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冬虫夏草> 茶园病虫草绿色防控防技术,有机茶园病虫害如何防治

茶园病虫草绿色防控防技术,有机茶园病虫害如何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如何防治用大蒜可防治蚜虫,夹竹桃可防治白粉病和腐烂病2,怎样进行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1,有机茶园病虫害如何防治

用大蒜可防治蚜虫,夹竹桃可防治白粉病和腐烂病

茶园病虫草绿色防控防技术

2,怎样进行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茶树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应从茶园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按照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使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措施有机地协调起来,把茶园有害生物控制到经济损失以下水平,确保茶叶生产的丰产优质。实施茶树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在策略上应以保护茶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的平衡为目标,以控制病虫草害为重点,允许有害生物的数量在茶园中少量存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的相对平衡。在防治措施上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尽可能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手段,辅以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生态调控力度;大力发展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合理进行药剂防治,实现茶叶的无公害生产。

茶园病虫草绿色防控防技术

3,消防安全知识选择题判断题

1,A,2,√,3,√,4,√ 补充一下四懂四会 四懂: 1.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4.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 1.会使用消防器材; 2.会报火警; 3.会扑救初起火灾; 4.会组织疏散逃生。 四个能力: 1.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五个第一: 1.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2.第一时间报警; 3.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4.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5.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1、B 2、√ 3、√ 4、√
1,A,2,√,3,√,4,√补充一下四懂四会四懂: 1.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4.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四会: 1.会使用消防器材; 2.会报火警; 3.会扑救初起火灾; 4.会组织疏散逃生。四个能力: 1.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五个第一:1.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2.第一时间报警; 3.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4.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5.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1,A,2,√,3,√,4,√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 )组织检查,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茶园病虫草绿色防控防技术

4,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那些方面

可用正常的农药。只要不是国家禁用的有机磷类的就可以了。注意有停药期的,要注意停止用药。
可用正常的农药。只要不是国家禁用的有机磷类的就可以了。注意有停药期的,要注意停止用药。
1、增施、早施追肥。施催芽肥时间一般在茶树发芽前15-30天即2月底以前进行,亩施尿素25-30公斤或碳酸氢铵50-60公斤或茶树专用复合肥50公斤。施肥采用沟施法,沟深10-15厘米,施入后及时覆土。对于植株过于密集的茶园,无法沟施的可采用抛施,但必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前进行,以免灼伤茶树叶片及肥分流失。 2、浅耕除草。茶园开采前进行一次浅耕除草,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温、清除杂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春节提早萌发。浅耕除草一般应在2月底、3月初进行,深度5-10厘米为宜。同时,结合清园,将杂草、落叶翻入土内,以减少虫口基数。 3、巧用轻修剪。对于冬春无冻害又需要采摘名优茶的茶园,为了早采多采名优茶,春茶前一般不进行修剪,而应尽量将修剪推迟到春茶采制结束后进行。对于要修剪的茶园,最好在2月底至惊蛰前完成,轻修剪深度一般剪去树冠枝叶5-7厘米。