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三七加朱砂治疗什么,寒性体质带朱砂可以吗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05-05
  • 578

1,寒性体质带朱砂可以吗

应该不能吧。
佩戴的话没问题的,你又不是带很多,几克就可以,不会对身体产生很大影响的。

寒三七加朱砂治疗什么

2,寒三七的药用功效

不明白啊 = =!
1 主要的功效为: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 增加血流量,预

寒三七加朱砂治疗什么

3,怎样用朱砂辟邪驱鬼

车上用朱砂不大妥 可以在车前吊个小八卦镜
[临床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适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每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作用。亦可用治其它原因之心神不宁,若心血虚者,可与当归、生地黄等配伍,如朱砂安神丸;阴血虚者,又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心安神药配伍;惊恐或心气虚心神不宁者,将本品纳入猪心中炖服即可。 2.用于惊风,癫痫。本品重镇,有镇惊安神之功。用治高热神昏、惊厥,常与牛黄、麝香等开窍、息风药物同用,如安宫牛黄丸;治小儿急惊风,多与牛黄、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如磁朱丸。 3.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性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内服、外用均效。治疗疮疡肿毒,多与雄黄、大戟、山慈菇等配伍,如紫金锭;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多与冰片、硼砂等配伍,如冰硼散。 个人见解:古时人多视病为邪,而且古代的大夫多用草做药;少用矿物做药;因此,当偶然间朱砂被道士发现,又用以驱邪,效果显现后,朱砂的大名就被“神化”出来了!

寒三七加朱砂治疗什么

4,朱砂治什么病

朱砂【药用】本品为三方晶系天然的辰砂矿石。【性味与归经】甘,微寒。有小毒。入心经。【功效】重镇安神,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惊痫等症朱砂能镇定心神,适用于各种神志不安的病症。如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黄连、磁石等药同用;如高热神昏,可配清热、开窍的牛黄、麝香等同用;如痰热惊痫,可配豁痰定惊的天竺黄、胆南星等同用;如血虚心悸、失眠,可配养血安神的丹参、地黄、当归、柏子仁等同用。由此可见,朱砂随不同配伍能用于实热血虚等病症,无不取其重镇安神的作用。2.用于疮毒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朱砂外用具有解毒功能,与雄黄、山慈菇、麝香、千金子等配伍,外涂治疮毒肿痛;与冰片、硼砂、玄明粉等吹喉,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处方用名】朱砂、朱砂、丹砂、辰砂、飞朱砂(研末,水飞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吞服一分至三分,多入丸散剂。或拌其它药物,入汤剂煎服。外用适量。【按语】1.朱砂原名丹砂,始载于《本经》。前人因受方土炼丹的影响,故在记述本品时,往往夸大它的功效,甚至有迷信的色彩。根据临床实践,朱砂有安神及解毒两种功效,内服主要用以镇心安神,外用则取其解毒。2.凡心悸怔忡、失眠烦躁、惊痫、癫狂等症候,往往用朱砂以重镇安神。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著名成方中均有朱砂,都是取它镇心安神的功效。3.本品不可过量服用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不可火煅,因见火后则析出水银,有剧毒。【方剂举例】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朱砂、黄连、甘草、生地黄、当归。治心血虚,惊悸怔忡,失眠。
甘,微寒。有小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0.1~0.5g;外用适量。

