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是有胃病或溃疡或胃出血,建议饭后服用。长期吃可以治好你的胃病吃三七,肯定是想保养身体,既然身体不适,建议好了之后再吃
平时注意饮食调养,不宜饮酒,不宜吃辛辣、油炸食物,别饱一顿饥一顿,少吃多餐,宜吃清淡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加有效的方法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萎缩性胃炎口服药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吃药的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很短,加上胃肠道黏膜受损伤后吸收功能下降,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差,不是吃的药配方不好,而是给药方式有欠缺。吃药也容易引起抗药性,出现吃药就好、停药就发的现象,结果越吃药效果越差,加大治疗难度。但治病还是靠药物起作用和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养才能完全康复,四联绿色疗法采取仪器+中药药包结合起来治疗的,通过治疗仪把中药分子磁化为药气离子,通过经络和穴位直接送到胃肠病变部位,持续不断的给药,并且能将药物有效成分送到病变深层部位,治疗效果比吃药更快、更彻底。使用也非常方便简单,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详情你可以上网搜 “ 红中胃肠病康复网 ”了解。
要检测病人胃内存在的幽门螺杆菌,一般常采用抽血采样、胃镜采样和呼气采样三种检测方法。
1. 抽血采样检测:即采用抽血的方法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水平。因为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在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使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但是一般需要数月半载才呈阳性,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期作该项检测时,检测结果常常会出现假阴性,从而使患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由于幽门螺杆菌即使被根除.但该抗体下降缓慢,患者往往需要1—2年才能转阴,这样必然使治愈者长期背着“阳性”的黑锅而接受着多余的治疗。
2.胃镜采样检测:可在患者需做胃镜检查时“搭车” 采样,在活检采样时一起作显微镜检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如果为阳性,即可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为了给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时还可加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胃镜下采样后还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严cr)检测,这种方法灵敏度较高,结果也比较可靠;也可做快速尿素酶检测,该方法简便快速,但由于观察时间过短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够可靠。胃镜采样还存在下列问题:患者需要经受插镜之苦,若幽门螺杆菌呈灶性分布易导致漏诊(漏诊率达10%左右)。但凭借医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正确采样,可降低其漏诊率。 3.呼气采样检测:该项检查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也很高,患者无痛苦.是近年来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14c呼气试验和13c呼气试验。其中14c呼气试验费用较低(一般为120元),但由于该项检查存在放射线危害,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和年迈体弱者应慎用:对同一患者来说,也宜避免反复多次采用该种方法检测。13c呼气试验则无放射性,对人体无损害,而且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接近100%),各种年龄的患者都可采用该法,其费用一般为200元。检查前受检者需空腹三个小时,在采样过程中,受检查者在半小时内服一颗胶囊,并先后呼三口气留取样本,就能十分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13c呼气试验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
得胃癌的人不少,东亚尤其多。
因胃癌而死的人不少,中国尤其多。
中国是胃癌大国,胃癌人数占了全世界的 40%。
2015 年,全国有 67.9 万人新患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则达到 49.8 万,分别占癌症总人数的 16% 和 18%。
虽然胃癌的高发年龄在 50~80 岁,但近 5 年来,19~35 岁的年轻胃癌患者数量比 30 年前翻了一倍!
为什么中国人胃癌如此高发?
因为有一些胃癌的高风险因素,更普遍地存在于中国人群中。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的罗贯虹医生,就提醒 6 类人要尤其小心。
胃癌偏爱这 6 类人
胃癌一般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卫生条件、不同的身体状况都有影响。
但如果是以下几类人,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多给一份重视。
1. 40 岁以上的男性
40 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 2 倍多。
2. 重口味的人
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
3. 胃有问题的人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的人。
4. 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
例如爸爸妈妈得过胃癌、肠癌等疾病。
5.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6.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教你一招
胃癌早发现
早期胃癌大多没有症状,或只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因此要诊断早期胃癌是很难的。
不过,发现胃癌有个绝招——胃镜。
胃镜筛查可以大大提升胃癌被早期发现的机会,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日韩与我国一样,属于胃癌高发地区。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普查胃癌,早期检出率超过 60%。
韩国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在 40% 左右。
这也是同属东亚地区,同样有不低的患病率,日韩的胃癌致死率要远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也推荐高危人群通过胃镜来发现早期胃癌。
我要不要做个胃镜检查?
有 4 个建议。
1. 40 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就可以去检查一次。
2.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 1 次胃镜。
3.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3 年复查 1 次胃镜。
4.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半年到 1 年复查 1 次胃镜;病理活检证实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即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 3~6 月复查 1 次胃镜。
做好这 3 件事
预防胃癌
胃癌虽然有一些随机的不可控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被预防的,通过一些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得癌的风险。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虽然这条万金油建议说过很多次,但对付任何疾病几乎都适用,必须再重复一遍: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低盐饮食,少吃腌渍、烟熏类食物。
戒烟戒酒。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2. 控制幽门螺杆菌
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
有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果是阳性的话,需药物根除治疗。
有复发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其他原因需长期服用抑酸药治疗的人,也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是阳性,同样要根除治疗。
3. 定期体检,治疗癌前疾病
如果定期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去消化内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对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这些癌前疾病,以及术后残胃,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即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癌症之所以难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平时的检查。
等有症状才去看医生,常常已经有点晚了。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
分享文章,让关心的朋友,远离癌症的威胁。
责任编辑:Leo
胃痛、胃胀、胃酸、胃炎、胃溃疡、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糜烂 所有的胃病很难治,吃药打针只能暂时缓解,都不能解决问题,告诉你一个方法非常管用: 差点做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就用以下方法治好了,以此法治好过严重胃病患者几十例.
