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菌作文,我爱家乡的野生菌680字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07-11
  • 772

1,我爱家乡的野生菌680字

七月了。这段时间,家乡的雨水算是多了,这片土地,终于,缓了一口气。 今天起了个大早,大山的松林地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菌子和好多和我一样来捡菌子的人。往年六月份就有的菌子,因为干旱,迟了许久。刚进山,山脚草丛中咋眼一看、躲着一个花纹美丽的红葱,这种菌气味芳香,有一股浓郁的葱味,让人记忆很是深刻。野生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这些标签,让菌子们不再平易近人,动辄上百元一斤的价格,使它们不再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呵呵,现在吃上一顿,大家都戏称“打牙祭”了。夏季,是个不容错过的品菌时节,虽不能常吃,但每一种菌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馈赠,嘿嘿。干巴菌、美味牛肝菌、青头菌、鸡枞、鸡油菌、见手青、铜绿菌,等等都是我的最爱。家乡的回忆,总有讲不完的我和野生菌的故事。。

野生菌作文

2,写云南菌子色香味形的作文

  云南的菌子,是雨中的精灵。初夏,一场透雨,一夜之间,精灵一般的菌子就神秘地冒出地面来了。大雨涟涟的仲夏、季夏和初秋,菌子更是纷纷冒出地面,刚刚采过菌子的树下草坡,一夜之间,又会冒出密密麻麻的菌子,精灵一般,露珠滴滴,十分神秘。幽静神秘的深山老林因此更显得神秘莫测。到了中秋晚秋,雨水渐渐收了,但是滇中的雨季来得早,去得晚,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常下,不下时,就下冷露,此时菌子照样很多。  菌子,是上天赐予云南人家的一道美味。云南人爱吃菌子,正如外省人爱抽云南卷烟。云南人离开了家乡,最想吃一口的就是云南的菌子,譬如鸡枞、香喷头,干巴菌、青头菌、铜绿菌、九月黄,都会让云南的游子们魂牵梦萦,味蕾难受。  寓居云南的外省人,只要吃过云南的菌子,也纷纷会被云南的菌子迷住,从此割舍不了,沈从文、汪曾祺,都曾经对云南的菌子情有独钟,汪曾祺先生则盛赞云南鸡枞和干巴菌,赞誉之为“人间至味”。  学生时代,生活在乡村,我爱采寻菌子,而且是采寻菌子的高手,哪座山上有菌子,哪个山坡有鸡枞、香喷头、麻栗香,哪个山坳有干巴菌、青头菌,松树下多铜绿菌、九月黄,麻栗树下多麻栗香(牛肝菌)、羊肝菌、黑木碗,腐植土上和山箐里多干巴菌,我熟悉得很。  那时人烟少,乡村很贫穷,大多数人家生活清汤寡水,因为菌子寡淡,破气、下气,接连吃几天菌子,走路就没力气,腿脚提不起,所以,虽然菌子特别多,但是没有多少人爱吃。  现在,大家的生活好得多了,都爱吃山茅野菜了,菌子就大受城乡人的钟爱了。听说昆明人爱吃的鸡枞和干巴菌,在昆明每公斤可以卖到一两百元钱。我家乡楚雄人青睐鸡枞、香喷头、麻栗香、干巴菌、青头菌、羊肝菌、奶浆菌、铜绿菌、九月黄等菌子。绝大多数菌子,都有菌杆和菌帽两本分,它们又分为厚菌子和薄菌子两种。香喷头、麻栗香、羊肝菌和黑木碗是厚菌子,菌帽厚,就是说它们的“帽子”特别厚,帽子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里子,好似一顶厚厚的斗笠。厚菌子适宜炒食,用红辣椒和大蒜头爆炒出来,味道浓香,所以又叫炒菌。鸡枞、青头菌、奶浆菌、铜绿菌、九月黄等薄菌子,菌帽里没有衬层,没有里子,菌帽比较薄,适宜煮汤喝,煮汤味道香甜,所以又叫煮汤菌。鸡枞,虽然是薄菌子,但是无论是爆炒红辣椒,还是烧汤,都味道鲜美。  菌子出土季节,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采寻菌子,卖菌子。每个城市,每个乡镇,每个村落,都飘溢着菌子的香味。  仲夏时节的鸡枞,是野生食用菌中的极品,沈从文和汪曾祺推崇备至。红辣椒爆炒鸡枞,万分喷香。