5,用朱砂怎么写字

朱砂若只用清水合之不挂笔,不能书写(至少写出来的字是非常淡的)。 一般是把中药材“白芨”的根晒干,研磨碎成粉末,和朱砂合在一起,然后酌量添加高度白酒即可蘸毛笔书写。 扩展资料 1、撒入墓葬辟邪 朱砂的颜色鲜红,古人认为可以辟邪,常常被撒入墓葬里;或是填塞在存放玉器的箱盒中;有时则用朱砂染成的丝绢包裹玉器,使朱砂成为出土玉器上最明显的附著物质。 2、开运镇煞 大凡道家、仙佛用于开光、辟邪、镇煞等等,非用朱砂不可。世人一直将其当成是开运、镇煞、祈福纳财的上上之极品。 3、随身携带 天然朱砂,颗粒状的,一般用来辟邪。可装入小瓶,或做成香包一样的随身携带,辟邪。 4、写字作画 水飞朱砂,粉末状的,一般用来写字、作画,也可用来写符,不易褪色! 5、儿童夜惊 儿童夜惊,可将朱砂放在枕头底下或者床单下,可起到镇静的作用,使儿童能安然入睡,不再夜啼。 6、车中悬挂 开车的朋友,可将朱砂挂在车中,可使精神集中,辟邪纳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朱砂
用酒,朱砂溶酒不溶水的
朱砂如果只是用清水合之不挂笔,就不能书写。笔迹会很淡甚至没有。 朱砂写字一般是把中药材“白芨”的根晒干,研磨碎成粉末,和朱砂合在一起,然后酌量添加高度白酒即可蘸毛笔书写。这样可以写出清晰的字体。 扩展资料: 朱砂的作用: 1、明目的功效 朱砂可清心火,明目,可用于治疗心肾不交所导致的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等病症。 2、清热解毒 朱砂性微寒,善于清心火,勿乱外用还是内服,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毒疮疡中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 3、朱砂的药理作用 朱砂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催眠以及抗惊厥的作用。此外朱砂还有抗心律失常、抑制或者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的等作用。 4、清心镇惊 朱砂甘微寒,质地重,中医认为寒能降火、重可镇怯,而朱砂又主入心经,因此能在清心经实火的同时又能镇惊安神,为清心、镇惊安神的重要药材。
先要用清水把朱砂研磨好,再用粗管的软笔书写。能辟邪的。
磨成墨,写字直接买朱砂墨

6,血虚阴虚如何治好

煎煮中药太麻烦了,可以把以上处方抓药然后让药店或医院帮你煮,每袋多收5毛钱。方便省事! 要是觉得中药难入口,我建议血虚补血:多吃黑色食物,黑米,黑豆,乌鸡,像中药的党参,阿胶……也可以泡点山药喝,美容又补血。西医的话,服用补血的保健品吧,补铁补钙之类的。 阴虚:可以吃点六味地黄丸,副作用小,属非处方药,效果不错。也可以服用中药,这类的处方网上很多,最好去咨询中医师,进行个性化治疗。平时,应加强营养,合理搭配荤素。
 1.将朱砂2克塞入猪心内, 煮熟或蒸熟, 连汤带肉一起服食, 隔日一次, 连服七只, 治失眠, 血虚心慌.   2.姜炒墨鱼: 鲜墨鱼250克, 去骨洗净切片; 生姜丝略炒一下, 放入墨鱼片同炒, 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血通经, 健脾益胃, 祛风散寒作用.适用于妇女血虚经闭.   3.海参、大枣 (去核) , 焙干为末, 每次服10克, 一日两次, 用温开水送服.可治血虚症, 亦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猪蹄4只, 葱段50克, 食盐适量, 同煮汤.分几次食用.有补血, 消肿, 托疮作用, 对血虚, 浮肿, 四肢疼痛, 疮疡肿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5.熟地补血汤: 熟地黄15克, 当归12克, 白芍药10克, 鸡血藤15克.将以上四味补药洗净, 加入清水, 浸渍2小时, 煎煮40分钟, 取汁温服.药渣再加清水, 煎煮30分钟, 取汁再服.每日1剂, 早晚各服1次.功用补益精血, 滋养肝肾.适用于血虚心悸、头晕、目眩、闭经、面色无华等.   6.红杞三七鸡: 三七10克, 枸杞子15克, 肥母鸡1只, 猪瘦肉100克, 小白菜心250克, 面粉150克, 绍酒30克, 胡椒粉、生姜、葱、食盐各适量.鸡宰镣, 烫去毛, 去内脏、鸡爪, 洗净.三七用4克研末, 6克切薄片.猪肉剁茸.小白菜洗净, 开水烫, 剁碎.面粉和制成20个饺皮.鸡下沸水焯过, 凉水冲洗后沥干, 将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 放入缸内, 注入清汤, 下胡椒粉、料酒, 三七粉撒于鸡脯, 湿棉纸封严缸口, 当时水武火上笼蒸约2小时.另于鸡蒸1小时后, 肉泥加食盐、胡椒面、料酒、姜汁及少许清水搅匀成馅, 再加小白菜和匀, 包成饺子.鸡熟时, 另烧开水煮饺子.同进食饺子及鸡.功用补虚益血.适用于血虚气弱所致的面色无华、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多梦少寐等.

