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宗三七,就上三七通
当前位置:首页/基地图片> 三七皂苷的萃取剂,关于精油提取时加盐的目的

三七皂苷的萃取剂,关于精油提取时加盐的目的

本文目录一览关于精油提取时加盐的目的2,为什么萃取工艺中三七不易提取三七总皂苷3,生产薯蓣皂素的原料有哪几种4,熟三七皂苷用60的乙醇提取可以吗5,薯蓣皂素提取工艺6,中药脱色7,洗洁精加什么原料可以更好地去除油渍8,表面活性剂是什么9……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精油提取时加盐的目的

可以啊
盐析: 1.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在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使其分层现象更明显的过程。 2.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 3.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搅拌加热,反应后形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水形成混合物。往锅内加入食盐颗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与甘油、水分离,浮在液面。(该反应用以制肥皂)精油的为3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溶解的物质析出的过程。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由蛋白质周围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当用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中性盐对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于是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层减弱乃至消失。同时,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盐析法应用:1. 免疫球蛋白和酶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2. 中药的提取 盐析法是在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例如三七的水提取液中加硫酸镁至饱和状态,三七皂甙乙即可沉淀析出,自黄藤中提取掌叶防己碱,自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在生产上都是用氯化钠或硫酸按盐析制备。有些成分如原白头翁素、麻黄碱、苦参碱等水溶性较大,在提取时,亦往往先在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再用有机溶剂萃取。盐析法优缺点:1. 成本低,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2. 操作简单、安全。3. 不会引起蛋白质变性,经透析去盐后,能得到保持生物活性的纯化蛋白质。4. 效果不理想,通常只是作为初步的分离纯化,还需要结合其它的纯化方法。

三七皂苷的萃取剂

2,为什么萃取工艺中三七不易提取三七总皂苷

萃取工艺中,三七不易提取三七总皂苷是三七有大量的淀粉。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药用主要取其根,三七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七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占三七块根的10~12%。三七总皂苷可溶于水和乙醇,考虑到三七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不宜采用水或低浓度乙醇,以免糊化,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三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三七皂苷的萃取剂

3,生产薯蓣皂素的原料有哪几种

1、分离、干燥薯蓣皂素的新方法及设备系统 2、利用鲜黄姜发酵联产白酒和皂素的方法 3、薯蓣皂素含量的试纸检测方法 4、薯蓣皂素含量的elisa检测方法 5、超临界co2反向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6、茶皂素和氯氰菊酯杀虫组合物 7、生物酶催化协同浸取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8、薯蓣皂素工业废水、废渣处理技术 9、由黄姜、穿山龙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及用其废渣生产生物有机肥 10、薯蓣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11、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 12、茶油饼中提取三萜类皂素作为添加剂的应用 13、用黑曲霉菌发酵联产薯蓣皂素和柠檬酸 14、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 15、一步浸取饼粕提取油脂和茶皂素工艺 16、薯蓣皂素含量快速检测法 17、利用皂素废渣制取燃料的方法 18、用水作溶剂从茶麸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19、从薯蓣属植物中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20、从黄姜或穿地龙生产皂素的废液中提取酒精的方法 21、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 22、提取茶皂素的一种新工艺 23、薯蓣皂素生产过程中穿龙薯蓣浸泡液的综合利用方法 24、用正丁醇从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 25、薯蓣皂素的生产工艺 26、薯蓣皂素的提取工艺 2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薯蓣属植物中提取薯蓣皂素 28、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 29、茶皂素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30、一种皂素的回收方法 31、茶皂素的制取方法 32、茶皂素花露水的制取方法 33、高效萃取皂素提取器 34、皂素裂解反应釜 35、薯蓣皂素发酵的专用设备 36、薯蓣皂素发酵的专用设备 37、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在薯芋皂素产业上的应用方法 38、黄姜生产皂素过程中的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方法 39、利用皂素废渣和废水发酵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40、利用皂素生产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 41、黄姜皂素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 42、直接分离法黄姜提取皂素的工艺 43、环保无污染生产薯蓣皂素的方法 44、薯蓣皂素生产中废水废渣的处理方法 45、膜集成技术处理薯蓣皂素废水并回收葡萄糖和盐酸的方法 46、一种剑(蕃)麻甾体皂素的生产方法 47、多酶法预水解黄姜联产淀粉糖的薯蓣皂素提取方法 48、一种联产薯蓣皂素、葡萄糖的洁净工艺方法 49、一种黄姜提取皂素的清洁生产工艺 50、一种皂素废水处理方法
182189338:你好。 生产薯蓣皂素的原料有:盾叶薯蓣、穿龙薯蓣、黄山药、紫黄姜。