对于受冻害的茶园,应及时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以剪去冻害枝条为宜,宜轻不宜重,宜早不宜迟。修剪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快速愈合,隔离病毒感染。 4、及时预防“倒春寒”。在早春季节应随时注意当天天气预报,提前作好预防“倒春寒”的措施:一是对茶园进行覆盖,即在寒流来临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作用。铺草量每亩1500公斤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待寒潮过后再及时将覆盖物掀去。二是熏烟防冻,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无雨晴朗的傍晚,点燃设置在内向、地势得当的茶园边际的草皮堆,使烟雾弥漫,减少夜间辐射散热,从而有效预防晚霜对茶园危害。三是土壤保湿,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等。对于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四是全园喷施护树将军消毒杀菌保护树体抵御寒害。 5、喷施叶面肥。为促进春茶早发、多发、壮发,在春季茶树萌动前可喷施叶面肥。一般可用0.5-1%的尿素、0.2-0.3%的碳酸二氢钾及多功能营养液等喷施,前后喷2-3次,每次间隔为5-7天。另可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6、提早开采。幼嫩的茶芽是生产名优茶的原料基础。当茶园有5%以上的茶芽达到适制产品采摘标准时,就应立即开采,要做到及时采、分批采、早采勤采,以促进春茶不断萌发,增加高档茶的比重,提早上市,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5,怎样对茶叶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茶叶病虫害有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轮纹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茶螨、茶白蚧。以茶白星病、茶小绿叶蝉给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 1、农业防治 1)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良种。对外地调入的良种、茶苗要实行严格的检疫。 2)推广遮阳网和大棚栽培,使苗树生长健壮。 3)适时采摘,控制小绿叶蝉、叶螨类及叶芽病害的发生。 4)秋末进行茶树翻耕施肥,可防治象类和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 5)合理修剪,可培育良好的树冠,增强长势,又能改变病虫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控制茶树的高度,可大大减少毒蛾害虫的危害;通过修剪,把病虫枝叶和密而细弱的枝条剪去。在修剪后进行彻底清园,把枯枝落叶、病枝叶及表土清理并深埋行间,或集中烧毁,可防治叶类害虫和越冬害虫。 2、物理防治 1)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点灯诱杀,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 2)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 3)及时清除茶园中的杂草,使害虫和病原体失去中间寄主而减少发生量。 3、生物防治 1)保护当地茶园有益生物优势种群,利用天敌防治害虫。 2)提倡使用阿维菌素、核多角体病毒、鱼藤酮、苦参碱、BT制剂等生物农药。 4、化学防治 1)加强茶树病虫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 2)按照防治指标用药。 用药指标:不要见虫就打,更不能无虫打药。要在田间虫量达到防治标准时才施药。其中茶小绿叶蝉百叶虫数达5-8头,或芽害率达10%;茶叶蝉被害芽占5%时;黑刺粉虱平均每叶有虫2头,卵孵率达50%时;茶芽有芽梢率达10%,有芽梢的芽下、第2叶平均虫口达20%以上时;叶斑病、炭疽病、茶饼病等病害的发病初期,可进行防治。 ◆茶小绿叶蝉: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3%啶虫脒2000-2500倍液和天达2116茶桑专用600倍液混合使用,不仅能起到杀死目标害虫的作用,而且能促进生长,增强植株防病、抗冻能力,省工、省药,效果显著。 ◆茶白星病: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在春季萌芽期可喷药预防保护,可用天达2116茶桑专用型600倍液加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后15天可采茶)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后10天可采茶)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0ppm风光霉素液(喷后7天可采茶)。 3)采用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的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蓬中下部害虫,采取侧位有效低容量喷雾。 4)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使用广谱杀虫剂,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和农药用量。
以醋代药防治茶叶病虫害,不妨试一下!用醋替代农药,培植出的茶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可以增肥叶片厚度,提高产量。在国际贸易壁垒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采用醋代替某些农药防治茶叶中的病虫害,不但会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而且有助于改善茶叶的口味及提高营养价值。

