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中风 三七粉,中风病人吃三七有效吗
1,中风病人吃三七有效吗
2,脑中风偏瘫病人可以用三七粉治疗吗
3,轻微脑梗的男性能食用三七粉吗
4,轻微脑梗死能吃三七粉吗
5,脑梗塞能喝三七粉吗
三七粉活血化瘀,脑梗塞是能服的。
6,中风了可以吃三七粉吗
7,中风急救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期: 急性期:发病2周至1个月
恢复期:发病2周或1个月以上至半年以内
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2.辨轻重:
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舌歪斜者为中络证;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为中经证,中络证、中经证病情均属轻度。
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为中腑证,病情属中度。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昏或昏愦者为中脏证,病情严重。
3.辨闭脱
闭证:凡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属闭证。
脱证:凡见昏愦,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 属脱证。
闭证而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属阳闭;
闭证而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暗,脉滑缓,属阴闭。
4.辨病性
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内风动越: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
神昏,抽搐,肢体强痉拘急;
痰浊壅盛:咯痰较多,或神昏而喉中痰鸣,舌苔厚腻,属;
邪 热:若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甚或项强身热,燥扰不
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血 瘀:肢体拘挛疼痛,痛处不移,舌质紫黯,有瘀斑
瘀点,面色黧黑;
气 虚:肢体瘫软,手足肿胀,气短自汗;
阳气衰微:兼有畏寒肢冷;
阴虚内热: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8,重疾险的5大陷阱你中招了吗
保险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上市。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粉丝给深蓝君留言:XX 保险公司又推出了新重疾险,听说秒杀市面上所有产品,可以测评一下吗?
当然可以,保险测评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但是相对于“授人以鱼”,我更希望能“授人以渔”。
我们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挑选产品的简单要点,而不是人云亦云,被营销广告牵着鼻子走。
所以今天深蓝君和大家谈谈购买重疾险的常见陷阱,只要避开了,起码就不会买错!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常见陷阱 1 :缺少高发轻症
在《一文读懂重疾险》中,深蓝君已经和大家分析过,几乎每款重疾险都会包含法定 25 种重疾,已经能覆盖 95% 的重疾赔付。
但是,业内对于轻症病种是没有强制要求的,所以各家公司可能会存在差异。
高发轻症为什么重要?这里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某世界 500 强保险公司的一个拒赔案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客户因为冠心病住院,医生说他这个病可以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创植入心脏支架),也可以剖开胸膛做“冠状动脉搭桥术”。
介入术创伤小恢复快,而搭桥术非常痛苦,恢复也很慢,一般正常人都会选择介入术。结果客户在理赔时才发现,这款重疾险只保搭桥术,介入术是不赔的…
所以深蓝君建议,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是否包含高发轻症。下面是几款市场热销产品的高发轻症统计:
点击可查看大图
可以看到,各款产品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这些病种中,又要特别关注最高发的 3 种:极早期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或介入术、微创搭桥术)。
不典型心梗、介入术和微创搭桥术的区别:
这三个病种是有关联的,在很多产品中都是三个只赔其中一个。简单来说,心梗是一种疾病,而介入术和微创搭桥术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病种里最好包含心梗,因为无论医生使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能赔。当然介入术和微创搭桥也不仅仅用来治疗心梗,所以有的话更好。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各家保险公司对轻症的定义和理赔条件不是统一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也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至于普通消费者,个人建议就不要太纠结了,以免越看越懵。
常见陷阱 2 :法定重疾有后门
虽然说几乎所有重疾险都包含了法定 25 种重疾,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后门,其中 有 6 种疾病的理赔年龄是可以自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
双耳失聪
双目失明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严重帕金森病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语言能力丧失
以 X 银人寿的重疾险为例,在“严重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疾病理赔条件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们只对被保险人 在 70 周岁前被确诊患有本病承担保险责任 。
我们知道 70 岁前后正是这个疾病的高发期,如果 70 岁之后就不保了,确实有点不够意思。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 25 种重疾是行业统一定义的,就忽略了这些细微的理赔条件差异。
常见陷阱 3 :大而全,所以贵
现在市面上有些产品做得非常复杂,别说是普通消费者,就算是做了几年的保险代理人也不一定能看懂。所以很多人买完之后可能只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大品牌、保障全、所以贵。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深蓝君找了一款以高端著称的产品,简单数了一下居然包含了 12 种保障:
轻症保障(赔 1 次)
重疾保障(赔 3 次)
首次重疾豁免保费
特别关爱金
疾病终末期
老年长期护理金
身故保障
全残保障
意外身故
意外伤残
自然灾害身故
自然灾害伤残
可是 12 种保障不代表能赔 12 种风险。这句话有点绕口,其实是说 很多保障都是共用保额的: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就不再赔付了。
这种产品还会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捆绑销售的东西太多了,定价不透明,普通消费者很难去进行对比。
以 30 岁男性为例,投保这款大而全的重疾险,50万保额,19 年交费,每年的保费需要 22350 元,价格差不多是市面上同类型产品的 2 倍。
曾经有代理人跟我说,产品贵是保险公司的问题吗?难道不是消费者买不起的问题吗?
