹦哥凤梨 科: 凤梨科 属: 丽穗凤梨属 原 产 地: 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较耐阴,怕强光直射,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好的腐叶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2℃。喜温暖湿润及明亮的光照,生长适宜温度20~27℃宜栽植于疏松透气而富含腐殖质的介质。 繁 殖: 常用分株繁殖。以春季换盆时进行最好,将母株托出,切下两侧的子株,分别盆栽,需遮阴和叶片喷水,盆土不宜过湿,待扎根后转入正常管理。 栽 培: 生长期需充分浇水和叶面喷水,但盆土不宜过湿。每天需充足阳光照射,才能正常开花,中午强光,稍遮阴。每月施肥1次,要施于盆土及水槽内,并补充2-3次磷、钾肥。冬季放室内养护,停止施肥,减少浇水。这是胡颓子。别名: 羊奶果、半春子、白叶刺、石滚子。胡颓子科、 胡颓子 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常绿灌木, 茎具刺、枝开展, 叶和幼枝密生银白色 盾状鳞片; 小枝褐色。单叶互生, 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 长4~10 cm, 边缘波状, 叶表面 绿色, 幼叶有鳞片, 老后脱落: 背面银白色。一般于9~11月开花, 银白色, 花1~4朵簇生 叶腋及茎枝上, 下垂, 有香气, 花被管状, 先端4裂、外被盾状鳞片、幼果绿色, 并有褐色 斑 点,4~5月果熟, 熟果鲜红色, 可食, 酸甜可口, 多数果实椭圆形。另有部分品种花期3 ~6 月, 香味浓, 果熟7~8月或10~12月, 果实较大, 但座果率较低。胡颓子种类较多。以叶片分, 变异品种有: 金边、玉边、金心。常规品种有: 狭叶 、椭圆叶、大叶、小叶, 以花期分: 有秋季、春季、夏季; 以果实分: 有红色、黄色、椭圆 形、矩圆形、大果、小果。胡颓子喜光, 也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 从酸性到微碱性的土 壤都能适应, 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最佳、耐瘠, 并有一定的耐寒和耐干旱能力 。胡颓子枝条交错, 叶背银色, 花含芳香, 座果率高, 红果下垂, 极为可爱。既可地栽、盆 栽更为理想。盆可大可小, 株型可高可矮; 根据各种规格, 可分别摆设于门面、客厅、会议 室、阳台 、窗台、卧室, 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面对多种有害气体抗性强, 在工厂污染区种 植有较高净化空气的效果。繁殖及盆栽管理技术如下:盆栽管理技术(1)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作盆土, 根据种苗大小, 可选择15~40 cm口径的花盆。栽植时可施 用少量化肥, 按盆土比例施尿素150∶1, 磷肥100∶1, 化肥与土壤应充分拌匀。(2)及时修 剪。夏秋季嫩枝伸长较快, 适时将伸长枝剪去, 也将密枝、弱枝剪去。如想保持植株矮化 , 当年果实成熟后, 可重剪1次, 保持株高20 cm左右即可, 剪后不断萌发出新枝, 经多次 修剪, 到开花保持株高的30~40 cm较理想。(3)适时适肥, 根据株形大小, 每次可用采法特复合肥。(4)防治虫害, 主要有蚜虫、螨类害虫。<p>这看上去是丽穗凤梨属的,我刚才去查了下,和上面有个人说的是的,莺歌凤梨种</p> <p> <table> <tbody> <tr> <td align=right>中文学名:</td> <td>莺歌凤梨</td></tr> <tr> <td align=right>中文别名:</td> <td>岐花鹦哥凤梨、珊瑚花凤梨</td></tr> <tr> <td align=right>二名法:</td> <td>vriesea carinata</td></tr> <tr> <td align=right>界:</td> <td>植物界</td></tr> <tr> <td align=right>科:</td> <td>凤梨科</td></tr> <tr> <td align=right>属:</td> <td>丽穗凤梨属</td></tr> <tr> <td align=right>种:</td> <td>莺歌凤梨</td></tr></tbody></table></p> <p><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90331/20190331000657-1746482590_jpeg_218_300_9231.jpg"><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hudong.com%2fwiki%2f%25e8%258e%25ba%25e6%25ad%258c%25e5%2587%25a4%25e6%25a2%25a8" target="_blank">http://www.hudong.com/wiki/%e8%8e%ba%e6%ad%8c%e5%87%a4%e6%a2%a8</a></p> <p>通常大家称它红剑</p>胡颓子,别名:羊母奶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1]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如帮到你,点采纳,谢谢
10,世界上最毒的蛇的排行和产地
世界十大毒蛇: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分布:澳洲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分布:澳洲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分布:澳洲东部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分布:澳洲东北部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分布:澳洲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分布:澳洲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分布:澳洲
最毒:内陆太攀蛇
分布:澳洲中部
这是中国的十大毒蛇排名
1、白唇竹叶青
别名:青竹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背鳞起棱,21-21-15行;腹鳞147-167;尾下鳞雄55-73,雌41-66。体全长雄性可达541-673毫米,雌性可达745-872毫米。
白唇竹叶青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日夜均有活动。捕食蜥蜴、蛙和鼠类。卵胎生,每产6-14条。
本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
2、灰蓝扁尾海蛇
3、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强可以使血液凝固