三七皂苷的萃取剂

4,熟三七皂苷用60的乙醇提取可以吗

可以。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及纯化中,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三七中皂苷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使用浓度为60%的乙醇,在液固比100:1的条件下,以255w的微波功率,微波间歇萃取lOx20s,是可以使用的。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俗称酒精,分子式为C2H6O,摩尔质量为46.07g/mol,密度为0.79g/cm3,是无色透明易挥发和易燃性液体,具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味,燃烧时出现淡蓝色火焰。

5,薯蓣皂素提取工艺

1、分离、干燥薯蓣皂素的新方法及设备系统 2、利用鲜黄姜发酵联产白酒和皂素的方法 3、薯蓣皂素含量的试纸检测方法 4、薯蓣皂素含量的ELISA检测方法 5、超临界CO2反向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6、茶皂素和氯氰菊酯杀虫组合物 7、生物酶催化协同浸取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8、薯蓣皂素工业废水、废渣处理技术 9、由黄姜、穿山龙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及用其废渣生产生物有机肥 10、薯蓣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11、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 12、茶油饼中提取三萜类皂素作为添加剂的应用 13、用黑曲霉菌发酵联产薯蓣皂素和柠檬酸 14、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 15、一步浸取饼粕提取油脂和茶皂素工艺 16、薯蓣皂素含量快速检测法 17、利用皂素废渣制取燃料的方法 18、用水作溶剂从茶麸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19、从薯蓣属植物中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20、从黄姜或穿地龙生产皂素的废液中提取酒精的方法 21、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 22、提取茶皂素的一种新工艺 23、薯蓣皂素生产过程中穿龙薯蓣浸泡液的综合利用方法 24、用正丁醇从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 25、薯蓣皂素的生产工艺 26、薯蓣皂素的提取工艺 2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薯蓣属植物中提取薯蓣皂素 28、利用生物技术由黄姜类植物生产皂素的工艺 29、茶皂素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30、一种皂素的回收方法 31、茶皂素的制取方法 32、茶皂素花露水的制取方法 33、高效萃取皂素提取器 34、皂素裂解反应釜 35、薯蓣皂素发酵的专用设备 36、薯蓣皂素发酵的专用设备 37、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在薯芋皂素产业上的应用方法 38、黄姜生产皂素过程中的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方法 39、利用皂素废渣和废水发酵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40、利用皂素生产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 41、黄姜皂素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 42、直接分离法黄姜提取皂素的工艺 43、环保无污染生产薯蓣皂素的方法 44、薯蓣皂素生产中废水废渣的处理方法 45、膜集成技术处理薯蓣皂素废水并回收葡萄糖和盐酸的方法 46、一种剑(蕃)麻甾体皂素的生产方法 47、多酶法预水解黄姜联产淀粉糖的薯蓣皂素提取方法 48、一种联产薯蓣皂素、葡萄糖的洁净工艺方法 49、一种黄姜提取皂素的清洁生产工艺 50、一种皂素废水处理方法