这句话听上去也有点道理,但是深蓝君还是要提醒大家,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如果杠杆太低,那就失去了保险“以小博大”的本质作用。
回到上面的例子,每年交两万多保费,交完后已经 40 多万了,而保额才 50 万。如果缴费期间没有生病,其实和自己存活期差不多,几乎没有保障杠杆。
而且活期是可以自由使用的,重疾险只有在患病后才能拿到理赔金,灵活性也会相差很大。
所以个人建议,买保险不要贪大求全,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先把保额做大再说。
常见陷阱 4:返还保险最划算
有些人总会觉得,如果不出险就白交钱给保险公司了,认为“有病治病,没病返本”的产品更加划算,很多业务员也乐于销售这种保费更高的产品。
可是,返还型保险真的划算吗?
下面深蓝君以天安爱守护为例,看看返还和不返还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在不同年龄返还,保费相差非常大。如果要在 66 岁返还,每年保费要比不返还多交 6550 元,折算下来增加 52%。
深蓝君简单算了一下,每年投入 6550 元,一共投入 20 年,36 年后本息和 38 万,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大概是 4% 左右。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交了很多的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我们可以把这 6000 多块用来加大 50% 的保额,或者用来购买 医疗险、寿险、意外险,又或者用来给家人配置保险。个人认为,这样花钱会有意义得多。
所以,我们不建议普通家庭购买返还型产品。有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阅读《保险公司挣了多少黑心钱,看看返还型重疾险就知道了!》这篇文章。
常见陷阱 5 :健康告知随便填
很多时候为了促成签单,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保险法》规定过了两年就一定赔。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保险法》是怎么说的:
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就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如果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承保决定,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成立超过两年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看到,《保险法》确实有相关的规定,但这条法律设立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帮助消费者骗保,把明明不应该赔的变成可以赔。
在《带大家看几个「 保险拒赔 」官司》这篇文章中,深蓝君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A 先生在投保前已经罹患癌症,虽然熬过 2 年才去申请理赔,但保险公司仍然下发了拒赔通知。双方各执一词,还闹上了法院。最后经过审判,结果仍然是拒赔。
当然也存在熬过两年后,最终获得理赔的情况。不过由于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这些都需要一案一议。即便是相似的情况,理赔结果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也肯定不会助长歪风,不管你有没有超过两年,就算要花钱打官司,很多时候也会先给你拒赔。当一个人身患重疾还要天天为官司奔波,对身心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
其实买保险就是买安心,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做到如实告知。如果你还不知道怎样填写告知,强烈建议你阅读《一文教你掌握「 健康告知 」的全部技巧》这篇文章。
以上 5 点,就是深蓝君总结的购买重疾险的常见陷阱,也有一些陷阱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比如说罹患重疾后要生存多少天才能赔,等待期内发病只退现金价值而不是退保费等等。
市面上的重疾险五花八门,建议大家投保前一定要阅读条款,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找业务员问清楚。关于如何阅读条款,也可以看看 我的一些建议>>>
写在最后:
事前多一些了解,事后少一些烦恼。
重疾险是大部分家庭规划保险的重点。可是一份合同洋洋洒洒几十页,里面除了金融,还涉及到医学、法律,普通消费者根本就抓不到重点。
如果不注意细节就随便乱买,很可能会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后续退保也会产生不少的损失。
所以,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事前规避优于事后补救。投保前多去了解和对比,这才是理性的消费。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你身边的亲朋好友。
愿大家都能避开保险路上的那些坑:)
延伸阅读:
如何退保最划算,保险退保有哪些技巧?
