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红花三七和丹参能够一起浸酒

2,茜草9克红花9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15克降香9

3,如何食用丹参粉

4,红花桃仁川芎赤芍当归香附郁金柴胡三七粉砂
你好,这个方子主要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三七粉半勺(3-6g)、山楂粉1勺(6-9g)、丹参粉半勺(3-6g)饭后温开水送服。
5,茜草丹参三七搭配吃可以吗
可以的,云南三七粉有降血压的功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6,三七丹参西洋参红花能同时服用吗
可以,三七丹参西洋参在南方是非常常用的心脑血管调理方有活血通脉作用,加上红花活血化淤力更强。这四者药性不冲突的可以同时服用,补气化瘀,补气而不助瘀、化瘀而不伤正,不错,可以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肺心病,肿瘤正气不足等等。
7,赤芍当归首乌藤丹参红花桂枝干姜三七地龙艾叶花椒目全蝎有什
这个药方很有针对性。就是补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要目的。口服前建议吃点零食或者饭后服用。忌食生冷油腻!
8,三七丹参红花能同服吗
你好,三七,丹参,红花是可以一起服用的。建议:三七,丹参,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药,中药只要不是相反相克的药物,是可以一起用的。望安康。医生询问:你好,三七,丹参,红花是可以一起服用的。建议:三七,丹参,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药,中药只要不是相反相克的药物,是可以一起用的。望安康。医生询问: 查看原帖>>
9,红花丹参三七冰片能搭配吗
救心丹成分有丹参,田七,冰片。 红花是去瘀跌伤药。
10,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故茜草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六十多年前,杜燕孙氏在《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一书中,对茜草的染色有详细的解说,对色素成分也有说明“茜草根中之色素为茜素、茜紫素、赝茜紫素三种,茜素为主要者。此物含于根中成配醣体,若用硝酸沸煮之,则在根内发酵,而成素。茜素之体,存在于新鲜之茜草根中,微溶于冷水,易溶热水、酒精及醚中,溶于咸性液内呈血红色…。”古代不可能用硝酸来水解茜草配糖体,采用的是类似靛蓝的发酵水解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配糖体的甙键水解切断。然茜草素对棉纤维没有足够的亲和力,必须依靠铜、铝、铬等金属盐的媒染作用(古代就是采用红帆、蓝矾、白矾等天然重金属盐),在纤维和染料之间架起一座手牵手的“媒染”桥梁,以间接提高茜草素在纤维素上的亲和牢度。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根于春秋二季采挖为佳,洗净鲜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备用。茎叶于夏秋季采割为佳,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别名红丝线、小活血、拈拈草、茜草茎 (茎叶的中药名)、红根。生于山坡、路旁、溪边、山谷荫湿处、村落丛林边、林缘灌木丛中。中国大部分省区有出产; 亚洲热带地区南至澳大利亚等地也有。
11,常用处方药
1、平肝熄风药:羚羊角、生白芍、白菊花、钩藤、僵蚕、地龙、生地、玄参。2、镇肝潜阳药:金石介贝之品→生石膏、生石决明、生代赭石、珍珠母、玳瑁。3、醒脑开窍药:牛黄、珍珠、麝香、石菖蒲。4、凉血止血药:动血之症→呕血、吐血、便血→羚羊角、水牛角、生地、黑栀子、墨旱莲、仙鹤草、参三七。5、豁痰化浊药:节菖蒲、天竺黄、竹沥油、海浮石、胆南星、化橘红。6、益气固脱药:生晒参、西洋参、当归身、沙参、枸杞子、蒸首乌、阿胶。7、益养肝肾药:8、通经活络药:桑枝、桑寄生、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伸筋草、全蝎、蜈蚣、小白花蛇。9、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琥珀、川牛膝、乳没、茺蔚子。化瘀消风方治疗脑血管病:鹿茸草30g 大伸筋40g 天葵子20g 川芎15g 金银花15g 升麻12g 藏红花3g 田七粉3g 全蝎3g 。可加葛根15g。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均宜以补肾为大法,以地黄饮子加减,配合补阳还五汤。脑出血急性期应以续命汤配以再造丸(偏凉以止血);脑梗塞急性期以温热性小续命汤,佐以桃红四物汤及再造丸。半身不遂兼高血压者,地黄饮子配合风引汤加生杜仲、草决明。地黄饮子之用:地黄宜生用,量为20~40g以逐血痹,肉桂一般3g,附子6g。热象明显,去附子,加重阴药;湿重痰盛,加蠲饮六神汤。痰浊蒙窍→法夏、橘红、海蛤粉、旋覆花、枇杷叶、天竺黄、制胆星。神明失慧→茯神、远志、石菖蒲、郁金、夜交藤。脾虚湿盛→白术、苡仁、茯苓。胃阴不足→石斛、玉竹、胡麻仁。元气亏虚→黄芪、参须、党参。营血亏虚→当归、白芍、丹参、鸡血藤、仙鹤草。肝肾亏虚→熟地、枸杞、少苑、苁蓉、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何首乌、山萸、楮实子、巴戟天、狗脊、怀牛膝、女贞子、旱莲草、覆盆子、野料豆。