6,中药脱色

  应用于中药脱色的方法及工艺很多,但大致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一、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进行除去   属于最常用、最简单、也是效果比较差的方法。   1.水提醇沉:可去除小部分水溶性色素。   醇提水沉:可除去大部分脂溶性色素。(也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2.酸碱沉淀法: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时,可调节PH3以下,另其析出。   二、根据色素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除去   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时,可采取调节PH到12以上,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时由于色素都以解离形式存在,不宜被萃出。   三、根据色素与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物理吸附:(吸附力是分子间力)   (1)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可去除亲水性色素。   (2) 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纸浆、滑石粉、硅藻土。可去除亲脂性色素。   活性炭是优良的吸附剂,它对色素、细菌、热原等杂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其还有助滤作用。   其内部有大量的微孔和空隙,表面积可达200-500m2/g。   吸附原理:由于数色素具有共扼双键结构,易吸附。   使用方法:冷吸附法,热吸附法,炭层助滤法,柱层析吸附法。   2.化学吸附:   (1)例如可用碱性氧化铝去除一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   (2)离子交换树脂法:例如黄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可以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   3.半化学吸附:聚酰胺与大孔树脂。吸附原理为氢键作用,大孔树脂还有部分范德华力作用。   聚酰胺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的酚羟基形成氢键。也可一通过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   四、沉淀法除去色素   代表物质:石灰乳。   常用浓度:20%-30%。   脱色原理:石灰乳中钙离子能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结合成钙螯合物、钙盐沉淀。而沉淀在硫酸作用下,黄酮、蒽醌、酚类、皂苷、部分生物碱与钙离子形成的钙盐可以被分解出来,再溶解到水中。但是鞣质、部分蛋白质、有机酸、极性色素、多糖等不能分解出来。   五、絮凝剂法除去色素   1.常用的絮凝剂分以下几种:   (1)明胶类:鞣质影响药液稳定性且容易变色。可利用明胶与鞣质行政络合物,与水中悬浮颗粒一起沉淀   (2)ZTC1+1天然澄清剂:   四种:I型:除蛋白型   II型:脱色澄清型   III型:中药口服液与颗粒剂型,可代替醇沉法,起到去除不稳定成分和助滤作用。   IV型:注射液型,主要提高澄明度。   (3)101果汁澄清剂:   (4)甲壳素及壳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乙酰化制得。它们都是天然的阳离子絮凝剂。   2.影响澄清效果的因素   (1)澄清剂的用量   (2)澄清剂的配制浓度和加入顺序   (3)药液本身的浓度   (4)絮凝时温度的影响   (5)药液的PH的影响   (6)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影响   (7)絮凝沉淀时间的影响   六、膜分离去除色素   最常用的为超滤技术。

7,洗洁精加什么原料可以更好地去除油渍