深蓝保
只推荐性价比最高保险
A 儿童保险
和50位妈妈沟通后,推荐这样为宝宝买保险
三种儿童重疾方案分析,学会如何买保险!
儿童意外险丨额度高、保障全面,这款很不错
白血病如何理赔,儿童白血病保险如何挑选?
儿童重疾险丨少儿平安福2017,值得买吗?
少儿医疗险丨住院医疗险、门诊险横向测评
儿童教育金丨为什么万能险+重疾害人不浅?
B 成人保险
方案设计丨年收入5-10万,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 | 年入20万家庭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丨没有医保,哪些保险一定要买的?
深蓝保认证丨终身型重疾险,这款性价比最高
深蓝保认证丨老年人保险最全购买指南
深蓝保认证丨2018消费型重疾险横向测评
深蓝保认证丨百万医疗险横向对比分析
理财保险丨如何挑选一款年金险?
方案设计丨手把手教你做一份教育金规划
C 投保技巧
购买技巧丨读懂这7条,买保险没人能坑你
购买技巧丨科学投保5大原则,买保险前必看
购买技巧丨有乙肝,可以这样购买保险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要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保险退保丨买错保险想退保,专家这么说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怎样缴费最划算?
社保相关丨医保的全面说明,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保单管理工具
9,这可能是保障最好的重疾险了
世界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以购买重疾险为例,不同人选择差异很大,有的人最求杠杆最大化,一定要买定期的,而有的人一定要买保终身的。
就算同样保终身的产品,也还有 单次赔付 和 多次赔付 的区别。今天深蓝君通过 8 款产品测评,为大家一网打尽 多次赔付不分组的重疾险,看看哪种比较好?
不分组重疾,到底好在哪里?
2018 最新不分组重疾横向测评
3 种方案,学会自己搭配重疾险
一、重疾险到底怎么选?
商业社会,“买的没有卖的精”。随着人们保险需求的增加,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费尽心思玩创新。随便拿一款重疾险,都有不少个性化的卖点,比如下面这些:
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
癌症多次赔付
返还保费继续保障
投被保人豁免
增加中症病种
特定疾病保额翻倍
保额增长
……
那么如何才能买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呢?深蓝君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3 类:
消费型定期重疾险:这类产品深蓝君介绍的很多了,最大的特色是可以选择定期的,杠杆比较高;
保终身的重疾险: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保终身的带寿险责任的重疾险,很多线下投保的产品都是这样,比如太平福禄康瑞、平安福等;
多次赔付重疾险:有的公司还会开发多次赔付重疾险,这类产品赔付完一次,还可以赔付第二次。
说到多次赔付重疾险,常见的产品会对病种进行分组,每组可以赔 1 次,这里以天安爱守护 2019 为例:
这款产品把 106 种重疾分为 6 组,每组包含几种到几十种的疾病。只要赔付了某组里面的某种疾病,整个组别的其他病种也会失去保障。
还有另外一种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是病种不分组的。也就是说近百种疾病不进行分组,赔付完一次后,满足一定的条件,还可以赔付剩余的病种。
毋庸置疑,多次赔付不分组的保障是好于分组的重疾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产品。
二、2018多次赔付重疾险横向测评
通过地毯式的搜索和筛选,深蓝君今天为大家带来 6 款不分组产品的测评,另外还加入了 2 款分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长城人寿吉康人生
上海人寿览海乐选
长生人寿长生福
中华人寿中华福
中意人寿悦享安康
中英人寿爱守护
天安人寿爱守护 2019
弘康人寿哆啦 A 保
话不多说,按惯例先上对比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直接说结论:
如果希望保障全面:吉康人生特有的急性心梗和脑中风后遗症两次赔付,适合担忧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如果在上海居住,览海乐选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追求性价比:弘康哆啦 A 保是行业地板价,而且对于有健康异常的朋友,通过智能核保就能马上出结果;
