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三七粉> 三七粉温开水怎么送服,三七粉要配合什么药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粉温开水怎么送服,三七粉要配合什么药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粉要配合什么药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三七粉本身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用来泡水喝就可以了。早上服用: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如果单独用的话三七要强一点而且易于服用,丹参对于有点热像的好一点对降脂心血管作用好一点。……

1,三七粉要配合什么药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粉本身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用来泡水喝就可以了。早上服用: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
如果单独用的话三七要强一点 而且易于服用,丹参对于有点热像的好一点 对降脂 心血管作用好一点。

三七粉温开水怎么送服

2,三七粉的正确吃法

三七粉应该如何服用呢? 00:00 / 02:2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三七粉温开水怎么送服

3,三七粉冲服与温开水送服有什么不一样

三七粉冲服与温开水送服是一样的。三七可以研成粉末,直接用温水送服,服用方便,就是需要二次分解才能吸收。也可用鸡肉炖或放肉汤里。三七有“止血、散瘀、定痛”,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三七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扩展资料: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相关配伍:(1)吐血衄血:三七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2)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七

三七粉温开水怎么送服

4,三七粉和当归粉用什么水冲来喝

三七粉冲服与温开水送服是一样的。三七可以研成粉末,直接用温水送服,服用方便,就是需要二次分解才能吸收。也可用鸡肉炖或放肉汤里。三七有“止血、散瘀、定痛”,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三七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扩展资料: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相关配伍:(1)吐血衄血:三七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2)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七

5,用茶叶水服药会解药效是真的吗

真的茶水中的多酚、鞣酸类物质可能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沉淀,会降低药效。吃药还是应该温开水送服。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拘椽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黄连、奎宁、钓藤、黄芩、人参等及相应的生物碱制剂以及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不然麻黄碱等中药有效成分会被茶中的鞣酸沉淀而失去药效。服用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股,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

6,三七粉怎么吃

三七粉应该如何服用呢? 00:00 / 02:2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7,中医高手看症状希望能说说吃什么中药能全方位治疗

鉴于当今医院唯利是图、“宰”人成风,冲着你我的缘分,十八级“问问精英”送你养身“秘诀”四个八: 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种菜;不少八杯水。 不仅能使你远离上述不适,还会远离其它疾病,永保健康!
杞菊地黄丸加知柏地黄丸,日两次,每次一丸。饭后温开水送服。
是肾气血虚阴阳失调引起这些病症状,用中草药配方治疗补充就可以了。
虚火上升,玄参知母黄柏丹皮车前子茵陈煎水服三天痊愈
呵呵。你这症状为阴虚之象。虚火所扰故会梦遗。选方宜选杞菊地黄丸加减。另多运动些。不要接触那些不好的影视。可以的话传个舌头照片上来。我们帮你看看舌诊

8,鹿茸片的正确吃法是什么

将鹿茸片加工成粉末状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每次1~2粒,以白开水送服。也可以用鹿茸片泡酒、煲汤、煎药膏,还可将其磨成粉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鹿茸片的正确吃法:1、散剂吞服鹿茸则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状,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置于密闭容器里,放在阴凉通风处。每次1~2粒,以白开水送服,也可以直接将粉剂放在口中,以其它药液、粥饮或温开水冲服。2、泡酒酒可以行气通络将鹿茸切片泡在50度以上的酒里,让药性慢慢渗透入酒饮鹿茸酒后可以让药性通达全身,增强对心血管和筋骨的作用。3、煲汤食疗用药也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鹿茸本身就是滋补品将它加入鸡鸭鹅或者其他肉类中,慢慢熬制成汤既可以掩盖鹿茸的腥味又可以达到很好的滋补疗效。4、煎药膏鹿茸主要滋阴单味用药可以对于一些人群不是很适合,可以找专业的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配合鹿茸增加一些其他滋补的药物一起煎或者做成冬季的膏方等,达到更好的效果。5、鹿茸磨粉如果没时间泡酒,没时间熬汤,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家的烦恼。那就是将鹿茸磨成细粉,在晚上睡觉之前,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茸粉。既方便,又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9,吃三七粉的禁忌有哪些

