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施肥发展,三七应该怎么施肥
发布时间:2022-05-31 07:35
编辑:网络
点击:361
三七应该怎么施肥三七生命力很强的,浇点水就可以了,也不用浇太多2,怎样给三七幼苗施肥三七幼苗施肥推荐使用福进
1,三七应该怎么施肥

2,怎样给三七幼苗施肥
三七幼苗施肥推荐使用福进门中药材促生根专用水溶肥,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够促进三七根系的生长,提高三七的长势好抗逆性。要想好吃就要施草木灰及拉的那个
放肥料的韭菜长的快但不怎么好吃
3,有哪些好的施肥方法对提高三七的产量有较好效果
三七施肥规律:三七是典型的喜钾植物,每形成100公斤干物质仅需纯氮1.85公斤,磷0.51公斤,钾2.28公斤。三七对养分的需求较其他作物低。
三七施肥原则:三七施肥注意底肥和追肥,以农家肥为主,铺以少量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以2:1:3为好。追肥掌握在6—9月份。
4,三七彭果期的施肥技术三七果小怎样施肥和施药块根才大
三七果小推荐使用福进门中药材膨大专用水溶肥,针对药材膨大生产的专用产品,使用效果好,可以试试。在辣椒栽后一段时间内,要采用沟灌水的方法,保湿降温。为防落叶,高温时期追肥不宜施人粪尿,改用45%复合肥。在辣椒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辣椒壮蒂灵。可增强各种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发育快、着色早、果肉厚、色泽鲜艳、辣味香浓。
5,三七的施肥有哪些技术
三七的施肥技术:1.基肥:每667m2撒施3000~4000kg混合有机肥,其中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磷肥25~30kg,用锄翻入畦内的6~10cm土层中,然后播种。
2.移栽:种子育苗,第二年休眠芽尚未萌动时移栽。移栽前的基肥施用方法与育苗时一样。
3.追肥: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667m225~50kg,以促进幼苗健壮,减少病害。4~5月追施粪灰混合肥1次(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每667m2用量500~1000kg。6~8月追施混合肥2次,每次每667m21000~1500kg,混合肥比例同上,第二次每667m2另加磷肥25kg左右。
三七追肥多采用撒施。方法为:将混合肥打碎,在无露水的情况下,均匀撒在畦面上,再用小棍轻轻拔动叶子,再稍拔动盖草,肥料便落在土面上。
6,三七苗田如何施肥
三七苗田结合做畦进行施肥,每667米2施基肥3000~4000千克,牛粪占30%~40%,草皮灰占60%~70%,钙镁磷每667米2施25~30千克,基肥必须充分发酵腐熟,打得细碎,均匀撒在畦面上,用锹翻入畦内6~10厘米土层中。
三七苗期需要追肥。三七育苗肥料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包括家禽粪便、骨粉、饼肥。有机肥施用前应充分腐熟。追肥时,用有机肥每667米2施2500千克,在4~6月追施第一次,8~10月追施第二次,视幼苗生长情况适量追施草木灰。 首先要勤施肥,从葡萄萌芽后至8月下旬每月施1次肥,每次每株人畜粪尿水肥5公斤和氮肥50克进行穴施。如果7-8月干旱少雨,葡萄植株周围要覆盖杂草,培土抗旱和进行灌水。
其次要立支架和夏剪,葡萄萌芽后,当新梢长到一定的长度时(20厘米左右),可选留一个粗壮的新梢做主枝,将其余的嫩梢抹除。在良好的肥水管理条件下,葡萄年生长可达4-5米,为促发副梢整形,待新梢生长到架面高度时进行摘心,同时注意除去卷须。
最后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当年种植的葡萄病害较轻,但去冬栽下的植株,由于外调远运而未经检疫和消毒处理的,有的葡萄会有发病的迹象,如黑痘病、白粉病等,应及时喷药防治。白粉病可喷1000倍液的托布津或波美铜和生石灰各500克,每隔两周左右喷1次。防治其它病害可选氧化乐果1000倍、水胺硫磷800倍的甲醛1605乳剂1000倍液,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发育,为早结果打基础。
7,三七如何施肥三七施肥技术
(1)三七的施肥规律和营养特点: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三七栽培的关键技术,从三七需肥规律的中发现,三七对氮(n)、磷(p)、钾(k)三要素的吸收趋势,一、二、三年生三七均表现为k20>n>p05。从三要素吸收比例来看,一年生和三年生n:p:k吸收比例约为2:1:3,二年生为3:1:4。三七是典型的喜钾植物,保证三七的正常生长科学合理地施肥以外,过多施肥并不可取。
(2)三七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吸收动态:三七全氮和全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比较复杂,一年生和二年生全氮含量10月份以前基本呈下降趋势,10月份以后有所回升。三年生则在8月份有个吸收高峰,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一年生全钾含量在一年中均呈下降趋势,二年生和三年生在4-6月份吸收钾较多,6月份以后二年生吸收量下降,三年生则变化不明显。各年生三七全磷含量变化趋势比较一致,4-6月份含量下降,8月份以后开始回升。
三要素吸收绝对量来分析,一年生三七8月初和10月初是两个吸肥高峰期,其n,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肥量的73.29%和45.05%,p则以12月份吸收最多,占吸收总量的52.83%;二年生三七以开花期和结果期需肥最多,n,p,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84%、63.14%和65.43%。由此可见,8月(开花期)至10月(结果期)应是三七最重要的需肥时期。三七施肥注重底肥和追肥,各种肥料与养分互相配合,适时施用叶面肥的原则。优质三七栽培必须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以2∶1∶3为好。过量施用氮素化肥,会造成三七品质下降。底肥提倡施2500-4000公斤/亩农家肥,追肥掌握在6-9月份。
8,盆栽三七如何施肥
(1)三七的施肥规律和营养特点: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三七栽培的关键技术,从三七需肥规律的中发现,三七对氮(N)、磷(P)、钾(K)三要素的吸收趋势,一、二、三年生三七均表现为K20>N>P05。从三要素吸收比例来看,一年生和三年生N:P:K吸收比例约为2:1:3,二年生为3:1:4。三七是典型的喜钾植物,保证三七的正常生长科学合理地施肥以外,过多施肥并不可取。
(2)三七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吸收动态:三七全氮和全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比较复杂,一年生和二年生全氮含量10月份以前基本呈下降趋势,10月份以后有所回升。三年生则在8月份有个吸收高峰,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一年生全钾含量在一年中均呈下降趋势,二年生和三年生在4-6月份吸收钾较多,6月份以后二年生吸收量下降,三年生则变化不明显。各年生三七全磷含量变化趋势比较一致,4-6月份含量下降,8月份以后开始回升。
三要素吸收绝对量来分析,一年生三七8月初和10月初是两个吸肥高峰期,其N,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肥量的73.29%和45.05%,P则以12月份吸收最多,占吸收总量的52.83%;二年生三七以开花期和结果期需肥最多,N,P,K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84%、63.14%和65.43%。由此可见,8月(开花期)至10月(结果期)应是三七最重要的需肥时期。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新栽种、初上盆、刚换泥的盆树、盆花,根系受到损伤,暂宜不施肥。施肥时要施盆边。