4、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为脊椎动物门眼镜蛇科。蛇体细小,盘成圆形,头在中央,尾含口内,状如古代铜钱大小,故又名“金钱白花蛇”。蛇头略粗于体,长方圆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条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细密片组成的横环纹带,黑褐色的节带较宽,节带四十五至六十节,腹部灰白色或黄白色,黑褐色的节带,颜色浅淡,气微腥。主要产地在湖北浠水县蔡河、关口、望城等区。
药用幼蛇干燥躯体,性味甘温,入肺经。功能祛风湿,镇惊、攻毒。主治风湿关节酸痛、四肢还遂、口眼鼻斜、疥疮、梅毒、恶瘤、破伤风等症。
它以身长五市寸以内的为一等口,头部有毒腺,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并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伤后,如不积极治疗,在一、二天内,常麻痹死亡。因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护成蛇资源。
5、金环蛇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
喜欢活动湿热地带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边,溪流边或山坡岩洞内和住宅附近,为夜行性蛇类,黄昏后出洞捕食其他蛇类,偶尔也吃蛇卵、鱼、蛙、鼠类等。白天多不活动,常盘蜷着身体把头藏在身下。它怕见光线,不主动攻击人畜,性情亦温驯,故少见有此种蛇伤病例。但幼蛇较凶猛、活跃。卵生,每次产8~12枚,多产于落叶堆或洞穴内,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身体较粗大,一般长1~1.6公尺。头椭圆形,略大于头部,头背黑色,有八字形纹斜过头侧。头尾部有黑黄相间的宽环纹缠绕周身,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背脊有头着隆起,背正中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尾较短,末端钝圆。
它具有神经毒bungarotoxin及心脏毒,所以毒性强。
6、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这种在蛇的王国中所向无敌的、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一直被人类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却难敌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贪婪的敌人——人类。长期以来眼镜王蛇被人类捕捉杀戮,被人类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工艺品(蛇皮)以及药物(蛇胆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类发现者,均遭捕杀,鲜有幸免。据统计1991和1992年仅广西边境,眼镜王蛇的流通量分别达到36和18吨。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野外犹难得一见,处于濒危状况。 现在国内的部分动物园及养蛇场虽有饲养,但其饲养的眼镜王蛇皆为野外捕捉;且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没有在饲养下正常产卵孵化的报道;所饲养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内死去,因此,通过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一时尚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我国将有绝灭之虞。
7、银环蛇
身体背面为黑白两色相间的斑纹,黑色斑纹较白色纹宽。头部为椭圆形,与一般毒蛇三角形的头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征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鳞片较附近的鳞片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区和平地,常在矮树林、竹林、草原、农田、菜园、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环环境活动,尤其喜好靠近水边的环境。大都在地面活动,不太会爬树。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到晚上较为活跃。
行动缓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温和,遇到攻击时常缩作一圈。除非受伤或遭到极为严重的威胁与干扰,否则很少主动攻击人。
毒性剧烈; 属于神经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后中毒者脸唇及舌头出现严重水肿,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雄蛇头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长。用手指从雄蛇泄殖孔稍后处向前挤压会出现一对交接器,雌蛇则无。
8、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体型
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9、圆斑蝰
也叫:百步蛇
头部成三角形,嘴间向上翘,头顶成暗绿色,头侧黄色,背部由头部至尾有黄褐色黑边之菱形斑,黑边在体两侧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对称而成沙漏状,是台湾体型最大毒蛇。台湾最危险的蛇类,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属于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时内死亡。
中毒症状:
临床上可见明显血小板减少,患出极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肿胀、起水泡与血泡,对循环系统有严重影响。
10、舟山眼镜蛇
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世界十大毒蛇: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分布:澳洲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分布:澳洲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分布:澳洲东部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分布:澳洲东北部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分布:澳洲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分布:澳洲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分布:澳洲 最毒:内陆太攀蛇 分布:澳洲中部 这是中国的十大毒蛇排名1、白唇竹叶青 别名:青竹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背鳞起棱,21-21-15行;腹鳞147-167;尾下鳞雄55-73,雌41-66。