野生菌作文

3,有关菌类的作文

搜一下:有关菌类的作文
搜一下:有关菌类的作文
我家卫生间的木门下沿,因长期潮湿,大都腐朽,现长起许多小蘑菇。每天上厕所的时候我都能看见蘑菇的生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好奇心理,想把蘑菇的种种了解清楚。于是,我打开电脑进行搜索,原来:蘑菇是菌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它是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和菌根组成的;蘑菇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尤其是和小鸡一起炖。看到这,我兴高采烈,想:如果我家的蘑菇是无毒的,我就可以吃到蘑菇了!想着想者,我不禁谗言欲滴。以后,我每天都给蘑菇浇水,期盼它快快长大,让我一饱口福。突然有一天,蘑菇全都死了,我看见后非常纳闷,想:为什么天天浇水蘑菇还会死呢?疑问驱使着我再一次打开电脑搜索:它是因为我给它浇太多水了,蘑菇不能通气,而憋死了,但是还有希望,菇种还没死(因为菇种是由子实体和有机物质组成的,这两种物质都不怕水,所以菇种没死),只要操作适当,就能成活。我欣喜若狂,想: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我按照电脑上说的做,蘑菇果然又生机勃勃起 来。我很兴奋,可这次不光是因为能吃到蘑菇,更是因为自己又学到了新知识。

野生菌作文

4,易门特产野生菌作文

1、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沿袭传统工艺,在谷雨前后十天采摘。早上采,下午扳片,去梗去芽,而后炒生锅,炒热锅,拉毛火,拉小火,拉大火,直至起霜有润,香味扑鼻。此茶形似瓜子,单片不带梗芽,叶边背卷顺直,色泽宝绿,附有白霜,汤色碧绿,清流明亮,香气清高,味鲜甘美。2、霍山黄芽产于霍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山区。史书记载,“寿春之山,有黄芽也,可煮而饮,久服得仙”。从唐至清历代举为贡品,色绿微黄,形似雀舌,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滋味醇厚,沁肺益神。3、金寨翠眉外形眉状匀齐,纤秀多毫。冲泡时芽头直立杯中,犹如万笋林立,杯面雾气结顶,汤色碧绿,口感鲜爽,回味甘甜,乃茶中精品。4、舒城兰花 似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显毫,滋味鲜醇回甜,香气清鲜持久,品质优异。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视察舒城,在舒茶品饮后,连声称赞,并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5、华山银毫 产自六安南部大华山与东石笋一带。独一芽蕊,细秀如毫,银白翠绿,每500克有芽蕊12万之多,被评为基尼斯之最,可谓色香味形俱佳。6、八公山豆腐 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八公山豆腐,产于寿县八公山。相传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与苏非、左吴等八公在北山(今八公山)上论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仙丹未成,却制出了豆腐。从此,山民们也都学会了制作豆腐,一直流传至今,传至各地。 八公山豆腐洁白细腻,清爽滑利,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烩、炸、炖、煮、拌均可,能制作出几十道佳肴。明景泰年间十才子之一的苏平咏八公山豆腐诗曰:“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淋汤中滚雪花,瓦罐漫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如今,随着城乡人民对八公山豆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八公山下的八公山乡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之乡,仅大泉一个村就有400多产人家磨豆腐,远销周边地区,形成了“中国豆腐村”。近年来,还专门开发了“八公山豆腐宴”。7、霍山石斛霍山石斛,简称霍斛,又名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草药。石斛,全世界有1500多种,我国有57种,而霍斛则是药用石斛中的极品。8、皖西白鹅皖西白鹅为安徽省优良地方鹅种,该品种具有体型大、早期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耐粗饲、耗料少、屠宰率高、肉质好,特别是产毛量高、羽绒蓬松质佳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每年皖西白鹅羽绒的出口量约占我国羽绒出口总量的10%,居全国第1位。9、霍邱柳编制品 采用沿淮低洼地带宜种的杞柳,精心编制成提篮、提包、坐椅等多种工艺品。制作考究,品质优秀,品种丰富,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远销世界各地。10、果蔬食品 六安果蔬食品品质好,制作优,无污染,国际市场十分看好。出口品种众多,有速冻蔬菜、山芋、草莓和龙虾,有板栗罐头、西瓜酱、芦笋,有香菇、木耳、野生薇菜干等。六安特产