1、定时定量,建议你把早餐的时间定为七点半,中餐时间定为十二点,晚餐时间定为十八点,定时开饭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三分钟。
2、先养好胃的办法,用胡萝卜粒煲粥,固定一个数量吃三天,三天后等人感到非常有精神再调整进食量。
注:在养胃期间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时间不能吃任何食物、水果、饮水或其它饮料。
3、如果现在很严重,吃饭都有问题的话,不用怕,先用煲烂的粥定时喝,吐了也不怕,坚持按时间和以上方 法,三餐后就会好转。
注:先以这种方法使用,第四餐后明显好转,第六餐后进入正常,可以吃胃舒平或胃仙U, 按说明书服用三次。
4、如有喝水习惯的人应在吃饭时一次定量喝,其它时间不能随便喝水,不能吃任何水果和食物,更不能喝任何饮料。
5、以上方法一周后人会很精神,感觉没病好了一样,但是千万要小心千万不可乱食。如有效再给你一个根治胃病的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尚无好的治疗办法,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取得很好的疗效。
▲从痞满辨治 胃脘痞满是本病的主症之一,其病因不同,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此虽曰虚痞,实乃本虚标实,而非无邪无滞。其发病过程可概括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因此导滞法需贯穿于治疗始终。如脘痞饱胀,食后嗳腐,气滞、食滞明显者,予大腹子皮、枳实(或枳壳)、莱菔子、焦三仙行气消食,忌用苦寒攻下之品。时常胃脘痞满,食后加剧,选用百合、乌药、香椽皮、绿薯梅等性味平和之理气药,忌用香燥疏散破气之品,以免伤及正气。症见脘痞、胸闷、纳呆、身重、苔白腻等,证属挟湿,治当健脾化湿,少佐芳化,常用苍术、白术、扁豆、薏苡仁、茯苓、藿香、佩兰、厚朴花等,忌用辛开苦降治实痞之法。症见胃脘痞满,灼热,口苦吞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证属挟热,治以甘凉养胃,少佐辛苦泄热,药用少许黄连、吴萸、蒲公英,忌用苦寒直折胃热之法。症见久病脘痞,或有隐隐刺痛,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证属挟瘀,治当活血通络,选用当归、丹参、三七粉、地龙,忌用活血逐瘀攻逐,以免克伐中气。
▲从疼痛论治 "通者,不痛也;痛者,不通也"。治疗应止痛为先,宜选生浦黄、炒五灵脂、醋元胡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症见胃脘隐痛,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者,为胃阴不足,治当益胃养阴,药用北沙参、麦冬、乌梅、石斛等。症见脘痛连胁,攻窜不定,疼痛与情志关系密切者为肝逆犯胃,治当疏肝和胃,药用苏梗、香附、陈皮、清半夏等。症见胃痛缠绵,喜食喜按,嗳气呃逆者为脾胃虚弱,治当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药用党参、茯苓、白术、清半夏等,如进一步发展出现胃痛缠绵,喜温喜按,泛吐清水,手足欠温,大便稀溏者为脾胃虚寒,治当温中健脾,药用良姜、香附、桂枝、白芍。症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夜晚加甚,得食加重者为瘀血阻滞,治当活血止痛,药用乳香、没药、丹参、田三七等。
▲从嘈杂辨治 嘈杂是脘中饥嘈,或作或止。其证有寒热之分,上海黄文东教授曾指出:"胃中虚寒,嘈而喜热,恶寒,苔白者,宜用温中和胃;胃中有热,嘈而口干,舌红苔黄,宜用清热和胃,肝火犯胃者,嘈而烦躁泛酸,宜用清肝泻火"。笔者根据上述观点,温中和胃剂选用黄芪建中汤之类;清热养胃剂选用温胆汤之类,清肝泻火剂选用左金丸之类,用之临床,常能应效。
▲从食欲辨治 食欲不振是本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宜选用焦三仙、炒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和胃。脾胃气虚者,食欲不振,疼痛每于空腹时加重,而食后又易发胀。胃阴不足者,知饥不思食,喜进流汁软食,食粗糙食物则痛作。而腹满畏食者,多属肝气犯胃或瘀血阻滞。应根据上述辨证,处方用药。
▲从胃酸辨治 CAG患者胃液分析常提示胃酸减少,但治疗仍需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用药,方能奏效。如低酸而见胃阴不足者,除用乌梅酸甘化阴养酸外,宜选用生地、沙参、麦冬、石斛甘寒生津引致胃酸产生。食积酸少或脾胃气虚食滞酸少者,首选山楂补酸兼消食,另加用鸡内金、麦芽等药,促进胃肠运动增强,提高胃液及胃酸分泌。低酸而见痰湿之病人,可用木瓜补酸,兼和胃化湿,另加藿香、佩兰、厚朴花、菖蒲等芳香化湿之品,促进消化和胃酸分泌。寒证病人而见酸少者,则可用良姜、肉桂等辛温之品,刺激胃粘膜分泌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