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中药冲三七粉喝吗,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3 03:49
编辑:网络
点击:302
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方法可以买碧生源啊,生理盐水灌肠治便秘好。温生理盐水因其对肠道刺激小而较为适宜。而肥皂水因对结肠粘膜刺激太大,应避免使用。另外,经常
1,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方法
生理盐水灌肠治便秘好。温生理盐水因其对肠道刺激小而较为适宜。而肥皂水因对结肠粘膜刺激太大,应避免使用。另外,经常灌肠易产生依赖性,应予注意
2,中药灌肠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要先排便后在灌肠就可以的。建议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抵抗力早康复。
3,结肠炎自己买的中药想灌肠治疗怎么灌啊
展开全部
虽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吧。要是出了差错,PP伤不起啊,哈哈。展开全部
我也自己灌过,插入多深我也忘了。不过那些方法只能缓解,过不多久就又复发了,后来在网上看到甘地肠炎疗法,就照着做,效果不错展开全部
准备 一次性输液器,拔下最末一段,剪掉针头,连到一个6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上,然后塞到肛门里(可涂上食用油),一次打个200毫升,保留半小时再上厕所,OK我也自己灌过,插入多深我也忘了。不过那些方法只能缓解,过不多久就又复发了,后来在网上看到甘地肠炎疗法,就照着做,效果不错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灌肠应注意什么
应该注意灌肠液的温度、量、插入肛门的深度.......①中药灌肠前加强心理护理,通过护士的宣教,使病人对灌肠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而积极配合治疗。②病人保留灌肠前切实能排空大小便,减少肠道内压力,在短时间内不饮大量水分,以减少排尿的几率。③在灌肠后给予提供安静舒适的卧床休息时间,保证卧床2 h以上。④灌肠的温度适宜,灌肠速度缓慢,压力均匀,尽量减少对肠道壁的刺激,使肠蠕动缓慢,病人感觉舒适,无便意。⑤肛管插入长度为25 cm,药液直接灌入结肠内,避免因肛管插入深度不足,而直接刺激直肠壁感受器。灌肠后应抬高臀部15 cm,有利于肠道黏膜对药液的充分吸收。⑥平时工作中,加强操作技能培训,不定期进行操作考核,强化宣教意识,使每位护士按照规范执行。
5,输卵管灌肠方
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暖宫散寒之功效。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殖系统炎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改善病人疼痛的症状,改善盆腔局部的充血,改善局部粘连的情况大有好处。而且,既可以在住院期间由护士操作,也可在离院后,在家中自行操作。 操作前准备: ①将一剂中药(三棱10克、莪术10克、苏木10克、红花10克、露蜂房15克、皂角刺10克、蒲公英30克)浓煎150ml备用; ②灌肠器1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肛管插入深度为15cm左右,灌肠完毕即休息。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常规灌肠操作法将肛管一端与大便球相接,另一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超过15cm,将药液缓慢挤入,药液温度39℃~41℃,以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6,溃疡性直肠炎用什么中药方子进行灌肠好
灌肠治疗的话只能是暂时缓解一下症状,别忘了,灌肠是会对肠道再次形成刺激和损伤的,不能拆东墙补西墙呀,在这里给推荐个好方法,你可以试试,就是采用(聂麟郊暖脐贴)膏药外敷解决,效果很不错,因为是外用药,不会像其他药物那样对肠道形成刺激,所以没有什么副作用,也不会形成依赖,很好。结肠炎,建议你在当地肛肠医生下采取:西米替丁锡类散加上氧氟沙星或者甲硝唑(这两个交替灌肠)灌肠治疗。另外一定要禁烟,酒,辛辣食物。同时口服肠炎宁,结肠炎丸
直肠炎,不是普通炎症,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一味滥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杀菌,不但不起治疗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表面好像症状得到了控制,实际上病情是在逐渐发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虫草,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厚朴,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治疗,可以快速治愈不复发.这些药物能行气燥湿,升阳祛湿,补脾益气,,行气导滞,疏肝健脾,益气温肾,消除产生病变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直肠防御功能,改善肠道紊乱的功能,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整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7,田七汤能晚上喝吗
田七,全世界仅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含有谷甾醇、胡萝卜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生用有止血强心、强身健体、抗血栓等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是一种名贵药材。
1.止血补血
田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2.活血化瘀
田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长期服用可软化血管,对促进血液健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预防多种心脑血疾病。同时由于其很好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效果,田七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132是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
3.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4.保肝护肝
温开水送服适量田七粉、田七片或田七胶囊,能保护人体肝脏。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田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6.增强免疫力
