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文山三七> 三七片煎药,煎中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三七片煎药,煎中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煎中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2,三七怎样煎药有生熟之分吗3,咳嗽能不能吃三七4,中药三七怎么压片5,中药中水煎三煎三服是怎样个煎法6,熬中药方法及注意事项7,这中药怎么煎8,这服中药怎么煎9,中药煎制做法10,这付中药怎么煎1……

本文目录一览

1,煎中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煎中药的一般方法:流动的干净水没过中药约2cm浸泡15分钟,武火煎15分钟再文火煎30分钟,每副药煎3次,再把3次的药合在一起稍微浓缩,分两次服用。 先煎要用水先煎15~30分钟 后下的只要在药煎好了是加进去煎15分钟就可以了,烊化的只要另外溶化再加如将要喝的药里就可以了。
30分钟不够,药力太差。最起码1小时。 并且有些中药需要用白酒蒸煮:比如生地

三七片煎药

2,三七怎样煎药有生熟之分吗

三七没有生熟之分,可以跟它中药一起正常煎煮,也可以打粉冲服。

三七片煎药

3,咳嗽能不能吃三七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四]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五]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六]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七]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方八]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九]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方十]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方十一]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二]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三]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方十四]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方十五]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方十六]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七]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八]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九]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方二十]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方二十一]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方二十二]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方二十三]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方二十四]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方二十五]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方二十六]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方二十七]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方二十八]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方二十九]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方三十]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三十一]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方三十二]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方三十三]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三七片煎药

4,中药三七怎么压片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四]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五]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六]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七]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方八]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九]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方十]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方十一]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二]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三]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方十四]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方十五]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方十六]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七]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八]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九]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方二十]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方二十一]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方二十二]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方二十三]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方二十四]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方二十五]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方二十六]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方二十七]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方二十八]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方二十九]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方三十]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三十一]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方三十二]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方三十三]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5,中药中水煎三煎三服是怎样个煎法

任务占坑
第一煎:加水漫过药材半寸,浸泡1小时左右,煎开后小火煎熬15—20分钟,把药液倒出来。第二煎:加开水刚漫过药材,小火煎熬10分钟左右,把药液倒出来,合并在第一次的药液中。第三煎:加开水刚漫过药材,小火煎熬10分钟左右,把药液倒出来,合并在前2次的药液中。把以上合并的药液分3次服用,即可。注意:滋补类的中药可以多煎熬10分钟,挥发性的药材可以少煎熬几分钟。