碳酸氢钠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洗洁精了,但它对人体还是有一定损害的,并不是绝对的健康。为了将损害降到最低,大家最好选择负责任、有信誉的厂家和商家,最好是国家免检和名牌产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几个知名的洗洁精品牌,让所有人家里的盘子都会唱歌,一起来看!品牌洗洁精TOP1——雕牌高效洗洁精  简介:全效加浓轻松去污配方,并特含高效、持久、安全的消毒剂——TRICLOSAN,有效地去除各种油渍、污渍、易冲易洗,使餐具洁净如新;还能有效去除瓜果、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洗得干净,吃得放心;看得见的品质,洁净透明,富含柠檬等天然植物成分,温和不伤手;全效加香配方,让你仿佛置身于天然果园中,享受芳香怡人、清新甜橙果香味。可用于玻璃器皿、釉面等硬表面的清洗,令居室卫生、安全。  小编短评:这就是传说中“让盘子唱歌的洗洁精”哦,它的液体是透明的,并有甜橙的芳香,很好闻,用起来也很节省,用一小滴就可可以把餐具洗得很干净呢。这款的包装也是透明的,看起来就非常赏心悦目,很不错,小编可是它的忠实粉丝哦。品牌洗洁精TOP2——安利碟新浓缩洗洁精  简介:与以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为原料的普通洗洁精不同,安利碟新浓缩洗洁精以椰子油的衍生物和芦荟为原料,无化学清洁剂残留,不伤手,独特的三元洗涤系统,融合三种特殊的表面活性剂,迅速溶解顽固污垢;泡沫丰富,但易于清洗,不留残渍,不损伤精致器皿表面。浓缩配方,一升装可稀释成18瓶,超值。  它可以用来清洗蔬菜和水果表面的农药,分离泥沙、去除污垢,用后的废水排掉后,最终可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柑橘香味儿,清新宜人,是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唯一专用产品,并荣获中国环境产品认证。  小编短评:碟新洗洁精也是安利家的招牌产品,看中了它的环保性,我国南北极的科考队都用它呢,就因为它不会对世界上最干净两个地方的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哦。日常使用时,可以按照它和水1:8的比例稀释,然后再当作日常的洗洁灵使用,效果非常好,清洁碟子又块又干净,而且非常节省哦,一瓶一般可以用一年。非常适合对餐具清洁度要求高的人,绝对会让你家的盘子唱起歌来。品牌洗洁精TOP3——白猫洗洁精  简介:名闻中外的“白猫”品牌命名的上海白猫(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创立于 1948 年,曾开创了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先河。白猫洗洁精,含TRICLOSAN除菌因子,更干净、更卫生。 每滴洗盘数超过国家标准1.5倍,洗得更多,省时省力省钱,让你省得更多;温和配方,更加呵护双手。 使用时,在清水中加入数滴白猫洗洁精,将餐具、茶具、蔬菜、水果等浸洗,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小编短评:白猫洗洁精可是老牌子了,小编记得小时候妈妈就常用它来洗锅洗碗,很不错,用量很省,很少一点就可以洗很多的盘子和碗,而且还都挺干净的,非常不错。小编的朋友中更有一位强人,说她家自从有了洗洁精后一直都没用过别的牌子,都对它有感情了。呵呵,其实主要也是品质和口碑都好啊。品牌洗洁精TOP4——立白生姜洗洁精  简介:洗洁精如今已成为了家庭的日用生活必需品,“立白”新推出的生姜洗洁精成了同类产品中的亮点。该洗洁精萃取了生姜成分,能有效抑制生活中的金黄色普葡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能祛菌除腥味,还含优质表面活性剂,洁净瓜果、蔬菜,卫生安全;更有效去鱼腥、羊膻、霉、馊等味;强效去油污配方洁净力更强;性质温和、不伤手;泡沫丰富,容易过水、无残留。  小编短评:现在很多护理用品都含有生姜成分,看来它是个好东西了。立白的这款洗洁精就蕴含天然生姜,能有效祛菌除腥味,而且还不伤手、无残留呢,更能全面呵护家人健康,非常不错。平常衣服上有油脂什么,用它洗一下很快就能洗掉了,不防试下。品牌洗洁精TOP5——田七草本除菌洗洁精  简介:田七草本除菌洗洁精,加入全新草本抑菌成份——田七抑菌总皂苷,有效抑制生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更有效去除异味;强效去油污配方,洁净力特强,可清洁餐具表面污渍、油渍,更能洁净肉眼看不见的致病细菌,洁净亮白,彻底干净,轻而易举;环保无磷配主,洗去果蔬残留农药,安全放心;快速祛除鱼腥、羊膻、霉馊异味,清新怡人;性质温和,不伤皮肤,同样适用于洗涤儿童用品;不伤手,无残留,呵护全家健康。  小编短评:田七草本除菌洗洁精曾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也是中国驰名商标,现在它的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影响很大。小 女装货源 女装批发 女装代理 以上内容由蜜西娅missthea.net.cn女装官网提供

