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三七和三七的区别,土三七和三七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2-07-13 11:14
编辑:网络
点击:524
土三七和三七的区别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植株外观的不同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黄绿色的。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2、功效不同三七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
1,土三七和三七的区别
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1、植株外观的不同 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黄绿色的。 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2、功效不同 三七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五加科人参属。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肿痛等。此外,三七还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 “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为菊科。有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其功效大不如三七。3、味道不同 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无辛辣、酸麻等味道。 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
2,菊三七是不是我们常说的三七

3,平卧菊三七和三七区别
一、叶子区别平卧菊三七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到8厘米,宽大约1.5到3.5厘米,叶子的顶端逐渐尖锐,叶子的基部呈圆钝形或是楔形,叶子全缘,或具有波浪状齿痕,叶片的两面无毛。三七指状复叶,大约3到6个轮生在茎干的顶部,叶柄长5到11.5厘米,叶片膜质,中央的最大。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都13厘米,宽2到5厘米,先端逐渐变尖,基部呈宽楔形或圆形,叶子边缘具有细锯齿。二、花朵区别平卧菊三七的花朵顶生或是腋生的伞房花序,每个伞房花序具有3到5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有小花20到30朵,花朵呈橙黄色,花冠长12到15毫米,裂片呈卵状披针形,顶端尖。三七的花朵呈伞形花序,单生在枝茎的顶端,长有花80到10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7到25厘米,花朵很小,呈淡黄绿色。
4,田三七与土三七的形状和区别有哪些
一、叶子区别平卧菊三七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到8厘米,宽大约1.5到3.5厘米,叶子的顶端逐渐尖锐,叶子的基部呈圆钝形或是楔形,叶子全缘,或具有波浪状齿痕,叶片的两面无毛。三七指状复叶,大约3到6个轮生在茎干的顶部,叶柄长5到11.5厘米,叶片膜质,中央的最大。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都13厘米,宽2到5厘米,先端逐渐变尖,基部呈宽楔形或圆形,叶子边缘具有细锯齿。二、花朵区别平卧菊三七的花朵顶生或是腋生的伞房花序,每个伞房花序具有3到5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有小花20到30朵,花朵呈橙黄色,花冠长12到15毫米,裂片呈卵状披针形,顶端尖。三七的花朵呈伞形花序,单生在枝茎的顶端,长有花80到10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7到25厘米,花朵很小,呈淡黄绿色。
5,独行菜属植物有哪些
菥蓂与独行菜很易区别:1、茎:菥蓂茎有棱;独行菜无棱。2、花:菥蓂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mm;花瓣极小,匙形,白色,长约0.3毫米,有时退化成丝状或无花瓣。3、角果:独行菜菥蓂短角果近圆形或倒宽卵形,长8-16mm,扁平,周围有宽翅,先端有深凹缺;独行菜短角果扁平,近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顶端凹。4、种子:角果分为2室,菥蓂每室有种子2-8个,独行菜每室只有1个。【菥蓂的角果,顶端凹缺很深,内有种子多枚,从图中可看出,这是鉴别的最好方法。】【独行菜的角果,很小,约3mm长,内共有种子2个。】白凤菜紫鹅绒,菊三七,尼泊尔菊三七,红凤菜,回答属有哪些植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狗头七,兰屿木耳菜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独行菜属(Lepidium)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草本,常见的有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北美独行菜等。
6,菊三七断面特征和味道和三七有什么区别
1、颜色不同菊三七断面呈黄白色至淡棕色;三七断面呈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2、断面形状不同菊三七断面不平坦,有菊花心,微呈角质样,可见异型维管束;三七断面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3、气味不同菊三七断面气无,味微苦;三七断面气微,味苦回甜。扩展资料菊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治功效。适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三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七
7,具有治疗骨刺痛的植物