6,熬中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7熬中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熬中药是一门学问。很多东西,是医生必须告诉你但没有时间和耐心仔细跟你讲的;很多东西是病人想问又不敢问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熬中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知识,欢迎阅读。   熬中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现在多数药店都有代煎服务,一般取药后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熬好的药液,每剂两包,回家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因为熬药有很多细节,药房代煎不一定给你细致操作。   (2)熬药的程序:   A.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   B.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启锅滤汁。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   C.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启锅滤汁。   D.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3)熬药用陶瓷器皿,避免接触金属器物。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器皿往往能改变草木药物的性质。而土生万物,陶瓷器皿属土。   (4)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500-600毫升(约一啤酒瓶)左右即可。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   (5)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毒性,如麻黄需先煎,去沫,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一般来说,少量用附子时候,先煎30-40分钟即可,如果是大量用附子(多于15克),就必须先煎2小时,保证药性下沉,否则,后患无穷。   (6)需要后下的药:芳香辛散类药,久煮易失效的药,在煎煮过程中要后下。一般来说,钩藤在头煎最后7分钟下,藿香、佩兰、绿萼梅、月季花、玳玳花、玫瑰花、厚朴花、紫苏、砂仁、肉桂、天竺黄等在头煎最后5分钟下,薄荷在头煎最后三分钟下,鱼腥草在头煎最后2分钟下。二煎的时候,后下药一起煮即可。还有的药,有时候需要后下,有时候不需要后下,比如,大黄,如果要用来通便,则宜后下,如果不用来通便,则不后下。   (7)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10-40分钟。一般来说,走上焦的药,如治感冒、肺部疾病的药,不宜久煮,一般文火煮10-15分钟即可起锅。走下焦的药,尤其是养肾、滋补类药,需要久煮,宜用文火熬40分钟左右。其余文火煮20分钟即可。总体来讲,药熬的时间越长,其性越往下沉,药力越往下走,熬药的时候可根据病位掌握熬药时间。   (8)熬药的时间一定要掐准。很多人熬药熬忘了,导致久煮,这样非常影响疗效。还有人熬药忘了时间,把药熬糊了,再加水以图补救,这是熬药的大忌,因为此时,药性已经变了,这一剂药已经熬废了,不能再喝了。   (9)一般的药物煎煮两次就可以了。在以下情况下,也可以煎煮三次:   A.第三次煎煮出来的药液,就比较淡了,味淡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   B.内含龟板等贵重且养阴的药材,可以煎第三次,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C.用于皮肤病的内服药,第三煎的药液可以用来外洗。   D.有些特殊的病种所配的方剂,需要用上一剂药的第三煎药液代水来煎下一剂药。这就要遵医嘱而定。   (10)需要另煎的药:很多贵重药需要另煎,以免跟群药同煎造成浪费,如人参、西洋参、藏红花、蛤蟆油等。另煎药液跟群药煎出的药液混合服用。   (11)需要包煎的药:如滑石、米糠、旋复花、茅花、密蒙花、蒲黄、五灵脂等,它们本身或所带的毛容易引起药液浑浊,需要包煎;车前子容易沉底,粘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一般用纱布包裹。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   (12)需要冲服的药: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即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如麝香、三七粉、朱砂、川贝粉、珍珠粉、苏合香、安息香、琥珀、柿霜、血竭、熊胆、牛黄、冰片等。   (13)需要烊兑的药物: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烊化的方法,一般采取隔水蒸,将药物放在一个小碗里,加水少许,再将小碗座在沸水中加热,不久小碗中的药物即烊化。   (14)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上部,药宜于饭后服用,这样饭把药顶在上面;病位在下部,药宜于饭前服用,这样饭能把药很快往下压。如果没有明显的病位,可在两顿饭之间服药。有些方子比较特殊,比如鸡鸣散,要在早上鸡鸣时分服用,这就要具体遵医嘱而定。   (15)现在市场上有免煎剂,是从药物中提炼出来的有效成分,只需要将其冲服就可以了。但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业界尚无免煎剂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依,免煎剂难免良莠不齐。所以,在实在没有时间和条件熬药的情况下,免煎剂是可以用的,但只要有了时间和条件,还是用标准的中药饮片熬制更好。   (16)不要喝隔夜药。中药一般都是每天一剂,当天的药当天熬,当天熬的`药当天喝,不要使药液隔夜。有人喜欢头天晚上把药熬好,第二天喝,这是不妥的。最好起早把药熬好,当天服用。   (17)有人喝药喜欢放糖,以缓解苦味,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糖也是一味药,而且不同的糖作用还不一样,比如:白糖性平,滋阴收敛;红糖性温,能活血;冰糖甘寒生津。药液加入糖后,等于在原来的方子里又加进去了一味药,方子就变了。   (18)药渣的处理:按传统民俗,药渣最好倒在路上,取“对路”之意。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因为铸洛钟所用之铜是从西边的铜山采来的,两者之间仍有冥冥的联系,所以铜山崩时洛钟会有响动。人喝下去的药液跟药渣本是一体,它们虽然分开但仍有联系,所以,不要把药渣倒在下水道或垃圾堆里,这样也会影响药效。这一条,虽无现代科学依据,但这是中医前传后教的东西。奉劝诸位,若有条件,还是遵循为妙。   这是迄今最全、最细、最正宗的煎服中药法则,完全依据传统中医的思路。当然,有的方药熬法比较别致,也有的医家对熬药另有要求,如果医生对熬药另有交代,还是要遵医嘱。 ;

7,这中药怎么煎

犀角地黄汤加减。呵呵。因犀角国家禁止使用。所以用水牛角代替。这药方组成看应该用于各种出血症。也可以用于紫癜。要讲究的话水牛角和海螵蛸宜先煎。再放其它药就可以了。
泽兰那么一点量,直接煎就行,先煎的话药性杀的太过就没作用了。正常煎指的是3碗水变成一碗,大约30-40分钟,开锅后小伙,中间要不断翻番,不要把药煎胡了。不能用铁锅。
泽兰药煎好前五分钟再下,菟丝子包煎,其他的正常煎,先武后文,前后四分十分钟左右。