7,守宫砂具体在什么位置

看到电视,电影里,一般都是在上手臂的中间位置!
守宫砂在手臂上
据张华《博物志》说“守:传说,东方如赤志,故名守宫。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男子交合,它就立刻消失于无形。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有人用它来试贞。   守宫砂的科学分析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壁虎药性咸,寒。其水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富含维生素F,F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主治祛风,活络,散结,抗癌。而丹砂药性甘,凉,主治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综合来看,两种药物从功能主治上来说,都属于寒凉类,主治诸班内毒。据小熊分析,古人之所以以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其一,是取其寒凉之性,置于玉臂,使之延手三阳经遍行络脉,涵养心神,去欲女心火。   其二,从现代医学角度,主要是一种心理暗示疗法,使女性潜意识里,产生敬畏廉耻之心,不敢越过道德的底线。
据张华《博物志》说“守宫砂”的制法和用法是:传说,东方朔曾经告诉汉武帝守宫砂是检验女子贞否的验方。另外,还有两张不同方子的记述,主要的药物,都是用于守宫,但和入的药物,却各不相同,制法也大有出入。在中国古代甚至还有守宫涂脐,妇人“无子”的说法,这都见《淮南.万毕术》载: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 这药方,只需守宫各一头,毋须别的药物和入,似乎不能称之曰“守宫砂”。 同书还有一节云:取七月七日守宫,阴干之,治以井花水和,涂女人身,有文章,则以丹涂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 按,此方也略有不同,除主药守宫外,尚须“井花水”和“丹”。“丹”或和“朱砂”是同作用的东西,所不同者,是前者以“朱砂”食守宫,后者以“丹”涂女身,不过三者用以试验女人贞淫的效用是一致的;可是后二者,虽同出于《淮南》,作法和药物,也大有不同。 在药物学上,西药怕用不到守宫,不过它在中药里,则主治:小儿脐风,久年惊痫,小儿撮口,心虚惊痫,瘫痪走痛,历节风痛,破伤中风,疠风成癞,漯疬初起,小儿疳疾,蝎伤,反胃膈气,痈疮大痛等疾病。 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守宫”释名之下的签注,也有讲到守宫试贞的话。梁朝的名医陶宏景说: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