5,蘑菇菌生长作文

1.营养 蘑菇在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所需要的速效氮素营养较双孢菇为多。 2.温度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8℃,最适温度为26~32℃。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4~38c,最适温度为26~31℃左右。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几乎相同,而且菌丝体由营养生长转化为子实体的繁育阶段,不需要降温的温差刺激,这与双孢蘑菇的特性不同。 3.水分 因生长温度高,生长速度快,产菇多,需水量较一般品种为多。发菌期间堆肥的含水量65%左右。出菇期间覆土层(菜园砂质壤土)的含水量为22%左右。子实体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 4.空气 蘑菇由于生长温度高,呼吸作用旺盛,湿度大,为了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和防止杂菌的产生,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环境的通风换气。 5.酸碱度 蘑菇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自身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多,同时在高温高湿偏酸性的环境中,有利于杂菌的生长。因此,美味蘑菇适合于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堆肥和覆土层的酸碱度应调节在ph7.5左右。 6.光线 蘑菇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整个阶段都不需要直射光线。
我很喜欢吃蘑菇,蘑菇白白嫩嫩的,我只知道它是一种菌类植物,一直想亲眼看看蘑菇是怎样长出来的。哈哈!这下如我所愿了。四舅告诉我,其实蘑菇非常好养,只要把蘑菇放在潮湿的地方,常常喷点水就可以了。  我把蘑菇菌培养基放在了卫生间,喷上水,就在一边观察。啊!我发现小蘑菇是从边沿挤出来的,我之前还以为小蘑菇是从中间长出来的呢!我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小蘑菇。  第二天,我发现小蘑菇又长出了好多。嘿!我还以为小蘑菇会像花一样慢慢地长出来,慢慢地长大。没想到一个晚上就长出了这么多!有的像小草帽,有的像小雨伞,有的像朵花,还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又过了两天,我发现有一袋蘑菇长大了好多,可另一袋蘑菇却不知怎么的,发黄变干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给它喷的水少了,温度和湿度没跟不上蘑菇的需求。

6,师宗菌子山作文

师宗县城距昆明170公里,距曲靖市120公里,南昆铁路、国道324线、省道以马线、师弥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自驾:江召公路与058乡道交口转入058乡道,然后沿058乡道一直向南即达 铁路:曲靖交通便利,贵昆(贵州至昆明)、南昆(南宁至昆明)两条电气化铁路贯穿曲靖8县(市)区。贵昆铁路经过马龙、麒麟区(曲靖市)、宣威等市区县,有支线分达富源及贵州柏果、宣威喜鹊乐等地;南昆铁路经过罗平、师宗、路良等县,铁路密度居全省第一。昆明——曲靖站,行程约2小时40分钟。每天有开往贵阳、上海、北京、重庆、郑州等地的多班列车在此停留。昆明——宣威站,行程约4小时30分钟。每天有开往贵阳、上海、北京、重庆、郑州等地的多班列车在此停留。昆明——罗平站,行程4-6小时不等,每天有开往广州、南宁、湛江、红果等地的多班列车在此停留。 加点去前的心情和去后的感受就可以了
菌子山是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最大的原生态露营地,又是中国最具北欧风光、再现古罗马广场、古希腊文明遗址,也是世界最高仿真蘑菇建筑群。现开辟标志性景观有六园九景。六园:天然大花园、天然植物园、天然动物园、天然野果园、天然野生菌子园、天然奇石园。九景:千年鹃、醉红岭、黑松林、荒城古墟、猕猴湖、菌子峰、珍稀林、万花泉、蘑菇岭。自2001年以来,菌子山每年举办千花会、摩托车、越野车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蜿蜒起伏的石山环围之下,怪石嶙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古树、枯桩、绿藤散布,宛如一座饱经风雨剥蚀的天然古城池。让人感受到古罗马广场、希腊阿皮亚古道、埃皮罗期剧场饱含千年人文的荒凉、沧桑、凄美。在山上还有连片的杜鹃花,每至阳春时节,花满枝头,飞红点翠,山岭尽红。专家考证,山上有树龄最长达1600余年的杜鹃树,每年2至3月份开花,花色鲜红,花期40天左右。盛开时,数千朵绽放的杜鹃花红艳夺目、含羞欲滴,成为菌子山最靓丽的景观之一。此外,还有珍稀红花木莲,国家二级珍稀植物,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30余米,胸径最大60厘米以上。花色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菌子山的红花木莲约有30多亩,是国内迄今发现最大的自然群落。