6,种茶在生长过程中要主要哪些病虫害的防治疗

茶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0.50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毛虫。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尺蠖。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4、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5、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6、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0度石硫合剂喷杀。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0.70%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

7,怎样对茶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茶树病虫对茶知叶生产的危害很大,病虫种类很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约400多种。在生产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术、人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减少施用农药道,特别是高残毒农药和剧毒农药 应严禁使用。 1.茶叶病害:茶云纹叶枯病。专主要危害老叶、枝和果。 防治方法:⑴清园;⑵增施肥料,恢复树势;⑶喷波尔多液。 2.常见茶叶害虫:根结线虫害、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小 绿叶蝉、茶叶螨等。 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人工、生属物、 化学防治相结合。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富阳市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性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害虫类 1、茶毛虫 又称毒毛虫。一年发生2代,以卵块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3龄前群集,成虫有趋光性。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我市在1999年曾大发生,今年是茶毛虫多发年。 其防治措施:①秋冬季清园,摘除卵块;②点灯诱蛾,减少产卵量;③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人工释放赤眼蜂;④化学防治在百丛卵块5个以上时进行,掌握在3龄幼虫期前,以侧位低容量喷洒为佳。药剂可选用80%敌敌畏亩用80-100毫升或2.5%天王星亩用15-25毫升,也可采取敌敌畏毒砂(土)的方法,即每亩用80%敌敌畏100-150毫升,加干湿适宜的砂(土)10公斤拌匀,覆盖塑料膜闷10-15分钟后,均匀撒在茶地上,防效能优于喷雾。 2、茶尺蠖 又称拱拱虫。其生活习性为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羽化。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中旬。它以幼虫残食茶树叶片,低龄幼虫为害后形成枯斑或缺刻,3龄后残食全叶,大发生时可使成片茶园光秃。 其防治措施:①保护天敌; ②清园灭蛹、培土杀蛹;③ 化学防治在亩幼虫量超过4500头时进行,掌握在3龄前,以低容量蓬面喷扫为宜。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亩用20-25毫升或2.5%天王星亩用20毫升。 3、茶丽纹象甲 又称花鸡娘。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园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前后成虫开始出土,5月底-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主要为害夏茶。成虫活动能力强,爬行迅速,具假死性,主要咬食叶片成缺刻。该虫曾在我市大面积发生,近几年有所减少。 其防治措施:①茶园伏耕(7-8月份)及秋末耕翻;②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③化学防治在亩虫量达10000头时进行,防治适期一般在5月底-6月上旬,即出土盛末期,以低容量喷雾为佳。可选用2.5%天王星亩用60毫升或98%巴丹亩用50-60克(生产出口茶的茶园建议不用该药)。 4、假眼小绿叶蝉 又称叶跳虫。一年发生9-11代,以成虫在茶丛中越冬,开春后当日平均气温达10度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产卵繁殖。一般有两个虫口高峰,第一虫口高峰自5月下旬-7月上、中旬,以6月份虫量最多,主要为害夏茶。第二个虫口高峰自8月中旬-11月上旬,以9-10月虫量多,主要为害秋茶。它以针状口器刺入茶树嫩梢及叶脉,吸取汁液,造成芽叶失水萎缩,枯焦,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该虫是我市近几年的主要害虫。 其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②保护天敌;③化学防治掌握在峰前,百叶虫量超过8头且田间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时为适期。以低容量蓬面喷扫为佳。