12,中药活血行气的川穹
川穹是比较常见的药物,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搜狗百科
其他名称
药典收录为川芎,处方中常写作川芎。因地区原因写法习惯等不同而写为川穹。又名大川穹、抚穹,另有酒川穹。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 头痛妇科要药
具体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若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如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
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若治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错后,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
2头痛,风湿痹痛
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蚕,可治风热头痛,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配当归、白芍,取川芎祛风止痛之功,可治血虚头痛,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川芎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食疗做法
黄芪川芎粥
【来源】 《妇人良方》
【原料】 黄芪、川芎各5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黄芪、川芎、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与药汁放入砂锅,同煮为粥,至粘稠为度。
【用法】 每天分3次,温热食。
【疗效】 益气安胎,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虚胎动,腹痛下血。
川芎蛤蜊汤
【原料】蛤蜊200克,土豆(黄皮)100克,川穹10克,盐2克,味精2克,料酒3克,大葱5克。
【制作】1. 将川芎洗净,加适量水煎取约50毫升的汤汁。
2. 将土豆去皮,洗净,切片。蛤蜊去壳洗净。
3. 将土豆片放入锅内,倒入川芎汁和适量水,煮至土豆将熟时,把用盐水洗过的蛤蜊肉放入锅中,煮约15分钟,放入葱等调味品即可。
【疗效】此汤菜具有活血,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
川穹白芷鱼头汤
【原料】川穹10克,白芷10克,鱼头350克,花生油、盐适量。
【制作】1.鱼头、川弓、白芷、姜片、红枣、枸杞
2.红枣枸杞泡水洗干净,红枣去核,川弓白芷泡洗干净
3.锅里下油放姜片
4.把鱼头两面煎到变色
5.加入热水末过鱼头,放入红枣枸杞、川弓白芷
6.再加入半碗米酒,煮15分钟
7.最后下盐调味即可
【技巧】煎好的鱼头,加入热水比冷水的汤色更浓
【疗效】健脾养脾、补血养血、补气益气、调理肠胃、排毒解毒、开胃消食、抗衰老、润肤美肤
13,中药茜草
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根于春秋二季采挖为佳,洗净鲜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备用。茎叶于夏秋季采割为佳,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别名红丝线、小活血、拈拈草、茜草茎 (茎叶的中药名)、红根。生于山坡、路旁、溪边、山谷荫湿处、村落丛林边、林缘灌木丛中。中国大部分省区有出产; 亚洲热带地区南至澳大利亚等地也有。
——搜狗百科别名
血茜草、血见愁、蒨草、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民族用药
【崩龙药】忙野不来:根治疗跌打损伤,咯血,吐血,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德民志》。
