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基地图片> 旱三七的产地,您好我就想知道三七的别名和经常吃他没

旱三七的产地,您好我就想知道三七的别名和经常吃他没

本文目录一览您好我就想知道三七的别名和经常吃他没2,旱三七是什么3,谁知道花叶旱三七产地救命急用4,谁知道花叶旱三七产地救命急用5,三七是什么6,三七产自什么地方7,请问谁知道汗山祁是治什么病的8,谁知道有一种植物长得像元葱叶子象君子兰……

本文目录一览

1,您好我就想知道三七的别名和经常吃他没

你好这又叫 土三七、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祝你健康朋友

旱三七的产地

2,旱三七是什么

旱三七称为景天三七,又名:费菜(救荒本草)土三七(通称),四季还阳(湖北),六月淋、收丹皮、石菜兰、九莲花(秦岭植物志),长生景天(经济植物手册),乳毛土三七、多花景天三七,还阳草、金不换、豆包还阳、豆瓣还阳、田三七、六月还阳、松三七 。扩展资料:全草药用,止血、止痛、散瘀消肿;水取或泡酒服治各种出血;鲜品揭烂外敷疮疖痈肿;南通等地有关医疗科研单位,使用该植物水煎液及注射液来治疗多种内出血疾患,有显著疗效。药理价值景天三七注射液(水提醇沉淀法制得),景天三七白色结晶注射液(可能为有机酸)给小鼠(腹腔)、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凝时间(毛细管法)缩短27%或54%;糖浆给兔灌胃也能缩短血凝时间(60%)及出血时间(37%)。水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肌内注射为269.5g/kg,静脉注射为119.3g/kg。参考资料:景天三七 (植物)-百度百科

旱三七的产地

3,谁知道花叶旱三七产地 救命急用

各地均产,野生在山坡岩石上或草丛中,也有盆栽供观赏的;分布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旱三七的产地

4,谁知道花叶旱三七产地 救命急用

各地均产,野生在山坡岩石上或草丛中,也有盆栽供观赏的;分布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5,三七是什么