7,想写一篇关于野生毒蘑菇的文章

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已发现有30多种,常见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普通百姓难以一下子识别,所以常发生家庭误食毒蘑而中毒的恶性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中毒多发生在野生毒蘑菇生长的阴雨季节,这个季节食用自采的野蘑菇要特别注意。同时,食用晒干的毒蘑菇也一样可引起中毒。 有关鉴别: 食用蘑菇和有毒蘑菇的鉴别 (1)常食用蘑菇的种类 香菇:正常的香菇体圆齐正,菌伞肥厚,盖面平滑,质干不碎;手捍菌柄有坚硬感,放开后菌伞随即膨松如故;色泽黄褐,菌伞下面的褶裥要紧密细白,菌柄短而粗壮;远间有香气,无焦片,雨淋片,霉蛀和碎屑。 花菇:伞面上有似菊花样的白色裂纹,色泽黄褐光润;菌伞厚实;边缘下卷,菌裥细密均匀,身干,杂小柄短(菌伞直径2 ̄3厘米),香气浓郁。 厚菇:伞面无花纹,呈粟色略有光泽;肉厚质嫩,朵稍大,边缘破裂较多。 平菇:平顶,呈浅褐色,好的平菇片大,菌伞较厚,伞面边缘完整,破裂口较少,菌裥白色或浅黄色,裥褶均匀,菌柄较短。在食用蘑菇中有时也会混杂有毒的蘑菇,只有稍加注意不难识别。毒蘑菇的颜色比较鲜艳,菌伞带有红、紫、黄或其他杂色、斑点,基部呈红色;伞柄上带有菌轮,根部有囊胞;撕破后会流出白色或黄色乳法,并有股辛辣味。 (2)有毒无毒的鉴别 从颜色上看,有毒的蘑菇的颜色鲜艳,常呈红、绿、黄色,菇中央呈突起伏,菌伞常带有杂色斑点,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残渣或鳞片。而无毒蘑菇一般颜色不鲜艳,菇盖较平,伞面光滑。 从分泌物上看,有毒蘑菇的菇的盖或受伤部位,常分泌出粘稠浓厚液体,有赤褐色法,有辛辣等异味,菇盖撕裂后容易变色。而无毒蘑菇一般较为干燥,折断后分泌出的液体为白色,有特殊香味,菇盖撕裂后一般不变色。 有毒蘑菇的伞柄上菇轮,且容易折断,下部有菇托根部生有囊胞,伞柄很难用手撕开。而无毒蘑菇的伞柄上无菇轮,下部无菇托,伞柄易用手撕开。 用化学法鉴别,有毒蘑菇挤出的乳法,涂在纸上,干后滴一滴浓盐酸,20分钟后呈蓝色或立即变红,30分钟后变蓝。另外,菇奇形怪状的,如杆茎细长或粗长,菇面厚实硬板,象喇叭,象人头,象雨伞等。即使色泽正常,也多属有毒蘑菇。 如今,菜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蘑菇甚多,因其味道特别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但据媒体披露,因误食野生蘑菇而酿成悲剧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为此,特向消费者介绍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上一篇:野生菌生虫,干野生菌长虫怎么办
下一篇:野生菌性寒,寒菌是凉性食物吗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026 kun Ming yun jian yun,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2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