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亩用15-20克或35%赛丹亩用50-60毫升。 5、茶橙瘿螨 又称茶刺叶瘿螨。该虫虫态混杂、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10多代。各虫态均可在成、老叶越冬,其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尤以侧脉凹陷处居多。它吸取茶树汁液,使受害芽叶失去光泽,叶脉发红,叶片向上卷萎缩,严重时造成芽叶干枯,叶背并有褐色锈斑,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以5月中旬-6月下旬及7月中旬-8月下旬为害较重。 其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②秋末结合清园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③化学防治在每叶虫口数达20头左右时进行全面喷药,叶片正反面均须喷湿。茶树生长季节可选用73%克螨特1500-2000倍液或天王星亩用20毫升。克螨特对茶树嫩芽叶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稀释浓度,以大容量喷雾为宜。 二、病害类 我市茶园中病害发生较少,以茶炭疽病为主。该病害在我市的龙井43号品种发生较多,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病斑多自叶缘或叶尖,开始成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成不规则形,并渐呈红褐色,后期变灰白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上生有许多细小、黑色突起粒点,无轮纹。其发病通常在多雨年份,在一年中以霉雨和秋雨期间发生较多。同时,偏施氮肥的茶园中也易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做好积水茶园的开沟排水;②秋冬季清除园间枯枝落叶,以减少第二年病菌数量;③增施磷钾肥,增强茶树抗病力;④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喷施;每年11月-12月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

8,茶园要怎样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选择优良品种是确保茶时生长健壮的关键,种植抗病品种不能单一化以防止抗病性丧失。(一般暗色叶较浅色叶抗病)。 (2)选新地栽茶:新栽茶树园要以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为主,在开沟施肥的同时,亩施5%肯邦线尊生物杀线剂5~10千克,彻底消灭线虫病,为以后减轻线虫病为害打好基础。 (3)对老茶园要彻底清理茶园,追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菌,为减轻病害创造条件。 (4)科学喷药 3月下旬,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或25%丙环多悬浮剂400倍或80%成标干悬浮剂400倍加35%赛丹乳油1000倍混合淋喷,防茶红锈藻病、芽枯病,长白蚧和螨类。 4月中旬,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4000倍加2%阿维菌素4000倍加600倍天达2116喷雾,能防止茶饼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斑病和茶橙瘿螨,予防倒春寒。 4月下旬,在茶树行间,用50%西玛津可湿性粉剂200克加10%草甘磷水剂500毫克兑水45千克,低喷头定向喷雾,防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5月上旬10%多氧霉素1500倍加1%苦参碱液体25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混合喷雾,亩喷药液45千克,防茶叶部病害和茶丽灰象甲、尺蠖、卷叶虫和茶蚕。 5月下旬20%三唑酮乳油2000倍加70%代森锰锌600倍加2.5%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10%吡虫啉3000倍喷雾,可防治茶叶部病害和茶尺蠖、茶蚕、叶蝉、黄蓟马、茶蚜虫、茶橙瘿螨等害虫。 茶园线虫病重的果园,在株旁开沟亩施5%肯邦线尊生物杀线剂5千克兑细土50千克撒入沟内,干旱时要浇水。 6月下旬,50%灭菌成1000倍加1%苦参碱液体2500倍加2%阿维菌素30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混合喷雾,可防茶饼病、茶云纹叶斑病、炭疽病和茶毛虫、尺蠖、叶蝉、蚜虫和茶橙锈螨等。 7月下旬70%代森锰锌600倍加20%井岗霉素2000倍加35%赛丹1500倍加25%灭幼脲20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喷雾,可防茶饼病、炭疽病、茶毛虫、叶蝉、蚜虫等病虫害。 8月中旬20%三唑酮2000倍加70%代森锰锌600倍加2.5%高效氯氟氰菊脂1000倍加2%阿维菌素3000倍,可防茶叶部病害,叶蝉、蚜虫、茶橙锈螨等虫害。 9月中旬37.5%冠菌乐1000倍加25%灭幼脲1500倍喷雾。 10月中旬波美3-5度石硫合剂喷雾。