8,表面活性剂是什么

1.概念:   是楼上那位说的 具有固定的。。。。。   2.组成: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   非极性烃链: 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极性基团: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   3.吸附性:   溶液中的正吸附:增加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   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极性固体表面单层吸附,   极性固体表面可发生多层吸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表面活性剂概述:  1.概念: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组成: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   非极性烃链: 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极性基团: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   3.吸附性:   溶液中的正吸附:增加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   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极性固体表面单层吸附,   极性固体表面可发生多层吸附 [编辑本段]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   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   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   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但是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叠。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   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 (RCOOˉ)n M。脂肪酸烃R一般为11~17个碳的长链,常见有硬脂酸、油酸、月桂酸。根据M代表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它们均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但易被破坏,碱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破坏,电解质亦可使之盐析 。   碱金属皂:O/W   碱土金属皂:W/O   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   2、硫酸化物 RO-SO3-M   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脂肪烃链R在12~18个碳之间。   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醇硫酸钠)   乳化性很强,且较稳定,较耐酸和钙、镁盐。在药剂学上可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产生沉淀,对粘膜有一定刺激性,用作外用软膏的乳化剂,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或增溶。   3、磺酸化物 R-SO3 - M   属于这类的有脂肪族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和烷基萘磺酸化物。它们的水溶性和耐酸耐钙、镁盐性比硫酸化物稍差,但在酸性溶液中不易水解。   常用品种有: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胆酸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该类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因此称为阳性皂。其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所以也称为季铵化合物。其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作用。   常用品种有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在不同pH值介质中可表现出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卵磷脂: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微粒制剂的主要辅料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氨基酸型:R-NH+2-CH2CH2COO-   甜菜碱型:R-N+(CH3)2-COO—。   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脂肪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   HLB为3~4,主要用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多元醇   蔗糖酯:HLB(5~13)O/W乳化剂、分散剂   脂肪酸山梨坦(Span) :W/O乳化剂   聚山梨酯(Tween) : O/W乳化剂   3.聚氧乙烯型:Myrij(卖泽类,长链脂肪酸酯);Brij (脂肪醇酯)   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Poloxamer   能耐受热压灭菌和低温冰冻,静脉乳剂的乳化剂 [编辑本段]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1.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棒状、束状、层状/板状等结构。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根据经验,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限定在0-40,非离子型的HLB值在0-20。   混合加和性:HLB=(HLBa Wa+HLBb /Wb) / (Wa+Wb)   理论计算:HLB=∑(亲水基团HLB值)+∑(亲油基团HLB)-7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3、增溶作用   1)胶束增溶:水不溶性、微溶性药物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   非洛地平-----0.025%吐温-----10倍   (表)亲水基团---亲油基团,   (药)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   ?cmc,“表”的量?,胶束?,增溶量?,最大增溶浓度(MAC) [编辑本段]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增溶:C>CMC ( HLB13~18)   增溶体系为热力学平衡体系   CMC越低、缔合数越大,增溶量(MAC)就越高   温度对增溶的影响:温度影响胶束的形成,影响增溶质的溶解,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 Krafft点越高,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   昙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在聚氧乙烯链相同时,碳氢链越长,浊点越低;在碳氢链相同时,聚氧乙烯链越长则浊点越高。   2.乳化剂:   HLB:3-8 W /O型乳化剂:Tween;一价皂   HLB:8-16 O/W型乳化剂:Span;二价皂   3.润湿:(HLB:7-9)   4.助悬   5.起泡和消泡   6.消毒、杀菌   7.去垢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及相应的实际应用,成为一类灵活多样、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   在造纸工业中可以用作蒸煮剂、废纸脱墨剂、施胶剂、树脂障碍控制剂、消泡剂、柔软剂、抗静电剂、阻垢剂、软化剂、除油剂、杀菌灭藻剂、缓蚀剂等。   表面活性剂在医药行业也有广泛应用。在药剂中,一些挥发油脂溶性纤维素、甾体激素等许多难溶性药物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可形成透明溶液及增加浓度;在医药行业中可作为杀菌剂和消毒剂使用,其杀菌和消毒作用归结于它们与细菌生物膜蛋白质的强烈相互作用使之变性或失去功能,这些消毒剂在水中都有比较大的溶解度,根据使用浓度,可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伤口或粘膜消毒、器械消毒和环境消毒;药剂制备过程中,它是不可缺少的乳化剂、润湿剂、助悬剂、起泡剂和消泡剂等。   在农药行业,可湿性粉剂、乳油及浓乳剂都需要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如可湿性粉剂中原药多为有机化合物,具有憎水性,只有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药粒才有可能被水所润湿,形成水悬液;而且在粒剂及供喷粉用的粉剂中,有的也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剂在受药表面的附着性和沉积量,提高有效成分在有水分条件下的释放速度和扩展面积,提高防病、治病效果。   