(何振兴)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P.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Burk.)Hoo et Tseng〕,别名田七、旱三七、盘龙七、人参三七和金不换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北和江西省也有栽培,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物也。又曰,生广西南诸州番峒深山中”。以根、根茎入药。商品三七含总皂甙约12%,经薄层鉴定,和人参所含皂甙类似,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b2、Rc、Rd、Re、Rg1,此外含田七氨酸,三七皂甙水解后,主要得人参三醇,其次为人参二醇,未检出齐墩果酸。味甘、微苦,性温。有止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能。用于吐血、咯血、衂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痈肿;熟用有补血益气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花的冲剂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一、形态特征株高20—60cm,根状茎(芦头)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主根肉质膨大成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2—5cm,直径1—3cm,有分枝,表面棕黄色或暗褐色,具疣状小凸起及横向皮孔。茎圆柱形,绿色或紫红色。叶为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于茎顶,小叶5—7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基部一对较小,两面脉上有刚毛,边缘有细锯齿,二年生才开花。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花梗长达30cm,花两性,淡黄绿色,雄蕊及花瓣各5枚;雌蕊1;花柱2,茎部合生,子房下位。果为浆果状,近肾形,成熟时鲜红色,后变紫色,有种子1—3粒,扁球形,白色(图14—11)。图14—11 三七形态图1.植株全形 2.花 3.果 4.生药二、生物学特性(一)生长发育特性三七种子于10月下旬成熟,随采随播,种胚完成后熟后,于翌年2—4月气温10—15℃时,出苗展叶。5月以后平均气温24℃左右,株高稳定在10—13cm,一年七只有一片掌状复叶,由5片小叶组成,一般不能开花结果,至12月形成具休眠芽的块根,俗称“子条”。子条移栽出苗后为二年七,3—4月出苗展叶,茎高13—16cm,5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3—24℃开始现蕾抽薹,7—8月开花,8月中旬开始结果,10月下旬平均气温18℃左右种子逐渐成熟,采种后,茎叶逐渐枯死或剪除,直至次年,在地下越冬的休眠芽开始萌动,又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发育过程。二年七成为三年七,三年七成为四年七。一年七有复叶一片,二年七2—3片。二年七开始开花,有小花70—100朵,三年七每株有花95—160朵。二年七结果每株5颗左右,三年七15颗左右。二年七种子千粒重250—260g,三年七270—285g。三七随着栽培年龄增长,产量亦递增,其中以三年七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为84.20—152.52%,其次四年七>五年七>六年七。作为主要药用部分的块根,增长速度亦与产量情况相同,但到了五年七增长已相当缓慢,当年增长率在10%以下,而药用次要部分经济收益不大的根状茎,增长以3—4年较快,到了五年后增长速度还相当高,比块根高2—3倍,由此看来,三七栽培四年后,产量的增长,主要是根状茎的增长,五年生的根状茎重量,几乎占块根的一半。(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三七是一种生态幅窄的亚热带高山药用植物。我国三七产分布在北纬23°—24°,东经104°—107°的范围,现将云南砚山县和广西靖西县的气候条件列表如下(表14—16)。表14—16 砚山县和靖西县气候情况注:1958—1961年平均数。两产区气候是热带与亚热带过渡特征,冬季不冷,夏季凉爽的气候。云南一般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年温差大,年相对湿度亦小,秋冬常出现干旱天气;广西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气温温差小,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亦大,干旱现象出现较少。三七对环境的要求是:1.