一、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属于中草药。有的即是药物也是食物。
二、“骨刺痛”要分清楚异同。1.有骨关节部位、骨椎间或骨等身体某些部位感觉刺痛;2.身体某些部位长了骨刺而引起的疼痛。如果是某些关节部位感觉到刺痛那么关节里有痛风石的可能性大,检查血尿酸的参数较高;如果是长了骨刺而引起的疼痛,虽然可能也会与痛风有一定关联,但血尿酸的参数可能不会是很高。3.痛风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长骨刺引起的疼痛属于骨科(骨伤科)疾病。三、这儿举一例用于骨科的植物:三七。也叫田七、田三七等。许多全科的老中医或中草药世家都知道:“止血金不换”就是三七。用四个字就可以记住了:止血定痛。我家栽培的另有一种菊三七(也叫菊叶三七)是可以参照三七使用的一种植物。茎叶与菊花几乎相同,但阳光照晒后叶背面是紫红色。开花为金黄色,有块状的肉质根。本人QQ空间里日志和相册中有介绍,这儿就不详细说了。骨刺是有记忆性的,开了刀过几年还是会长的,建议中药贴敷,可以私聊
8,草是不是生物 求解啊
草是生物因为动植物都是生物采纳采纳 O(∩_∩)O谢谢~~当然是啊。生物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草满足基本特征人们对“生命”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十分困难,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关于生命的定义。但是从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基本特征。基础条件物质基础:物质及元素(种类相同)组成上大体相同。(1)化合物主要为蛋白质与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它们都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高分子物质。(2)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有很大作用;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具有量小作用大的特点。结构基础:除了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病毒则需要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物体内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体内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命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病毒也属于生物,是因为它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后代,但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依赖活细胞)。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反射则是应激性的一种高级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神经系统参与。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活细胞内寄生),没有酶系统、供能系统,没有合成新物质所需原料等。可以说,病毒无应激性可言。生长繁殖病毒之所以属于生物,是因为它具有生长、繁殖和发育的特征(但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依赖寄主细胞)。遗传变异遗传是物种稳定的基础,变异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如:枯叶蝶伪装成枯叶的样子,躲避天敌;草履虫的趋利避害;长期生活在地下的鼹鼠视力退化;食蚁兽的舌头又细又长等(视力的退化、舌头的变长不能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解释)。改变环境的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分解者将动、植物尸体分解后把一些物质返回到自然界中。百度百科上的,其实很多慨念基础问题你可以直接百科的,详细又方便
9,生物碱的碱性应用主要是什么
【生物碱的应用】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且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因此其在药物医疗方面应用最多。罂粟中的吗啡——镇痛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蛇根碱(利血平)——可降血压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喹宁——有抗疟疾作用1)抗肿瘤药物用作免疫抑制剂的生物碱均为抗肿瘤药物,大多可以阻断细胞周期时相转换过程中的M期;其作用机制是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生成,使有丝分裂停止在中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例如长春花碱。2)抗菌药物苦豆子中所含的生物碱对治疗菌痢、肠炎具有显著疗效;从黄藤中得到的棕榈碱,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3)抗疟药物从菊叶三七中分离得到的菊三七碱具有抗疟作用;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主要生物碱—奎宁是治疗疟疾常用药。4)心血管药物莲心中的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季胺盐有降压作用;马兜铃和广玉兰叶中的广玉兰碱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从钩藤中得到的钩藤碱,有降血压、安神和镇静的作用。从小叶黄杨中分离出的环常绿黄杨碱,对典型心绞痛、心肌缺血以及血清中胆固醇的降低及高血压都有较好的疗效。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有: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氮原子杂化程度的升高,碱性增强,即sp3>sp2>sp. 