8,中医治疗肺癌骨转移的药方

方一] 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各12克,五味子9克,夏枯草、海藻、海带,各15克。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 本方滋阴清热,化瘀散结,对肺癌治疗有效。 [方二]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 本方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本药膳可作为呼吸道癌症、肺气肿、肺心痛患者的辅助食品。 [方三] 鱼腥草30克,瓜蒌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方四] 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蒌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五] 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抗癌消肿,对肺癌有效。 [方六] 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本方清热解毒,对肺癌有效。 [方七] 仙鹤草、蟾蜍、人参若干。将药制成片剂,每片合生药O.4克,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本方功能补气扶正,解毒消癌,对肺癌有效。 [方八) 核桃树枝60克,草河车、女贞于、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解毒抗癌,对肺癌有疗效。 [方九] 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 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散结消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一] 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日3次。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二] 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西洋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 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功能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三]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消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四] 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衣、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萎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益肺养阴,抗癌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五] 半枝莲、白毛藤各4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沙参15克,麦冬、双花、云苓、党参各9克,怀山药6克,甘草4.5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补气养阴,解毒抗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六] 老母鸡1只,蟾蜍4只。把蟾蜍切碎喂鸡,如鸡不吃就用手往鸡嘴里填食。4-5日后鸡呈嗜睡状即杀鸡,去五脏加食盐炖熟,吃肉喝汤。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适用于肺癌。 [方十七] 大蒜20瓣,木瓜、百部各9克,艾叶18克,陈皮、生姜、甘草各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祛痰止咳,健胃止呕,适用于肺癌咳嗽剧烈,胸疼气短,略脓样痰者。 [方十八] 七叶一枝花30克,半枝莲15克,赤白芍各、白花蛇舌草各10克,龙葵30克,三棱、莪术、茵陈、当归、丹参、郁金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祛湿,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十九] 雄黄15克,乳香、没药各7.5克,石膏5克,甲珠7.5克,蜈蚣3条,蜗牛10克,全虫15克,血竭、轻粉各2.5克,朱砂、冰片、蟾蜍、硼砂各10克,大黄15克,白芷5克,麝香0.5克。先将朱砂、冰片、轻粉及麝香共研细末,再将其他药物研成细末混合,用面粉作粘合剂,调制成丹。口服,每次2——3克。每日 1次,饭后服。先从小剂量开始,渐加至常用量。服药期间忌葱、蒜、韭菜、辣椒等。 本方功能化痰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 雪梨250克,鱼腥草60克,食糖适量。生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用冷水800毫升将鱼腥草浸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上清液500毫升,将梨置入药液内加入适量食糖后用文火烧煮,待梨完全煮烂即可食用。 本方润肺清心,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癌患者。 [方二十一] 南北沙参各、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大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 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阴虚内热型。 [方二十二] (1)干蟾皮、藤梨根、鱼腥草、银花各30克,沙参、天冬、麦冬、百部、夏枯草各15克。 (2)芙蓉花15克,白茅根60克,紫草根、公英、海藻、昆布各30克,橘核9克。 (3)卷柏30克,地榆15克,生地30克,熟地15克,半枝莲30克,泽兰10克,全虫9克,蜂房30克,五味子9克。 上三方交替使用,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滋阴清热,软坚化痰,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三] (1)槐木、并头草各30克。 (2)紫河车、生地、熟地、茯苓、猪苓、泽兰、紫贝齿、首乌、生龙骨各12克,当归、白芍、女贞子、公丁香、白术、神曲、麦芽、山楂、内金、阿胶、生玳瑁、芦荟、贝母、麦冬各9克,余粮石、牡蛎各30克,砂仁、人参、朱砂、琥珀、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方连服7天后交替使用。 本方功能补气养血,抗癌,对肺癌有一定疗效。 [方二十四] 生地、五味子、北沙参、王不留行子、麦冬、公英、石见穿、百部、徐长卿、地骨皮、南沙参、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草、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元参、花粉、丹参、川贝、炙山甲、制鳖甲、蜀山羊、丹皮、鱼腥草、紫花地丁各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支气管肺,苗。 [方二十五] I号方:葶苈子、炙目部、川楝子、炒枳壳、茯苓、赤芍各20克,马兜铃、本通各15克,麦冬、泽泻、制大黄各25克,怀牛膝135克,半枝莲、石见穿、侧柏叶、仙鹤草、苦参各75克,蒲公英、龙胆草各45克,北五味、全瓜蒌各18,克,橘梗、元胡、石斛各24克。 Ⅱ号方:龟板60克,全蝎、白花蛇舌草、地鳖虫各45克,蜈蚣16条,活腹蛇1条,活癞蛤蟆4--6只,活甲鱼1只。 Ⅲ号方:石见穿、半枝莲、七叶莲各t00克,降香屑6克,大麦冬、大贝母、玄参各30克,香附子、陈皮、茯苓、秦艽、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0克,丹参、冬虫夏草各15克,蚤休60克,红枣3枚。 I号方水煎代茶饮,每剂服2天。Ⅱ号方加水煨至甲鱼烂为度,每剂浓汁服2--4天。甲鱼肉可吃。Ⅲ号方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助正气,解毒抗痼,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 [方二十六] 三棱、莪术、丹参各15克,桃仁12克,王不留行15克,大黄廖虫丸12克(包),石见穿30克,大黄9克,羊蹄根、铁树叶各30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活血破瘀,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二十七] 桑叶、紫菀各15克,象贝母10克。水煎服,每日l剂。咯血加白及15克,阿胶10克,大小蓟各、藕节炭、气虚加黄芪、沙参各30克;痰多加南星10克,海浮石15克,发热加生石膏60克,山药、地骨皮、青蒿各15克;胸水加赤小豆、石韦、茯苓、芦根各30克,葶苈子12克,大枣7枚。 本方功能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八]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铺地锦、苡仁、夏枯草各30克,橘核、橘红各9克,麦冬、海藻、百部、昆布、生牡蛎、芙蓉花、蚤休各15克,生地、元参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抗癌,适用于肺癌。
治疗肺癌,可用虎眼万年青(也叫怀抱子)20-30克鲜叶或鳞茎熬水喝,每天2次;在后背的膀胱经,肺经、大肠经拔罐,重拔大杼穴(双)。