温度主产区的气候是冬暖夏凉,气候温和的环境,年平均温度16—19.3℃,最高气温为7月,平均不超过25℃,年≥30℃不超过45天,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不低于8℃,年温差7—10℃。三七在生长时如遇30℃以上高温,连续3—5天,植株易生病,冬季绝对低温在10℃时,幼芽无严重冻害,但会延迟开花结果,结果期遇10℃以下低温,阻碍植株养分的输送,将影响种子饱满和成熟。主产区云南一般在1500m左右,广西多为700—1000m地区种植。根据不同海拔种植调查,海拔太低,气温过高,日温差少,呼吸强度强,养分消耗大,积累少,因此,产量低,结果少,同时病虫害较多,易早死。在南宁(海拔120m)种植四年的三七,产量不及海拔1000m的一半,不能结出饱满的种子,所以,种植三七,应选海拔700m以上的地区。2.水分三七生长发育需要湿润的环境,一般需要土壤湿度25—30%,播种时如遇干旱天气,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则严重影响种子和老龄三七出土发芽,3—4月春旱,土壤含水量在16.7%时,已出苗的一年七凋萎30%以上,二年七为5—10%,反之,8—9月秋旱,土壤含水量在20%时,一年七凋萎5—10%,二年七为80%以上。因此,三七园的土壤必须保持湿润,但水分过多,也容易引起根腐病。3.光照三七是林下植物,生长要求日照不强的阴凉环境,因此,栽培要求搭荫棚,荫棚的透光度应随着季节和栽培地点而不同。若荫棚透光度过大,植株变得矮小,叶片较黄,红蜘蛛和炭疽病发生较重;反之,在弱的光照情况下(透光度25%),植株生长较高而纤弱,叶色浓绿,根部发育不好,开花迟,结果少。三、栽培技术(一)繁殖方法1.采种应选无病虫为害,生长健壮的3—4年生的三七园采种。二年生种子细小不饱满,不宜作种用。种子成熟大致分三批,第一批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第二批在11月中、下旬,第三批在12月上、中旬,种子成熟后,若不及时采收,过熟便会自然脱落,因此,应分批进行采收。第一、二批种子能成熟呈鲜红的果实,比较饱满,发芽率高,第三批种子由于气温低,种子有较多不能成熟,种子细小不饱满。所以,作种应选第一、二批种子,并选择千粒重300g以上的大粒种,这样培育的秧苗健壮,抗病虫和抗逆性较强,产量质量较高。采收回来的种子,要做好保管工作,防止过干、霉烂、鼠害等。将种子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通风阴凉处3—5天,使其外皮稍干后,即将种子剥成单粒进行播种。若种皮上病虫害较多时,最好将种子放在流水中,揉搓洗去果皮,但洗果皮时不要擦伤种子。值得注意的是种子不宜进行曝晒,当天播不完的,放在家中,注意防鼠,若近期不能播种的,则应用湿砂贮藏。2.种子消毒和播种播种季节在11月上旬至下旬,播种前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种子消毒10分钟,或用200—300倍代森锌消毒15分钟,然后点播。最好事先制成一定株行距的齿形播种板,齿长4.5cm,将播种板压在畦上,就会出现整齐的播种穴,即按每穴放入消毒种子一粒,然后用小木刀将畦面刮平覆土。一般盖土厚1.5cm,覆土后用稻草覆盖保湿,以覆盖畦面80%为宜。种子每亩播种量见表14—17。表14—17 种子的播种量注:土地利用面积50—60%。(二)选地及整地选具有团粒结构良好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地形应是缓坡地,坡度5—10度,有利排水及护理。若坡度过大,土肥易流失,同时荫棚也易倒塌,坡向以朝东南坡的较好,西向坡的日照强烈,三七发生炭疽病和红蜘蛛较为严重。水源要方便,不但护理员生活用水,而且对三七抗旱及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都十分需要。因此,建立三七园要在近水源的地方。选择材料充裕的地方,搭三七荫棚,需要大量木材及其他遮盖物,若远离材料的地方建三七园,则需花大量人力搬运。因此,三七园应尽量靠近材料丰富的地方。在种植前2—3月,将选好的土地多次犁翻,使土壤得到充分风化细碎,翻耕土地的同时,要把园内的杂草、树根、石块拣出,在最后一次翻耕时,最好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干杂草进行烧土,或在表土上撒一层石灰,每亩约25kg,这样可加速土壤风化和杀死表土上的病虫害。(三)搭荫棚、围篱三七生长忌强烈日照,因此,栽培需要搭荫棚(俗称“天棚”),使直射光成为漫射光,以利三七生长发育。搭盖的荫棚必须牢固,使用的材料要耐用,起码能支持3—4年不倒塌,荫棚形状最好是长方形,宽20—30m,长60—70m,每园面积2—3亩,园与园之间相隔3—4m,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方便管理,三七生长较好;此外,搭的荫棚顶要平整,如果高低不平,不但难于调节好园内的透光度,而且会造成园内温湿度不一致,影响三七生长发育。搭荫棚的高度一般是1.5m左右,气温低的地区可稍低些,反之气温高的地区可稍高。目前搭荫棚的形式有下列两种:(1)木材结构:全部荫棚用木料构造,荫棚顶上盖蕨草或芦苇草等。(2)木柱(水泥柱)铁丝结构,以木柱(水泥柱)作棚柱,柱上拉铁丝,再用芦苇编成宽10—12cm的小方格,再盖上荫棚草。园的四周用木材和蕨草围好(俗称“围篱”)。