一、加强农业防治,优化生态环境 1、选育抗性品种:选品种时,除考虑其产品质量水平,茶类适应性外,还应考虑其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程度。如庐山云雾茶区选用的品种是:龙井43、上梅州、庐山群体种等,其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虫性强。 2、合理修剪和台刈:修剪和台刈对许多茶树病虫害有抑制作用。修剪分为轻修剪、深修剪和重修剪,其修剪深度分别是3~5厘米,10~15厘米和离地面40厘米。轻修剪可以把茶蚜、茶梢蛾、茶叶蝉和茶橙瘿螨等栖集于茶冠表面的害虫剪去,每年可在早春惊蛰前后进行。深修剪和重修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茶毛虫、茶尺蠖及长白蚧、龟甲蚧等为害严重的茶园,要及时采取深剪和重剪,甚至进行台刈彻底防治,剪下的枝条要及时清出茶园,集中销毁。 3、施肥、深耕相结合:茶园施用基肥与中耕深耕同时进行。每年9~10月在茶行间深耕30厘米,根系培土5~7厘米,同时施用经过充分熟化的有机肥。深耕可以将表土和落叶层中越冬害虫、病原菌深埋入土而死亡。 另外,及时采摘,抗旱保湿,疏枝清园等农业措施,也可以减少茶园的病虫发生。 二、应用物理防治,降低害虫密度 1、灯光诱杀法。茶园害虫趋光性较强的种类 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和茶叶斑蛾等。灯光引诱效果最好的是东方红电子灭蛾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其次是日光灯和白炽灯。每年在害虫发生期,东方红杀虫灯每50~60亩装一盏,20~30瓦的黑光灯每10亩装一盏进行诱杀,根据诱杀的害虫种类、数量进行测报和分析。 2、嗜色诱杀法。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偏嗜性进行诱杀,如茶尺蠖初孵幼虫对黄色、茶蚜对黄绿色、茶黄蓟马对黄色和绿色、茶假小眼小绿叶蝉成虫对琥珀色都有趋性。可以在茶园行中安装害虫喜爱颜色的纸片,每天及时收集纸上的害虫集中杀灭,或在纸片上涂上触杀作用的农药。 3、人工捕杀法。人工捕杀是传统的捕杀方法,利用害虫的栖息场所或特殊习性进行捕杀。如茶毛虫以卵成堆产在茶树叶背越冬,可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摘除叶背越冬卵块,其幼虫1~2龄群集在叶片背面,被害状明显极易发现,可以将带虫的枝叶剪下,就地踩死。又如蓑蛾类常有为害中心,被害状明显,可在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随手摘除虫囊。 昆虫习性还有很多有待开发和利用,如昆虫性激素的利用。 三、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资源 1、以益虫治害虫。如:绒茧蜂防治茶尺蠖和茶细蛾、黑卵蜂防治茶毛虫、红点唇瓢虫防治长白蚧以及异色瓢虫防治茶蚜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2、以有益微生物治害虫。常见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茶尺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应用广泛。 四、限制化学防治,实现无公害生产 在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无公害茶叶类型来确定化学防治方法。 1、绿色食品a级的茶园。防治病虫草害时,应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来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同时,限制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农药要做到:①合理选用农药;②安全使用农药;③提高农药使用技术。禁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农业部明文规定禁用的农药品种,如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等。 2、绿色食品aa级(有机茶或出口茶)茶园。在此茶园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和助剂。只允许有限制地使用一些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常见植物源农药有鱼藤酮、楝素、烟碱;微生物源农药有多氧霉素、苏云金杆菌、茶尺蠖、茶毛虫npv病毒制剂;矿物源农药有硫酸铜、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茶叶病害的治理

一、种植前准备工作 种植前要先自上而下整园,去掉树根、乱石等杂物,并构筑梯层外埂高 10cm ,宽 30cm 。然后在距梯埂 80cm 左右挖深宽各 50cm 种植沟,并施有机农肥和磷钾肥,每亩施用有机肥 100 担以上、磷钾肥 500 公斤以上。然后回土沟低于园面 10cm 左右的浅沟状,即可种植。 二、种植 种植时期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阳春”,种植方式可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又称单条列式、双条列式)。单行双株种植时两株不要紧贴,双行单株种植时位置错开,以利根系发展。种植密度为原茶苗入土部位(又称泥门)为限。 三、幼年期管理 以茶苗定植到成园投产一般要经历 3~4 年培育,前期管理主要是抗旱保苗,铺草覆盖,缺株补植,施肥除草等。后期要在加强肥管基础上做好幼年茶树定型修剪,培育树冠。 四、种植要用茶树良种 我县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拥有六大国家级茶树良种和数十个地方良种。近几年又新选育和引进部分茶树良种。 (一)国家级良种( 1984 年审定) 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 (二)省级及地方良种 佛手、竹叶奇兰、桃仁、皱面吉、大红、黑旦、白牡丹、科山种等。 (三)新选育、新引进良种 凤园春、杏仁茶、水仙、肉桂、八仙茶、丹桂等。 五、茶园管理 俗语说:“三分钟,七分管”。茶叶的高产、优质、高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园的科学管理水平,主要是土壤管理、肥水供应和茶树修剪三个方面。 (一)土壤管理 1 、耕锄:生产季节耕锄主要是浅耕除草,使茶园草净土松,深度 10~15cm 左右。秋茶结束后,一般要进行一次深度 25~30cm 的深耕,但对丰产茶园要防止深耕对根系影响,可间隔 2~3 年深耕一次或隔行轮耕办法。 2 、铺草覆盖:茶园铺草有抗旱防寒和保土、保肥、保水的三保作用,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茅草、芦苇、稻、麦草等,厚度 10cm 左右。 