田七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7.强身健体
田七能够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方法:三七主根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20克左右、加鸡肉或排骨(500克)、盐少许用文火炖1~2小时即可食用。
三七粉百,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三七粉为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经过加工后所得的粉末状物质。三七粉既善于度止血,又能祛瘀,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内。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使用容,单服或者外用均有良效。从中医的角度考知虑,田七又叫作三七,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道,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微量的田七专具有活血的作用,可以少量的当做作料放在食物中属,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建议使用的。
8,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灌肠太痛苦了,吃点中药,白术10,木香15坚持服用一个月,即痊愈
得了这个结肠炎不用的,你可以直接用"长安百草"就OK了,我以前就是用它治好的哦,非常理想的,无副作用哦,我是在淘宝里买的-----财市地主以中药为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增生性直肠炎9例
韩虹虹
慢性增生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直肠炎反复发作的重症,是以粘膜有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病理表现。本病原因不明,并发症多。笔者在临床上以中药为主保留灌肠治疗9例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9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有便次增多,及轻重不一的里急后重,粘液、血便,经肛诊、肛镜或纤维结肠镜及活检病理报告确诊。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10~80岁,平均45岁;病程3~7个月,平均5个月;直肠部位增生面积为1cm×1.5cm~2.5cm×3cm。
治疗方法 灌肠药组成:当归15g 赤芍12g 牡丹皮12g 红花12g 桃仁20g 三棱15g 莪术15g 浙贝15g 黄柏30g 苍术15g 枯矾10g 五倍子15g地榆15g 金银花15g 蒲公英15g,每剂水煎2次,共煎药液500~600ml,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抽取药液50~80ml,加入云南白药0.5g,灭滴灵片(每片0.2g,本单位研制)2片及制霉菌素片(每片50万u,上海中国信谊药厂生产)1片(研面),保留灌肠,每日1次,2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行下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增加灌肠次数及延长疗程时间。同时口服氟哌酸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柳氮磺吡啶片(每片0.25g,上海中国信谊药厂生产),每次0.75g,每日3次,口服2周,停用1周,再继续服用。两药总用药时间不超过2个月,服药期间如有不适可随时停用。此后以中药为主保留灌肠,灭滴灵及制霉菌素在症状好转后可停用。
结 果 以临床症状消失,指诊及镜检增生肿物消失,直肠粘膜恢复正常为治愈。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2~11个月。1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未来复查。
讨 论 增生性直肠炎中医辨证属“癥”“积”范畴,用中药为主配合消炎药旨在活血化瘀消癥,清热祛湿止血并消炎,以达治愈之目的。其中当归、赤芍、丹皮、红花活血化瘀,桃仁、三棱、莪术、浙贝可祛瘀、散结、消癥,黄柏、五倍子、枯矾、苍术可祛湿、收敛、止泻,地榆、云南白药止血,金银花、蒲公英及消炎药可清热、消炎,诸药共奏活血化瘀、散结消癥、祛湿止血、清热消炎之功效。用中药灌肠治疗本病,能使药液在局部直接吸收,使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大,提高疗效。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453000)
9,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方法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楚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肛周情况。(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液体亮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三、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出积气,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以及危重、老幼病人及孕妇等。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120~180ml。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床边,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润滑肛管,将注洗器接于肛管,排气并夹紧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松夹子使溶液全部流入。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3)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并记录。
保留灌肠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 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自古就有,灌肠治疗结肠炎是我国民间医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认识和发现治疗结肠炎效果不错,比较理想。但是,局部使用中医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也有其局限性,还是要通过中医中药内服外灌的效果较理想,西安挂广济胃肠医院在结肠炎治疗方面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