围篱有防止牲畜闯入残踏和阳光直射的作用,围篱建造应与园倾斜成40—60度左右,三七园的西南面,因阳光强烈,围篱应密些,反之东北面透光应稍大些。搭荫棚的同时,应在园的中心或园边,建造小屋,以供看守和护理人员居住之用。(四)作畦和施基肥搭棚后,土地再犁耙一次,然后作畦。畦宽50—60cm,高15—18cm,畦间距离40cm。基肥每亩一般施3000—4000kg,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钙镁磷每亩25—30kg。基肥必须充分发酵腐熟,打得细碎,均匀撒在畦面上,用锄翻入畦内6—10cm土层中。(五)移栽种子育苗,经过一年生长,准备移栽的种苗称为子条,子条应在播后第二年1月前,休眠芽尚未萌动前移栽,移栽前若土壤干旱坚硬,挖苗困难,可在挖苗前5、6天浇一次清水,待土壤湿润后再挖苗。挖苗时必须注意将有断根,严重病虫害,特别是发生烂根的子条剔出,同时要边挖边进行分级,大致可分为:千株重1.5—2.5kg为一级,1—1.5kg为二级,0.5—1kg为三级,0.5kg以下为四级。种植前子条的消毒方法与种子相同,种植的行株距和所需的种苗量如下(表14—18)。表14—18 子条种植规格及种苗量注:土地利用面积为50—60%。一级子条生长粗壮,占的空间营养面积较大,宜疏植,二、三级子条可稍密些。种时在畦面按一定行距开成深3—5cm沟,再将子条芽头向下倾斜约20度栽下。为了管理方便,整个三七园子条级别应一致,同时栽的芽头方向亦应一致。栽后盖土3cm左右,再盖上稻草,覆盖地面80%左右。栽子条施基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基肥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用锄混入10—12cm土层中,再行种植;另一种是在放子条后,稍盖上一层薄土,再在子条上盖上肥料,但往往由于肥料不腐熟或带病菌,造成烂芽或烂根现象。因此,必须引起注意。(六)田间管理1.淋水与防涝当出现春旱时,不但影响种子和子条出土,甚至出现干枯死亡,即使出土,叶片也会产生凋萎卷曲现象;秋旱也常出现,这时正是三七开花结果期,严重阻碍养分向种子输送,种子便会出现干瘪不饱满,同时病虫害也发生较多,因此,若遇春旱或秋旱,就应及时抗旱淋水。淋水不宜在高温的中午进行,因易造成三七凋萎落叶,应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最好用洒水壶轻轻洒在叶子和土壤上,不要用力泼水。在多雨的季节,若三七园排水不良,淤积过多的水,高温高湿,叶子易凋萎,病虫较多,尤其根腐病易于发生。因此,必须在雨季来临前,将园内和园周围排水沟的清理工作做好。2.除草追肥杂草不仅争夺三七养分,影响三七正常生长,而且是病虫害的温床,因此,必须做好除草工作。除草宜选雨后1—2天进行,除草应小心,近三七根部的杂草,应一手按住三七根部,另一手轻轻将杂草拔除,不要影响三七根系,拔草时出现有小洞的地方,或有三七根系裸露的地方,应用细土薄薄覆盖。追肥应掌握“少量多施”的原则,以保证三七整个生长发育期的需要。出苗初期在畦面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亩25—50kg,以促进幼苗组织健壮,减少病虫危害;4—5月每月追施粪灰混合肥一次,每亩500—1000kg,促进植株生长茂盛。混合肥中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6—8月三七进入孕蕾开花结果阶段,应追混合肥2—3次,每次1000—1500kg,混合肥比例同上,另加磷肥25kg左右。三七追肥多采用撒施,将混合肥打碎,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在畦上,再用小棍轻轻拨动叶子,使粘在叶上肥料落下,然后稍稍拨动畦上盖草,肥料便落在土面。3.调节荫棚、围篱透光度荫棚透光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若透光过小,病虫多,结果少,产量低;透光过大,易晒死。荫棚的调节应根据不同季节来决定,早春气温低,透光应大,透光60—70%,以锻炼幼苗,促使其粗壮,清明后,气温逐渐增加,荫棚应逐渐加密为半阴半阳(透光50%);还应根据建园的地点来调节,在山脚或有高山遮荫的,则宜调大透光度,平原和丘陵地区的三七园,每天直射时间较长,则宜减少透光度。围篱有防止强烈阳光照射和牲畜践踏的作用。但围篱不能围得像铁桶那样不通风,否则,因湿度过大,造成病虫多,三七生长不良。因此,西面日照强,围篱应密,透光40—50%为宜,东南面可稍疏。此外,离地面高50cm的围篱可拆去,以利空气流通和降低湿度。种子播种或子条移植后,以及老三七园每年在畦面上用稻草或茅草进行覆盖,俗称“地棚”。地棚具有防止杂草生长、保湿和防止土壤板结等作用,但地棚不宜过厚,过厚则土壤湿度大,或导致地棚发酵对三七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4.摘花薹不留种的三七摘除花薹,不让养分向花方向运输,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大个的三七明显增加,同时植株抗病力加强。因此,除小面积留种田不摘除花薹外,其他大面积三七均需摘除,尤其是二年七,结果量不多,果实又较小,更应全部摘薹。