9,祛寒泡脚放什么药料

放半斤捣烂的姜进去烧水趁热泡,最省钱也见效快。
艾条,生姜,橘皮,葱头等等,加在一起放在盆里,再用开水泡开,稍冷后再泡……保证你马上就好!望采纳!谢谢!
戒的如辛、辣、过硬、生、冷、难消化食物的和别人建议不吃的东西,都不要过量的吃(注意是不能‘过量’)。因为相当人数的人都有胃疼的毛病,所以如果真“戒食”什么什么的话真的很难受,而且长期以往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另外还有一些不在禁忌食品中的东西,譬如说:水。虽然它在理论上不会造成胃疼,但是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饮水的话,将会加大胃的负担,增加胃疼的机率。 切忌暴饮暴食,少喝酒,三餐适时适量,早餐别吃太多,晚上不要吃饱了马上就躺下,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不必刻意戒食什么,只要记住胃只这一个,是你自己的就好。祝你早日康复 胃疼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常出现在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还有上腹疼不一定是胃,也有可能是肝,膈等。 要作出诊断,还需要你其他的病情。 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诱因,其他症状,有无恶心,呕吐,嗳气,有无呕血,便血等。 最好是食疗,药物只是辅助性的,不能根治,只能应急,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穿暖,不要受凉。 凡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称为胃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均以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胃疼的食疗方常用的有: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温中散寒。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将干姜切成片,与高良姜、花椒洗净,共放入纱布代内盛装,扎口 。把淘洗净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钟后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止痛。 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佛手柑洗净,煎煮,去渣留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理气止疼。 鲫鱼1条(约250克),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生姜30克洗净,切片,桔皮10克、胡椒3克,共包扎在纱布内填入鲫鱼肚中,加水适量,文火煨熟,加食盐少许,空腹吃鱼喝汤,几次即愈。 功效:治胃寒痛 春季温胃食疗五法 http://www.fx120.net/qiuyi/bjysl/sjbjl/cjbjl/cjfbl/200501291713356168.htm 秋冬温胃食疗方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20/47/535/200010/27/4179.html 胃疼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临床常用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二]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印克。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三]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四]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五]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六]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七]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八]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 [方九]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温中健脾,适用于虚寒所致的胃疼。 [方十] 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各,O克,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腹痛。 [方十一] 槟榔200克,陈皮朋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盐100克。诸味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持冷将槟榔用刀剥成黄豆 大小的碎块,饭后口含少许。 本方适用于食积胃疼。 [方十二] 鸡内金,白糖各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与白糖调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适用于胃脘部胀满疼痛。 [方十三]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十四] 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于、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杭州名医王香岩方,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方十五] 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1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焦树德方,功能理气散寒,温中和胃,适用于胃脘痛。 [方十六]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次一小碗,1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方十八] 鲜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猪瘦肉100克,胡椒面1.5克,精盐5克,味精1克,鲜汤1000克。将泡青菜切成细丝,猪瘦肉亦切成丝,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内,鲜嫩豌豆入沸水锅内焊至软熟,再将炒锅置旺火上,放人鲜汤、泡青菜、豌豆、精盐烧沸,捞于汤碗内,最后把肉丝连同清水—起倒人锅内烧沸,摘净浮沫后,加入酱油、胡椒面、味精,倒在碗内即成。每于饭前后饮此汤1小碗。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方十九] 草果5个,羊肉15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合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 本方暖胃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胀痛症。 [方二十]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前5味水煎取汁,人饴糖,文火溶匀,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腹痛。 [方二十一] 附片30克,羊肉2000克,生姜、葱段各50克,胡椒6克,食盐]o克。将附片装入纱布代,扎口;羊肉洗净,人沸水锅内,加姜、葱各25克,焯至煅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头拍破,余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捆缠成束;另将砂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烧沸30分钟后,文火炖至羊肉熟烂(约2--3小时),取出附片,分盛碗内,再分别盛人羊肉,倾入汤佐餐食。 本方温胃壮阳,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 [方二十二] 桃仁1枚,生地黄30克,桂心10克,粳米100克,生姜1克。将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用地黄、桃仁、生姜,以适量的酒绞取汁。先用水煮粳米作粥,沸后下桃仁等汁,继续煮至熟,再调入桂心末,空腹食。 本方活血,行气,对瘀血所致胃痛有效。 [方二十三] 丹参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丹参、檀香、炙甘草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再煎之沸,顿饮。 本方适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胃疼。 [方二十四] 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壳、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上药每剂煎3次,每日上、中、晚分服,日1剂。 