客土培园是我县茶农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条经验,可增厚土层,改良土壤,补充矿质元素,有利茶叶生长和提高茶叶品质,尤其对低产茶园改造和一些“三跑”茶园更为重要。培园土壤选择要结合茶园土壤质地而定。粘重者培以富含砂质的河沟泥、塘泥;砂壤土则培以草皮土、稻田土及红黄壤土。 (二)肥水供应 幼年茶园肥料三要素(氮、磷、钾)比例一般为 2 : 1 : 1 ,成年茶园为 3 : 1 : 1 或 3 : 2 : 1 。施肥量依茶叶产量上升而相应增加,具体施用时掌握秋茶后重施有机农肥作为基肥并开沟深施。在生产季节则追肥速效无氯化肥,追肥时浅施结合浅耕施入。 除土壤施肥外,对一些微量元素缺乏或生长不良茶树可进行根外施肥,也可喷施催芽肥。 (三)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可分为培育树冠的定型修剪和改造树冠,更新复壮的修剪的两大类型。 1 、定型修剪:对一年后的幼年茶树,当树高 30cm 以上时,在离地面 15cm 左右进行第一次定剪,剪去以上枝条,促进分枝。以后每年在上一次剪口上再提高 15cm 进行定剪。灌木型茶树一般进行三次定剪后打顶养蓬,而对小乔木型茶树应进行再次定剪以利树冠扩大。 2 、改造树冠修剪: ( 1 )轻修剪:对投采后的青壮年茶树或重修剪、台割更新复壮后投采的茶树,每年在原剪口上提高 3~5 厘米进行树冠丛面轻剪,以控制树冠高度和使其具有整齐良好的发芽基础。修剪时期一般在秋茶后进行。 ( 2 )深修剪:对多年采摘后树冠表面形成的细弱枝和细节性鸡爪枝进行深度 15 厘米左右深剪,以更新树冠,增强育芽力。修剪时期可选择春茶前或春茶后。 ( 3 )重修剪:对趋向衰老或未老先衰茶树的中上部出现较多的枯枝、病虫枝叶和细弱枝,应在春茶后剪去原树 1/2~2/3 以上枝条,并剔除以下部位的细弱分枝,使其由以下骨干分枝潜伏芽萌发,更新复壮、“返老还童”。 ( 4 )台割:对较严重衰老茶树,应在春茶前或春茶后离地 5~10 厘米切除以上全部枝干,促使其从根茎处抽发新梢,以重新培育树冠,延长经济年限。以上三种对绿叶层破坏较大修剪均应避开旱季进行。 ( 5 )抽割剪:对一些茶树自身已从中下部进行自然更新,从而新老枝条交错和形成“二层楼”现象,可进行抽割剪,剪去枯老枝条,留蓄新枝。另外对一些小乔木型茶树可进行压强助弱抽割剪,以使树冠有整齐一致的发芽基础。 茶树病虫防治技术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加上国际贸易中农残检测标准的异常严格和技术绿色壁垒的保护,例如1988年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检查种类仅为6种,到1996年增至62种,到2002年扩大到134种,在最大农残限量(MRL)标准上,比过去的标准严格了10—100倍,又如2003年国外茶叶农残标准新动向是欧盟指标有193项,其中181项是最小检出量(LOD);德国指标有146项,其中131项是LOD;日本指标有121项,绝大部分是最大农残限量(MRL),故直接泡饮的茶叶的卫生安全问题,其核心是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叶生产全过程中,改进传统方法,向精准方向推进。 总的原则是,对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在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根据各种病虫的防治指标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实施。 1、 合理选用农药 按照茶叶农药特点和茶叶进口国要求,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胺磷和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来福灵)等农业部明令禁止的农药以及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噻嗪酮(优乐得)、哒螨酮(速螨酮、灭螨灵)、阿维菌素、乐果和四螨嗪(螨死净)等外,应尽量不用甲氰菊酯(灭扫利)、扑虱灵、氯氰菊酯、喹硫磷、三唑磷等而调整应用联苯菊酯(天王星)、功夫菊酯、吡虫啉、克螨特、硫丹等。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基地的试验示范,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或98%巴丹(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35%赛丹(硫丹)1000倍液;防治三龄前茶毛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300~500倍液,或80%敌敌畏、50%辛硫磷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5000倍液;防治茶丽纹象甲可选用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溴马乳油1000倍液,或球孢白僵菌871毒土;防治角蜡蚧可选用联苯菊酯1000~2000倍液;防治茶尺蠖可选用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防治茶叶螨类可选用联苯菊酯2000~3000倍液,或73%克螨特2000倍液,并在秋季用45%石硫合剂晶体200~300倍液封园。 2、 做好病虫测报,适时防治 在茶园内要建立多个测报点,及时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指导适时防治病虫害。所谓适时防治 ,一是根据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表1)进行防治。二是在害虫对农药最敏感的发育阶段施药,如小绿叶蝉在发生高峰前期、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时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食叶幼虫在3龄前幼虫期防治。 