摘花薹时间,于6月上旬花薹刚抽出2—3cm时摘除。留种田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果饱满的三、四年生三七园,于6月三七抽薹时,在花盘周围密生的小叶片(俗称“花叶”)会消耗大量养分,对开花结果不利;还有个别植株在大花序上或旁边附生着小花序的变异花过多,养分分散,同时小花序不结果。为了使养分集中,应及时摘除花叶和变异花。为防止果实太多,植株易被红子坠断,应在距离植株6—7cm远的地方插一根约60cm竹棍,用绳子在花盘下3cm左右把花梗与竹棍拴好,以支撑花盘。5.冬季护理三七收种约半个月后(12月上旬),应将离地面3cm左右的地上茎剪去,收集已枯死的茎叶,除净园内外杂草,全部集中园外烧毁,并用0.2—0.3波美石硫合剂对土壤全面喷洒消毒,如发现露在畦上块根或根状茎,应用细土覆盖,然后每亩施上1000—1500kg腐熟混合肥,再盖上新的地棚。此外,应全面检查荫棚木料或铁丝,如发现霉烂或已断,要及时更换和修理,以免倒毁。荫棚透光也应调到60%左右,使园内阳光增加,提高地温,对翌年三七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七)病虫害及其防治1.根腐病(Fusarium scirpi Lamb.et Fautr.)又名鸡屎烂,为害根部,受害根部黑褐色逐渐呈灰白色软腐浆汁状,有腥臭味。多发生在6、7、8月雨季,种植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病株常由侧根先烂,延及主根,或在根状茎头及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不断扩大蔓延,致使全部腐烂,病株出现叶色不正常,继而地上部萎蔫,下垂直至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栽培前严格选地,切忌连作;移栽时不要伤根,注意排水;防止地下害虫为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轻的用200倍硫酸铜或1∶1∶100波尔多液消毒一分钟,另行栽种,病重者应挖出加工,病穴内撒石灰消毒,以防蔓延。2.黄锈病(Uredo panacis Syd.)主要症状是叶的两面布满锈粉,亦可在幼芽、茎、花轴、果等部位发生。受害严重的,叶片脱落,花萎黄枯死,落果等。对各年龄三七都有为害,栽培年限越长,病害越严重。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剪除地上部病叶,收集枯株落叶,集中园外烧毁,然后全面喷一次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早春加强护理,如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加工,发病普遍的三七园,可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3.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Uyeda et Takim.)叶上病斑灰绿色,有同心轮纹,后变褐色,上生粉红色或黑色孢子堆,后期破裂穿孔,高温干燥天气,呈“干枯”状,雨季呈“湿腐”状,在茎、花梗和果上病斑明显下凹,花轴和茎受害后,严重地折倒,称为“扭上盘”或“扭下盘”,花和果受害后,成为“干花”或“干果”,4—5月干旱天气和7—9月高温高湿天气有利发病。广西产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炭疽病发生较多。防治方法:调节好荫棚透光度,使透光度均匀;清园,处理残体;发病初喷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4.白灰病(Oidium sp.)发病后叶片、花梗、果实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一般在4—5月或8—9月发生较多。防治方法:喷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疫病〔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rt et Cohn)Schr?r]又名“搭叶烂”。发病叶片或叶柄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后期病斑变深色,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后干枯下垂。防治方法:采果后即时剪去地上部分,清洁田园;发病前喷1∶1∶200倍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6.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为苗期的主要病害,出苗前发病,种子软腐,不出苗。出苗后发病,在幼苗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凹陷,渐渐溢缩,幼苗倒伏死亡。防治方法:种子用波美0.1度石硫合剂消毒;早春荫棚透光度要求在60—70%,以增加园内阳光;发现病害,每亩撒草木灰25kg,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7.