一:春夏时盆花和盆树生长旺季、必须多施肥。入秋后,盆花和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肥。冬季花树进入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最好在阴天、傍晚或盆土稍干燥时,先除杂草松土,有利肥水渗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但在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浇透水,俗称“回水”,既有利于肥水的吸收又避免肥害。
二是薄肥勤施,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来讲,立春到立秋,每隔15天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后30天追施一次,立冬后停止追肥。
三是要注意盆花、盆树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氮、磷、钾。氮肥促进植株枝叶生长,如花生麸、豆饼、硫铵;磷肥促进花色艳丽,果实肥大,如过磷酸钙、碎骨粉;钾肥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坚挺,如硫酸钾、草木灰。
四是盆景花卉最好用有机肥料,又叫农家肥,如人粪尿、家禽粪肥、骨粉、花生麸、豆饼和各种绿肥、草木灰等,这些肥含不同成分的氮、磷、钾元素。尽可能不用化学肥料,因化肥会残留酸根或盐根,盆土会变成酸性或碱性,妨碍植物的生长。
9,茼蒿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茼蒿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叶枯病、叶斑病、立枯病、炭疽病、菌核病、细菌性萎蔫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近年发现亦有潜叶蝇为害。
病害可采用以下农业与药剂方法防治:①采用深沟高畦栽培。②改撒播为条播或穴播,或实行壮苗移植。③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④药剂防治,幼苗期可用1∶1∶200波尔多液喷施1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虫害可选用艾美乐等药剂防治。茼蒿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见表10。茼蒿常见病虫害有叶枯病、霜霉病、褐斑病、潜叶蝇、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采用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园清洁,选用抗病品种等综合措施,然后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1、叶枯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 2、霜霉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褐斑病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一般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潜叶蝇可用2.5%辉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0.9%虫螨克1500-2000倍液,或1.8%虫螨克3000-4000倍液喷雾。 5、蚜虫可用10%蚜虱净乳油10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等喷雾,可兼治白粉虱。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茼蒿常见病虫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褐斑病、潜叶蝇、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应采用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园清洁,选用抗病品种等综合措施,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叶枯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霜霉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褐斑病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一般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潜叶蝇可用2.5%辉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0.9%虫螨克1500-2000倍液,或1.8%虫螨克3000-4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10%蚜虱净乳油10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等喷雾,可兼治白粉虱。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1、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褪色的病斑,随着孢子繁殖生长,叶片逐渐枯黄失绿,最后叶背病斑出现白色的霉层,就像冬季时起霜一样,所以得名霜霉病。
防治方法:种植前将种植地的病残体收齐几种烧毁,再将土壤深翻,杜绝病菌的越冬,种植时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病时用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洒防治。
2、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而且发病后还出现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还有轮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色为褐色,此外也从叶片蔓延至茎和叶柄上,导致种植枯萎。
防治方法:与其他作物轮作,忌连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种植时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发病时可用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6.5%甲霉灵粉尘剂喷洒防治。
3、蚜虫:蚜虫将植株的叶片、嫩枝、花蕾等幼嫩部位吸食干净,使叶片皱缩、卷曲以及畸形,如果蚜虫较严重,会导致整个植株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越冬前将田间的杂草杂物集中烧毁,避免虫卵越冬,可用它的天敌防治,或者喷洒稀释后蚜螨清乳油药剂防治。
扩展资料:
茼蒿的田间管理: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茼蒿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茵核病,菜螟,蚜虫。
1.立枯病:症状特征: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
2.菌核病:症状特征:主要为害茎蔓、叶片。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中前期,防治20%硅唑咪鲜胺30ml+恶霜菌酯25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3.菜螟:以初龄幼虫蛀食幼苗大菜螟心叶,吐丝结网,轻则影响菜苗生长,重者可致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垅;高龄幼虫除啮食心叶外,还可蛀食茎髓和根部;并可传播细菌软腐病,引致菜株腐烂死亡。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施药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喷雾2-3次,注意将药喷到菜心上。
4.蚜虫: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于1∶500时,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