本方为重庆著名中医陈枢燮验方,功能疏肝和胃,行滞镇痛,在临床可用来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院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院腹胀满或胀崛气者加广木香10克,青皮、陈皮各12克,加强行气之功;痛如针刺或疼痛较剧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用以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热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栀各12克,用以清泄肝火;口干口苦、苔黄者加黄苓15克,黄连6克,用以清泻郁热;食后痛甚或暧腐者加鸡内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用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泛酸时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用以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法罗海12克,以温散行滞。 [方二十五] 南、北沙参各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陈皮、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炒建曲各15克,甘草4克。日l剂,分2次服。 本方扶土抑木,行滞定痛,适用于脾胃虚损,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若肝胃不和诸症突出,可用肝胃两和镇痛饮治疗以从其变;标实势衰,即用本方。气虚甚者可加党参、山药各30克,甚则加人参6克,以增强益气之力;若短气、头昏者加黄芪30克,荷叶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合欢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养心安神。 [方二十六]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著名中医袁正刚验方。功能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 [方二十七] 山药、云茯苓、薏米、山植、扁豆、陈皮、神曲、芡实各10克,莲子6克,砂仁5克,黄连2克,麦牙20克,炒米29克。上药共焙干研细末,每餐饭前服1匙(约10克)。 本方为安徽老中医王正雨验方。功能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可用来治疗小儿肠炎、疳积、脾胃不和型胃痛。 [方二十八] 鸭子1只(约重10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葱、姜、盐、冰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丁香、肉桂、草豆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熬两次,每次待水沸后再熬20分钟,滗出药汁,两次共约3000克。生姜、葱拍破待用。将药汁放人锅中,加鸭子、姜、葱,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后捞起晾凉待用。将卤汁放人锅中,再放人鸭子,用文火卤熟后捞出,揩净浮沫。将卤汁倒入锅中,取出冰糖、食盐、味精搅匀,再放人鸭子,置文火上,边滚动鸭子边浇卤汁,直至卤汁均匀地沾在鸭子上,色红亮时捞出,再在鸭身上均匀地涂上香油即成。 本方和中暖胃,散寒,止呕,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 通常失眠的发病时间为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 为了区分失眠的不同时间阶段,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态不稳、早醒三种形式。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偏方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失眠心脾两虚证。 一.经验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 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3.上软下硬两个枕头睡眠好 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以上软下硬为宜。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4.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一个枕头。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7.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上床睡觉时,便闻到一股果皮散发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历来不习惯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的。 10.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助睡眠。 二.食疗方 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 远志莲粉粥 【原料】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鸡蛋1个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 【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枣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 【用法】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 痛。 八 宝 粥 【原料】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 【制作】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鲜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盐适量 【制作】 1. 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 2. 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热食,可边烤边食。 【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 乌灵参炖鸡 【原料】鸡1只 乌灵参100克 酒 姜 葱 盐各适量 【制作】 1.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 2. 将鸡放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体,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 清炖,待鸡熟后,加盐少许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鸡肉,饮汤。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茯 苓 饼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肿、大便溏软等。 治疗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可治疗失眠。 以下几个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养? 冬天睡觉前一定用热水好好泡泡脚。 另外,吃些香蕉和鱼虾也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对调整时差有帮助。 一般的银耳莲子汤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8、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10、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11、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12、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上一篇:长期吃丹参三七地龙有什么功效,听人说西洋参三七丹参三味药合起来打粉吃对心血管疾病有好处不知按
下一篇:三七粉陈淑长,陈淑长治脚裂药方我知道有杏仁核桃仁有三七粉还有什么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026 kun Ming yun jian yun,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2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