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罹病茎叶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褐色病斑,病斑中心产生黑褐色霉状物,病重的茎叶枯死,果实霉烂,此病在云南发生较多。防治方法:清除病叶烧毁,用多抗霉素100—200单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8.短须螨(Brevipalpus sp.)成、若虫集中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使叶变黄,最后脱落,花序和果实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防治方法:冬季清除园内外杂草,并收净园内枯枝落叶烧毁,及时填补荫棚漏洞,使荫棚透光均匀。发生期用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或50%甲胺磷乳剂120—150倍或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杀。9.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全年都有发生,以3—9月较重,吸食植株汁液,使叶片卷曲,植株矮小,严重影响发育。防治方法:参见红花蚜虫。10.软蚧(Coccus sp.)和粉蚧多发生在茎秆和小花上,吸食植株汁液,小花受害后,枯萎脱落。防治方法:参见印度罗芙木。11.蛞蝓(Agriolimax sp.)为一种软体动物,咬食茎叶和花果,还可钻入土中为害根状茎和块根。雨天整天活动,旱天在夜间和早晨出来活动取食,白天则潜伏在土表或地棚下。防治方法:在围篱周围撒石灰,用菜叶诱集捕杀,也可用3%石灰水或600—800倍多灭灵喷杀。其他还有小地老虎、卷叶虫、蟋蟀和鼠害等,鼠可用大隆毒饵诱杀。四、采收与加工(一)收获年龄及时间三七随着栽培年龄增长,产量亦递增,但五年七增长已缓慢,往后主要是根状茎的增长,因此,三七栽培到四年就应收获,同时四年后的三七表皮逐渐变粗糙,皱纹增加,加工后表皮不够光滑,此外,三七棚架也大部腐朽,土壤板结,烂根率亦随之增加。因此,三七收获的年龄,以四年生较适宜,而收获时间,则以开花期8—9月比收果后的11月较好,因8月开花期块根养分丰富,产量高,主根折干率高,一般为25—30%,质重,加工的产品表皮光滑,内部组织菊花心明显;11月收果后收获的,由于养分消耗,不但产量低,主根折干率亦低,一般为18—20%,同时产品表皮皱纹多,质轻,内部空泡多,菊花心不明显,因此,药材上将开花期收获的称“春七”,而结果后收获的称“冬七”。应用摘花薹措施者,收获期应推迟,因摘花薹后,减少了养分向花果的输送,而叶片继续合成新的养分,致使产量仍逐月提高,因此,应推迟到11月较好,12月以后新芽已萌动,养分随之转化,产量和质量反而降低。(二)加工方法收获时用小铁锹或小木棍从畦面把根轻轻撬起,要防止挖断主根。挖取后摘除地上茎叶,块根用水洗净泥土,剪去须根,将其另行晒干。将已剪去须根的三七,要分大小,放置太阳下曝晒2—3天,约六成干时,再将支根和根状茎分别剪下,但应剪离块根表面高1mm处,待干燥收缩后,剪口正好与块根表面相平,成品表面平滑美观。已剪去支根和根状茎的块根,继续在太阳光下晒2—3天,进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轻,以免破皮,以后反复日晒,揉搓,使其坚实。或将块根放入旋转滚筒内,使块根相互碰撞摩擦,以后每晒一天揉搓一次,或放入滚筒内旋转一次,如此反复4—5次,直至块根光滑圆整,干透为止。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必须用火烤,因此需要在室内建烤炉。用火烤三七,要注意掌握好温度,一般温度36—38℃,若温度太低,不但延长烘烤时间,而且块根容易霉烂,温度过高,会将块根烤焦。火烤三七,火力必须均匀,不能忽高忽低。烤时要勤翻动,层与层之间也经常调换,才能使产品坚实,不会发生烤焦或产品内部出现空泡等现象。为了提高外表的光滑度,已干燥的产品,可再进行一次揉搓或放在滚筒中滚动,并在揉搓时或在滚筒中加些龙须草或青小豆,以便增加摩擦,使产品更光滑好看,质地更坚实。将剪下的根状茎、支根、须根分别晒干,商品称“剪口”、“筋条”和“三七细根”等。三七一般亩产60—70kg干货。三分三(陈宗莲)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Y.Wu et C.Chen) 为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也有栽培。以根入药。根的总生物碱含量为2.11—3.18%,包括莨菪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和红古豆碱。所含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随产地、生长环境、采收期及植物的不同部位而有所差别。通过药理及临床试验证明,三分三的流浸膏,有与颠茄流浸膏相似的药理作用,少量时能解除平滑肌痉挛,较大剂量时能使瞳孔放大,唾液分泌减少。味苦、辛,性寒。有大毒