如四氢异喹啉(pka9.5)为sp3杂化;吡啶(pka5.17)和异喹啉(pka5.4)均为sp2杂化;氰基呈中性,因其为sp杂化.季铵碱的碱性强(pka11.5以上)则是因羟基以负离子形式存在,类似无机碱. 2)诱导效应 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可受氮原子附近供电基(如烷基)或/和吸电基(如各类含氧基团、芳环、双键)诱导效应的影响. 供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吸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减小,碱性降低. 如麻黄碱的碱性强于去甲麻黄碱,即是由于麻黄碱氮原子上的甲基供电诱导的结果.而二者的碱性弱于苯异丙胺,则因前二者氨基碳原子的邻位碳上羟基吸电诱导的结果. 3)共轭效应 ①苯胺型: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苯环π-电子形成p-π共轭体系后碱性减弱.如毒扁豆碱的两个氮原子碱性的差别系由共轭效应引起. ②酰胺型:酰胺中的氮原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效应,使其碱性极弱.如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因. ③胍类:胍接受质子后形成季铵离子,呈更强的p-π共轭,体系具有高度共振稳定性,而显强碱性. 4)空间效应 氮原子由于附近取代基的空间立体障碍或分子构象因素,而使质子难于接近氮原子,碱性减弱.如东莨菪碱、利血平等. 5)氢键效应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共轭酸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则碱性强.如10-羟基可待因. 一般来说,空间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空间效应居主导地位;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共轭效应居主导地位.
10,请提供图片中植物资料
紫背菜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如广 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台湾等地农村零星栽培, 多做药用间或菜用。紫背菜原产我国,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 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m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 效。据福建农科院试验中心测试,每100g紫背菜含水分91.49~91.66g,含粗蛋白质16.26~19.18g,抗坏血酸22.5mg。 它的矿质营养较丰富,特别是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表 1-2)。还含有黄酮甙成分,这类物质无毒,有延长抗坏血酸的 作用和减少血管紫般的作用,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紫 背菜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基本上不受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 其嫩枝叶做菜,质脆嫩,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 民间认为紫背菜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 保健蔬菜。哇,是紫背天葵。 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球状,直径7-8毫米,具多数纤维状之根。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略不相等,轮廓宽卵形,长6-13厘米,宽4.8-8.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状急尖,基部略偏斜,心形至深心形,边缘有大小不等三角形重锯齿,有时呈缺刻状,齿尖有长可达0.8毫米的芒,上面散生短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毛,但沿主脉的毛较长,常有不明显白色小斑点,掌状7 (-8)条脉,叶柄长4-11.5厘米,被卷曲长毛;托叶小,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顶端带刺芒,边撕裂状。花葶高6-18厘米,无毛;花粉红色,数朵,2-3回二歧聚伞状花序,首次分枝长2.5-4厘米,二次分枝长7-13毫米,通常均无毛或近于无毛;下部苞片早落,小苞片膜质,长圆形,长3-4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钝或急尖,无毛;雄花:花梗长1.5-2厘米,无毛;花被片4,红色,外面2枚宽卵形,长11-13毫米,宽9-10毫米,先端钝至圆,外面无毛,内面2枚倒卵长圆形,长11-12.5毫米,宽4-5毫米,先端圆,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丝长1-1.3毫米,花药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微凹或钝;雌花:花梗长1-1.5厘米,无毛,花被片3,外面2枚宽卵形至近圆形,长6-11毫米,近等宽,内面的倒卵形,长6.5-9.2毫米,宽3-4.2毫米,基部楔形,子房长圆形,长5-6毫米,直径3-4毫米,无毛,3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花柱3,长2.8-3毫米,近离生或1/2,无毛,柱头增厚,外向扭曲呈环状。蒴果下垂,果梗长约1.5-2毫米,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长约1.1毫米,直径7-8毫米,无毛,具有不等3翅,大的翅近舌状,长1.1-1.4厘米,宽约1厘米,上方的边平,下方的边弧形,其余2翅窄,长约3毫米,上方的边平,下方的边斜;种子极多数,小,淡褐色,光滑。花期5月,果期6月开始。[1]http://baike.baidu.com/view/266988.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