在化妆品行业中,做为乳化剂是乳霜、乳液、洁面、卸妆等护肤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编辑本段]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传统观念上认为,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即使在很低浓度时也能显著降低表(界)面张力的物质。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深入,目前一般认为只要在较低浓度下能显著改变表(界)面性质或与此相关、由此派生的性质的物质,都可以划归表面活性剂范畴。   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均由两部分构成。分子的一端为非极亲油的疏水基,有时也称为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水基,有时也称为疏油基或形象地称为亲水头。两类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分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因而赋予了该类特殊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便又不是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有结构通常称之为“双亲结构”(amphiphilic   structure),表面活性剂分子因而也常被称作“双亲分子”。   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   导读表面活性剂:都市女性没有太多时间上美容院做一套完整的皮肤护理,那么没有关系,只有你肯动手,在家也能享受美容院级别的护肤哦。潮人教你简单六步,你就能达到美容院的护理效果了。   love clove 补水洁面乳   1、洁面   洁面一定要彻底,不要忽视颈项及锁骨位置,注意水温,最好在32度以下。   推荐美容院人气洁面产品:love clove 补水洁面乳   主要成分:保湿因子,洁面因子,尿囊素,花胎萃取液,橄榄油表面活性剂,珊瑚藻萃取物。   主要功效:白色乳霜状质地,略带清香,轻柔清除肌肤污垢,去除老化角质,平衡油脂分泌,疏通毛孔,用后清爽怡人,肌肤恢复洁净柔软,如薄膜般的柔滑细腻,光泽嫩白充满活力。适合干性,衰老性肌肤,敏感性肌肤,任何季节适用;油性,混合性肌肤夏季使用。   玫琳凯柔肤磨砂膏   2、磨砂   轻柔的磨砂可去除皮肤表层上的死皮及油脂,加速细胞新成代谢。选用含生果成分的磨砂膏,当中的天然醇素对去死皮很有效。   推荐美容院人气洁面产品:玫琳凯柔肤磨砂膏   主要成分:杏仁及杏仁磨砂微粒、橄榄油、甘油。   主要功效:去除皮肤表面老死的角质,软化粗糙表皮,平滑皮肤,焕发肌肤活力,使皮肤光滑,赋予肌肤丝绸般触感。   蒸气可以解决简单的皮肤问题   3、蒸气   蒸气有助于毛孔扩张,在水中加进香熏油更可舒缓身心,也可以解决简单的皮肤问题。   步骤a. 烧一壶开水,熄火,将壶盖打开。   步骤b. 将脸洗净后用大毛巾将自己的头与冒着蒸气的开水壶围住,形成桶状,使蒸气不向四周扩散(注意不要离水壶太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烫伤),能比较集中地使热气升到脸上,使面部毛孔受热张开,积在皮肤内的污垢就会和汗液一起顺着毛孔流出。   步骤c. 蒸完后,用干毛巾轻轻按在脸上,吸干水珠,然后用冷毛巾敷面,使张开的毛孔收缩,也可以用收敛性化妆水拍打脸部,进行皮肤调理。最好趁皮肤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进行营养护肤与按摩,使皮肤得到良好的滋养。   提示:蒸面的时间要以皮肤的性质来决定,油性皮肤的人,蒸面时间不宜太长,但要求温度高一些,以脸部的感觉为好,一般5―10分钟即可;干性皮肤的人则相反,整气的温度不要太高,但时间可以长一些,一般为10―15分钟。中性皮肤介于二者之间。   按摩可以调节面部的血液循环   4、按摩   按摩可以调节面部的血液循环,活血化淤,消皱去斑;帮助肌肤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让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消除过多水分引起的肿胀和松弛;提高肌肤的代谢率,从而提高美容产品的吸收效果。   a.拧转摩擦法   按摩方法:手臂和腿部,在通常的反复涂抹之后,新出现了由下往上边拧转边揉擦的按摩手法。   b.打圈按摩法   按摩方法:全部以转圈的方式进行。建议用顺时针的手法对待松软的水性脂肪,较硬的油性脂肪则适合用逆时针的手法。   c.施力按压法   按摩方法:双手握拳或用拇指按压脂肪堆积的部位。   d.提拉按摩法   按摩方法:于腰部、大腿、臀部和臂部等易堆积多余脂肪的部位,用整个手掌自下而上提拉式的涂抹表面活性剂。 [编辑本段]表面活性剂的历史发展  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形成一门工业得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以石油化工原料衍生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打破了肥皂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60余年的发展,1995年世界洗涤剂总产量达到4300万吨,其中肥皂900万吨。据专家预测,全世界人口从2000年到2050年将翻一番,洗涤剂总量将从5000万吨增加到12000万吨,净增1.4培,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   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工业起始于5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洗涤用品总量已达到310万吨,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位。其中合成洗涤剂的生产量从1980年的40万吨上升到1995年的230万吨,净增4.7倍,并以年平均增长率大于10%的速度增长。据中国权威部门预测,2000年洗涤用品总量将达到36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将达到65.5万吨。其中产量超万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计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月桂醇硫酸钠(K12或SDS)、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平平加O、二乙醇酰胺(6501)硬脂酸甘油单酯、木质素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扩散剂NNO、扩散剂MF、烷基聚醚(PO-EO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AEO-3)等。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亲疏平衡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性能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表面活性剂要呈现特有的界面活性,必须使疏水基和亲水基之间有一定的平衡。   石蜡HLB值=0(无亲水基) 聚乙二醇HLB值=20(完全亲水)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乳化标准油来确定HLB值。   HLB值 15~18 13~15 8~8 7~9 3.5~6 1.5~3   用途 增溶剂 洗涤剂 油/水型乳化剂 润湿剂 水/油乳化剂 消泡剂   HLB值可作为选用表面活性剂的参考依据。   3. 疏水基种类与性能   疏水基按应用分四种   (1) 脂肪烃:   (2) 芳烃:   (3) 混合烃:   (4) 带有弱亲水性基   (5) 其他:全氟烃基   疏水性大小:(5)>(1)>(3)>(2)>(4)   3.亲水基的位置与性能   末端:净洗作用强,润湿性差;中间:相反。   4.分子量与性能   HLB值、亲水基、疏水基相同,分子量小,润湿作用好,去污力差;   分子量大,润湿作用差,去污力好。   5.浊点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亲水性取决于醚键的多少,醚与水分子的结合是放热反应。   当温度↑,水分子逐渐脱离醚键,而出现混浊现象,刚刚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浊点。此时表面活性剂失去作用。浊点越高,使用的温度范围广。 扩展阅读: 1. http://www.how188.com/ 开放分类: 化学,化工,精细化工,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我来完善] “表面活性剂”相关词条: 更多 表面处理剂表面催化剂水处理剂精细化学品萃取剂洗涤剂抗氧剂缓冲剂保湿剂硅油烷基多苷漂白剂 消泡剂 乳化剂 防腐剂 增稠剂 去污剂 渗透剂 缓蚀剂 高分子化合物 分散剂 消毒剂 合成树脂 合成洗涤剂 干燥剂 吸附剂 溶剂 螯合剂 柔软剂 发泡剂 印染助剂 稳定剂 胶凝剂 染色剂 碱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油品添加剂 防锈剂 色浆 脱脂剂 水基防锈剂 增塑剂 剂 稀释剂 固化剂 流平剂 促进剂 脱模剂 交联剂 防潮剂 脱漆剂 润滑剂 软化剂 活化剂 硫化剂 成膜剂 偶联剂 防老剂 增粘剂 防焦剂 乳剂 “表面活性剂”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surface active agents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9,高一化学必修2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加试剂顺序关键:(1)na2co3在bacl2之后;(2)盐酸放最后。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 ,而n(溶质)=m(溶质)/m(溶质)= ρ v(溶液) 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例如:配制4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1)计算:需无水na2co3 5.3 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na2co3 5.3 g。