6,三七产自什么地方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下辖文山、马关等8县,是西南三省通往亚太地区的主要陆路通道,号称“滇桂走廊”。文山州盛产三七,其产量、质量全国第一,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

7,请问谁知道汗山祁是治什么病的

是你字打错了吧,汉三七。就是三七,是活血止血的
你说的是旱三七吧,回答肯定,它就是活血止血得了
消肿止痛

8,谁知道有一种植物长得像元葱叶子象君子兰的叶子都叫它 旱三七

海葱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word=%BA%A3%B4%D0&s=0 别名:海葱 俗称 玻璃球花 东北称其为:兰奇 科属:百合科,虎眼万年青属 花期:花期3~5月,有时秋季亦可开花。果期5~7月。 分布:原产非洲南部,我国南北广泛盆栽。 形态特征:鳞茎卵球形,绿色,具膜质鳞茎皮。叶数枚,基生,带状或条形,有时稍带肉质。花葶长或短;花多数,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具苞片;花被片6,离生,宿存;雄蕊6,花丝扁平,基部扩大,花药背着,内向开裂;子房2—3室,胚珠多数,花柱短圆柱状或丝状,柱头不裂或浅3裂。蒴果倒卵状球形,具3棱或3浅裂。种子几颗至多数,具黑色种皮。

9,有谁知道这个是什么植物

旱三七,药用植物。
植物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没有感觉。分藻类、菌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万种。 随着阳光巴士《DIY植物宠物店创业方案》的推出,植物也可以做为宠物。经过高科技培育、诱化的新品种植物也相继产生,如手指般大小的玫瑰,能长出不同字的植物幼苗,这些新的植物品种这在我们身边诞生。成为人们喜爱的生活随身宠物。 起源 植物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 ,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蕨类植物 ,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三亿六千万年前(石炭纪),蕨类植物绝种,代之而起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形成沼泽森林。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三叠纪)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白垩纪)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开始出现,于晚期迅速发展,代替了裸子植物,形成延续至今的被子植物时代。现代类型的松、柏,甚至像水杉、红杉等,都是在这时期产生的。
你好,这个是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也叫费菜。你在百度上可以查到。
这是玉麒麟