如果注重赔付额度:天安爱守护 2019 把轻症、中症的赔付比例提高到 45%、60%,还增加了癌症二次赔付;
如果想投保方便:弘康哆啦 A 保和长生福的保障也够用,可以在线上直接投保,在公众号菜单栏“保险严选”就能找到。
三、8 款重疾险细节对比分析
除了上面的对比表格,深蓝君也按照重疾险测评手册,对上述所有产品病种和条款也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
1、高发轻症对比
虽然国家对前 25 种重疾进行了统一规范,但目前轻症是没有行业标准的,不同公司的轻症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
轻症种类:病种数量有多有少
疾病定义:诊断标准有高有低
理赔要求:有些病种存在隐形分组,比如赔了 1 种疾病,相关的治疗手段就不赔了。
深蓝君整理了各种高发轻症,有部分产品会把轻症升级为中症,赔付更多保额,这里也一并列出。具体如下: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中意悦享安康、中英爱守护在高发轻症的保障上有些不足,而长生福、天安爱守护和哆啦 A 保,会相对全面一点。
图中标注的 3 项都是和不典型心肌梗塞相关,并不是说 3 个都有最好。以览海乐选为例,条款中规定不典型心梗和冠状动脉介入,只能赔付一种。
深蓝君的意见是,尽量选择包含不典型心梗的产品,而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只要两个里面有一个,个人觉得就能接受。大家也可以下载条款,自行对比一下。
关于轻症,我建议大家也没必要过分纠结,深蓝君在《重疾险中的轻症重要吗,具体如何挑选?》这篇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
2、中症对比分析
中症的定义同样没有行业标准,各家保险公司都不一样,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
特点 1:重疾降低理赔门槛,新增中症
比如长城吉康人生,降低了急性心肌梗塞的要求,在中症里定义为中度急性心肌梗塞,更容易获赔。
特点 2:轻症升级中症,提高赔付比例
例如长生福把轻度脑中风升级到中度脑中风,中华福将单侧肾脏切除直接列为中症,提高了赔付比例。
我们知道,中症是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赔付比例的关系是:
轻症(赔 20 - 45% 保额)< 中症(赔 50 - 60%)< 重疾(赔 100% )
所以中症是重疾险的升级与优化,是更加有利于消费者的产品设计。
但很难说哪一款产品的中症更好,而且目前国家也没有详细的规范,需要根据自己的侧重点来选择。
3、重疾分组对比
今天主要测评的是不分组重疾,虽然不分组是保障最优的,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在挑选产品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一:存在隐形分组
比如在长生福、中华福、吉康人生的条款中,有这样一句话:
若被保险人因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或同次意外伤害事故导致其罹患本合同所定义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重大疾病,我们仅按其中一种重大疾病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
举个例子,小 A 不幸罹患了白血病(恶性肿瘤),后期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大器官移植术)。由于是同一个病因引起的,所以这种情况只能赔付 1 次。
所以,有的不分组重疾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分组。目前来说,览海乐选、悦享安康、中英爱守护在这方面要更好一些,没有这种限制。
注意二:存在间隔时间
虽然是不分组,但也不是说只要罹患 2 种不同重疾,就一定可以赔付。
2 次重疾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不分组产品大多为 1 年。如果是 1 年内罹患 2 种大病,那也只能赔 1 次。
天安爱守护这类分组型产品,一般要求相隔 180 天就可以再次赔付。虽然不分组产品的时间要求更长一些,不过深蓝君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 1 年内得 2 次重疾的概率还是极小的。
4、保险公司综合对比
很多朋友可能不仅仅关心产品的保障,也很关心保险公司的其它资讯。
比如保险公司的风险评级如何、偿付能力是否足够、客服咨询服务怎样等。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获取这些信息,深蓝君把各家公司的信息进行了汇总,详见下表:
在《保险公司哪家靠谱?只看这个数字就够了》这篇文章中,深蓝君详细分析了这些指标的意义,希望在挑选产品时能够给你多一些的参考。
四、具体产品分析:
1、长城人寿吉康人生
吉康人生最大的亮点是,急性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后遗症可以赔付两次。
不过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条件:
前两次罹患的重疾都必须是急性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后遗症
两次的确诊时间必须间隔 5 年或以上
第 2 次脑中风后遗症,必须是新一次的中风
从赔付条件上可以看出,要想获得这两个病种的二次赔付,还是比较严苛的。如果你比较在意心脑血管疾病,预算也充足,那么是可以考虑这款产品的。
另外,吉康人生还可以增加一个附加险,选择在 55 / 66 / 77 / 88 岁返还所交保费,而其余保障继续有效。
关于返还型保险是否值得买,深蓝君也在《返还型重疾险挣了多少黑心钱?》这篇文章有详细的解读。
2、长生福 VS 览海乐选
这两款产品在保障上非常相似,除了前面提到的病种差异,还有以下 2 点不同:
保费豁免:如果投保人发生轻症、重疾、身故、全残,览海乐选就无需再交保费,被保人继续享受保障。而长生福是没有这项保障的。
缴费压力:长生福最长 20 年缴费,而览海乐选 35 岁前可以选择 30 年缴费,降低每年的缴费压力。
作为同样含有中症的不分组产品,这两款产品保障也都很全面,价格也都比吉康人生便宜。
不过览海乐选目前只能在上海投保,我们通过上海的代理人了解到,投保时还需要提供上海的地址,而长生福可以直接线上购买到。
在公众号菜单栏“保险严选”里面,就能找到这款产品。
3、中华福 VS 中英爱守护
这两款产品都有同样的特点,如果在 80 岁前罹患癌症,可以额外赔付 20% 的保额。癌症作为最高发的重疾,增大保障额度是不错的设置。
接下来也说说区别:
中症保障:中华福保障 20 种中症,而上市较久的爱守护是没有这项保障的;
性价比差异:中华福是几款不分组产品中保费最便宜的,爱守护平均要贵 20% 以上;
投保是否便捷:中华人寿只有北京和新疆两个分支机构,要线下投保还是比较麻烦的,而中英人寿会相对方便一些。
深蓝君认为,如果你人在北京或者新疆,中华福也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
4、中意人寿悦享安康
作为市面上第一款不分组的重疾险,悦享安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罹患重疾之后,除了和该重疾有对应关系的轻症外,对于其它轻症仍然是有保障的。
具体是如何对应的呢?深蓝君整理了一张表格:
例如得了急性心梗之后,那么除了不典型心机梗塞之外,其它的9种轻症仍然是可以正常获得理赔。
相对于其他新产品,悦享安康缺少了中症的保障,价格也会贵一些,竞争力没有以前大了。
5、弘康哆啦 A 保
在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里,这款产品的价格是最低的,保障也非常全面,之前深蓝君就测评过多次了。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款产品的优势:
保费低保障全:105 种重疾+ 55 种轻症,在重疾多次赔付的情况下,价格比重疾赔 1 次的还要低 10%~20%,而且可以直接通过线上投保,投保非常便捷。
可以智能核保:身体有异常,比如小三阳、结节等常见问题,可以通过智能核保立马得到结果,投保体验进行了优化。
附加重疾医疗:可以用很低的价格附加一个最高300万保额的医疗险,不限社保用药 100% 报销,免赔额等于保额,如果后续重疾保额不够治病,可以通过医疗险报销。
关于智能核保,深蓝君也为大家详细体验了一下,投保流程非常的方便,以常见的乙肝大小三阳、甲状腺结节为例,很多产品可能无法直接投保。
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核保,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核保结论,并且快速完成投保。
上面就是智能核保的截图,如果大家不符合健康告知,建议可以试试,这就是保险公司加大技术投入的体现,实实在在地方便了我们投保人。
作为互联网保险里的网红产品,弘康哆啦 A 保本着保障够用就好的原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仍然还有不小的优势,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朋友,可以重点考虑。
6、 天安人寿爱守护 2019
最近天安对爱守护重疾险进行了升级,我们一起来看下有哪些改变:
从上图可以看到,升级的地方主要有以下 2 点:
增加赔付比例:以前轻症保额是逐次递增的,现在统一提高到 45%,而中症也提高到 60%。