(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5)定容: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1-2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这个操作叫做定容。注意事项: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②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③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完全回流,故液面暂时低于刻度线,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④如果加水定容时超出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须应重新配制。⑤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必须重新配制,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⑥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粘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第二节 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②看是否可拆。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4、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注】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三、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钠 na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o2反应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时:2na + o2==na2o2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②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③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④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二、铝 al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 3+3cu( 2al+3cu2+=2al3++3cu)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fe2o3+2al == 2fe+al2o3,al 和 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三、铁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 (fe+2h+=fe2++h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③与盐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fe+cu2+=fe2++cu)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氧化物1、al2o3的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难溶物,其熔点很高,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2o3+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6h+=2al3++3h2o)al2o3+ 2naoh == 2naalo2 +h2o(al2o3+2oh-=2alo2-+h2o)2、铁的氧化物的性质:feo、fe2o3都为碱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feo+2hcl =fecl2 +h2ofe2o3+6hcl=2fecl3+3h2o二、氢氧化物1、氢氧化铝 al(oh)3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规律:不溶性碱受热均会分解)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al3++3nh3·h2o=al(oh)3↓+3nh4+)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而用氨水。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和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fe(oh)3+3hcl=fecl3+3h2o(fe(oh)3 + 3h+= fe3++ 3h2o)②fe(oh)2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4fe(oh)2+o2+2h2o=4fe(oh)3(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③fe(oh)3受热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3、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三、盐1、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价态归中规律)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②fe3+离子的检验:a.溶液呈黄色;b.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c.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fe2+离子的检验:a.溶液呈浅绿色;b.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c.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2、钠盐: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四、焰色反应1、定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2、操作步骤: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浸洗后灼烧至无色,沾取试样(单质、化合物、气、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3、 重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的焰色的干扰)焰色反应属物理变化。与元素存在状态(单质、化合物)、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等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合金的特性: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性能。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②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 si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1、单质硅(si):(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sio2+2c=si(粗)+2co↑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2、二氧化硅(sio2):(1)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3、硅酸(h2sio3):(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2)化学性质: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其酸酐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强酸制弱酸原理)na2sio3+2hcl=2nacl+h2sio3↓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此方程式证明酸性:h2sio3<h2co3)(3)用途: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4、硅酸盐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溶于水,最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玻璃、陶瓷、水泥。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硅酸钠:na2sio3 na2o·sio2硅酸钙:casio3 ca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正长石:kalsio3不能写成 k2o· 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二、氯及其化合物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4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特点主要有: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类: 一.