吃三七粉的禁忌:孕期妇女禁止使用、感冒期间。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服用三七粉。这和孕妇不能服用很多西药一样的道理。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宜服三七粉。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的根茎制品,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别名田七粉,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又称北人参,南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一直以来,三七都是一味中药材。三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三七粉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生三七适用于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熟三七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三七粉含多种皂甙,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及少量黄酮。使用三七粉时需要注意:孕期妇女禁止使用: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服用三七粉。这和孕妇不能服用很多西药一样的道理。感冒期间: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宜服三七粉。花与粉对比三七花为生长二年以上的三七尚未开放的花蕾,民间作茶饮用,有清凉、平肝、降压之效。现代研究表明: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皂苷最高的部位,含量高达13%以上,以Rb族皂苷为主,具有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症。它具备三七的大部份功效,但是与三七不能等同,两者是有区别的。三七花 :性凉,味甘、微苦。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有效成份。具有显著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排毒养颜等功效。三七粉:性温,味苦回甜。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三七粉可以补身体。

10,长期吃三七粉能美容吗

吃三七粉能美容,但不会发胖。理由:1、三七粉的热量比同质量的米饭不会高,100克三七粉的热量约为45大卡,三七粉是低胆固醇、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有利减肥的药食同补。2、三七粉毕竟是药,一般不会服用太多,所以不用担心发胖。一、三七粉的功效:1、生三七:止血化瘀、降血压、降血脂。功能主治: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生吃方法:温开水送服即可,用作日常保健,每次3-5克,一日两次。2、熟三七:补血、养血。功能主治: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熟三七粉对手术后的患者和女性痛经等妇科病有很好的效果。熟吃方法:(1)将加工好的三七粉用温开水送服,每次3-5克,一日两次;(2)可用鸡肉炖或肉汤、牛奶、热开水汤几分钟变熟即可冲服。每次3-5克;(3)女性痛经、手术后等妇科病:红糖、当归熬汤,待当归熟后放入酒酿,打入两个鸡蛋,待鸡蛋熟后放入熟三七粉3-5克后起锅即食。二、三七粉的禁忌:1、首先对三七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三七粉,但对三七过敏的人很少。2、不可过量,用于日常保健,每天3-5克三七粉,用温水分2次送服。3、10岁一下儿童不宜长期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0岁一下儿童自身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发育。4、孕期不宜服用三七粉,这和不能服用很多西药同理。5、血虚无淤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
首先,三七粉是可以长期服用的。但三七粉是分生三七和熟三七两种。两者功效不同(1)生吃三七粉主治: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生用法:口服,每次1.0-1.5克,外用适量敷患处。忌:孕妇忌服。(2)熟吃三七粉主治:补血、活血、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熟用法:可用鸡肉炖或肉汤、牛奶、温开水送服。每次3-5克。简单来说就是生的活血,熟的补血。我看过一个女医生的报道,那是个专题片之类的。当时还说这个问题了。他都快七十了,身上没有老年斑的。而且,皮肤特别的好。我印象特别的深。就是每天早上早餐的时候吃一点点三七。因为她是医生当时就人会长斑的问题坐过研究的。因为斑是人皮肤中血管堵塞造成的一种沉积,所以,她觉得每天摄取一点三七应该能起到活血的作用,应该能抑制各种斑的生长。她从35岁左右就开始每天吃了

11,自己煎煮中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呀

一,用瓦罐或陶瓷罐熬药,首先加冷水置药面上3厘米,浸泡半小时在去煮二,大火煎开后换小火慢慢熬,一般清热解毒药,发散药等20来分钟就可以啦。很多药物不同,方法也不同。你可以把药名告诉我,我好教你怎么煮,简单明了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只是煎药要讲究方法,以利药到病除。煎药器具一般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药用水也很重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井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加水量则应根据饮片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及煎煮时间而定。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否则宜少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减;煎煮滋补药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药宜少些;用于少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加水量。中药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药在煎煮前宜在室温下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药材组织。 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每付药一般煎二次,煎煮时间依药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滋补类药,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易使药材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一般药煮沸后再煎煮约15分钟即可。二煎药宜比头煎时间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100—200ml为宜。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 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薄荷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不宜煎煮时间过长,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同煎5—10分钟即可。含粘液质较多的车前子、葶苈子等中药,易粘糊锅底;旋覆花等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海金砂、蒲黄等花粉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应避免漂浮,所以这几类中药都宜包煎。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3)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你好:一、加水超过药两指节;浸泡30—40分钟;二、大火烧开,小火煎煮;一般时间为:第一次50—60分钟;第二次为30——40分钟;三、两次汤液混为一期,早晚各服一次;四、如有早下或者晚下的药物,医生会有医嘱告知;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