3、 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选择没有交叉抗药性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1~2次,或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表2)如缓效生物农药与速效化学农药混用,可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也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减少药量、增强药效、减少残留和污染的作用。 4、 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天敌 少喷农药,综合防治,既减轻茶叶污染,又有效保护天敌。具体措施是春季虫害少,有益蜘蛛多,不防治;夏季小绿叶蝉多,有益蜘蛛少,在其发生高峰期防治2次;秋冬小绿叶蝉数量有所回升,再喷2次农药,全年控制用药在4~5次。这比常规喷药10次/年的茶园的效果还好。 5、 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农药在茶树叶片上受阳光、雨淋和生长稀释等作用,能自然降解。喷药后必须经过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后采茶,茶叶才能符合农残标准。生产绿茶的茶园喷施农药尽量掌握在每批次之间,如果茶园即将采摘,就必须选择安全间隔期比较短的农药,如辛硫磷、敌敌畏、联苯菊酯等;如每季茶之间间隔较长,应选择安全间隔期比较长的农药,如杀螟丹和赛丹等。 6、 改良喷施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将农药尽量喷施到目标上才是经济有效的喷施技术,传统采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孔径1.3mm)喷药,沉积在茶树上的药液约30%,如改为小孔喷片(孔径0.8~1mm),雾滴变细,防效提高,并可节约用水量、用药量和劳动力。此外,低容量喷雾技术具有高浓度、低容量、低剂量和低残留的优点,其用药量只有常规用量的50%,可节省防治成本46%。同时要注意喷施方法,对分布在茶树冠面的病虫(如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尺蠖、白星病等),应用水平扫描法;对分布在中下部的病虫(如黑刺粉虱、蚧类、云纹叶枯病等),可采用下倾双向喷雾法(左右各半行茶树),防效更隹。 表1 茶树主要害虫防治指标 病虫名称 防 治 指 标 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毛虫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跗线螨 成龄采摘茶园虫口密度67500头/公顷或每米长茶行10头45000~60000头/公顷3龄幼虫163900头/公顷百叶虫口数量:夏茶5~6头,秋茶12头每平方厘米叶面积3~4头平均每叶螨数大于5头,有螨芽叶率大于30% 表2 农药混用防治参考 时间 农药种类 防 治 对 象 5月上中旬6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下旬 植物源农药杀螟丹联苯菊酯植物源农药+吡虫啉联苯菊酯+克螨特 小绿叶蝉、茶毛虫、螨类小绿叶蝉角蜡蚧小绿叶蝉小绿叶蝉、螨类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茶园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有机相结合。   一、农业防治:   1、改变害虫的发生环境、营养条件、小气候条件和天敌关系,以抑制害虫大量发生,如:修剪、除草、耕作、间作等。   2、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强其抗病能力,如合理施肥和灌溉。   3、选育种植对病虫害抗性强的茶树品种。   4、冬季清园:冬季12月至1月,在示范区进行全面清除病虫枝、叶,集中烧毁,喷施一次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并实行封园,消灭越冬病虫源。   5、合理耕作:对病害少的茶园或坡面实行减耕式免耕,以防止水土流失。   6、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方法,以优化树冠,复壮树势。修剪枝叶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地力,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二、物理防治:   1、捕杀:利用人工或简单器械捕杀害虫。如震落有假死习惯的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用铁丝钩杀天牛幼虫,对于茶毛虫卵块、茶蚕、蓑蛾、卷叶蛾虫苞、茶木蠹蛾等目标大或危害症状明显的害虫也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对局部发生量大的介壳虫、苔藓等可用人工刮除的方法防治。   2、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蓟马。用60×40厘米长方形纸板,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挂在田间或株间,每667平方米30-40块,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再涂一次机油。   3、黑光灯诱杀。   4、性外激素诱杀。   三、生物防治:   1、保护益虫,使用天敌。茶树天敌种类多于害虫种类,有900多种。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同时也可以菌治菌,如韦柏虫座孢繁殖后,寄生黑刺粉虱,在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防效可达70%~80%,一次可控制3年。还可使用白僵菌、BT、病毒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   2、使用生物农药。