8,这服中药怎么煎

这是凉血止血药。 水牛角先下,水开15分钟后其他药(槐花跟蒲公英除外)放下去煲,煲好10到15分钟后把槐花跟蒲公英再放入煲3到5分钟就可,祝你健康,这服药是出血很严重的了
质地重,根块,奈煮的先下,花了,草了的后下
水牛角要先煎。其它就按常规煎熬。
水牛角先煎十五分钟,其他后下,治疗血热出血证的,皮肤发斑
犀角地黄汤加减。呵呵。因犀角国家禁止使用。所以用水牛角代替。这药方组成看应该用于各种出血症。也可以用于紫癜。要讲究的话水牛角和海螵蛸宜先煎。再放其它药就可以了。

9,中药煎制做法

你说的这个就是五味消毒饮的用法啊。 意思就是水一碗,和药一起煎到剩下80%时候加入无灰酒,在沸腾10-20分钟就可以喝了,趁热喝下,用被子盖住身体发汗,病即可去大半了。 无灰酒: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药用须无灰酒。 现代配药用普通黄酒为佳,当然一般白酒也可以。 五味消毒饮配方:金银花三钱(20克)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各10克),很简单的中药,药店购买以上饮片就可以了啊。
中药煎药需要掌握火候 器皿 时间
加一碗水,煎至还有80%,加无灰酒半碗,再煮沸2-3次(15-20分钟),倾出,趁热服用,盖被有汗出为度。

10,这付中药怎么煎

我赞同“空中飞翔”说的,但要补充一点。“地肤子”最好是包煎!
我赞同空中飞翔的。补充下,牡蛎最好先煎半个小时。因为是矿物类的,比较难以将有效成分溶水,所以时间要长一点。钩藤小火煎最好12-15分钟,最好在其他药都煮开后小火一分钟后再入。钩藤里面的有效成分不耐高温。而且第一次最好多煎一点。看方应该是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之用。可以煎3次,兑匀后分3次服用。可以用泡药的水直接煎。
用砂锅,加冷水超过液面五分至一寸, 浸泡半个小时,第二煎水要减少,第一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沸后再煎15分钟,沸厚用文火, 并用筷子经常搅拌
牡蛎需要先煎,钩藤需要后下! 首先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水量以没过药材为宜) 再把牡蛎放入沙锅中20~25分钟后加入土茯苓、白藓皮、地肤子、苍术、地骨皮、桑枝、白芷、党参、黄柏、枳壳先用大火煮开,最后加入钩藤再用小火煮20分钟 然后再煮一遍(15分钟左右),两次的合在一起后再分两份,早晚各一
补充以上答案:牡蛎、枳壳打碎, 牡蛎先下,地肤子包煎,钩藤后下
先以清水浸过药稍摇后滤过水.再以清水浸过药面,泡半小时后以小火煎.沸后半小时即可.
先用水泡药半个小时左右,水量以没过药为度。 大火煮开,该小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再加水煮一遍,两次的药兑在一块均匀。 分成两份,早晚一份

11,这个中药怎么煎

该剂中药一日三次,意思是该剂中药应该煎得一日三次所需服用量,一般一次口服剂量是200-300ml,那么该剂中药应该煎得600-900ml这样。 现在按一次口服量为200ml为例. 煎煮加水量这样加水。(该剂中药应该煎煮两次,两次煎液应该混合后再分次服用) 加水后,需要浸泡药物30分钟,然后再开始煎煮,第二煎不需浸泡。 第一煎: 将药物放入煎煮容器内。 【加入一定水量是药物会吸收的水分量+400ml(应该煎得400ml)+120ml左右】 武火(大火)煎煮,直到煎液沸腾,将火调至文火(小火),使煎液微沸,再煎煮大概20分钟至30分钟,还要判断大概浓缩到400ml了就可以将该次煎得的煎液倒出来用容器盛放好! 第二煎: 第一煎剩下的药渣放入在煎煮容器内。 【200ml+120ml】 武火(大火)煎煮,直到煎液沸腾,将火调至文火(小火),使煎液微沸,再煎煮大概15分钟至25分钟,判断煎液浓缩至200ml即可停火。 现在将此次煎液倒出和第一次煎液混合,应得到600ml左右煎液。这600ml煎液,一次200ml,一日三次服用完。 PS:加水公式如下 【加入药物会吸收的水分量+应该煎得的水分量+应该煎得水分量×1/3】 一般的中药是一日一剂,一日两次吃完。那么煎得煎液应该总量是400ml至600ml. 你的是一日三次,所以加水量略有不同。 哦 楼下的说的150ml其实也是适合的,不过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相关规定,确实是要求每剂中药规定煎得400~600ml.不过自己服用药物,我觉得150以上也就合适。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