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不同,有机化合物被分为三大类: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2.碳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2],故称碳环化合物。它又可分为两类:脂环族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或稠苯体系的化合物。3.杂环化合物:组成这类化合物的环除碳原子以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原子,叫做杂环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 决定某一类化合物一般性质的主要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或功能基。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命名: 1.俗名及缩写 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三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2.普通命名(习惯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正:代表直链烷烃; 异: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新:一般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3.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命名的步骤及原则: (1)选主链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有几条相同的碳链时,应选择含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2)编号 给主链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应使各取代基都有尽可能小的编号或取代基位次数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写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再写烷烃的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简单的在前,复杂的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写出,用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1、甲烷(天然气) 分子式为:CH4 特点:最简单的有机物 2、乙烯 分子式为:C2H4 特点:最简单的烯烃(有碳碳双键) 3、乙醇(酒精) 分子式为:CH3CH2OH 特点:最常见的有机物之一 4、乙酸(醋酸) 分子式为:CH3COOH 特点:同上 5、苯 分子式为:C6H6 特点:环状结构 2. 质上的特点 物理性质方面特点 1) 挥发性大,熔点、沸点低 2) 水溶性差 (大多不容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方面的特性 1) 可燃性 2) 熔点低(一般不超过400℃) 3)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汽油、四氯化碳、乙醚、苯) 4) 稳定性差(有机化合物常会因为温度、细菌、空气或光照的影响分解变质) 5)反应速率比较慢 6)反应产物复杂【回归课本】 1.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与同分异构体有关的综合脉络 3.有机反应主要类型归纳 下属反应物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 取代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 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 加成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一般只跟氢气、氰化氢等反应。 消去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 还原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 加聚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 缩聚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 一 有机化合物 (一)烃 碳氢化合物 烷烃:CnH(2n+2) 如甲烷 CH4 夹角:109°28′ 是烷烃中含氢量最高的物质。 烷烃有对称结构,结构式参看书上。 甲烷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CH4+2O2→CO2+2H2O 注意条件 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条件:光照 注意四个取代反映 同系物:结构相似,相互之间相差一个或多个碳氢二基团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有机中,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 C-C:饱和烃 C=C:不饱和烃 与氧气反应,明亮火焰大量黑烟。 含C=C的烃叫做烯烃,不饱和,碳碳双键键能不一样,因此一个容易断裂,发生加成反应成为稳定的单键。 可以与强氧化剂和溴单质发生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注意条件。具体结构见课本 夹角:120° 与溴单质、水、氢气、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应物质。注意条件。 (二)烃的衍生物 乙醇:CH3CH2OH 乙醇和二甲醚都是C2H6O,但是结构不同。所以2mol乙醇与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断的是O-H -OH羟基,是乙醇的基团。基团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且发生反应大多是在基团附近。 可以看做是羟基取代了乙烷中一个氢。 乙醇要求的反应: 1.氧化反应:CH3CH2OH+3O2→2CO2+3H2O条件点燃 2.催化氧化,生成甲醛。具体见笔记 3.使酸性重铬酸钾aq变绿,反应不作要求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 Na与O2反应(点燃) Na与H2O反应: K与H2O反应: 2、卤素单质F2 、Cl2 、Br2 、I2与氢气反应 、 、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溴化钠、氯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① ②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4、Mg与H2O反应: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NH3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②铝与盐酸反应 ③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④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存在时分解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 (氧化反应)正极(铜): (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① ② ③ ④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 加成反应((与Br2水或溴的CCI4溶液反应反应):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① ② ③ (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① 与Br2的反应 :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3CH2OH CH3COOH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 乙酸的酸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 乙酸的酯化反应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6、①蔗糖水解反应: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油脂+H2O 甘油+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 反应)油脂+H2O 甘油+ 蛋白质+H2O 各种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2HgO受热分解: Ag2O受热分解: 2、CO还原Fe2O3①C 还原MgO ②O2与Cu2S反应(火法炼铜) ③Al 还原Fe2O3(铝热反应) ④Fe还原CuSO4: 3、电解NaCl: ①电解MgCl2 ②电解Al2O3 ③、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4H10裂化得到乙烯和乙烷:
为您推荐
Copyright© 2005-2022   www.sanqitong.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2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注明来源) 网址:www.sanqit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