体全长雄性可达541-673毫米,雌性可达745-872毫米。 白唇竹叶青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日夜均有活动。捕食蜥蜴、蛙和鼠类。卵胎生,每产6-14条。 本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 2、灰蓝扁尾海蛇 3、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强可以使血液凝固 4、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为脊椎动物门眼镜蛇科。蛇体细小,盘成圆形,头在中央,尾含口内,状如古代铜钱大小,故又名“金钱白花蛇”。蛇头略粗于体,长方圆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条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细密片组成的横环纹带,黑褐色的节带较宽,节带四十五至六十节,腹部灰白色或黄白色,黑褐色的节带,颜色浅淡,气微腥。主要产地在湖北浠水县蔡河、关口、望城等区。 药用幼蛇干燥躯体,性味甘温,入肺经。功能祛风湿,镇惊、攻毒。主治风湿关节酸痛、四肢还遂、口眼鼻斜、疥疮、梅毒、恶瘤、破伤风等症。 它以身长五市寸以内的为一等口,头部有毒腺,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并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伤后,如不积极治疗,在一、二天内,常麻痹死亡。因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护成蛇资源。 5、金环蛇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 喜欢活动湿热地带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边,溪流边或山坡岩洞内和住宅附近,为夜行性蛇类,黄昏后出洞捕食其他蛇类,偶尔也吃蛇卵、鱼、蛙、鼠类等。白天多不活动,常盘蜷着身体把头藏在身下。它怕见光线,不主动攻击人畜,性情亦温驯,故少见有此种蛇伤病例。但幼蛇较凶猛、活跃。卵生,每次产8~12枚,多产于落叶堆或洞穴内,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身体较粗大,一般长1~1.6公尺。头椭圆形,略大于头部,头背黑色,有八字形纹斜过头侧。头尾部有黑黄相间的宽环纹缠绕周身,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背脊有头着隆起,背正中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尾较短,末端钝圆。 它具有神经毒bungarotoxin及心脏毒,所以毒性强。 6、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这种在蛇的王国中所向无敌的、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一直被人类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却难敌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贪婪的敌人——人类。长期以来眼镜王蛇被人类捕捉杀戮,被人类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工艺品(蛇皮)以及药物(蛇胆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类发现者,均遭捕杀,鲜有幸免。据统计1991和1992年仅广西边境,眼镜王蛇的流通量分别达到36和18吨。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野外犹难得一见,处于濒危状况。 现在国内的部分动物园及养蛇场虽有饲养,但其饲养的眼镜王蛇皆为野外捕捉;且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没有在饲养下正常产卵孵化的报道;所饲养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内死去,因此,通过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一时尚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我国将有绝灭之虞。 7、银环蛇 身体背面为黑白两色相间的斑纹,黑色斑纹较白色纹宽。头部为椭圆形,与一般毒蛇三角形的头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征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鳞片较附近的鳞片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区和平地,常在矮树林、竹林、草原、农田、菜园、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环环境活动,尤其喜好靠近水边的环境。大都在地面活动,不太会爬树。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到晚上较为活跃。 行动缓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温和,遇到攻击时常缩作一圈。除非受伤或遭到极为严重的威胁与干扰,否则很少主动攻击人。 毒性剧烈; 属于神经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后中毒者脸唇及舌头出现严重水肿,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雄蛇头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长。用手指从雄蛇泄殖孔稍后处向前挤压会出现一对交接器,雌蛇则无。 8、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体型 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9、圆斑蝰 也叫:百步蛇 头部成三角形,嘴间向上翘,头顶成暗绿色,头侧黄色,背部由头部至尾有黄褐色黑边之菱形斑,黑边在体两侧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对称而成沙漏状,是台湾体型最大毒蛇。台湾最危险的蛇类,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属于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时内死亡。 中毒症状: 临床上可见明显血小板减少,患出极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肿胀、起水泡与血泡,对循环系统有严重影响。 10、舟山眼镜蛇 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