10,经常胃酸怎么办

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至于胃酸过多的原因莫衷一是,各有说词,有的说是恼怒忧郁伤肝所引起,有的说是吃肉过多引起,有的认为是胆囊炎所引起的。还有的说是迷走神经发生障碍的缘故,或是血液中氯的新陈代谢失常而起,现暂且不谈。 胃酸过多在胃内发生腐蚀作用,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的现象,甚至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后果,是不可忽略的。 其医疗方法,一般是复用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等,但中和的效用只能暂时相安,不久胃酸又要分泌过多,若用碱性药反复中和,更能引起胃酸大量分泌,无异火上加油,另外,也有人加入甘草汁饮用,而近来发现,服用甘草汁过多,会有血压升高与尿量增加的副作用,所以还是不用较佳,下面介绍几种较安全的疗法。 【验方一】 啄木鸟一只,去羽毛,清理内脏,洗净放入烤箱,烤至焦酥为止,与乌贼的甲骨一同放入研钵中,磨成粉末,每次取六克的粉末,用开水冲泡服下。每天服用二次。 胃酸过多,饥腹痛、饱腹痛、吐胃酸,服用这种处方,对胃有好处。传说这种药品能治愈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甚至能治癌症。乌贼的甲骨有收敛、制酸的作用,可用来治胃酸过多的疾病。 【验方二】 据本草载红茶"能开胃健脾消食",有调和及收敛酸分泌过多的作用,绿茶对轻微泛酸者很适用。 【验方三】 牛奶为本症最适宜的食品,兼吃米粥和麦粥更佳,确能达到制酸的效果。 【验方四】 某患者罹胃酸过多症,每当胃内空空时,饥肠辘辘,胃即隐隐作痛,接着出冷汗,难以支持,后以奶粉两匙和甘草末一匙为比例,用开水冲服,不放糖,每天喝三至四次,一个月就痊愈了,此物于痊愈后应停服,只要注重日常饮食即可调养得很好。 【验方五】 如果餐后吃少量生姜,就可将胃酸过多的症状治好。生姜一次不可多吃,吃多了,不但吃不下饭,且对眼睛有损害,由于胃酸过多是属于慢性病,治疗时要慢慢来,否则欲速则不达,。至于病好后,吃不吃生姜都无所谓。这时胃能完全吸收,食欲增加,胃酸过多的疾病即能根治。 【验方六】 用旱三七五分,研末,瘦猪肉四两,切成片置碗内,将旱三七放肉上,加半碗清水,入锅蒸熟,汤肉一起吃完,隔日吃一次,病轻者三五次即可治好,重者十余次定能痊愈。此方又可治胃酸过少、胃下垂和消化不良、胃神经痛等致病,均有奇效,但是妇女怀孕或是来经期间不可服用。 【验方七】 将乌贼骨,磨成粉末,每次吃一至二分,以白芨十至二十分煎汤送服。 也可至中药铺买四两,经研成细末后(去硬壳),分为二十包,每次饭后服一包,一星期后就不再吐酸水,再继续服用二个月后,即可痊愈。 乌贼骨含有磷酸钙、碳酸钙、胶质、有机物质及氧化钠等,古今中药集成内说它"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等有效"此外,其研磨后之细粉,撒布于伤口,具有止血的功效。 【验方八】 红萝卜也可治胃酸过多症,此因其为碱性食物,汁多味甘,有中和作用,红萝卜须深红色,下端和上端差不多大的,味甜水分也较多,吃时为防细菌,应洗净后表面擦盐用冷开水冲下即可,细嚼一只后,胃酸会恢复正常,如果绞成汁,则疗效甚微。 此物既可治病又兼美容效果,也可增强体力,真是一举数得。 【验方九】 一切的豆类,都有制酸作用,其中尤以黄豆最佳。 【验方十】 喝普洱茶对较严重的吞酸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据本草载,普洱茶的功能,能开胃、散风寒、温中、治反胃。 【验方十一】 每夜服三粒番仔姜(即小辣椒),开水送下,连服一周,共服二十一粒即愈。对男女老少各种胃病,特别是胃酸过多患者更有疗效。 【验方十二】 有一患者,肠胃老是不舒服,只要多吃一些,肠胃就不正常,少吃,又挨不住饿,却用老萝卜干治好他的病。 每餐煮饭时,切三四片(约一两左右)之陈年萝卜干,洗净蒸瘦肉,瘦肉约二两左右,放少许水,吃饭时吃,持之有恒,不但可强化肠胃,而且体力亦增加不少。 手足常感刺痛的人需要泛酸; 服用泛酸可以对即将来临的紧张状态和现有的紧张状态提供抵抗能力; 为过敏症困扰者、关节炎患者、服用抗生素者和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应注意补充泛酸。 缺乏症: 低血糖症、十二指肠溃疡、血液和皮肤异常症状等都是缺乏泛酸的表现。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