增加癌症二次赔付:不管是极早期恶性肿瘤(轻症),还是恶性肿瘤(重疾),都可以二次赔付。
但是要注意,二次赔付是有条件的:
极早期恶性肿瘤:两次发病的器官要不一样
恶性肿瘤:与上一次确诊癌症相隔 5 年,且属于不同的病理学及组织学类型;或者上一次已经完全缓解,后来又复发扩散。
虽然赔付条件有点严格,但是在保费提高不多的情况下,总体保障还是有不少提升的。
目前爱守护 2019 只能通过线下代理人购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咨询一下。
五、具体如何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五花八门,除了分组和不分组多次赔付,还有单次赔付、消费型、返还型等等,所以很多人会犯选择困难症。
深蓝君在这里整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案,希望能够给你多一些参考。
方案一:长城吉康人生( 不分组多次赔付 )
方案二:弘康哆啦 A 保 + 康惠保( 分组多次赔付 + 消费型纯重疾 )
方案三:康乐 e 生 C 款 + 百年定惠保( 消费型重疾险 + 定期寿险 )
简单总结一下 3 种方案的差别:
方案 1:不分组多次赔付
不分组的产品,在重疾的第二次赔付保障上是最全面的,价格上也是最贵的,更加适合于那些预算十分充足的朋友。
方案 2 :分组多次赔付 + 消费型重疾
分组多次赔付搭配纯重疾产品,在保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做高第一次的保额,这也是一种思路。70 岁前如果不幸罹患重疾,可以一次性获得 100 万的重疾赔付。
方案 3:消费型重疾 + 定期寿险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预算有限的朋友。通过这种搭配,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保费支出,又能获得足够的基础保障。
并且,万一在 60 岁前罹患重疾且不幸身故,这种方案是重疾和定寿各赔 50 万,总计 100 万。
深蓝君认为 保险是多次配置的过程,没有必要追求一次性配置到位,待后续收入有较大增长后,再购买其他终身型产品也不迟。
六、写在最后
正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有的人偏爱多次赔付,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有的人觉得保险够用就好,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最终也会导致不一样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选择,深蓝君都希望大家 一定要把保额做高。千万不要为了一些花哨的功能,而忽略了“买保险就是买保额”的本质。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用,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买保险不要盲从,适合自己才好 :)
深蓝保
只推荐性价比最高保险
A 儿童保险
和50位妈妈沟通后,推荐这样为宝宝买保险
三种儿童重疾方案分析,学会如何买保险!
儿童意外险丨额度高、保障全面,这款很不错
白血病如何理赔,儿童白血病保险如何挑选?
儿童重疾险丨少儿平安福2017,值得买吗?
少儿医疗险丨住院医疗险、门诊险横向测评
儿童教育金丨为什么万能险+重疾害人不浅?
B 成人保险
方案设计丨年收入5-10万,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 | 年入20万家庭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丨没有医保,哪些保险一定要买的?
深蓝保认证丨终身型重疾险,这款性价比最高
深蓝保认证丨老年人保险最全购买指南
深蓝保认证丨2018消费型重疾险横向测评
深蓝保认证丨百万医疗险横向对比分析
理财保险丨如何挑选一款年金险?
方案设计丨手把手教你做一份教育金规划
C 投保技巧
购买技巧丨读懂这7条,买保险没人能坑你
购买技巧丨科学投保5大原则,买保险前必看
购买技巧丨有乙肝,可以这样购买保险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要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保险退保丨买错保险想退保,专家这么说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怎样缴费最划算?
社保相关丨医保的全面说明,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保单管理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