如用50%仙草800-1000倍防治鳞翅目害虫。   四、化学防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害的情况选择合理恰当的药剂。   2、农药品种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登记。   3、根据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药品以及含有禁止使用药品的复配制剂:如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呋喃丹等。   4、在茶叶上特别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农药。   五、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措施:   1、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11~12代,全年均有发生,发生高峰期为6~7月和9~10月,为害幼芽,形成枯焦。发生期可用25%阿克泰15000倍、5%利虫净1500倍等防治,发生高峰期亩用25%阿克泰2克兑水50公斤喷雾。   2、茶丽纹象甲: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期从4月下旬~7月,成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其危害主要是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的吃光叶片。可用5%百事达1000倍防治。   3、茶黑刺粉虱:一年发生4~5代,发生期从4~10月,可选用阿克泰、扑虱蚜等。   4、茶毛虫、茶尺蠖:发生期从4月~10月,幼虫发生为害高峰期为春秋两季。建议使用功夫、百事达等。   5、茶红蜘蛛:一年发生10代,主要为害叶片,可使用阿克泰、速霸螨、螨死特等。   6、茶天牛、吉丁虫:一年发生一代,4~6月为成虫发生期,5月为高峰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对茶茎、杆喷雾。   7、茶白星病:又称点星病,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可选用壮生800倍、红日800倍等。   8、茶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防治药剂可用广枯灵800倍。   9、茶炭疽病:主要为害当年生成叶,老叶和嫩叶发病较少。可选用30%爱苗3000倍、10%世高1500倍、25%使百克1000倍等。   10、茶网饼病: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也发病。可选用世高2000倍。   11、茶饼病:可选用世高2000倍、壮生600倍等防治。   另外,为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的品质,在防治病虫害同时可混用天丰素和肥仙氨基酸等。 一、农药品种 (一)杀虫、杀螨剂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 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菌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苦皮藤素、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浏阳霉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硫磺 2、合成制剂: 1)菊酯类: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氟丙菊酯 2)氨基甲酸酯类:硫双威、丁硫克百威、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 3)有机磷类:辛硫磷类、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三唑磷、杀螟硫磷、倍硫磷、丙溴磷、二嗪磷、亚胺硫磷 4)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除虫脲、噻嗪酮*、抑食肼、虫酰肼 5)专用杀螨剂:哒螨灵*、四螨嗪、唑螨酯、三唑锡、炔螨特、噻螨酮、苯丁锡、单甲脒、双甲脒 6)其他: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甲胺基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灭蝇胺、氟虫腈、溴虫腈、丁醚脲 (二)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碱式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石硫合剂 2、合成杀菌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磷铝、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百菌清、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已唑醇、腈菌唑、乙霉威·硫菌灵、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邻烯丙基苯酚、嘧霉胺、氟吗啉、盐酸吗啉胍、恶霉灵、噻菌铜、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抑霉唑、氨基寡糖素、甲霜灵·锰锌、亚胺唑、春·王铜、恶唑烷酮·锰锌、脂肪酸铜、松脂酸铜、腈嘧菌酯 3、生物制剂:井岗霉素、农抗120、茹类蛋白多糖、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宁南霉素、农用链霉素 注:名单中带*号者茶叶上不能使用
茶树树杆有白色小虫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