【拉祜药】拉哈傣给,小红参:根茎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症,肝炎,黄疸,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瘀滞肿痛,荨麻疹,疔疮,痔漏,蛇伤,梅毒《拉祜药》。
【水药】全草治疗肺痈痰阻,久咳久喘《水族药》。
【彝药】阿们尼牛陶此则:根治疗吐血,衄血,便血,月经不调,痛经,水肿,肝炎,风湿关节痛,神经性皮炎;茎叶治跌打损伤,吐血;根茎用于黄疸《滇省志》。小血藤:根治疗跌打损伤《哀牢》。茜草,小茜草,小红参,山红参,红补药:治慢性气管炎《彝植药》。武,滴阿摆:功用同白族《大理资志》。
【傣药】少歪摆败来,阿吾劳,日比:根(德傣)治疗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皮肤过敏,胸膜炎,咯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滇药录》。牙领社:根治疗吐血,衄血,便血,月经不调,痛经,水肿,肝炎,风湿关节痛,神经性皮炎;茎叶治跌打损伤,吐血;根茎治疗黄疸《滇省志》。茜草:根治疗跌打痨伤《德傣药》。
【德昂药】达布若:治疗吐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肝炎,肠炎,跌打损伤《德宏药录》。
【白药】dorthorxqitzix(抖候启子),dorffairxqitzix(抖繁启子),saolwainxbairtqitmirx(痧弯摆启咪),cairxsenl(才渗),武滴阿摆根: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牙痛,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肝郁瘀血,黄疸,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瘀滞肿痛;劳伤血瘀,跌打瘀血肿痛;肾炎水肿,尿血《大理资志》。
【纳西药】朱痒德:功用同白族《大理资志》。
【哈尼药】期秀:根、根茎用治拉肚子《哈尼药》。
【藏药】佐:根及根茎用于吐血,衄血,下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藏标》。座:全草治肺炎,肾炎及阴道滴虫病;根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尿血(炒炭用),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瘀血肿痛,跌扑损伤,赤痢《青藏药鉴》。
【蒙药】娜嘎楞海-额布斯,索德:根用于血热,肠热,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产后血晕,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跌扑损伤《蒙药》。
【苗药】Minl sead(咪沙),Vob niangx hxib(窝仰西),Uab qeeb yib(蛙千衣),Sroub shik nenl(茹思能):根治红崩症,治血流不止翻,治月经不调《苗医药》。
【普米药】色子片: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心烦失眠,月经不调。
【侗药】教瑞林Jaol siik lemh:根及根茎主治宾杀宁乜(犯女人),呃汹形(闭经)《侗医学》。
【土家药】起去席(qi kif xir):全草治鼻衄,摆红,摆白,腰腿痛《土家药》。
食疗做法
?
茜草炖猪蹄
主料:猪蹄400克,茜草25克,枣(干)20克
做法:1.茜草用纱布包好,猪蹄洗净剁成小块。
2.将茜草,猪蹄,红枣一起加水炖30分钟,猪蹄熟烂后,拣去茜草食用。
药用价值:滋阴养血,增强性功能。
猪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钙,是滋阴养血的佳品;还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
猪肉性平味甘,咸,补血,茜草性寒味苦,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红枣性温味甘,补脾和胃,益气生津。
茜草鸭血
主料: 鲜茜草60克,料酒50毫升,鸭血适量。
做法: 每次用鲜茜草60克,用料酒50毫升泡6小时后,压汁弃渣,与鸭血一起隔水蒸熟,饮汁及鸭血。
药用价值: 能补血解毒,对慢性肝炎贫血者可做佐餐。
茜草乌龟汤
主料: 乌龟1只,海螵蛸30克,茜草根20克。
做法: 将将乌龟用沸水烫死后,去壳及内脏,洗净,斩成小块,与海螵蛸、茜草根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3小时,调味即可。
药用价值:滋阴凉血,调经止血。
上一篇:养生经常喝点三七粉好吗,三七粉能治黄褐斑吗
下一篇:吃三七会导致闭经吗,服用三七片是否会推迟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